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人民网PX报道的新闻框架研究

时间:2024-05-20

向英婷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出现多次反对PX项目建设的群体性事件,PX项目陷入一闹就停的困境。消除国内民众对PX项目的误解,使其建立理性认知十分必要。大众媒体构建在矛盾解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试图从新闻框架的角度,探索权威媒体人民网PX报道的特点及不足,以优化争议性议题报道,提升科技传播水平。

关键词 人民网;PX报道;新闻框架;媒介形象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5-0165-04

2007年,厦门反PX项目事件引发媒体和社会关注,之后国内陆续上演了多起反PX项目的抗争事件。在社会传播过程中,PX事件超出了其原有的所指意义,逐渐成为环境风险、环境抗争的代名词。及时传递信息,引导社会舆论,调解社会矛盾,是网络媒体的重要职责。本文梳理了2007年至2014年间人民网的PX报道,探究其PX报道新闻材料的选择和架构,分析PX报道的新闻框架总体特点,总结人民网PX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的策略。

1 人民网PX新闻材料的选择与架构

新闻并非自然产物,而是媒介组织对客观现实的建构过程。新闻框架作用机制的核心是对新闻材料的选择和对材料的架构。

1.1 人民网PX新闻材料的选择

媒体通过设定观察社会的镜头,框选了对事实的取材范围。媒介组织用以“框限”信息的镜头,主要包括了新闻来源和消息来源两类。

1.1.1 稿件来源呈现多样性

从2007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人民网PX报道共计239篇。“转自报纸杂志”的稿件最多,占比达到34.3%,多转自中国青年报等权威媒体。其次是“转自网站”,占比达到34.6%,以新华网等权威网站等为主。人民网原创稿件有46篇,占样本19.2%,独家策划了“探寻PX真相”系列有影响力的报道。PX报道的稿件来源广泛、多元,较为关注稿件源的公信力及影响力。人民网整合媒体资源策划深度报道,体现了对PX报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1.2 消息来源偏向权威

消息来源前三位依次是来自专家学者的信源、政府机构的官方信息源和媒体记者信息源。专家学者的消息源共出现204次,占比29.8%;政府机构消息源出现频次为192次,占比27.3%。媒体记者信息源共出现90次,占总体的13.1%。其中,原创稿件消息来源的前三位与总体一致。专家学者和政府官方信源拥有强势的话语权,普通公众被排挤在话语圈的外围。人民网通过对消息来源的选择,构建了不同群体在PX议题报道中的话语地位。

1.2 人民网PX新闻材料的架构

新闻工作者确定消息来源后,会进行采访与素材的整合加工,进入构建新闻产品阶段。

1.2.1 报道对象突出产业发展

人民网凸显PX“产业发展”,这类报道一共99篇,占41.4%。“PX事件”“PX科普”议题分别占比29.3%、23.1%。人民网架构了较多“PX科普”报道,不仅是在PX事件期间,还在事件平息后积极普及PX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和项目安全性等。如云南昆明PX事件后人民网推出《记者调查:揭开“PX”的神秘面纱》(2013-6-13)等报道,从多个层面加强科普信息传播。

1.2.2 报道体裁侧重通讯与评论

共有102篇报道采用通讯形式,占总体的42.7%。评论体裁有94篇报道,占总体的39.3%。仅有2篇科普文摘。通讯和评论是媒体使用频率很高的报道体裁,两种体裁的报道超过总体报道样本的80%。人民网用长篇的PX新闻通讯陈述事实,同时配上大量评论,体现了人民网积极向公众传达其态度立场。

1.2.3 引述方式存在较大差异

从消息来源提供原始信息,到架构为新闻文本,媒体可以通过引用方式的差异对消息来源的话语进行建构。统计发现,间接引语的频率(56.2%)略高于直接引语(43.8%),表明记者在呈现被引用者的观点和看法时,更多采用转述的方式呈现。各类消息来源的呈现方式有较大差异性。近八成专家学者消息源以直接引语方式呈现,对于政府机构、抗争民众消息源倾向于间接表达。

1.2.4 报道基调以正面为主

正面立场报道共计120篇,占比50.2%;中立的报道共计96篇,占比40.2%。从总体来说,人民网采编的PX报道主要持以积极正面的态度。表现为对PX低毒性和低危险性的认可,对PX项目安全性、环保性等持乐观态度,主张保障和支持PX产业发展。

2 人民网PX报道新闻框架的特点

媒体会依据国家权力对议题控制程度和报道空间的大小来决定采取何种策略、框架和话语方式建构运动,因而形成多元化、差异化和变化性的媒介话语实践。[ 1 ]新闻框架就是新闻内容的中心思想或者主要观点。[ 2 ]

2.1 PX報道新闻框架呈现阶段性

新闻框架分析有特定议题分析和通用框架分析两种方法。以通用框架为基础,结合具体新闻文本,本文将PX报道新闻框架分为价值框架、科普框架、维稳框架、民权框架、政策框架6类。分析发现,人民网PX报道的新闻框架呈现3个阶段。

2.1.1 凸显民主权利框架

2007年是人民网PX报道的小高峰。2007年,厦门PX事件引发人们关注PX项目安全风险。人民网对厦门PX项目的报道有16篇,包括《厦门城市规划环评征公众意见》(2007-12-06)、《从厦门PX项目审视公众表达的困境》(2007-12-12)等。PX报道侧重“民权框架”,呈现市民参与公共事务决策、话语表达权得到提升、权益多方理性协商的局面。

围绕政府和民众的良性互动进行话语建构,厦门民众反PX行动被构建为民众有序参与政治的正面范本。此时,厦门政府初期对建设项目的坚持,对群体行动的压制被模糊。对PX项目环境风险争议这一核心议题的讨论弱化了。厦门项目虽然迁走至漳州,但其实对PX项目的建设并没有达成共识。[3]在2008年至2009年,人民网对搬迁后项目的环评程序、经济价值等方面稍有关注。相关报道只有3篇,其他4篇是关于海南等地的化工项目。这一时期的报道以“经济价值”“政策框架”为主。

2.1.2 保持政府维稳框架

此前,人民网将厦门反PX事件建构为官民沟通的典范,奠定了反PX事件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基础,成为此后外地PX项目落定的潜在阻力。之后其他反PX行动中民众不仅效仿厦门抗争民众的行动模式,还模仿媒体采用的民权框架以表达诉求。2011年至2012年,大连、宁波抗争PX事件的行为激烈,官民冲突性上升,政府的维稳压力增大,媒体对事件框架建构随之发生变化。

“维稳框架”报道占据主流,当地政府主导话语权。2011年至2012年这一时期,人民网“维稳框架”下的报道数量最多。这时期出现了部分“科普框架”下的报道,但主要是质疑民众反PX的论据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报道,如人民网推出《求证:PX项目风险有多大 要离城市100公里吗?》,引用石化纺织行业、高等院校、环境保护部等专家话语,就是针对民众中流传的“国际组织规定PX项目至少应该离城市100公里才安全”的传言,表达“这个说法完全是子虚乌有的”的立场观点,并且指出“石油化工行业的环境风险是客观存在,科学布局、有序发展,环境风险是可防可控的,无需恐惧”。

2.1.3 强化价值与科普框架

2013年至2014年,漳州、茂名等地陆续发生PX事件。反PX事件陷入循环,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受到极大影响。作为官方话语体系下的人民网凸显政治属性,坚持正面导向,扭转集体记忆,引导社会舆论。表现为积极构建“经济价值”“科学普及”框架,力求为遭到“妖魔化”与“污名化”的PX及PX项目“正名”。

媒体以经济价值、科学普及框架为主导,合力构建PX项目利于国计民生的正面形象。科普方面,积极展现PX材料、PX项目的安全和环保。通过采访政府、专家对PX项目正面的构建:国内具备先进技术设备和科学管理方式、废物排放不会污染环境、危害生命健康安全等。经济价值框架报道共72篇,呈现PX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方面,呈现PX产业在政治、经济、社会扮演的重要角色。另一方面,反映日韩等国积极扩容增产PX,外国对PX价格的控制能力增强。

当人民网主导框架转变为“科普知识”和“经济价值”框架时,很多地方党媒和都市报进行了类似的框架建构。PX项目在国内无法推广被建构为公众对PX认知不足和盲目恐慌造成。这种恐慌主要来源于夸大毒害性的谣言。在人民网等媒体的舆论引导下,PX的媒介形象从“剧毒”“致癌”的高危物质转身为毒性比酒精低,和咖啡差不多,致癌能力低于烟草和腌菜,人们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的普通材料。

2.2 弱化抗议民众主体地位

尽管各地PX事件情况不完全相同,人民网报道PX议题时却表现出相当多的共性。一是在消息来源中,普遍性地依赖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等权威消息来源,抗争民众位于话语圈的外围,极少抗议者的话语表达。二是在报道倾向上,较少体现民众理性、审慎的一面。表现为贬低抗议者,谴责其言语过激、行为暴力,将其描述为“不明真相”“患有群体性癔症”“乌合之众”形象。这体现出精英阶层的话语控制意识,对民众进行预设和预判,更多地从专家和精英的角度来对问题进行分析。三是在较多维稳框架报道下,一些新闻报道采用“抗议者VS警方”的叙事结构。报道核心成为抗议行为,而不是抗议的主题。媒体通过转换对抗主体,消解了抗议的政治意涵,沦为普通的犯罪报道[4]。

2.3 排除项目环境风险信息

人民网积极建构科学普及框架,呈现出PX项目风险可控的立场。这也意味着人民网未充分发挥媒体在感知风险和监测环境方面的作用。“风险”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物理性的、是实际有形的、可被量化的危险,即技术性的风险;而另一部分是心理认知建构的危险,即感知的风险。人民网传达“我国PX技术发展成熟,PX项目风险出于受控状态,PX厂生产运行安全是可以保障的”;然而关于技术风险的科学论证遭遇了民众情绪化和对抗性的认知解读,民众并不能接受“PX危险性与汽油相当”的结论。

当然,也有学者提出,媒体报道在促进受众的风险认知与社会的风险沟通的同时,也可能成为已有风险的动力和新风险的源头。人民网正面的报道框架则可以较好地避免媒体成为风险传播中的推波助澜者。[5]但是不客观全面的信息传播,可能造成公众知情权上的缺失。民众的信息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也会寻求其他不可靠消息源,来填补“信息真空”,从而给风险沟通带来更大的难度。

2.4 重复传播科学普及内容

“科学普及框架”是人民网PX报道的主要新闻框架之一。人民网在关于PX的科普内容传播上出现较多重复。一是消息来源的重复。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金涌等化工行业专家经常出现在报道中,常以直接引语的方式作为重要的消息来源。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为例,他在《PX怎么了?——我國PX产业发展三问》(2014-4-11)、《国外PX厂为何能与居民比邻而居?》(2014-4-12)等报道中均以化工行业专家的身份出现,其科普话语的引用通常占据很大篇幅,重复和相似的表达较多。

二是报道内容的重复。“PX是什么”“PX安全吗”之类的科普信息在PX事件后常重复出现。当然,这是人民网在冲突爆发期的一种协调沟通和舆论引导方式。但值得借鉴的是,其他一些媒体会创新性地策划科普报道,如光明网在茂名民众反PX期间推出《图片故事:没有PX的一天》(2014-5-28),以科普体验的方式,通过正面情感诉求和恐惧诉求的方式,说服民众重新审视PX材料的广泛作用。

3 人民网PX报道新闻框架的优化

框架是意识形态得以经人民网等新闻媒体传达至社会的重要机制。对PX议题报道的新闻框架进行总结和优化,能够为环境风险议题的报道提供借鉴,更好地发挥新闻的舆论导向与监督作用。

3.1 平衡框架促进对话协商

人民网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党的喉舌,置身建制之中;作为媒体又扮演一定的社会喉舌角色,这形成了一种沟通协商的可能。根据曾繁旭等人的研究,传媒可以作为“社会调停者”,促成官方舆论框架和民间舆论框架在具体社会抗争中的对话,并针对具体问题展开协商及形成一定的共识。[6]处在转型期的国家,往往政府权力膨胀而民间力量受到抑制。如果上下两端缺乏沟通与互动,就会导致分裂和对峙。因此媒体的框架平衡设置和整合非常重要。人民网要积极担任中介调停者,缓解通过聚众散步游行反对PX这种群体行动直接向政府施压的现状。

“科学普及”框架和“经济价值”框架作为主要新闻框架,二者共占总体比例高达74.8%。对于PX这一环境风险议题,“科学普及框架”作为主要新闻框架中无可厚非,但同时强调“经济价值框架”难免让民众联想到,所谓的科学普及只是为降低民众对PX项目的心理防范,缓解重大化工项目落地难才是最终目的。官方话语与公众话语处于分离状态,媒体没有发挥社会协调者和调停者的角色。

3.2 增加风险沟通主旨框架

貝克(Beck)认为后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要实现有效的风险沟通,首要步骤是建立信任,其次是针对风险信息传播所做的沟通。[7]风险的社会建构中大众媒体可能转变为关键角色。然而现存的风险沟通和公众参与机制建设却远远没有跟上步伐,导致了明显的沟通困境。

人民网PX报道的新闻框架凸显了“科学普及”框架,却缺失了“风险沟通”内容,媒体作为风险信息沟通和传播者的角色未能发挥。从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中的民众关于PX话语情况可见,强势的、单向的科学普及不仅为消除公众的疑虑,反而强化了民众的抵抗情绪。在风险争议日益频发的转型中国,民众和政府的风险建构和感知日趋分裂,作为权威官方主流网络媒体,在环境议题的报道中要承担起一定的风险沟通者的角色。

3.3 保障消息来源的多元性

人民网PX报道侧重呈现政府和专家话语,鲜见民众群体、PX企业、NGO社会组织等发声。在众多的新闻框架中,科学普及框架、经济价值框架占比超过70%,这与消息来源重点选取在专家学者和政府机构及官员有着密切的关联。通过专家知识及专业权威的宣传,对公众进行单向灌输和说服。对政府、企业以及传统媒体的不信任,民众对接收到的信息仍然采取一种对抗性的解读方式。专业技术知识缺乏、利益诉求的迥异、风险信息评估的差异,环境风险感知程度被放大,由此产生恐慌情绪。

网络媒体报道信息来源要多元化。在新闻材料选择环节,保障对民众、非政府组织等弱势方话语表达,实现报道的平衡与客观,挖掘报道的深度和广度。要避免专家消息源的过度重复,要展现各方的观点和立场,提升报道的中立和客观,让受众形成自己的科学认知。

3.4 提升新闻话语的科学性

PX新闻的科学性是新闻真实性在PX报道中的体现之一,它是保证PX报道客观、真实、准确的前提。首先,报道要注重科学性原则。比如《PX项目风险有多大》(2011-9-15),提出了“PX到底有多毒?”等疑问时,不恰当地引用了几处不确切出处的文献资料,传达“易燃低毒类危险化学品,与汽油属于同一等级”等观点。《PX,一场特殊的“科学保卫战”》(2013-09-30),对于清华学子与网友对PX百度词条的争议,描述为“一方恶意篡改,一方坚守”,消息来源都是清华大学化工系,仅在文末引用“恶意篡改”者的致歉,报道不够客观公正。

其次,报道事实不仅要符合客观实际,更宏观是要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论证了PX材料的安全性还不足够,还应关注PX项目建设的安全性。包括PX项目的科学生产和管理层次,同属于科技传播的范畴。但仅有少数报道提及国内PX项目的环保评估、运行和管理的安全性问题。人民网一度将漳州PX项目构建为国内的PX企业标杆,但当漳州再度发生安全事故爆炸,公众对PX项目的不信任再度爆发时,人民网却极少发声,错失了从公正、科学地引导公众理性看待事故的时机。

参考文献

[1]黄月琴.反石化运动的话语政治[D].武汉:武汉大学,2010:144-152.

[ 2 ] T a n k a r d . M e d i a f r a m e s : A p p r o a c h e s t o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Paper Presented to Inter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Methodology Division.Boston.1991.

[3]张翼.拐点背后:宁波反PX事件话语框架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14.

[4]杨柳.美国主流媒体报道“抗议范式”验证——以《纽约时报》反伊战报道为例[J].新闻界,2012(5):7-12.

[5]林珊珊.论风险议题的新闻框架[J].声屏世界,2015(3):23-25.

[6]钟智锦,曾繁旭.十年来网络事件的趋势研究:诱因、表现与结局[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4):53-65,126.

[7]邱鸿峰.环境风险的社会放大与政府传播:再认识厦门PX事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8):105-11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