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杜巧梅
摘 要 近年来,以多媒体、跨平台、多渠道、可视化、大数据为特点的融合媒介在科技新闻报道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太空实验室成功发射,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和以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为代表的新兴社交媒体跨界联合,用多角度、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创新报道方式,全面展现这一重大新闻,这无疑是媒介融合时代科技新闻报道的一次成功尝试。
关键词 媒介融合;科技新闻;报道创新;“天宫二号”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5-0182-04
1 媒介融合与科技新闻报道
媒介融合的概念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美国,马塞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认为:媒介融合就是各种媒体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其主要特点是媒介融合方向的一致性,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影响下,电视、报刊、网络等传播工具表现出趋同的属性,开始在内容上和形式上融合彼此。①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催生了微博、微信等一系列新的社交工具,形成了新的媒介形态,媒介融合有了更加广泛的内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陈力丹教授指出:媒介融合不是在传统媒体基础上的叠加,也不是传统媒体業务与新媒体业务的并行,而是要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的共享融通,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和传播体系,总之,媒介融合要理解成“内容生产+产品形态+渠道占有”的一体。②
科技新闻报道,顾名思义,指的是对科学技术领域内最新发生的科技研究成果、国家科技政策、科技前沿动态、科技工作者取得的重大成就、科技界的活动等科技事件的报道。③纵观近年来科技新闻的报道不难发现,由于科技新闻本身是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知识性的“硬新闻”,我国科技新闻报道存在着科技新闻数量少、科技报道投入力度低、报道方式单一、受众参与度低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我国科技新闻报道无法及时、全面反映我国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因此,在媒介融合时代,科技新闻报道的创新需要优化内容生产方式、创新产品形态、充分利用不同媒体平台优势,力求科技新闻报道方式的多元化、立体化,推动科技新闻的传播,进而推动全社会科技水平的提升。
2 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发射看科技新闻报道方式创新
2016年9月15日,恰逢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中央电视台及央视“两微一端”对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成功发射进行了直播。在这次科技新闻事件直播过程中借势媒介融合,既发挥了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又充分利用新媒体以及社交网络的渠道优势,促使新旧媒介边界消融,真正实现跨媒体、跨平台、多角度、全方位的科技新闻报道的创新。
2.1 新闻语言表达与文本可读性创新
众所周知,科技新闻的学术性、专业性与知识性强,在报道过程中难以避免晦涩难懂的专业名词和术语,加之从事科技新闻报道的专业记者相对少,科技新术语难以转化为受众容易理解的文本,这就造成了科技新闻可读性差,传播效率低。在媒介融合时代,科技新闻报道者需要根据不同媒介的特点,充分利用各媒介的优势,将复杂的科学术语和科学知识转化成喜闻乐见的语言,从而创新表达方式,增强科技新闻文本的可读性。
网络语言与科技新闻相结合,能够营造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寓知识性与娱乐性与一体。要在科技新闻报道中追求简约、拟人、搞笑卖萌,追求“小而美”的新媒体的叙事方式。④在天宫二号发射之前,宣传团队注册微博ID“@天宫二号”,运用拟人化手法,发表博文“再见,我的故乡。再回望一眼地球,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遇。再见了,地球故乡,我会想念你们的。#天宫神舟发射#”⑤,将天宫二号比喻成一个远离故乡,探索未知的人物形象,以第一人称的方式与网友互动。对天宫二号发射的准备过程、发射过程以及在太空运行的状态进行发布,并且紧跟网络热点,运用网络化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科学理论。同时,在发射当天利用微博传播的优势,截取发射过程中的精彩瞬间制成GIF格式的动态图片;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实时更新天宫二号太空实验室的运转状态、太空任务的进行过程;与网友进行互动,用通俗@NASA中文易懂的语言和叙事方式对太空知识、物理知识、科技信息进行科普;转发国外科研机构如“NASA中文”发布的有关太空研究的最新动态;转发天文科普博主的漫画,对复杂的太空知识进行解读。
2.2 技术融合与科技新闻产品形态创新
纵观人类新闻传播发展历史,科技与传播看似两个没有交集的概念始终联系在一起。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运用于传播领域,催生了新的传播媒介,提高了新闻信息的传播效率;另一方面,大众媒介具有教育功能,传播方式的创新、传播效率的提高加快了科技信息在全社会的流通,提高了整个社会知识结构的提升和改变,促进科学技术的再创新再发展。循环往复,科学技术与新闻传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要加快科技新闻的传播速度,提高科技新闻的传播效率,就需要当前新闻工作者充分利用新技术,适应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和传播环境,促进技术融合,促进科技新闻产品形态创新。进入2016年,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成为科技界与传媒界学者热议的话题。
VR不仅仅是网络时代发展的一项新技术,更是一个推进人类社交与传播的平台,一种新的新闻产品形态,开阔了新闻报道的新方向、新视野,也给受众提供了与以往不同阅读新闻的方式。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者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尽可能地还原事件现场,使受众成为新闻事件的目击者而非观望者,增强受众对新闻事件的参与感与现场感。
2016年9月15号,“天宫二号”成功发射,新浪新闻、新浪新媒体实验室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舟游天宫”“VR星际秀”以及一系列可视化新闻产品,将可视化场景与科技新闻报道相结合,让科技新闻报道可触摸、可体验。新浪网开发轻应用“太空迷途之发现‘天宫二号”给用户创造可视、可感、可触摸的产品形态,用户可以进入应用,通过触摸手机屏幕来认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