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郑东新区:正确决策下的勇敢探索

时间:2024-04-24

朱松琳

6月的一天午后,王先生不顾炎热的天气,早早来到郑州东站迎接已经好多年没回过家的姐姐。王先生的姐姐自从20多年前赴加拿大留学并定居之后,回国探亲便成为一件奢侈的事。

简单寒暄几句之后,大家上车往家赶,家中还有年事已高的父母亲正在望眼欲穿。

车从郑州东站停车场驶出,行驶在宽阔的东风东路上,姐姐望着窗外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充满了现代感的住宅小区,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郑州跟自己印象中的郑州差别太大了!比自己现在居住的多伦多要繁华不知多少倍!

他们的父母亲现在跟着王先生一起居住在昆丽河边的一个小区,环境宜人,生活方便。小区里的楼房全部不超过8层,姐姐很疑惑地问:“这么好的地段,为什么开发商没有盖成高层?”

王先生笑了:“开发商当然想盖得高一点,但政府有整体规划,昆丽河边的住宅楼最多就这么高了,所以周边的环境才会这么宜居呀!”

姐姐一边点头一边赞叹:“这片地方不就是原来的老机场吗?现在竟然建得这么好了,没想到郑州的行政机关决策力和执行力已经这么强了!我看不久以后我都可以考虑回国养老了呢!”

对于仅仅几年没回国的王先生的姐姐来说,从郑州东站到家人现在所居住的小区,再到CBD附近的千玺大厦、郑州会展中心和河南艺术中心,郑东新区就像一个奇迹般的存在,不管是整体规划还是建设速度,都使她啧啧称奇、赞不绝口。

带着姐姐漫步于如意湖畔的王先生不无得意地介绍:“2015年的上合会议就是在咱郑州召开的呢!当时来了好多国家首脑!我还给你发照片了,你忘了吗?”

经过王先生的提醒,姐姐想起来了:“记得记得,当时你给我发的照片里还有李克强总理呢!”

“是啊,就是多亏了时任河南省省长的李克强同志,才有了现在的郑东新区!” 王先生感慨道,“也就是十多年的时间,原来这片荒滩,变成了如今150平方公里、人口超百万的现代化都市! 你知道不,咱郑东新区的规划设计还拿过国际大奖呢!”

王先生所说的国际大奖,是指“城市规划设计杰出奖”,这是国内首次在国际上荣获的设计奖,说起这个,还有一个长长的故事要讲。

决策

1998年,世界城市化的平均水平为55%,中国为33.4%,且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大城市病”等诸多问题。而作为中国第一人口大省的河南,1998年的城镇化率只有20.8%,排在全国倒数第二,如何实现河南的快速城镇化,并为全国同类地区提供借鉴,是当时河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苦苦思索的一个重大问题。

当时郑州的市区人口尚不足200万,面积只有14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规模偏小,而且受陇海、京广铁路交叉分割,拓展空间受到制约,与近亿人口大省省会城市的地位和建设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远不相适应。

而1998年国务院批复的《郑州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要求,郑州市区人口发展长远目标为500万~600万,城市化水平达70%~80%。

为此,郑州必须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2000年6月28日,时任河南省省长的李克强在郑州市调研时指出:一定要增强郑州中心城市功能,加快全省城市化进程。

3个月后,李克强提出要加快开发郑东新区,以进一步扩大城市规模,拉大城市框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过反复调查研究,他提出了“中原城市群”的概念,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念。

2000年的12月20日,李克强在向河南省委六届十一次会议作“十五”建设说明时强调,要以推动郑州市建设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以强力开发郑州的新区建设为重点,拓展城市框架,加快人口集聚,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加快产业发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在全省的首位度,增强经济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充分发挥其区域强项及信息、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的作用。在他看来,在全国的经济大版图中,河南这个人口过亿大省的省会城市,应该成为“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国家“中原经济隆起带”上的龙头。

起初,市里拿出了一份占地不足5平方公里的规划方案。不过,这份规划还没汇报完就被李克强打断了。

几个月后,郑州市领导拿着修改过的方案进行第二次汇报,结果才说了几分钟,就又一次被打断了。

“不用汇报了。”李克强说,“你们思想要再解放一点,通过建设部聘请国际上最有名的规划公司来帮你们规划,规划得大一点。”

几个月后,由33名国内知名专家组成的方案评选团投票选中了日本规划名家黑川纪章的方案。新规划中郑东新区的面积达到150平方公里,甚至比老城区的面积还大了10平方公里。

规划方案形成后,李克强随即提出,城市发展要一张蓝图绘到底,可以通过法律程序固定下来,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服从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自行其是,力争“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十年建新区”。

于是,郑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以地方法规形式对规划方案进行确认,并报国务院备案,为郑东新区的“一张蓝图绘到底”奠定了法律基础。

至此,在李克强提出的“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的“三高”要求下,郑东新区破茧而出。

2002年8月,郑东新区开始动工修路。

2003年1月20日,随着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打下了第一根桩,郑东新区建设拉开了帷幕。

2012年10月18日,郑州引黄灌溉龙湖调蓄工程正式蓄水,经过沉淀处理的黄河水随即开始注入龙湖,标志着郑东新区龙湖区域建设的全面启动。

在2002年7月的世界建筑师联盟年会上,黑川纪章先生凭郑东新区规划等作品获得了首届“城市规划设计杰出奖”,这个规划后来在很多国家都展出过。

郑东新区建设模式和建设过程,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城区建设的样板。截至2012年年底,有30多个国家、30余个省市区、600余座城市、8000多批次、超過20万人到郑东新区参观考察,学习经验。且自郑东新区建设以来,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前来视察,并均给予了肯定和鼓励。

执行

由难到易,由逆到顺,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这是事情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规律,郑东新区的建设发展也毫无例外。

2003年年初,郑东新区初建即遇到“非典”,材料进不来,民工找不着,工地上几乎没有工人;2005年,因东南亚金融危机,郑东新区一年也没贷来多少资金;2009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也面临资金困境……但是,郑东新区的建设者们坚持了下来,因为李克强经常来到现场,这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士气……

自郑东新区管委会2001年成立以后,李克强曾数十次到那里听取规划方案、察看重点项目施工进度、现场办公,“好像串亲戚一样平常”。“他每次陪同上边的领导和重要客商来,都有意识地介绍郑东新区的发展战略和投资前景”。

曾任郑州市委副书记、郑州市市长的赵建才在2012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因为郑东新区是按照百年发展大计规划和建设的,所以李克强同志在河南的那几年,对郑东新区建设的各个方面,都是亲自过问和主持。即便是2004年年底调走的时候,还说这是我们河南城市建设和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他给我交代的最后一句任务还是‘一定要把郑东新区的事情做好。因为郑东新区倾注了他太多的心血。”

“离开河南后,李克强对郑东新区的关心仍是一如既往。”2007年春节假期期间,时任辽宁省委书记的李克强专程派身边工作人员到郑东新区代为察看东区开发建设情况,“并拍摄了照片和视频,带回辽宁向李克强汇报”。

郑东新区的主政者没有辜负总理的期望,李克强2009年6月份回到河南考察时说:“我走时东区正在加快建设,脚手架林立,才仅仅6年时间啊,一座现代化新城就拔地而起了,看到当年和同志们一起绘制的蓝图正变为现实,非常高兴。”

自从规划方案被采用,黑川纪章先生经常会来郑州,他最后一次来郑州是2007年年初,当时看到郑东新区已完全建成规模了,看到新区在严格按照规划高质量高标准建设的同时建设速度还那么快,深受触动,他兴奋地对时任郑州市市长赵建才说:“你们不是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吗?这就是你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才有这个执行能力。你们做出来的这个(新区)是世界上唯一的。”

以郑东新区建设为标志,李克强提出的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思想在河南的影响是深远的,开启了河南向“三化”协调持续探索的大幕。15年来,河南始终围绕“三化”协调发展持续探索,深入实践,逐渐走出了一条不同于沿海地区、具有河南特色的“三化”发展的新路子。

如今,郑东新区已经成为郑州建设全国性中心区域城市的支撑板块,也是呈辐射状拉动周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核心发力器。持续强化其龙头作用,对推动河南乃至全国的城镇化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以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发展,以新城区发展带动老城区互动发展,是郑州市城市发展内涵的要素条件。正大集团、王府井百货、德国麦德龙、红星美凯龙、丹尼斯等知名企业先后进驻,喜来登、万豪、洲际等四星级以上酒店的入区经营,使得郑东新区已形成CBD商业产业圈,高端酒店业和会展业也蓬勃发展。

郑东新区的规划建设模式开启了河南向工业化、城镇化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和新路子,对中原经济区建设有着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探索

1978年冬,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按下鲜红手印,实施了“大包干”。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史,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自强不息的小岗人创造出了“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的小岗精神。小岗村也由普普通通的小村庄一跃而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农村发展缩影,小岗村人从当年吃不饱饭,到如今家家有车有房,可谓天壤之别。

40年的改革开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也缔造了让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

郑东新区的迅速崛起,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无数“中国奇迹”的一个缩影。

只要是改革,就必然會有第一次,就必然需要探索:

2001年,郑东新区规划的国际征集活动开始紧锣密鼓地展开,这一举措在全国是第一次。

规划方案基本确定后,李克强要求郑东新区要“一张蓝图绘到底”,要通过法律程序固定下来。这是当时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它开启了城镇化建设开发的新路径。

郑东新区建设动工前,为了指导规划实施,政府把设计者黑川纪章的助手兼翻译周定友请来担任郑东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这也是当时的一次破格录用。

而如今,郑东新区的建设,从当年的战略部署、大手笔设计,到今天的快速发展,对于郑州的发展,对于河南的转型,对于启迪全国的城镇化建设,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解放思想的力量、实事求是的精神,强有力地推动着中国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演进,从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过渡。

据《河南日报》报道:2009年4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视察郑东新区时称赞说:“这是世界眼光的规划,国际招投标、市场化运作,郑东新区建设得这样宏伟,不愧新城区建设的点睛之笔。看了郑东新区觉得郑州确实是个现代化的大都市,我从中看到了郑州的未来、也看到了河南的希望。”

2017年10月18日,***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今天,从郑东新区建设的历程来回顾这15年来我们国家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意义非凡。

因为,郑东新区,就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正确决策下的勇敢探索。

这不但是一次勇敢的探索,也是一次值得铭记的探索。

“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充分显示了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2018年4月,在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窗口海南,***总书记如是说。

改革开放的破晓之光,同样普照探索之路。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