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出版流程管控刍议——一个编辑眼中的要点

时间:2024-05-20

刘 艳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高教分社,广西桂林 541001

出版流程管控刍议
——一个编辑眼中的要点

刘 艳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高教分社,广西桂林 541001

编辑对于出版流程的宏观管控是保证图书顺利出版的最重要的条件。科学合理的出版流程管控,要求编辑全局把控整个流程中的各项工序,做好合理的进度计划。在做好初稿审校的基础上,编辑还需要完善流程中的配置资源,加强各部门间的良性互动,保证每个环节的畅通衔接;加强与作者的沟通,提供增值服务,为长期合作打下基础;并且,主动与营销部门积极联系,关注图书的发行销售情况。

出版;流程;管控;增值服务;营销

现代出版业的激烈竞争,客观上要求整个出版流程被设计为一条合理的流程质控链,实现标准化的管理和规范的操作,如同工业化大生产的流水线作业。一条科学、完整、高效的流程链都是为了确保图书最后能够如期上市,而出色的流程管控将有助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实现。

一般来说,图书出版的常规流程包括:选题策划、样稿编写、样稿审核、全稿编写、专家审稿、全稿三审、装帧设计、排版、三校及修改、对红及修改、三级签字,批量印制等十几项具体工作。由此可见,出版流程中工序琐碎繁杂,又环环相扣。这都需要责任编辑总体统筹、协调各方。日本著名出版人松本昌次认为,编辑动员的“不是其中某些项目”,而是具备“综合一切的‘完整人格’”。从这个角度看,编辑几乎就成了整个出版流程管控中的多面手。一方面,要考虑图书出版的期限要求;另一方面,又要根据以往经验,充分估算人力、物力、财力,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组合。自此可见,一本图书能不能顺利出版,以及出版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辑的把控和统筹。因此,这里我们将从三个方面谈起,以一名编辑的角度,就出版流程管控的要点提出我们的看法。

1 严格遵守流程,有效管控全程

1.1 严格完成自我环节中的任务

传统的三审三校是对编辑基本功的考验,需要长期的实践中慢慢磨炼,有意识地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查找完善资料的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对书稿全文通读后,应重点审查书稿是否到达“齐、清、定”的要求,保证书稿内容在政治层面无立场问题、学术观点无谬误、以及篇章内容无常识性错误后。在填写选题表时,对于选题特点、价值的评价在作者填写的基础上还可以加上编辑自身的补充,特别是对于同类书出版情况的介绍。这些都体现了一名优秀编辑对图书市场最新风向的了解,以及对读者阅读口味的把握。

编辑加工是保证图书出版质量的核心环节,也将有助于利润空间的进一步提升,因此该环节尤为倚重编辑的认真细致。应逐字逐句逐标点全文推敲,对于语法、逻辑、修辞等错误,以及编排格式、数字用法等等的规范化处理应以总述性的文字进行归纳。这种记录不仅是向复审及终审的汇报,更是编辑编校能力的有效积累。

有鉴于此,责任编辑在书稿初审工作中不仅要做出系统的修改,而且要据实际的操作情况总述性地填写书面初审意见。在填写审读意见表时不能流于形式,绝不将有瑕疵的书稿流向下一环节。

1.2 协调各项事宜,实现有效交接

编辑应该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除了扎实的文字功底,还需要诸如审美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快速学习能力等等,这样在整个编校流程中才能有效动员起所有力量,串联起每个环节,完善各项工作的对接。任何一本图书的出版都是倾注了整个团队的努力,团队工作中存在着意见的分歧与认识的差别,这就需要责任编辑八面玲珑,做好协调与统筹。

比如,在封面设计这一环节,传统型的图书编辑可能就完全交给设计师做主,而在当前互联网时代,电子书的出现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设计封面时不再仅仅是考虑纸质版的设计,同一本书如果放在网上又该如何去吸引读者。这些问题都需要编辑和设计师沟通交流,什么风格?用什么字体?色彩如何?编辑也需要参与到设计工作中,与设计师一道去思考何种设计利于网络传播,也便于读者点评和转载。

在细节问题上深思熟虑,避免造成瓶颈与死角,并时常通过电话和网络通讯与各项目执行人保持联系。如果编辑只是默认下一环节中的各项事宜都将完美无缺的执行和操作,少了一道监管和把控,那将会增加错误和事故发生的几率。图书出版是集体协作的结果,实现各部门同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2 以作者为重心,提供增值服务

2.1 完善合作细节,保证如期出版

实施合理科学的流程管理应该做到两个有效保障,一个是时间上的进度计划制订,另一个是质量上的严格把关。合理充裕的进度安排是保证图书质量的重要前提,但是,实际工作才开展往往会出现如此矛盾,图书出版的限时性要求对各项工作的时间准确估算,否则将影响整体进度,造成资源浪费。

而编辑们大都明白其中艰辛,再有创意的选题,如果书稿一日不到编辑手中,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编辑们大多又有过催稿的经历,也合作过不同类型的作者,为了保证图书如期上市,编辑更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将作者视为整个工作的重心,并一步协调好合作关系,最大程度地挖掘作者潜力。

尤其是在与作者签署出版合同时,应本着双方互惠共赢的原则,逐项落实好条款中的每个细节,包括版面字数和实际字数、稿酬和版税、具体的印量等等。即使日后作者一方额外提出了某些要求,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一切按合同办事。当与作者想法相左时能够不抵触,做好分内事:一方面,强调倾听和沟通,努力达成共识;另一方面,在内容和形式上优化书稿,以实际行动呈现专业的合作实力。

2.2 优化项目流程,提供增值服务

一本书稿的质量好不好,并不由作者的原稿完全决定,编辑审阅书稿的过程也是为书稿的价值增添筹码。因此,完全可以以编辑和读者的双重身份,为作者提供更符合市场要求的合理建议,比如:商定书名、整理框架结构、筛选篇目、复查参考文献、核对图示和注脚等等。

一本图书的出版过程中,要与作者互相了解,长远的合作关系也是一点点积累下来的。更重要的是,这个相互了解的过程也是在降低风险,只有相互沟通了解作者的真实想法,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而对于当今出版界一些偏颇的看法,认为编辑处于强势地位,对作者的书稿手握“生杀大权”,我们认为这是不可取的。编辑与作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共同促进,更应该建立起多渠道的沟通,达成彼此关于书稿意见的共识,实现认知和价值的多元融合。

责任编辑应该根据具体的图书项目优化具体环节,为作者提供更多个性化的增值服务,长远的合作关系是通过平常工作中的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3 了解营销情况,主动交换信息

当前图书出版业竞争愈发激烈,前期编辑工作的付出,最后都是为了确保图书顺利出版创造收益。从出版社的分工来讲,一般而言,图书销售分属发行部门,尤其是过去编辑人员对于市场营销的观念也不太重视。而随着我国出版行业自身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竞争的激烈,客观形势要求编辑也应该加强与图书发行部门的联系。

其实,早在编辑填写图书相关资料,以作为京东、当当、亚马逊等网店售书的基本信息时,就已经参与到了图书的销售环节当中。填写的基本信息越丰富、详细,就越有可能激发读者的兴趣,关注并购买这本图书。新书如期上市,也并不等于编辑的工作就全部结束,还需要与发行跟进,统计每个片区的具体销量,各大书评网站的反馈如何?是否还需要加印?以及是否需要通过新书签售会或者读者见面会为销售造势,等等。

编辑们应该具备较强的策划意识,增加印量进一步提升利润空间;随时了解市场最新动态,与营销同事交换信息,善于利用市场反馈的意见;或是回访作者,商议接下来的合作事项,或是及时开发新的选题。

4 结论

总而言之,对于整个出版流程的管控,身为编辑的我们任重道远。既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能量,以一份对出版事业的热爱,细致、严谨、专业的态度完成工作要求。同时能有效配置各种资源,群策群力,优化图书出版的整个生产流程,实现图书顺利出版的目标。

[1]张得意.编辑工作流程与程序管理[J].中文传媒出版产业部,2011.

[2]林前汐.出版流程管理系统选用要点浅析[J].科技与出版,2009(5).

[3]齐学进,周晓洲.图书出版流程质控链的建立与实施[J].中国编辑,2010(1).

[4]牟丽.实施项目进度管理优化图书编辑出版生产流程[J].中国编辑,2011(2).

G2

A

1674-6708(2015)149-0022-02

刘艳,硕士学位,中级职称,工作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任高教分社运营总监,兼文科编辑室主任,研究方向:语言学、教育图书出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