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PM2.5科技新闻报道策略研究

时间:2024-05-20

陈 丽

湖南大学科技新闻与科技传播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000

国家环境保护部于2012 年2 月29 日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6 月北京汽柴油从京Ⅳ标准升级为京Ⅴ标准,首次规定了颗粒物(PM)的排放限值。10 月《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试行)》等6项环保标准征求意见。12 月28 日,全国74 个城市496 个站点实时发布监测数据。

2013 年初,我国开始出现大范围长时间严重污染的雾霾天气,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出行安全,使政府有关部门、企业和公众认真思索并严肃对待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这对矛盾。PM2.5 成为2013 年全国两会的焦点问题之一,引发新一轮舆论高潮。

应对PM2.5 这个相对新鲜又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全国各类媒体都关注并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大众媒介在满足公众信息需求、引导社会舆论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PM2.5 新闻报道形式分析

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分别为《人民日报》、《南方周末》、《潇湘晨报》相关报道。研究样本选取自2011 年11 月到2013年4 月(共18 个月),该时间范围划分依据为,2011 年10 月底美国驻华大使馆公布PM2.5 数值引发环境质量标准之争,PM2.5 开始进入公众视野。2013 年年初大面积持续较强的雾霾天气、“两会”召开重点讨论环境问题等,引发舆论高潮,至4 月份趋于平静。此时间段内的媒体报道涵盖了事件从进入公众视野至舆论高潮至消散阶段的内容,可以呈现媒体对事件报道的基本面貌和报道策划思路。

1.1 新闻报道数量

自2011 年11 月到2013 年4 月,本研究搜集的目标样本数量为431 篇。其中,《人民日报》报道数量为210 篇,占样本总量48.8%;《潇湘晨报》报道数量为170 篇,占样本总量的39.4%。《南方周末》为周报,报道总量相对较小,报道样本为51 份,所占比重为11.8%。虽从总量上无法平行比较,但三份报纸在每月报道分布趋势存在可比性。

图1 PM2.5 报道数量变化走势图

如图1 所示,三份报纸的变化趋势基本持平。报道高潮出现在2013 年1 月至4 月间,这三份报纸的新闻报道数量之和将近各报样本总量的40%左右。尤其是《潇湘晨报》,2013 年前4 个月的报道总量为108 篇,占该报样本总量的63.5%。也就是说,从报道总量上分析,PM2.5 自2011 年底进入公众视野以来,真正成为媒体的报道焦点是2013 年1 月之后。

1.2 新闻报道版面

《人民日报》相关报道主要分布在要闻、视点、绿色家园、评论、经济、周刊(生态周刊、民生周刊、民主政治周刊)、特刊(2012 年两会特刊、迎接党的十八大特刊、2013)。

表1 报道版面分布统计表(括号内表示百分比)

年两会特刊)等版面。《南方周末》报道主要分布在绿色、新闻、评论、生活、文化等版面。

《潇湘晨报》报道主要分布在头版、中国(要闻、世象)、湖南(综合、专题、时政、调查)、长沙(新闻、民生、城事)、特别策划(晨报角度、特别报道、湘江评论)等版面。

从表1 可以得知,《人民日报》相关报道最多分布在要闻版,报道数量为60 篇,占总比报道量28.6%,其中有17 篇位于要闻头版。占比第二和第三的是绿色家园和视点版,分别为13.3%和12.5%。《南方周末》相关报道在绿色版块占比最高为64.8%,报道数量为33 篇,其次是评论版块,占比15.7%,报道数量为8 篇。《潇湘晨报》相关报道分布最多的是长沙版和湖南版,占比分别为31.2%和27.1%,报道量分别为53 篇和46 篇。

1.3 新闻报道篇幅

篇幅是内容的承载形式,篇幅的长短由内容的多少所决定,文章的篇幅设置取决于内容安排。在三份报纸相关报道总量中,篇幅在1000 字以下的报道占据比重超过50%。其次为1000-1999 和2000-2999,占比分别为26.2%和12.3%。

《人民日报》《南方周末》《潇湘晨报》合计1000 字以下 93(44.2) 9(17.7) 123(72.3) 225(52.5)1000-1999 65(31.0) 12(23.5) 36(21.2) 113(26.2)

表2 新闻报道篇幅统计表(括号内为百分比)

1000 字以下报道量最多的为《潇湘晨报》,共123 篇,占该报相关报道量的72.3%,《南方周末》各字段篇幅占比最为平均,且1000-1999,2000-2999,3000-3999 这三阶段的报道量均为12 篇,占比均为23.5%。《人民日报》在每个字数段都有报道分布,较为特别的是5000 字以上的报道有7 篇,占比为3.3%,其中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刊出或者摘录4 篇。从表格数据和分析可以看出,《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都有长于篇幅较长的深度报道。

1.4 新闻报道体裁

三份报纸关于PM2.5 报道总量中,消息占据最大比重,将近半数(46.9%),其次为通讯/特写和评论/杂谈,所占比重分别为32.3%和16.0%,其他各种报道体裁的分布差异较小,所占比重均在3%以下。

表3 新闻报道体裁分布统计表(括号内为百分比)

比较各报相关报道发现,三种报纸各报道体裁分布有同有异。其中《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在消息、通讯/特写所占比例相对持平,都占该报报道数量1/3 左右,评论/杂谈所占比重也都在20%以上。两报对专访、漫笔、副刊体裁都有所涉及,《人民日报》相对偏重于评论和漫笔,《南方周末》亲睐专访和图片新闻。而居三报之首的《潇湘晨报》的消息比例高达72.4%,评论/漫笔所占比重则仅为2.3%。

2 PM2.5 相关新闻报道内容呈现特点

2.1 突出议程设置长效性

当2011 年10 月底“PM2.5 监测标准之争”事件发生后,各类新闻媒体就以大量的、多样化的报道,将这一社会话题聚焦,引发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人民日报》发表《我国拟将PM2.5 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南方周末》刊载《灰霾烈,淘金热》、《潇湘晨报》刊载《天空还是灰的,监测开始透明了》,掌握话语主动权,从各角度出发,积极解读政府行为。

表4 新闻报道主题分布统计表(括号内为百分比)

PM2.5 新闻报道中最重要主题是“事实即时报道”(42.3%)、“应对措施建议”(22.3%)和“相关社会议题”(16.5%),此三项占比之和高达81.1%。《人民日报》不仅关注标准修订等应对措施,同时关注相关社会议题,如科普宣教方法、信息公开制度等。《南方周末》精于探讨社会问题存在和应对的系统调查分析。《潇湘晨报》则是注重信息即时分享。

从时间纵向分析,随关注时间持续推移,传播目的逐渐深化,报道内容也潜移默化,由开始的信息传达逐渐变为原因探究、严肃问责。既通过议题和内容的多样性来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又站在民意、道德和公益立足点上,追问政府、问责环保部门,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既保持受众对该话题的持续关注,也使新闻报道回归理性,凸显议程设置长效性。

2.2 彰显深度报道调查性

在与健康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议题讨论中,公众会更积极主动地获取信息,不仅关心具体的PM2.5“是什么”,更关注PM2.5 背后的“为什么”、“怎么办”。各报纸在相关报道中有自己的独特声音和深刻见解,从思想深刻性中彰显新闻报道的深度,提供给读者理性客观、富有思辨性的见解。

在持续报道同时也穿插犀利独到的评论,以冷峻的笔调客观地看待此次环境事件。如《人民日报》中的《空气质量也是民生》、《南方周末》中的《岂能拦着“我为祖国测空气”》、《潇湘晨报》中的《雾霾真正可怕之处是治理比非典更难》等评论,历史客观地反映科学事物,向读者展示问题真相、本质特征和事物内在联系,既有科技信息、科学知识的普及,又有理性的反思。

表5 引用消息来源分布统计表(括号内为百分比)

各体裁的新闻报道都注重引用权威专业的消息来源,彰显报道的调查性与深刻性。政府/官方依托于其特殊背景,确保信源权威性。专家学者可对环境问题进行专业解读,具有较强说服力。而社会公益组织等拥有完备资料、紧密关注政府动向、知晓国外经验,可以充当好重要的信息来源,潜力有待挖掘。

2.3 引领立体传播协作性

雾霾天气属于由气候环境变化所引发的的突发性公共事件,具有影响区域广、作用周期长、作用人群普遍等特征。各媒体报道不仅关注事件本身,传播全面的专业知识,引导科学应对危机,而且更深层次地关注人类的命运,体现了其维护科学道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表6 新闻报道来源统计表(括号内为百分比)

从新闻来源分析,《人民日报》本报记者采写报道占总比92.4%,可见该报相当重视本报记者自采的稿件。《南方周末》积极邀请相关专业专家学者撰稿解读信息,大胆采用高质量的读者投稿。《潇湘晨报》的新闻源仅本报记者讯、新华社通稿、转载或综合三类,转载来源广泛,如《经济参考报》、《东方早报》、腾讯新闻网、《武汉晚报》等。

《人民日报》策划有“关注﹒空气质量”、“绿色焦点”等系列报道、《南方周末》策划有“灰霾中国”系列报道、《潇湘晨报》有“晨报角度”专版策划等。报道内容上,涉及环境信息公布、问题追根溯源、政府措施等多个层面。报道形式上,涵盖了消息、通讯、评论、漫笔等多种类型,并相互交叠成一张严密信息网,整版立体呈现,形成传播的规模效应。

3 相关科技新闻报道优化路径

从PM2.5 相关新闻报道的初步分析可知:从媒体社会功能的发挥和满足受众需求两方面讲,公众在环境事件除了资讯的渴求之外还有情绪宣泄和精神支柱,这两个层面的需求主要通过评论和深度报道来满足。而作为最接地气的都市类报纸,在这方面有待加强。各媒体在探讨事实层面之外,还可以充当公众论坛,提供健康资讯和专业知识,以解除民众疑惑。尤其是对于相关科技新闻报道,既包括科学常识问题,也包括专业领域的知识技术问题,探讨主题越广泛,越有利于增进民众对环境风险的认知,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对应措施。各类媒体相关报道的经验,可为科技传播提供借鉴,为探讨科技新闻报道策略提供实践基础。

3.1 抓住最佳报道时机 进行系统科学解读

满足公众对科技信息全面了解的需求,让公众及时了解事件的全貌,是发动社会采取应对措施的第一步。首先,传播的速度、透明度和公信度是杜绝流言必不可少的条件;其次,大众传媒开展全面、及时、客观、准确的报道,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是引领公众消减危机影响、稳定社会情绪的最有效途径。

借助于官方、专家学者、社会团体NGO 等各方信源,运用多种报道方式相结合,策划专题或系列报道,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式对事实进行了深入挖掘、权威发声,系统解读科学问题,形成规模效应。

3.2 形成常态持续报道 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2010 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在20 世纪80 年代末的水平。在突发性环境事件中,基本科学素养的缺乏,往往使公众对事件的性质作出误判,甚至引发盲目的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国亟待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创新科普形式,提高民众的科学素养。

对于影响持续广泛的社会环境热点问题,新闻媒体进行及时、有效的信息传导,使危机信息比例合理化,坚持信息公开,辅之以科学化、通俗化传播手段,使流言失去生存土壤。而如何有效传播科技信息,则需要各种媒介契合宣传时机,形成持续性、常态化报道。

3.3 建立合作互动机制 实现传播渠道互补

媒体组织要扮演好联络员和瞭望者的角色,要维系好政府、专家学者、NGO 和公众的关系,也要对各种传播载体的信息运用自如。搭建公众参与政治和环境事务、反映社情民意、提供决策咨询平台,科学解读最新政策,引导公众理性思考,使得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理念深入群众心中。

建立专业权威、有说服力的信源库,能第一时间获得最权威的解读信息;传统媒体报道注意与新兴媒体建立互动机制,扩大传播影响力;媒体内部也要加强科学理论学习,建立分享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关注突发性危机事件中的科技元素,实现传播渠道的互补合作体系,对科学处置、预防突发事件至关重要。

[1]李浩鸣.危机事件中科技新闻的舆论导向与监督问题[J].科学新闻,2005(1).

[2]秦启文.突发事件的管理与应对[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406.

[3]陶贤都.加强科技新闻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作用[J].吉首大学学报,2006(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