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叶建芳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腾冲分局,云南 腾冲 679100
面对目前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造林普遍存在树种单一,对森林植被生态功能恢复成效不显著,而社区村民对恢复生境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愿望,但是他们缺乏相关的育苗技术。针对这一现状,为改变单一树种的种植方式,强化亚热带不同骨架树种的组合,自2005年至今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腾冲分局在世界混农林业中心的资助下在腾冲建立了森林恢复研究试验点,为森林恢复工作提供科研教学示范基地,腾冲分局借鉴泰国清迈大学FORUU研究机构在泰国北部10多年实施森林恢复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计划用10年~15年时间利用热带林恢复技术尝试用原生树种(乡土树种)来恢复保护区周边社区退化生境,使森林生态功能得到真正的恢复。
本研究通过采集当地乡土树种来进行育苗、苗木出圃后到退化林地上进行植被恢复造林试验,以筛选出最佳的植被恢复的骨架树种和造林方法,为周边地区退化生境植被恢复提供更多的备选树种及相关技术咨询。这不仅对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周边地区的退化生境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云南其地区退化生境的恢复也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地处我国著名的横断山脉峡谷区高黎贡山的中南端,总面积405549公顷,具有我国高原亚热带西部最完整的高山、亚高山垂直带自然景观,以及多样性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和种类繁多的珍稀动植物资源,是我国西部保存最完好的高原亚热带自然综合体和物种基因库。据初步调查,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4897种及变种,兽类154种,鸟类419种,两栖动物21种,爬行动物56种,鱼类49种,昆虫1690种,其中属重点保护的植物59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5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4种,省级重点保护植物30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81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62种)。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为我国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但是保护区周边地区经济落后,人口密集,对自然资源依赖性大,近几年,由于周边区群众对森林资源的过度采伐和利用,导致这些区域的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减少,生境退化。可喜的是,我们在对周边区进行PRA调查时发现,村民对生境的退化十分关切,对恢复生境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愿望,部分村民能够到集市上购买树苗,在自留山或责任山上造林,自发组织对林木林地进行统一管理。但是保护区周边地区所营造的大部分是纯林,以秃杉和台湾杉为主,造林树种单一,容易发生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且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低下,易发生水土流失,对森林植被的恢复成效不显著。而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只是对大多数乡土树种的生态生物学特性、采种、育苗、造林等技术还缺乏,针对这些现状,有必要对此进行长期深入的研究,通过采集许多乡土树种来进行育苗、造林试验,最后筛选出最佳的植被恢复的结构树种和造林方法,为周边地区退化生境恢复提供更多的备选树种及相关技术咨询。
根据森林退化和恢复的原则,采集骨架树种种子,认真填写采集记录,所采集的种子注意考虑其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把采回来的果实首先进行分类,然后根据种子的生理特性按不同的方法进行种子调制,种子处理好后留一部分做种子标本,剩余的用不同处理方法进行发芽试验
种子调制好后,用不同处理方法(对照、不同温度温水浸种、机械划破、酸处理、冷水浸种等)在苗圃中进行场圃发芽试验(不同处理方法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条件:RDF=(T-1)(R-1)≥12(T-处理数,R-重复数),一个重复至少24粒以上种子,一个育苗杯里放1粒种子,发芽试验数据7天观测记录1次,连续四周记录数据一致时观测记录就结束。从2005年开始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共采集了64个乡土树种进行育苗试验,目前成功繁育出苗60个种(小核冬青Ilex micropyrena C.Y.Wu ex Y.R.Li、大花红淡比Adinandrajaponica (Thunb.)Ming Var.wallichiana、檀梨Pyrularia edulis (Wall.) A. Dc.、小果垂枝柏Sabina.recurva(buch-Hamie)Ant.Var coxii(A.B.Jacks)chang et.L.K.Fu.没出苗),试验结果(发芽率、平均发芽时间)已统计分析,现掌握了60个乡土树种的育苗技术及最佳育苗方法。
对假植进营养袋的每一种苗木随机抽取60株编号挂牌,然后(用不同肥效性对苗木生长的影响)对它的生长状况进行跟踪监测,一直监测到可以移栽的高度(40cm~60cm)。
2006年8月~2007年8月利用苗圃育苗出圃的50个乡土树种在保护区与周边接壤的林家铺进行退化生境植被恢复造林试验50亩,树种采用随机配置方式,每一树种随机抽取50株~60株进行编号挂牌,每季度对试验地内的树种及生物多样性恢复情况进行监测记录一次。2006年试验地种植的旱冬瓜、西南桦、山樱花、冬樱花、南亚含笑、五裂槭、滇润楠、红梗润楠、香叶树、犹果花楸、野柿等长势良好,旱冬瓜、西南桦、山樱花、南酸枣、冬樱花目前树高达3m~5m,地径达8cm~14cm,新枝数达10余枝,冠幅达80cm~350cm。2009年有8株山樱花开始开花结果,2010年有5株野柿也在开花结果,还发现有4个鸟窝在试验地的旱冬瓜及香叶树树枝上,从中可以看出已经开始有鸟类来树上栖息了,生物多样性在逐渐恢复。
通过连续6年不间断的研究试验及跟踪监测,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森林恢复实践经验和实验数据。准确掌握了100多个采种母树的物候期、60个乡土树种育苗技术及最佳的育苗方法,采集制作植物标本450号,分属67科126属230种。利用苗圃育苗出圃的50个乡土树种在保护区与周边接壤的林家铺进行退化生境植被恢复造林试验50亩,在保护区及周边社区进行了1540亩乡土树种植被恢复试验示范。
通过试验筛选出了30个最佳的植被恢复造林骨架树种∶旱冬瓜、西南桦、山樱花、冬樱花、南亚含笑、五裂槭、滇润楠、红梗润楠、香叶树、犹果花楸、马蹄荷、野柿、南酸枣等30个树种可作为研究区植被恢复骨架树种。该结果可为研究区及周边地区退化生境恢复提供更多的备选树种及相关技术咨询。
森林恢复研究与试验是一项长期的延续性项目,要实现森林恢复目标和按时开展各项活动,这需要我们工作人员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森林恢复试验中应注意项目人员要相对固定,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细节,定期做好监测记录,在试验过程中要与社区结合,积极开展技术指导、科技培训、环境意识教育等。前期只做了些基础性工作,还没有向更深层次迈进,森林恢复研究还需要很长时间。今后10年内的工作措施是在前期的基础上,结合国际研讨会获得的信息和专家指导意见,巩固和提升项目成果,在继续做好物候观察、育苗试验、标本采集制作的基础上,强化对亚热带骨架树种的野外调查和不同树种组合的试验林种植,逐步建立和完善保护区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加大对周边村民进行森林恢复理念、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的宣传和教育。
[1]解焱.恢复中国的天然植被.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2]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物多样性工作组.利用天然植被改善中国退化环境.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3]吴训锋,孙维,任万竹.如何种树:恢复热带林的原则与实践.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