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的作用和意义

时间:2024-05-20

赵福平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极地科学考察是一个国家综全国力和科技水平的具体体现。在我国开展极地考察项目不到30年的时间里,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这种成就反映了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的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的崭新面貌。南北两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立,为我国今后极地考察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1 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回顾

1.1 南极科学考察

南极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是人类文明最晚接触到的一块大陆。自19世纪人类发现南极以来,各国探险家就没有停止过探索南极的脚步。南极这块从未开发过的神秘大陆,无时不在吸引着人类的目光。进入20世纪后,南极更以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战略价值,吸引了众多国家政府组织的考察活动。中国政府也积极加人到南极考察的行列中来,至今已组织了26次南极科学考察,并在南极建立了3个固定科学考察站。

中国南极考察起步十分艰难,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相应的经济技术条件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成为最佳选择。

1979年12月~1980年3月.应澳大利亚方面的邀请,中国首次派出两名科研人员赴澳大利亚设在南极的凯西站,进行综合科学考察与访问,迈出了中国考察南极的第一步。此后,新西兰、日本等国多次邀请我国科学家在南极考察站协同工作,这些考察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南极专家,为日后在南极建站打下了基础。

1981年1月20日,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成立,南极事业的机构建制逐步完善。1983年5月6日,国家科委、南极委等部门联合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的筹备工作报告》,对未来南极考察的“六五”和“七五”计划提出了总体设想。6月8日,中国驻美大使章文晋向《南极条约》保存国美国政府递交了加入书,中国正式成为《南极条约》缔约国之一,为进一步挺进南极提供了法律依据。

中国的南极事业真正大规模开展是在1984年。经过5年多考察研究,中国已具备了建立自己的考察站、独立开展南极研究的能力。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参与南极事务的决策早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强烈愿望。1984年2月,“我国首次南大洋和南极考察总体方案论证会”召开。6月,首次南极组队考察被批准.相关筹备工作快速进行。11月20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编队(591人)乘“向阳红10号”和‘4121”号考察船从上海启航赴南极洲建站并进行科学考察。12月31日,考察队登上南极洲乔治王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第一次插上了南极洲。1985年2月20日,中国在乔治王岛上胜利建成中国第1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长城站。10月7日,在布鲁塞尔召开的第13届南极条约协商国会议上,中国被接纳为《南极条约》协商国成员。从此我国对南极事务拥有了发言权和决策权。继长城站建立后,我国又于1989年2月在南极拉斯曼丘林地(南极圈内)成功建成第2个科考基地——中山站。

中山站建成以来,中国南极考察“八五”、“九五”、“十五”能力建设和国际极地年(IPY)项目以及一部分国际合作项目都得到了这一平台的有力支撑。特别是中国开展南极内陆冰盖考察的10余年来,中山站更是发挥了桥头堡的重要作用。

2009年1月27日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同时也是我国第3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胜利建成。昆仑站的成功建立,标志着我国已成功跻身国际极地考察的“第一方阵”。

从1984年至今,我国南极考察事业飞速发展,取得了令世人赞叹的科研成果,培养了一大批极地科研人员和后勤技术队伍,通过他们的艰辛工作,在短短20余年中使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研究工作跨了三大步,将100年的差距缩短到零的距离。到2010年止,我国已组织了26次南极科学考察,向南极派出3500多人次的科学家和保障人员。通过这些极地考察,我国获得了大批宝贵的数据、资料和样本,并由此产生了一批具有困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

1.2 北极科学考察

中国人探索北极始于20世纪40年代。1947年,重庆大学工学院院长冯简教授,代表中国出席巴黎国际文教会议,然后由当时中国驻挪威大使馆代办雷季敏相助,只身进入挪威的北极圈内地区开展考察,他是第一位进入北极开展科学考察的中国科学家。

进入90年代,北极地区的科考在我国受到重视,我国一批科学家相继进入这一地区,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了考察研究。

1990年,美国、苏联、丹麦、冰岛、挪威、加拿大、瑞典和芬兰8个环北极国家发起签署一项条约,决定成立非政府的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中国于1996年加入该组织,成为第16个成员国。

1995年3月30日~5月11日,中国首次以民间集资方式对北极进行考察,25名科学家、记者等从加拿大进入北极地区并由冰面徒步抵达北极点,沿途进行了海洋、冰雪、大气、环境等多学科的考察。

1999年7月~9月,中国政府组织了对北极地区的首次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极地考察船“雪龙号”搭载着124名考察队员首航北极,历时71天,航行14180海里,对北极海洋、大气、生物、地质、渔业和生态环境等进行了综合考察。

2003年7月,中国政府组织了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雪龙号”搭载109名考察队员远征北极,破冰挺进北纬80度,全程历时74天,航行12600海里,开展了海洋、大气、海冰和生化等多学科的综合考察,并运用了水下机器人等高新技术,深化了对北极海洋、海冰与大气相互作用的研究。

2004年7月28日,中国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落成并正式投入运行,从此结束了中国在北极没有科学考察站的历史。

2008年7月11日~9月25日,我国极地科考船“雪龙”号驶离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搭载着122名科考队员奔赴北极,开展我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活动。

我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作为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的专项计划之一,在以往考察成果的基础上,开展广泛的大气―海冰―海洋、物理海洋、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和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学等多学科研究,研究北极海洋和海冰快速变化及其对我国及全球气候系统的影响,从而开拓我国的北极科考活动空间。

2010年6月我国将进行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活动。

2 我国在国际南北极科学考察中的地位和作用

由于我国在极地科学考察(重点是南极)中的长足发展和取得了突出科研成果,中国在国际极地事务中也相应取得了应有的合法权益和地位。

1983年06月,成为《南极条约》缔约国。

1985年10月,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ATCPs) 正式成员国;

1986年06月,成为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 正式成员国;

1990年08月,成为国家南极局局长理事会(COMNAP)成员国;

1994年08月,中国政府批准《南极条约环境保护议定书》;

1996年04月,成为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IASC) 正式成员国。

中国已在有44个国家参与的南极条约体系和有18个国家参与的北极科学考察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和作用。

3 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的意义

极地科学考察关系着全球变化和人类的未来,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高科技水平在国际舞台上的展显和角逐,在政治、科学、经济、外交、环境、军事和社会等方面都有其深远和重大的意义。

3.1 政治意义

中国的极地科学考察事业是振兴中华、为国争光、造福人类的事业。因此,深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重视、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关注。自1984年中国政府组织首次南极考察至今,在短短的20几年中,已成功地完成了26次南极科学考察和3次北极科学考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成为四大国际极地组织(ATCM--南极条约协商国组织、SCAR--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COMNAP—国家南极局局长理事会,IASC—国际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的正式成员国。从此,中国在极地政治、外交、科学研究、资源的和平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国际事务中取得和维护了应有的地位和权益。

3.2 科学意义

地球的南北两极,是全球变化的驱动器、全球气候变化的冷源、也是人类居住的地球与外星联系的重要窗口。尤其是南极,是地球上至今未被开发、未被污染的洁净大陆,那里蕴藏着无数的科学之谜和信息。在全球变化、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3.3 经济意义

北极地区丰富的资源早已为人们所开发利用。而南极蕴藏着较北极更为丰富的资源和能源,有世界上最大的铁矿和煤田、丰富的海洋生物(特别是南极磷虾)和油气资源、地球上72%以上的天然淡水资源。所以,南极是地球上至今惟一没有常住居民、没有国界、其巨大的潜在资源未被开发利用的独特地区。作为人类共同的财富——南极资源的和平利用及其领土的归属问题,始终是南极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在21世纪中,南极这一悬而未决的棘手问题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有待于世界共同协商解决。

3.4 环境意义

南北极作为地球的两大冷源,左右着全球的冷暖过程。以中国为例,由于我国处于北半球,北极是我国冷空气的主要来源地,来自北极的寒流常常给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重大危害。我国牧区经常遭受的“白灾”(即雪灾)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此外,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是东亚季风,研究表明,北极海水与海冰的相互作用是影响东亚季风的重要因素。只要东亚季风发生变异,就很容易在我国形成气象灾害。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加强对北极气候变化的预测性研究,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3.5 军事意义

众所周知,北极位于亚、欧、北美三大洲的顶点,有联系三大洲的最短航线,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美国已经意识到,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北冰洋会成为美苏争夺的军事要地。为争取战略主动,美国从1946年开始,派飞机在北极地区进行考察,每周两架次,考察内容包括地形、冰面特点、飞行员对北极气候的适应能力等。与此同时,苏联也在一座50多公里长的冰山上建立了间谍站,并把北极圈内最大的城市摩尔曼斯克建成苏联最大的海军基地,其庞大的北海舰队司令部就设在这里,被苏联人称为“致命武器”的战略核潜艇也部署在这里。随着冷战的结束,各国在极地的军事竞争放慢了脚步,但在平静的背后,隐蔽的军事行动始终存在。

3.6 社会意义

自我国开展极地考察的短短20几年中,在科学考察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在国际极地事务中所起的作用与影响,充分反应了我们伟大祖国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科教兴国战略指引下,经济持续发展、科技水平快速提高、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的日新月异面貌,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极地考察事业的发展、鼓舞了极地考察健儿为祖国、为科学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创新精神。与此同时,也由于极地充满着神奇色彩和科学之谜,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对极地充满着浓厚的情趣,被深深地吸引和向往,他们渴望更多地了解极地、认识极地、更好地支持和参与极地考察。被“极地人”的敢与冰魔争高低、誓为科学献青春的“极地精神”和人生哲理所折服、所敬佩、所学习、受益匪浅,都立志要在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岗位上为人民、为社会做出更大成绩和贡献。

中国在短短的20年中,通过自己对南极和北极实质性的科学考察活动,对人类探索极地科学奥秘、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赢得了在南北极国际事务中的合法权益和科学研究中应有的作用和地位,随着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在21世纪中,中华民族将继续遵循邓小平同志 “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光辉题词所指引的方向,为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和平与和谐做出更多的贡献。

[1]孙文沛.中国南极考察及社会意义.群文天地,2009(6).

[2][澳]G•芬克勒.南极洲—英雄的年代[M].北京科学出版 社,1984.

[3]颜其德.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综述.科技中国,2005(6).

[4]张青松,王勇.中国南极考察28年.自然杂志:30(5).

[5]陈连增.中国极地科学考察回顾与展望.中国科学基金,2008,22(4).

[6]李文祺.中国极地考察向强国迈进.科学.2009,61(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