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翻译策略选择的考量维度

时间:2024-04-24

张晓虹

一、引言

翻译标准是翻译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古今中外翻译理论研究的重点。从西方学者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奈达的“从意义的对等到风格的对等”,到东方学者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神似”说与钱钟书的“化境”说等,各有侧重,百家争鸣。那么,我们在进行翻译的策略选择时,应注意哪些方面呢?本文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考量维度

(一)英汉差异对比

英汉之间差别巨大。作为拼音文字的英语“由声入义,声入心通”,而作为象形文字的汉语则“因形见义,以意统形”。我们必须充分重视这诸多差异。一方面,恰当的“异化”可以丰富译入语的表现能力;另一方面,这又着实给翻译的操作带来不少挑战。

首先,从词汇意义上看,汉语是象形文字,是具象思维的产物,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和多义性,且无形态变化;而英语则是由音素组合的拼音文字,是抽象思维的结果,讲求时态变化。

其次,从句式结构上看,汉语通常是多个分句“意合”而成,句干结构上无焦点,各语法成分隐含在句子之中,“形散而神不散”;而英语则全句以动词为核心,以主谓一致为核心,各种语法关系组成空间搭架。

再次,从表达风格上看,汉语讲求“托物言志”“托物寄情”,多对仗、排比、对偶等,强调辞藻的美感;而英语则讲究语言的自然流畅和准确严谨,强调语言之简洁、逻辑之嚴谨。

翻译初学者常犯的错误之一就是片面强调忠实,讲究词词对应,而忽略了译入语的文化语境或遣词造句特征。由此,这两种各自重“形合”和“意合”的文字就“貌合神离”了,表层形式对等,而所要表达的内涵意义却天差地别。

正如余光中先生所说,在翻译中以下三种毛病是最为典型的,我们需要尤为注意:一是见字不见句;二是以为原语的任何字都可以在译入语里找到同义词;三是以为把原句中的每一部分都译过来以后,就等于把那句子译过来了。

(二)语境

在评析译本时,我们也可借用语言学的相关概念来进行分析。比如说,余光中在《翻译与创作》一文中多次论及语境。在他看来,翻译与创作相互联系、相互区别。区别之处在于语境。所谓创作是将自己的经验“翻译”成文字,但这种“翻译”要一直到“译”完,才会看见整个“原文”。而真正的译者从一开始就面对一清二楚的原文,因此需要树立语境意识,一方面要将经验精确地传达过来,另一方面则要在可能的范围内,还要保留那种经验赖以表现的原文。

“No context, no text”(没有语境,就没有语篇),语境意识对于翻译的作用尤为重要。特别是当译入语与原语有多个词义时,特定词汇的含义要在语境中才能确定。所以我们在考虑翻译策略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语境的作用。

词语之所以能表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正是依赖于词语语境的歧义排除功能而实现的。而不同的语境,常常赋予同一词语以不同的含义。例如,赫胥黎的书名,不是出自莎士比亚的名句,便是引自弥尔顿和丁尼生的诗篇。其中,如《美好的新世界》《Brave New World》一书,典出《暴风雨》,如果译成《勇敢的新世界》就错了。

总的来说,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利用语境因素来排除消极歧义(近境、远境);二是借助语境中特定的情景意义补衬语法、语义、语用、文体、文化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关联缺失;三是依据原文特定语境的表达需要来选择译文语言中的同义形式,修饰和调整不相适应的译文形式,甚至创造特殊的表达方式。

综上所述,无论是汉译英,还是英译汉,我们都应该对原文深入钻研,透过表层结构领会到原文的深层含义。正如人们所说,翻译是“戴着镣铐在跳舞”。翻译的正确与否,首先是基于对原文的正确理解和把握。若我们片面地追求每个词、句翻译的对等或忠实,便可能让翻译流于表面,徒有形式,而没有精髓。

因此,我们在进行翻译的时候,须充分衡量英汉语言的异同和特点,联系上下文及相关背景知识,方可有的放矢,不断提升我们的译文质量。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国际学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