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潘慧琳
编者按:
“郡县治,天下安。”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关注中国基层发展,围绕基层实践与顶层设计关系、基层改革创新、基层干部培养等重要问题提出了许多新论断。在2015年10月13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上,***总书记再次强调了基层改革创新的重要性。他指出,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越重,越要重视基层探索实践。
深化改革是当今中国涌动的最激烈的浪潮,不论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还是其他领域,改革都裹挟着新气象、新希望席卷而来,深入体制痼疾,吹散旧有“雾霾”,为中国的再次高速发展扬帆。而改革必须有心怀梦想的改革者与之同行,对此,***总书记提出:“尊重基层群众实践,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务必使改革的思路、决策、措施都能更好满足群众诉求,做到改革为了群众、改革依靠群众、改革让群众受益。”肯定了基层改革者在改革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强调了基层在改革中所担当的必不可少的角色。
基层改革创新,一头连着广大基层干部,一头连着广大人民群众,归根到底,要靠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当前,基层面临的改革环境比较复杂,制约基层改革的“绊脚石”,既有不作为、不担当、畏难情绪等主观原因,也有机制不完善、保障不得力等客观原因。让基层改革创新的步子更加铿锵有力,不仅需要加强思想引导、干部管理,唤起改革的精气神,更需要针对基层工作特点和难点,加强政策配套,推动职能下沉、人员力量下沉,建立与基层改革实际需要相匹配的权责体系,完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不断形成鼓励基层改革创新的合力。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营造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浓郁氛围,基层的改革活力就会像火山一般喷发出来。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改革是我们共同的事业,扎根基层的火热实践,汇聚13亿人的智慧与力量,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则改革蓝图必将化为现实,改革航船必将破浪远行。
基层改革创新的样本
郑州:“小网格”编织出一幅和諧、幸福的民生画卷
“姐,俺孩儿现在高烧不退,孩子他爸出差,我可咋办呀。”前不久,郑州新密市青屏街街道办事处北密新路社区居民张红娟按照“网格明白卡”上的联系方式,拨通了网格长刘会娟的手机。十来分钟后,刘会娟冒雨赶了过来,抱起孩子就往社区卫生服务所赶去。直到孩子病情稳定,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离开。
一张“网”,包罗社会万象、覆盖百姓民生;众多“格”,实现责任到人、摒除死角盲区。每一寸土地,每个犄角旮旯都有网格员,实现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网格化管理就像政府给家家都配了一个保姆,每一个细节都替你想到了。”张红娟发出由衷的感激之词。
“申请维修基金,过去没半个月办不下来。找到网格长3天钱就到账了。”郑州市金水区经三名筑小区居民田蕊蕊聊起“网格化”,就连夸几个好。她说,小区2号楼电梯出现运行故障需要维修,三级网格长通过“社情通”将问题反馈给房管部门,3天就将首笔2.25万元维修资金款划给了施工单位,2天后电梯就恢复运行了。
横到底、纵到边的网格化管理组织,让居民有了更多话语权,群众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得到迅速提高。
自推行“网格化管理”以来,郑州市市直、县(市、区)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用1/3的时间到基层指导本单位开展群众工作,有1/3的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基层,有1/3的机关干部下基层开展服务民生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增收、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环境、交通、教育、卫生、治安等问题。
推行“网格化管理”后,许多基层干部的积极性被激发了,不再一味窝在办公室里。网格长们每天拿着“社情通”忙着“巡格”找“小事儿”:裸露在外的电线,没摆放到位的消防器材,路边张贴的小广告,他们用手机拍下现场照片上传给相关部门,督促解决落实。“网格化管理”改变了过去围着领导转,等着上级部署和领导批示的被动局面,形成了围着基层转、围着群众转、围着问题转的主动局面。
采访中,许多党员干部都向记者谈了类似的体会:如今,辖区群众把网格团队当作知心朋友,有什么问题和困难都向他们反映。“有事就找网格长”,已经成为郑州市民的口头禅。76岁的高长海停发数月的养老金又重新发放了,半身瘫痪的刘奇高在社区企业找到了工作,外来务工子弟张国瑞顺利报名入学……这一切都离不开网格团队的努力,更为重要的是,领导方式转变了,群众工作落实了,干群关系更加融洽了。
郑州市推行“网格化管理”的创新和变革中,身处“网格”中的数万名网格长,打破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实现了政府职责特别是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在基层的有效落实,让每一个地方都有人管理,每一户人家都有人服务,用“小网格”编织出了一幅和谐、幸福的民生画卷。
郑州市建立“坚持依靠群众推动工作落实”长效机制,以解决群众办事难、维护群众权益为落脚点,以强化政府职责在基层有效落实为着力点,探索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与群众自治有效衔接、互为支撑的基层治理结构,既强化了基层基础,提高了基层政府履职能力,又促进了作风转变,实现了党的群众路线制度化,是带有创新性、方向性的探索和实践。
贵州:政府服务“不打烊”
2015年10月22日一大早,周贵宏从铜仁市赶到贵州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为新产品办“准生证”。“真是太方便了,太方便了!”这位汽车制动器生产企业的经理连连赞叹。以前,类似的手续他也办过不少,这次的感受是,流程大大简化,手续大大减少,所有事项在政务服务中心全部搞定。“以前至少需要3个月,现在最多15天,真是省时省力又省心!”
贵州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位于贵阳市中心,由省展览馆改造而成,与它在这里一起运行的还有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前,省展览馆每年举办多场展会,收益着实可观。如今,不但没了进账,为了确保两大中心的运作,还须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这也足见贵州省委、省政府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决心。
贵州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自从去年12月17日正式运行以来,不到一年时间,省级具有行政审批权的56个部门和306项行政许可事项已全部集中到中心公开办理,可谓“大厅之外无审批,清单之外无权力”。
不过,要说这50多个“权力部门”、300多项审批事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一切顺顺当当,所有的人心情舒畅,并非事实。无论是政务服务中心主任李荣,还是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张洪,他们都不止一次提及“博弈”“割肉”。
“坐在自己的部门和处室,企业群众找上门来办事,心里不免会有权力观念。现在,坐在偌大的服务大厅,心里必须有服务意识。”省政务服务中心同志感受颇深,说白了,在一些人看来,审批权是一种“宝贵资源”,是有利可图的,是可以用来“寻租”的,于是也就有了“门难进、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也就有了“穿着衬衣来申请,穿着棉衣来取证”,当然,也就有了各种腐败。
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几十个部门、近200人在一个大厅服务,不仅互相之间有监督,所在部门也有监督,服务中心还有监督,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也会一起跟进,显然,权力装进了“笼子”。所谓“割肉”,盖源于此。
“博弈”也由此产生。有的部门问,我们的一些审批项目涉密,能不能不进中心;有的部门说,我们派一个同志到中心,把待审批的材料收一下带回去……
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因为省委、省政府的态度非常坚决:“应进(中心)必进(中心),应上(网)必上(网),一个也不能少!”这让政务服务中心的同志腰杆很硬。
与政务服务中心相对应的,是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这是一个真正的“大数据”,不仅涵盖了全省所有市(州)、县(市),而且几乎穷尽了所有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项目,不管你在贵州的哪个地方,只要登录这个网站,要办什么事,需要提交哪些手续,填写哪些表格,怎样填表,多少天办结,行政审批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所有答案清清楚楚,足不出户,点点鼠标就能办妥。群众说,以前“往上跑”,现在“网上跑”。
政务服务中心+网上办事大厅,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了“一扇门办全部事,一张网办全省事”,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不打烊”政府。
从博弈到磨合,从磨合到融合,政务服务中心运行越来越顺畅,越来越规范,越来越高效。有“3个100%”为证:所有审批事项按时办结率100%,多数审批事项实际办结时限仅为法定时限的10%;省级审批事项网上可申报率100%;服务对象满意率100%。
基层改革面临的压力
2015年7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国务院重大政策措施落实重点督查情况汇报,对落实不力的坚决处置整改等工作。
“有些地方,审批事项从中央一路下放到县里,结果县里接不住,影响了百姓办事、企业效率。还有些地方,表面上取消了一些审批事项,但前置审批居然大幅增加!”李克强问,“这不是玩文字游戏吗?这样的行为要坚决查处!”
“尸位素餐、无所作为”“文字游戏”“县里接不住”等,李总理这些振聋发聩的批评,正是当前基层改革的一些真实写照。
那么,基层改革究竟面临什么样的阻力?
近日,一位副乡长连连摇头地说:“现在的改革在基层推不动,面临重重阻力。”这是一位在乡镇工作了近30年的副乡长,他说,在乡镇工作这么多年了,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改革无数,感觉这一次改革面临的阻力更大。
他一一举例说道:“你看,不动产登记没影了;行政审批改革没有很大的革命性变化,山河依旧;机构改革年年喊、月月喊,要搞了,可就是不動;公车改革好像也冷了,没人谈了。”最让他有些郁闷的是,就连公务员工资改革都是“推一步、走一步”,总理都发话了,国务院都作要求了,下面的执行都在打折扣,不能完全按要求搞到位。
问题出在哪里?关键在于“动力与压力”的问题。也就是说,基层改革的动力是什么?压力在哪里?
令人忧虑的是,现在的动力几乎都转化为“利益的驱动”,如果没有“利益”,是没有人去大力推改革的。进一步来说,这“利益”又分为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和个人利益,现在的问题是,往往都是受“个人利益”的驱动。本来改革应该是从国家和人民利益着眼的,可是有的地方和单位却往往受小集团或个人利益的驱动,如果达不到,就不动。
从这个层面来看,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要有理想、有志气,要能把改革作为人生的事业与理想来做;二是不能贪、不能腐,要做一名好干部,要做老实人。做不到这两条,改革是没有动力的。
从压力方面来看,主要表现为思想方面的顾虑,怕得罪人,怕触及利益集团;还有经济、财政方面的顾虑,有不少改革是需要大量花钱的,或者是钱的结构调整;另外也有出于个人方面的利益考虑;还有就是当前的压力氛围还远没有真正形成。
这也需要解决4个问题:一是上级考核。要把改革纳入“一票否决”的范畴,纳入选人用人的重要指标,真正摆在与经济指标同等甚至更高的位置。二是群众参与。要建立群众参与改革设计、评判、监督的机制,让群众成为推动改革的力量。三是公开透明。每一项改革都要实行全过程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四是严格问责。对于改革不到位、不落实,行动迟缓的,要严格问责。特别是那些制定了路线图和时间表的改革措施,凡是不能按时间按要求完成的,就要公开曝光,严格问责,而且不论什么原因。否则的话,就会出现“人人效仿、法不责众”的局面,大家都在拖、都在等、都在看。
推动基层改革的难题
全面深化改革启动以来,中央对基层改革落实问题非常关注,***总书记也多次在中央深改组会议上强调这一问题。但是基层改革依然显得平淡。不少地方迄今为止只召开过一次深改组会议,也即研究成立深改组的会议,各专项小组更是工作寥寥。对于基层改革的这种局面,许多基层干部见怪不怪,甚至心安理得地认为基层改革工作本来就少。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室姜志勇认为,这种状况背后隐藏的深层问题是基层改革推动存在难题,改革共识的达成也更为艰难,而这种难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向既得利益挥刀存在难题
基层是一个利益交织体,就拿县级政府来说,推动改革的利益阻力主要包括:一是县级政府自身的利益。县级政府本身就是一个利益主体,当改革不符合全县的利益,或让全县的利益受损时,改革是很难获得领导层共识的。比如,乡镇合并改革,目前中央对县里面的一部分转移支付是按照乡镇的数目来拨付的,乡镇合并后,转移支付必然会减少。有的县若干年前率先进行过乡镇合并,这些年转移支付减少了,所以在这一轮的乡镇合并改革中,他们变聪明了,不会再积极推动了,最起码不会再像以前那么积极了。二是县级政府面临的第二个利益群体就是上级政府,尤其是上级的各个部门。在这一轮改革中,特别是合并科局机构的改革,没有上级部门的支持是不行的,如果部门在县级的所属机构被撤并了,会认为县级对这一工作不重视。三是县里的既得利益群体。这个社会关注比较多。这既包括在职的官员在机构改革中的安置问题,也包括市场化改革中失去政府支持的企业的利益问题,还包括政府官员的福利问题,比如公车改革,取消公车的话,将会影响所有配车官员的利益,因此,县里的公车改革,如果上级没有强硬措施的话,是很难自主开展的。
责任和权力、财力不匹配的难题
推动改革需要改革者具备相应的权力,改革者只能在自己的权属范围内进行改革,不可能超越自身的权属范围,尤其是在中央强调改革要在法治范围内进行的情况下,改革者更不可能冒着违法的风险去进行改革。基层在推动改革方面,面临以下困境:一是责任与权力的困境。基层是一个责任大、权力却很小的政府,很多问题都需要基层来承担责任,但这些问题不少都是上级引发的,他们没有权力去解决。在缺乏足够行政权力和财力的情况下,基层的改革推动很难,例如缺乏权力,很难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设立和废除的权力不在基层,基层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只能按照上级的动作来,或只能在优化服务上面想办法。二是责任和财力的困境。按照现在的税制,基层政府的财政来源很少,县级的税收基本都只够人员工资,在这种情况下,基层缺乏履行责任的足够财力。
制度保障难题
面临利益、财力和权力的难题,对于那些想改革的干部来说,他们还会有制度的困境,他们希望能有制度对以下问题进行明确,这也是对改革干部的制度保障:一是改革中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尤其是在中央加强法治建设、加强反腐败和继续整顿四风的情况下,基层本职工作现在尚显得畏首畏尾,因为一不小心就会碰高压线,基层那些有魄力的干部往往是在打擦边球,实则担着很大的风险。二是违法怎么办?虽然中央强调改革要在法治范围内进行,但基层很多改革都是试点探索,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已有的法律不一定适合未来发展,在法律没有修改的情况下,他们违法怎么办?基层的一些探索其实都行走在法律的边缘,甚至改革方案不敢对外公布,属于内部文件。三是吃亏怎么办?就如上面提到的乡镇合并改革,国家应该对转移支付制度进行调整,让那些积极改革的不吃亏。再如,城镇化建设,撤乡建镇后,“镇”的农业转移支付肯定要比“乡”的少,怎么保障他们不吃亏?四是怎么面对改革引起的纠纷,特别是改革引发的上访问题?利益受损者上访、向上级打小报告怎么办?国家怎么保障那些积极推动改革的干部不因上访问题而受到影响?现在基层的维稳压力大,而且是无限责任,保持稳定是基层官员的最重要工作。
目前的改革和30年前的改革环境有很大不同。30年前,基层的改革积极性、创新的积极性很高,突破法律、制度束缚的积极性也很高,当然,那个时代也有一些人因为率先实行土地承包、率先实行雇佣劳工制、率先发展民营经济而受到惩罚,但之后国家对他们都给予了认可,并及时地调整了国家的制度,今天的改革要鼓励基层改革者的积极性,让他们加快自主推动、自主创新,也必须给他们制度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的改革积极性,从而确保基层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成功。
基層改革创新需基层干部发力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因地制宜等无一不是在强调事物的差异性,同样每个地区也都不同。我们在充分理解顶层设计精髓的同时,要客观看待各地区的差异性、尊重“不同”,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改革创新发展方案,而这其中少不了基层干部发力。
基层改革发展,如果说群众是主力军,基层干部就是领头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基层干部的有力作为就是群众的福祉,就因为有了当年的沈浩,才造就了如今小岗村的神话。基层干部在中央“四个全面”发展战略的布局下,应如何带领本地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呢?
明白顶层设计是关键。顶层设计是指中央一级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布局、总体规划和总要求,各地区就是在顶层设计的总框架下开展工作、完成“四个全面”发展目标的。基层干部要积极通过报纸、网络等手段获取信息;要认真研读文件、深入体会战略精髓;要多采他山之石、把眼光放宽一点、放长远一点,适时更新知识,只有自己是“专家”,才能带领出一群“学者”,只有自己懂了,才能带动群众改革创新发展。
熟悉地区特点是基础。这就需要基层干部因地制宜,充分运用了解当地地区特点的优势,采取当地群众可接受的方式,把改革创新带来的阵痛感减弱到最低程度,推动地区改革创新发展。
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是硬指标。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基层改革创新要尽可能多听一听基层和一线的声音,尽可能多取得第一手材料。要及时总结经验,把基层改革创新中发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蕴含的规律及时形成理性认识,推动面上的制度创新。”这就要求基层干部不仅要有带领群众的实践能力,还要有及时总结提炼、探索地区发展创新路子的理论能力。
只要干部、民众一条心,再高耸的改革大山,我们也翻得过去,再难啃的改革骨头,我们也吞得下,再坚硬的改革难题,我们也攻得破,拿出前辈们二万五千里长征精神,把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在基层做细做强,以改革促发展,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允许试错,宽容失败
***总书记先后在农村、军队、地方和中央多个层级工作过,对于基层工作总书记有很多的体会。从《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一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总书记对于基层实践的重视,就是除了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以外,还要走一条自下而上的改革发展道路。“基层干部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关键。”今年6月,在贵州调研时***总书记曾强调,要关心和爱护广大基层干部,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成长条件。当月,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他明确指出,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是我们党在县域治国理政的重要骨干力量。“基层改革创新一头连着广大基层干部。”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015年10月15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给出了解答,“要针对基层工作特点和难点,推动职能下沉、人员力量下沉,建立与基层改革实际需要相匹配的权责体系。要完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营造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浓郁氛围”。
“县级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的最基础环节,直接联系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马建堂曾指出,要提升县级政府的施政能力,应该建立事权、人权、财权相对等的保障机制,增加基层人员编制和财力投入,确保放下去的接得住、管得好。“国家应出台具体规定,明确改革过程中基层干部的权限,以及因为改革引起的哪些行为可以免责。”而姜志勇认为,基层干部面临的改革环境很复杂,利益、权力、财力及制度保障问题是其中最为主要的难题。面临这些难题,一些干部有畏难情绪,对改革不积极。对于那些积极推动改革的干部来说,国家在要求、鼓励他们推动改革的时候,应正视他们的难题,在激发基层干部改革动力的时候,要更多做好制度保障,保障那些积极推动改革的干部有一个良好的干事、成事环境。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