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牟佳琦
信息化时代下,信息交流传播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个人信息也在这种沟通媒介中广为人知。信息关系到个人的隐私生活,在信息得不到安全维护的同时权利也会受到侵害。如果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贩卖或者对其进行骚扰,就会严重地干扰个人的正常生活,给个人财产以及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
一、个人信息内涵界定
个人信息在不同的视角下进行理解时内涵不尽相同。最普遍的理解角度是指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得到的对社会事务的认知情感和态度,这些信息是自己独特于其他人理解的一种观念系统,同时这种信息包括了自身的私生活取向,一般情况下还包括个人的概念化定义的标准,如身高、体重、年龄、家庭背景等,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很容易地定位到具体的一个人。
个人信息是本人不愿意透露给陌生人的认知资源,通过这些信息,陌生的个体间将加深相互的理解,通过相互联系从而达到彼此熟悉的程度。当然这不是说个人信息就可以等同于个人隐私。个人信息具有自己的特征:首先,个人信息是个人信息保护法保护的对象。其次,个人信息具有可识别性。前文提到过,个人信息基本上是将个体定位到社会网络结构中的某个部位,在这个部位中,个人可以发挥出自己的功能作用。识别性的信息既可以来源于权威部门,也可以来源于其他渠道,总之,会提高社会的整体性认识途径。个人信息的存在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负载于载体中。利用特殊的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检索查询个人信息。最后,个人信息因为是个体所独特的资源,根据标准分类后,商家能利用其特定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价值。
二、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现状分析
个人信息虽然受到法律的保护,但在信息化时代,个人信息在各个环节中都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每个环节都有可能会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在个体进行互联网购物时个人信息会给商家留下线索,互联网网页运营通过个人喜好的分析将商品定期地推送到消费者的邮箱或者手机中,无形中给个体带来压抑感。通过分析现实案例,可以发现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
(一)我国缺少一部统一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
在我国,个人信息虽然受到法律的保护,但具体到专门的法律保护立法方面则缺少明确性。大部分的立法主要集中在一些具有概括性的法律条文中,个人信息保护缺少细则性规定,同时在个人信息受到侵害时,也没有明确的界定侵害程度以及侵害范围的认定。在目前的法律体系中,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条文有限、体系不健全,这些问题存在信息保护的过程中。
(二)保护个人信息的观念淡薄
由于没有意识到个人信息对于自己日常生活的重要性,所以即使自己的信息受到了侵害,个体仍然没有重视保护个人信息的观念,以至于自己频繁受到不良商家的骚扰或者自己的利益再次受到损失,从而助长了社会中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在我国的立法体系中,关于信息保护的法律缺乏,这从宏观的角度上说明了法律在实践中也没有得到个体的支持,这样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个人在信息保护中法律观念淡薄。个体的权益受到损害时也不会借助更不可能借助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个人信息受侵害后得不到有效救助
由于缺少明确的法律以及健全的法律体系来保护个人信息,再加上个人信息在受到侵害时个体维权观念意识的淡薄,因此,个人信息受到侵害后一般得不到有效的救助。在信息化时代下,信息流通速度以及方式较历史时期显著提高,特别是信息传播技术手段更加隐秘,在个人信息受到侵害后,一般不能通过有关的线索来找出幕后操作主体,从而为侵害事件找到责任承担者。
三、公证工作中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问题
个人信息在没有良好的法律和社会保护环境下,就会遭到一些人利用,他们通过披露个人信息赚取利益,这种现象一旦出现在公证机构中将会带来巨大的连锁反应。下面就公证机构处理个人信息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改善意见和建议。
(一)公证缺乏相应保护措施及规范体系
公证机构特殊的机构性质决定了公证机构主要是为了采集信息并进行公证,在单位内部缺少足够的重视,缺乏规范体系,在单位办公时缺少安全保护措施,因此,公证的信息也会造成泄露。为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公证机构必须加强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规范章程解决程序性漏洞。
(二)公证机构工作人员保护信息意识不强
公证机构工作人员在办公时需要对受理的案件进行进一步的核实确认,为保证信息的对比性,一些案卷档案就会随着工作人员的办公流动,如果没有树立严格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以及惩罚制度,工作人员很可能会利用职务之便谋取更大的利益空间,这时就需要机构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安全教育,加强监督与管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