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王安伟(安徽省淮北矿业集团(公司)芦岭煤矿,安徽 宿州 234113)
煤矿深部巷道围岩控制及支护技术研究
王安伟
(安徽省淮北矿业集团(公司)芦岭煤矿,安徽宿州234113)
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围岩控制及支护技术成为深部巷道开采的聚焦点。因此,本文首先简要的阐述了煤矿深部巷道围岩条件及变形特点,然后重点分析了煤矿深部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措施及支护技术,这对煤矿深部巷道安全作业提供了一些指导。
深部巷道;控制措施;支护
据统计,我国煤炭埋深大于600米的储量占到总煤炭储量的70%以上,煤炭埋深大于1000米的储量占2.95×1012吨,占总煤炭储量的53.17%。随着我国能源需求在进一步增加,煤矿的开挖深度逐渐向更深部巷道延伸。但是,由于开采深度不断加深,巷道围岩条件日趋复杂,开挖难度日趋增大,巷道围岩控制及支护问题日趋困难。因此,煤矿深部巷道围岩控制及支护技术成为制约煤矿安全稳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基于这一现状,本文首先简要叙述了煤矿深部巷道围岩条件及巷道变形的主要特点,继而从围岩强度和围堰内应力两方面入手,分析了煤矿深部巷道围岩稳定性的控制原理及相应的围岩支护技术措施,以保证煤矿深部开采的有序进行。
深部巷道围岩条件比较复杂,只有充分了解深部巷道围岩性质的变化才能因地制宜,进行有效的围岩控制。深部巷道围岩开采过程中会表现出如下特点:与上部围岩相比,深部开采巷道围岩密度增加,围岩变硬;开挖前,岩体处于三向受力状态下,由于巷道掘进后,周围岩石被开挖,相当于卸载,致使其压力释放,岩体容易破碎,导致围岩强度有所下降,出现大量细微裂缝,围岩软化。开采巷道的变形特点:
(1)由于巷道开挖后,围岩会发生卸载现象,岩体能量突然得到释放,使得围岩塑性区和破碎区范围加大,巷道两帮移近量大,继而两帮高应力传到底板,巷道底鼓严重;巷道变形易受扰动,对外部环境影响反应十分灵敏,外部作用发生变化变化,巷道应力、变形均会出现显著改变。(2)巷道围岩变形的时间效应。初期来压时比较快、变形也非常显著,如果不采取科学有效的支护措施,极易发生冒顶、片帮等现象,当围岩变形稳定后,围岩则长期处于流变状态。(3)巷道围岩变形的空间效应。深井巷道来压方向大多表现为四周来压,不仅是顶板、两帮发生明显的变形和破坏,而且底板也会出现较强烈的变形和破坏,如果不对底板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巷道则会发生严重底鼓,而强烈底鼓则会加剧两帮和顶板的变形和破坏。(4)巷道围岩变形的冲击性。在有明显的冲击倾向性的巷道中,围岩变形有时并不是连续、逐渐变化的,而是突然剧烈增加,这就导致了巷道断面迅速缩小,具有强烈的冲击性。
针对煤矿深部巷道围岩稳定性会降低这一问题,主要是从围岩强度和围岩应力两方面入手进行控制。
2.1提高深部巷道围岩强度
(1)采用高强支护加固措施在围岩原来的抗剪强度上来强化围岩,严格控制围岩沿原生裂隙和次生裂隙发展,通过提高支护阻力来减少围岩变形量。(2)由于卸载作用导致围岩破碎区范围加大,在控制裂隙继续发展的同时,可以采用水泥等高强度材料通过围岩注浆的方法来填充裂隙,达到修补裂隙、改善围岩布局、强化围岩的目的。(3)针对巷道两帮移近量大、巷道底鼓严重的现象,要改善以往的支护习惯,重视顶板支护的同时加强对两帮及底角的支护,以降低两帮移近量、巷道底鼓程度,维护围岩的自身残余强度。
2.2改善围岩应力状态
(1)深部巷道挖掘过程中,围岩由三向受力转为两向受力,围岩从本来的稳定状况转变为非稳定状况。研究表明,700米~900米深度的巷道,仅表围岩的卸载幅度大约在20MPa,巷道周围的应力将会增加约60MPa,因此,要尽可能回复巷道的法向应力,改善围岩应力状态。(2)通过水力割缝、打卸压孔等一系列卸压技术,对深部巷道围岩受到的多种形式的压力进行卸压,将集中分布的荷载转移到离巷道较远的支撑区,减小采动支撑作业对巷道产生的应力,降低作用在围岩上的压力。(3)此外,统筹规划巷道位置,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其设在低应力区,选择合理的作业时间及先后顺序,降低相邻区段作业时带来的的影响,也能够提高巷道围岩稳定性。
煤矿深部巷道围岩支护,需要在保持围岩自身残余强度、挥围岩本身承载能力的原则上,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强围岩强度。综合现有实例及资料研究,本文提出了值得注意的几点煤矿深部巷道围岩锚杆支护技术措施:(1)采用锚杆锚喷支护技术,锚杆能够对围岩起到相应的支撑作用,主动对围墙产生加固效果,且能够充分维护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同时喷射混凝土能够对巷道周边进行隔离,降低外部因素对围岩强度的影响。(2)采取高强度、大延伸量锚杆支护,高强度锚杆能够对围墙起到较大的支护阻力,而大延伸量的锚杆允许围岩存在可控制范围内的变形,从而降低围岩应力。(3)研究利用围岩支护新技术。在原有支护技术的基础上,将高强预应力、锚索、让压等多种支护技术的优点相结合,探索出易施工、性能好、经济合理的新技术,不断进行支护创新和优化。
针对煤矿开采向深处巷道发展的现状,做好围岩控制及支护技术成为煤矿安全稳定生产不可小觑的重要环节,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不断在实践中寻找有利的解决措施,积极寻求对煤矿深部围岩稳定性控制的有效途径,改善支护设计,鼓励支护新技术的研究利用,才能保证煤矿深部巷道作业安全进行,进而保证整个煤炭企业的繁荣发展。
[1]何满潮,谢和平,彭苏萍等.深部开采岩体力学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6):2803-2814.
[2]何满潮.深部的概念体系和工程评价指标[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6):2854-2858.
[3]柏建彪,侯朝炯,黄汉富.沿空掘巷窄煤柱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20):3475-3479.
[4]柏建彪,侯朝炯,杜木民等.复合顶板极软煤层巷道锚杆支护技术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20(01):53-56.
[5]贺永年,张农,杨米加等.巷道滞后注浆加固与滞后时间分析[J].煤炭学报,1996,21(03):240-244.
10.16640/j.cnki.37-1222/t.2016.10.069
王安伟(1987-),男,安徽宿州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设计与技术管理工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