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厚重河南:“根”的力量

时间:2024-04-24

2012年,河南省旅游局推出新一款河南旅游形象宣传片,核心概念是“心灵故乡,老家河南”。宣传片中,最打动人心的,并非那一组组优美的镜头,而是“老家”这个关键字眼。

中国人一贯看重老家、亲近老家,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老家的意义,远非一个地理层面的概念,其中包含的更多是人文和精神层面的丰富内涵。老家是根,是心灵故乡,是精神家园,是每一个人意识深处的文化归依。

河南紧紧抓住这个切入点,一篇呼应时代发展的文化大文章,由此喷薄而出。

不妨先看一看,老家,究竟“老”在哪儿?

民间有谚:三月三,拜祖先。河南新郑,是华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出生地, 5000年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司马迁云: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河南登封、新密、偃师、安阳、洛阳,是夏、商、周三代定都和形成中心城邑之地。

殷墟一片甲骨惊天下,中国文字由此发端;伏羲“制嫁娶,正姓氏” ,中华姓氏由此发源;以宋为节点,中国古代科技攀上世界顶峰,古代四大发明大都由此发轫。

河图洛书,衍八卦五行而成周易,号群经之首,引领着后来的绚烂艺术大观;天下功夫出少林,禅武合一,内外双修,带动着中华武术名扬四海;秦砖汉瓦、唐风宋雨,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多少值得后人追仰慕想的华彩篇章……

中国八大古都命名,河南独占其四;国家六处大遗址保护片区,河南分得其二; 2012年国家文物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河南不可移动文物超过6万,地上文物数量全国第二,馆藏文物和地下文物数量双居全国第一。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老家”的“家底”,厚重如斯。

“老家底”,怎样激发活力?“老”河南,怎样青春重焕?

历届河南省委、省政府,一直都为开发河南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而不遗余力。

2009年11月,卢展工自福建省委书记调任河南省委书记。到任4天后,他就在一次会议上强调:中原是中华民族之根、中华文化之根,要因根而溯源,因根而结缘,因根而自强,因根而作为。

要让河南的“老家底”,作用于当前的“发家”之路,有所作为,有大作为。那么,这“根”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呢?

1992年,河南新郑举行首届炎黄文化节,当时的黄帝故里祠周围还没有景区,更没有广场,至2006年改为第一次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整个景区已经多次整修扩建,规模宏大,此后一直延续到2014年第九次黄帝故里拜祖大典,17000平方米的景区和广场更是煌煌大观。20年来,参加活动的人群,自新郑当地群众,逐年扩展到河南各地、中国各地、海内外各界华人,规模档次从一个县域文化节会,一直上升到今天的国际性根亲文化盛事。

同根同祖,同气连枝。中华民族在全世界开枝散叶,直到今天,仍然都以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作为身份烙印。中原寻根,寻的是精神归属、文化源头,验证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与民族本身的繁衍生息。

根深而树大,根深而蒂固,根深而叶茂。

厚重河南,就是要努力展示出这“根”究竟扎得有多“深” 。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