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外来污染产业转移方面探索中国工业的Co2排放

时间:2024-05-20

荆磊

摘 要:在全球环境恶化导致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地毯经济日益成为全球共同追求的发展目标。这将是人类历史上的有一次革命。低碳经济在中国快速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选择国际贸易为切入点,深刻剖析了我国工业的Co2排放及有效解决途径。

关键词:国际贸易;污染企业转移;低碳经济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5.23.034

1 国际贸易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自从加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一方面,中国的关税水平大幅降低,外来产业进入我国的壁垒屏障大大减少。不仅有利于我国吸引外资,同时也推动了国内经济发展,刺激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外来产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也加速了中国产业的改革。本国产业为了保持原有地位不受冲击,必须不断创新,甚至不惜降低价格维持市场。

当然,除了这些积极方面的促进作用,国际贸易在中国的发展,也有不小的负面影响。第一,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算起来,中国开始市场经济的进程不过三十余载,与发达国家相比,市场经济体系还很不完善,法律体系也不健全。特别是缺少国际贸易法律方面的人才。这就使得许多国内企业在处理对外贸易纷争的时候处于不利地位。第二,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虽然这几年有所上升,但总体还是处于廉价地位,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然而,发达国家早已经经历了这样的发展时期,目前以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居多。

所以,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对于这些劳动密集型、污染密集型为主的外来产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地和转移地。同时,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也为外来产业提供了很好的物质条件。由于我国目前仍在探索清洁能源技术,所以在这些领域先行一步的外资企业又可以将这些高端技术卖给中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素禀赋差异”。

2 污染产业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国内污染企业问题亟待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发展迅速,连续十年以上GDP增长速度超过10%,这是追求经济发展的可喜结果。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单纯追求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恶果。

第一,污染密集型产业超标。人类生活环境恶化。特别是工业生产工人,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及健康受到明显威胁。由于技术手段及开发成本、企业自身的素质限制,生产中不加治理就直接或间接将工业污染物直排的现象,屡禁不止。在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效绩,过度放宽的政策也导致污染密集型企业在中国的数量得不到控制。

第二,外来污染企业成为中国碳排放超标的新杀手。国际贸易中流行着“污染天堂假说”。越来越频繁的PM10、PM2.5、苯等大量污染物爆表的天气,使得我国长期引以为傲的国际贸易倾斜政策受到质疑。国际贸易所导致的环境效应研究中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首先,一种观点认为通过国际间贸易的发展有助于改善环境的清洁能源产品及技术方便转移。国际贸易对环境有促进作用。并且通过一系列研究证明贸易自由化并不会导致发展中国家污染问题的加剧。只要严格控制环境得监管就可以消除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其次,另一种观点认为贸易自由化会加大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国外污染企业凭借自身优势向发展中国家快速转移的做法,也会导致生态破坏。梅多斯等发表的《增长的极限》一书中预测在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将面临耗竭的危险,如果污染得不到控制,环境将难以承受重负,并提出了零增长的理念。

本文认为,不完善的环境保护机制及发展中国家当前迫切要求改善经济条件的现状,都会加重外国污染产业向我国转移。国际贸易自由化的结果是我国大多数产业会降低环境质量标准来吸引外资、增长竞争力,进而加剧污染密集型企业的增长,工业碳排放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

3 有效解决污染产业转移的途径

3.1 设立低碳经济标准

通过设置碳关税,低碳认证标准等方式来制约外来高碳排放的污染企业向我国进行污染转移。虽然解决了外来污染企业的问题,但同时也限制了我国商品的出口,对我国的外贸产生了冲击。因为,我国的节能减排技术还没完善,一些高耗能出口产业甚至能面临倒闭风险。但从长远来看,国内企业出口为了生存,会不断进行新节能产品的研发创新、技术升级等。低碳经济势必会刺激出口贸易竞争力提升。企业的低碳产品生产与比重也会加大。而且由于生产技术进步,而带来的生产能力的改善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也将有助于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增强。出口产品结构也会不断优化升级,节能减排的双赢利益不断上升。

3.2 我国污染企业向外再转移

在贸易全球化趋势下,任何贸易的往来都是双边的。我国也会效仿外来企业将污染产业向落后国家和地区转移。我们可以同样的利用当地更为廉价的劳动力及资源,同样带去我们的技术和资本,也可以帮助他们拉动本国的经济增长。当然,是以专家环境污染为代价的。

3.3 提高本国相关产业的技术创新

在低碳经济时代,面对碳关税等减排的挑战,中国必须加快建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步伐。大力投入经济、人力来研发节能减排的新产品,坚定不移的走低碳创新发展之路。逐渐增强中国出口贸易的竞争力,实现由“大”向“强”的根本性转变。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国际贸易分工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制造加工业及工业规模持续扩大,工业排放总量居高不下Co2。而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无论是应对国际减排压力,还是对抗外来污染产业转移,都需要我国这个排放大国合理界定Co2排放权,促进排放成本内部化。通过资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产业技术水平,通过降低排Co2放密度,最终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平,卢现祥.国际贸易、污染产业转移和中国工业CO2排放[J].经济研究,2010.

[2]杨来科,张云.基于环境要素的“污染天堂假说”理论和实证研究—中国行业CO_2排放测算和比较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

[3]唐杰英.产业转移、国际贸易和CO2排放—来自我国工业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2.

[4]闫云凤.中国对外贸易的隐含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5]杨阳.国际贸易、FDI(外商直接投资)与隐含CO2排放[D].中南大学,2012.

[6]徐圆.国际贸易对中国环境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2.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