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张博(河北金融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对外汉语教师无效提问行为的研究
张博
(河北金融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本文根据课堂观察,将对外汉语课堂中出现的无效的提问行为进行总结、整理,以期为广大对外汉语教师特别是新教师提供借鉴,进而指导课堂教学。
关键词:有效教学行为;无效教学行为;无效的提问行为;教学建议
国内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针对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研究多为针对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而“无效教学行为”相对而言更具普遍性,特别是在新教师身上,容易出现类似的“无效教学行为”。但因为其过于“显而易见”,反而少有研究者研究。本文旨在分析对外汉语课堂中出现的无效的提问行为,对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提出具有指导性和操作性的建议。
J.Brophy&T.Good对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归纳,认为判定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教学量和进度、提供信息、提问、对学生的反应做出反应等。其中特别之处提问行为是否有效取决于问题的难度、认知水平、清晰明了度,提问后教师等候的时间,对回答者的选择等。
本文所研究的无效教学行为指的是低效和负效的教学行为,即耗费大量的教学时间但未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不符合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三方面标准的教学行为。但因为有效教学行为与无效教学行为间并没有绝对的标准,本文在课堂观察的基础上,对提问行为是否有效的判定标准为是否简单明了,难度是否适中,是否具有针对性等。
提问是师生互动最常见的方式,往往贯穿课堂始终。在课堂观察中发现的无效的提问行为主要包括问题表述不清晰、问题中包含学生不熟悉的词或语法、教师过多使用是否问句、候答时间过长或过短、提问对象选择不当等行为。
(1)问题表述不清晰。教师在提问时,没有从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角度出发,导致学生不能准确明白教师的意思,结果最后教师自己把答案说出来了,这也是对外汉语课堂上最忌讳的。教师在设计提问时,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考察问题是否顺应学生的思维,是否符合学生的理解水平。
(2)问题中包含学生不熟悉的词或语法。问题中包含学生不熟悉的词或语法会对学生回答造成很大的障碍,如本节课刚学的生词和语法、很久以前学过但不常用的生词和语法、学生将来才会学习的生词和语法等。
提问的目的是检验学生所学知识或是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问时教师所使用的词汇和问题本身的语法结构不应该对学生的理解造成障碍。如果提问中涉及到学生不熟悉的词或语法,教师首先应先讲解或复习。且复习不能只是单单领读,一定要反复操练以确认学生已经掌握该词汇或语法的意义和用法,否则学生的注意力只会停留在理解教师的问题上,而达不到通过提问使学生操练语言点的目的。
(3)教师过多使用是否问句。是否问句指的是回答为肯定或否定两种形式的问句。因为绝大多数语言都存在是否问句,一般零基础学生首先学习的就是是否问句,是否问句对学生来说很容易掌握。如果教师在提问时大量使用是否问句,学生的回答可能只是简单的“是/不是”“喜欢/不喜欢”,句子所使用的生词、语法教师在问题中就全部给出来了,学生只是重复教师的句子,并没有自主使用所学的语言点,因而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否问句提问常常是无意义的,既不能激发学生思维,又浪费了教学时间。教师应该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问句。
(4)候答时间过短或过长。有学者指出,提问后等待的时间“取决于问题难度,对于记忆性、认知性的问题,教师等待的时间应在一秒钟或以下,对于推理性、创造性的问题等待时间长度为3-5秒”。提问后等待的时间长短也要考虑学生的水平和个体差异。如果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教师就说出答案或让其他学生回答会影响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等待时间过长,课堂节奏就会被拖慢。
(5)提问对象选择不当。1)先指定学生再提问。这种提问方式如果形成习惯是不利于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因为如果先提问再指定学生,所有的学生都会开始思考问题;反之如果先指定回答的学生,其他学生可能觉得问题和自己没关系,于是不会认真听问题并积极思考。与此相似的情况是教师按从前到后、从左到右等顺序让学生依次回答问题,这样学生可能只会关注并准备自己要回答的问题,而没有练习到其他同学所回答的问题。2)随意指定学生回答.教师在备课设计问题的时候并没有考虑由哪个学生来回答。这样容易造成的状况是在课堂上有些学生会非常积极,回答了大部分问题,而有些比较安静的学生却得不到发言机会。随意指定学生回答问题可能会造成水平好的学生回答非常简单的问题,起不到拔高的作用;或是让水平较低的学生回答很难的问题,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3)集体提问多个人提问少。由于对外汉语课堂班容量较小,教师可能常常会进行集体提问。但集体提问时,可能水平较好的学生会占主导,水平较差的学生往往只是随声附和,做不到主动思考。虽然是集体提问但是回答问题的常常只是固定的几个水平好的学生,这就导致水平稍差的学生课上学习的效果越来越不好,学习积极性也越来越低。
(1)增强对学生的了解。教师在上课前,要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特别要着重了解每个学生的中文水平,包括学生以前是否学习过中文,学过多久,在哪里学习过,是否参加过中文水平测试等等。此外,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课上课下与学生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与生活。这样在课堂提问时,才能更加有针对性,提出的问题能够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并贴近学生生活。
(2)强化教学设计。课堂提问要简洁清晰,使用的词汇和语法符合学生水平,指令清楚明确,要让学生快速领会老师的意图。教师在准备教案、设计问题时就应该对回答问题的学生有一个预设。虽然不用死板地完全遵循教案,但是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比如较简单的问题留给水平较低或是不爱参与互动的学生,让他们逐步树立自信;在讲解新的生词或语法点时第一个问题留给水平较好的学生,如果他能正确使用也给其他学生提供了例句和参照。
(3)增强教师的反思意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除了教师自身不断学习、实践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进行自我反思。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找出原因所在,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姚利民.国外有效教学研究评述[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08).
[2]程红、张天宝.论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1998(05).
[3]凌永刚.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无效教学行为的表现与反思[J].上海教育,2007(1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