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马婷婷,李春林(西北工业大学,西安 710072)
当代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教育新模式研究
马婷婷,李春林
(西北工业大学,西安 710072)
本文通过研究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注重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走细节化的道路,同时善于把握教育的有利契机并发挥好现代科技的优势,以适应好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趋势和特点,进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教育;模式
伟人马克思先生曾经有过这样的理论:人类社会一切大规模的社会劳动,不管何时都是需要指挥的,这种指挥就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他们执行生产的总体运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以及其其主体的作用是人们研究思想政治的必修课题。国家、组织记忆机构我们们一般统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大教育主体。本文所研究是就是自我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作用以及新的教育模式。
教育对象在教育的作用上来讲,没有主体地位的说法,它是以客体的形式存在的,因为教育与一般的人类实践活动是完全不同的,他的作用对象是有思想、有能动性的人。具体而言,思想教育与教育对象之间存在着知识传传输与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可称为内化过程,无论在受教育者对知识的接受过程还是内化过程来看,都赋予了受教育者主体性。
人的心理倾向形成一般都经历“接受-认同-内化”的过程。教育的内化过程就是一种自我教育的过程。此时的受教育者已经不是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体,而成为自我反思、自我内化、自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本质在于客体的主体化。只有当思想政治教育所传输的思想成为受教育者的自身思想,受教育者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从事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才能被认为是实现了且达到了价值最大化。
(1)市场经济的基础是市场个体具有独立人格,追求利益是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但同时等价交换也是市场经济的最根本原则,市场经济就是通过合法竞争手段,大道利益最大化的已经经济体质。市场经济的特性就决定大学生必须能够掌握适应市场经济特点的独立性。在现今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情感、以及行为都受着社会影响,并发生剧烈变化,这种变化更加的偏重于个性化。所以,大学生注重自身的主体性自我教育是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
(2)大学生的主体性应体现在:“中心地位性”,为社会培养所需的高级专业人才是高校的办校的中心理念,所以学校开展各项工作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学习自主性”,现代大学生具有独立性,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思维方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开放性手段和条件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体验并自由的探讨问题,不断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体能动性”,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探讨和校园文化生活中都能表现出目的计划性、主动创新性、自觉选择性。
(3)大学生主体性自我教育,顾名思义,大学生在生活中自我启发,自我构建学习体系,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设计一系列自我教育的方式,在多方面来提高自己的认知、践行水平,也是体现老师导向价值的方式。在当代大学的发展趋势与社会的需要来看,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自我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1)要更加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细节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好比吃盐,每天都需要但不能一次吃太多,要分解到每一天,也不能直接吃盐,要让他们在吃菜时慢慢消化吸收。因此,在高校管理者和全体教师中应对此有充分的认识:一是思想政治教育首位与思想政治教育细节化;二是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与教育细节化实践;三是专门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群众性教育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学校的老师首先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教书育人不只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任务,而是所有教职工的首要责任。细节化要求我们必须要求我们坚持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把从业者推广到全体教师,形成群众性育人潮流。细节化要求不唱高调不搞空对空,把大道理、身边事、人情化融为一体。
(2)要善于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契机。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焦点问题,对于关系国家发展的重大节日等特别关注。伴随着一个个焦点的形成,一个个重大节日到来,大学生中总会掀起关于热点问题的讨论。由此,在新的时代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运用这些热点、焦点问题开展教育,引导大学生在探讨与追问中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视野。
(3)要积极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形式和方法。积极顺应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以学生为本,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灌输走向参与,采用学生喜欢的讨论、对话、咨询等多种新型的思想教育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确定实效。把大学生作为自主并且独立的个体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手段,但是必须将培养他们的主体性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之中。从而达到引导他们的思想政治需求,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成果更加的突出。
综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战略主题,切实掌握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坚持知识、能力培育与价值观教育相结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育人能力。
[1]冯春芳.自我教育的概念界定及特征分析[J].前沿,2004(03).
[2]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马婷婷(1986-),女,河南许昌人,讲师,现任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辅导员,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本文是西北工业大学2013年政策研究基金“多元协同视角下大学生成才的教育路径与对策研究”(项目号:ZYY201316)的阶段研究成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