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高丽娴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吉林132000)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学业指导的思考
高丽娴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吉林132000)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学情分析,深入思考高职院校学业指导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加强学业指导的管理、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理念、加强辅导员学情分析能力、在开展学生之间的朋辈学业辅导和编制《学业指导手册》等措施,以有效地开展高职院校学业指导。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业指导;学情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承担着重要任务,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指导学生解决全面健康发展和就业、择业问题。
所谓学业指导,是指教育工作者针对学生在学业生涯活动中所面临的诸多相关问题进行专题指导,从而帮助学生有效完成学业的教育活动[1]。通过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进而帮助学生增强学习动力,发展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质量,其目的是辅助学生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2.1学业指导缺乏全面的系统的发展性指导
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都在通过不同的工作对学生进行着学业指导,教学部门的学业指导侧重于专业认知方面,从新生入学的入学教育开始,由各专业的专业带头人进行专业介绍。学生管理部门侧重于学风建设和一些事务性工作,主要是一种行为规范和养成教育。虽然这些工作对学生的学业都有指导和引导作用,但专业认知方面的指导、行为规范和行为养成教育不是学业指导的全部,学业指导还涉及学生个人发展规划、学习动机、学习心理等方面的指导。因此,高职院校现有的学业指导缺乏全面的系统的发展性指导。
2.2任课教师在学业指导方面的缺失
在对“任课教师是否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的调查中,将近59%的学生选择偶尔指导,3.54%的学生选择任课教师没有进行学业指导,说明任课教师平时对学生的指导较少,或只停留在说教层面。在走访时也发现任课教师比较注重内容的传授,而忽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上课过程中多数教师使用多媒体上课,缺乏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课题成了任课教师的个人舞台,很难达到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学校对教师的评价考核重科研成果,在此评价考核的导向下,不少教师更专注于写文章、做课题,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科研上,教师在学生学业指导方面的缺失就成为必然。
2.3辅导员重管理轻对学生内在指导
辅导员主要通过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学习方面的指导,比较常用的学生管理方式是“抓两头促中间”,平时对学生实行的多是日常管理、制度规范、行为养成和心理辅导等,注重培养学生的非专业能力。对学习心理压力较大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与学业不良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其学习,由此可见,能够被指导的学生主要是学习成绩好或学业有困难的学生。辅导员对学生的指导更多关注的是一种外在的强化,忽视了从内部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2.4学生缺乏寻求指导的主动性
在2014年10月,笔者对吉林省内5所高等职业院校在校大一、大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对象是这两个年级的学生、班主任和辅导员,调查和访谈的结果显示:大约有50%的学生学习情况堪忧,原因之一是学习适应性问题,如入学前的学习基础就较差、缺少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不端正、不适应现在的学习环境、缺乏学习动机和没有好的学习习惯等问题;原因之二是不喜欢所学专业,有些新生在选择专业时比较盲目或盲从,有些学生是无奈之举被迫接受专业或临时选择专业,对所学专业不了解,由此产生对专业不感兴趣、觉得上课没有用,缺乏学习兴趣,厌学情绪严重;原因之三是有些学生在转变角色上遇到困难,现实专业的学习方法与理想存在的差异较大,学生在无力改变的情况下导致对专业学习的排斥。此外,学生由于自我管理能力差,没有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和能力,太多的时间用来谈恋爱、参加各类活动、沉迷网络等学习以外的事,有些学生经常旷课、上课迟到、早退或课上睡觉、经常请假、沉迷网络,加之缺少有效的学习方法,考试作弊、不能如期毕业甚至辍学现象就难以避免,在高职院校主动学习的学生少,课堂上听不懂主动问老师的学生就更不多,学生寻求指导的主动性不强。
3.1加强学业指导的管理
学业指导和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是同等重要的,各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学业指导工作,制定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配备好院系两级学业指导教师队伍,院级学业指导教师应熟悉学校各项与学生相关的规章制度,熟练操作计算机和管理软件系统,具有跟踪学校发展动态和收集教育信息能力,能够全面准确地对学生进行指导。系级学业指导教师应熟悉学院和系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安排,熟悉所在系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对学生提出的学业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在指导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学生的提问,认真研究学生在学业上存在的问题,做好学业指导的记录,定期与寻求指导的学生沟通情况,交流彼此的心得体会,对学生中的共性问题统一整理出解决方案,作为修订或制定规章制度的重要依据。确保学业指导顺利、有效开展。
3.2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理念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教书育人”的阐述中提到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教书育人”之一理念要求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因此,要不断强化教师的教书育人的理念,一方面是教师自身职业素养的提高,这要依靠教师坚持慎独和克制自省的自我完善方法,不断加强现代教学理论和职教理念学习。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通过制定合理激励机制营造教书育人的环境,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育人效果评价体系,对教书育人效果较好的教师加大奖励力度,引导教师重科研更重教学,重教书更重育人。
3.3加强辅导员学情分析能力
高校辅导员开展学情研究是辅导员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必然要求。学情分析是辅导员开展学业指导的逻辑起点,是高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保障。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学业认知、学业情感、学业行为及学业群体特征展开的学情调研,能够紧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研究学生生活、学习、成长、资源和年龄等特点,帮助学生确立符合自己个性发展的学习目标,学习策略等,指导学生解决学业问题,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风建设。辅导员在学情研究的基础上可以通过组建导师团队,建立动态数据库,开展学业咨询等方式提高辅导员在学业指导工作中的实效性。
3.4在学生之间开展朋辈学业辅导
朋辈辅导是指“非专业心理工作者经过选拔、培训和监督,向寻求帮助的同龄受助者提供支持、鼓励或各种信息,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和心理各种问题的一种‘准专业心理咨询’”[3]。在大学生中开展朋辈学业辅导是指在学生之间开展引导、分享、安慰与支持性质的服务,服务者是一批志愿者,自愿接受学生工作管理部门或个人进行督导、培训的高年级学生,被服务者一般是中低年级中需要学业指导的学生群体或个人。
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埃里克森的研究表明:“亲密感的获得是成年初期(18-25岁)心理成长的重要任务,对友谊的渴望使得大学生愿意和同龄人进行交流、希望获得同龄人的认可、接纳和关怀。”[4]在大学生中同伴之间的成长经历、生活经验和心理感悟比较相近,彼此之间很大的借鉴意义,也容易产生共鸣。在学生中开展朋辈学业辅导有利于大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升学习动力,并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目的。在学生之间开展朋辈学业辅导改变了以往学生只是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对象和被动从属地位的状况,而成为了督促大学生逐步实现自我服务和管理的有效载体,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在自我学业方面多层次的引导、援助需要,进而弥补学业指导教育工作专业力量不足等问题。
3.5编制《学业指导手册》
每位大一新生都会面临在大学期间应当学什么、怎么学、从哪学、学成后怎么用等问题,这些问题关系着每一名学生职业生涯如何规划、学业生涯如何度过、学生个体如何发展,面对学生的这些困惑,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要运用发展的观点针对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生群体开展个性化学业指导,进行有效的学业指导,《学业指导手册》是解决这些问题最便捷高效的手段和简便实用的辅助工具。在编制《学业指导手册》时要注重发挥教师队伍的主导作用,根据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高年级学生和企业专家在学业指导中的分工与定位,充分发挥这些力量在学业指导中的作用,多管齐下、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建立学业适应性指导、职业性指导、创新性指导、规划性指导四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指导模式。在新生入学教育时进行手册宣传,并在长期运用实践过程中不断更新完善手册,提高手册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指导性,保证学业指导工作有序、规范进行。动员多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编制、使用适应高职院校特点和职教特色的学业指导手册,更有助于加强高职院校的学业指导工作,有助于满足师生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涌金,徐 斌.试析大学生学业指导的基本要素[J].教育研究,2012(05).
[2]教育部等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2-01/09/c_122559191.ht
[3]王冰蔚,杨宾峰,王永铎.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1(01).
[4]郭双.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述评[J].社会心理科学,2012,10(1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