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矿工心理因素与煤矿安全生产

时间:2024-05-20

刘筱彬

(皖北煤电集团 恒源煤矿工会,安徽 淮北 235000)

0 前言

安全生产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促进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安全生产的实质是要在生产过程中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安全工作是煤炭企业的生命线、幸福线。没有安全,就没有生产,就没有效益,没有矿区的稳定发展和职工个人的家庭幸福。因此,只有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才能全面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才能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才能更好地保持煤炭企业强劲的发展势头。

笔者所在的皖北煤电集团恒源煤矿是国家二级企业、全国煤炭行业 “双十佳”矿井。矿上通过班前文化礼仪、准军事化管理、手指口述、岗位标准描述、三三整理、实操培训等一系列企业文化建塑活动,提高了员工安全素养,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行业一级水平,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发展。其中,在正确了解分析矿工们的心理因素、促进矿井安全生产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本文结合工作实际,论述了矿工心理因素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对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做了有益的探索。

1 矿工心理因素的分析

1.1 矿工对安全的需求

在行为科学需要理论中说明人总是在满足基本需要之后,才会谋求高一层次的需要。煤矿一线采掘工人大部分来自贫困地区,对基本生活的保障因素要求较多,大多数经济负担重,有的来矿上干活主要目的是尽快脱贫,挣钱意识强,物质需要多,高层次的追求少,而井下特殊的作业环境使矿工对安全的需求表现十分强烈。井下劳动空间窄,地质状况复杂,水、火、煤尘、瓦斯、地区等灾害多,矿井老化,工作面较远,工作时间长,生产机械等重,劳动强度大,使得影响心理行为过程的视觉听觉嗅觉等不良因素无所不在,导致矿工对安全的需求表现比其他行业更加强烈。

1.2 工作中的“逃避现象”

煤矿工资收入一般以计件分配,为了多增加收入,矿工中普遍存在赶任务多挣钱的倾向。同时由于井下作业环境较差,矿工在井下工作时又都想提前上井。这种潜意识,在转化成动机后表现为“想避开某一事”,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逃避现象”,这种心理被矿工团体因化为“早上井”,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则追求省力减时,求轻避事,从而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1.3 工作中的侥幸心理

投机取巧的侥幸心理主要表现为思想麻痹大意,不用安全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而侥幸心理都是引发事故的主要根源。由于侥幸心理,导致工作中图方便、图省事、怕麻烦,不按规程作业,冒险蛮干,也就容易产生“三违”现象,这是煤矿事故发生的重大隐患。

1.4 重生产轻安全的心理

这种心理主要表现为没有摆正安全与生产的位置,安全意识淡薄,在安全与生产发生冲突时,有些领导干部还是一心抢生产、抢进度,对安全工作往往喊得凶,抓得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一线工人为了多挖煤简化作业程序,把违章作业不当回事儿。

1.5 工作时的注意力水平

注意力分为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两种。睡眠不好精力不集中无注意可言。在生理状态好、活动积极、意识和思维最佳状态注意力水平最好,信息处理能力强属主动注意。在疲劳或酒醉情况下工作,注意力水平迟钝,易失误;在生理状态松弛情况下,注意力水平为被动注意。

2 导致矿工心理失调的主要原因

2.1 主观因素

2.1.1 心理机能失调

情绪不稳,从引发事故的角度分析,可以把情绪分为激进型、中间型、消极型三种状态。激进型情绪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中间型情绪受到外界刺激时,变化不显著,能保持平静、正常,一般不易出现事故;消极型情绪受外部刺激时,表现为忧郁、恐惧、压抑,正常的动作被打乱。因此,激进型情绪和消极型情绪就是情绪不稳的两种状态,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而是心理疲劳。心理疲劳是人体一种复杂的暂时性心理状态,会使人体分泌系统产生失调、紊乱。这时人们要注意休息,调节内部机能,不能继续劳累过度,如果无视这些疲劳,任其发展,很可能违章作业,导致事故发生。

2.1.2 思想观念的错位

可能导致自我效能感的夸大定位。例如意识到快速生产可以创造更高的效益,就可能盲目加快生产进度。还有工作或生活中遇到挫折,挫折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主观感受,它对人构成一种感情上的威胁,使人产生不愉快或痛苦的感受,并诱发惰性心理、麻痹心理、逆反心理、逞能心理、冒险心理、从众心理等不安全心理因素。这些常见的不安全心理如果不加以正确的疏导,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2.2 客观因素

2.2.1 矿工自身素质对安全心理状态的影响

矿工自身素质可以划分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两大类。身体素质包括人的体质、体力和精力;心理素质包括智能素质(知识、智力、技能与才能等)、品德素质(政治品质、思想品质、创新意识、道德品质与其他个性品质等)、文化素质(文化的广度与深度以及工作生活的经验等)、心理健康素质(人员身心发展的综合素质指标)等。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

2.2.2 环境对矿工安全心理的影响

首先,是作业环境。当工作环境的不友好程度超过人的心理、生理承受能力的限度时,人的生理机能就会遭到破坏,甚至紊乱,从而影响到心理、情绪,导致人的心情烦躁,行为出现异常反应,可能导致违章和事故的发生。其次,是家庭环境。目前,矿工家庭有以下几个特点:农民工多、夫妻分居多、子女多、家庭负担重等,致使经济至上、安全意识薄弱、安全心理处于不稳定状态。再次,是群体环境。人的行为具有社会性,矿工不安全心理也往往酝酿于群体之中。

3 解决心理因素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对策和措施

3.1 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安全教育

对职工进行爱岗敬业教育、安全生产基本知识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培养职工的劳动兴趣,明确安全生产的意义和不安全的危害,并使安全教育制度化、经常化。同时,通过加强对职工的安全知识的培训,使他们熟悉安全规程,掌握安全规律、增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素质,努力改变旧的心理定势,基层党团和工会组织要积极帮助职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改善人际关系,从而使他们掌握事故规律、排除事故隐患、减少事故发生。

3.2 积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疏导是疏通思想、诱导人们调整行为方式,避免事故的发生,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疏导符合矿工的潜在需要,安全需要是矿工的重点需要之一,管理者抓安全教育与矿工的需要是一致的,在操作中,要尊重矿工的人格特点,解决现实问题,努力寻找矿工个性特征与安全目标之间的联接点,启发安全需要的原始动机,为安全生产服务,在需求动机强烈,工作环境恶劣,职工队伍素质较低的煤矿搞好安全教育,疏导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3.3 强化安全工作督察检查

抽调责任心强,有安全管理经验的老职工作为矿井安全督察人员,持证上岗,带证督查,既有面上的、也有点上的、既有跟班的、也有抽查的,从安全执法的角度,全方位、多层次遏制煤矿事故的发生。在督查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对职工教育要出以爱心,对职工以安全奖励为主,处罚为辅。

4 结语

正确分析矿工们的心理因素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合理地培养矿工良好的心理素质十分重要。必须准确把握员工心理活动规律,把握员工的思想脉搏,做到对症下药,把矿工身上显现的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根本的保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