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豫西地区薰衣草引进栽培技术

时间:2024-05-20

摘要:在豫西三门峡渑池县引进试种薰衣草,本文提供了薰衣草在该地区的栽培管理方法,而且为薰衣草在该地区推广应用及丰富该地区的园林植物种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薰衣草;引进栽培;豫西渑池

中图分类号:S57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6.073

薰衣草被称“百草之王”、“香草之后”,其花色、叶形典雅优美,香气清新馥郁,气质浪漫,景观独特,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的多年生耐寒花卉,进行大面积栽植能够形成漂亮的花海,因此,可以作为景观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大面积推广,进行花径丛植、条植或片植等。

豫西三门峡地区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黄土塬为主,其中山地约占54.8%,丘陵占36%,平原占9.2%,可谓“五山四陵一分川”,地貌特征复杂,形成了具有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的多元气候;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300~1500米之间,历年平均气温13.8℃,年平均日照2261.7小时,无霜期216天,年均降水量580~680毫米。本地区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没有栽植薰衣草先例,有必要进行引进栽培试验,为本地区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及苗源的选择

三门峡市林业和园林局专家赴新疆伊犁河畔及山东青州进行了多方考察,经过了解薰衣草的生长情况及相关技术参数,分析薰衣草的生长特性,对比薰衣草生长的自然地理位置及气候环境因素,决定将试验点选在渑池县仰韶文化遗址公园,引进品种为狭叶薰衣草,苗源地选择山东青州市黄楼镇,一年生营养钵苗木,规格8×10厘米,苗高20厘米。试验时间:2012年5月~2014年12月;种模规模:120亩。分两次引进栽培,共栽植了34万株。

1.2引进栽培

1.2.1整地及施底肥该地段为红褐土、肥力中等、有一定粘性,而薰衣草虽然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砂质土壤最好,以疏松、便于灌溉、排水良好的土壤更有利于生长,为此,需深翻土壤,精细平整,除净杂草、石块等杂物;深翻前施足底肥,试验选用腐熟的牛粪,按1.5吨/亩的量,均匀撒施,翻入土壤。然后构建宽100厘米、高15厘米的高畦,畦间沟深15厘米,宽25厘米。为减少土壤害虫对植株根系的为害,使用了适量土壤杀虫剂毒死蜱,按说明均匀施入沟内。1.2.2栽植栽植方式为人工穴状栽植,栽植穴规格25×25×25厘米,栽植株行距40×60厘米,栽植时间选择在2012年秋末,10月下旬,土地封冻前进行栽植,栽植时要求浇透水,随后每隔15~20天浇一次水,共浇水3次。气温下降至5℃以下时,及时对植株进行覆土保墒防冻,保证小苗安全越冬。本次试验栽植苗木23万株,面积80亩,种植量约为2800苗/亩。 2013年4月中旬,采用同样方法,进行了第二次引进栽培,栽培面积40亩,栽植11万株。另外,为了保证栽植质量,在运输过程中,要求即起即装、帆布遮光、中途补水,运抵即栽,尽量缩短运输的时间。

1.3管理措施

1.3.1水肥管理薰衣草不能受旱、不耐涝。新定植小苗在3月中下旬气温回升时及时浇返青水,浇足浇透,浇完后一周左右视土壤干湿情况及时进行人工松土保墒提温,浇水前要施一次通用肥料(施肥量N∶P∶K比例为20∶20∶20,单位:公斤),以加快小苗返青、生长和发枝。薰衣草怕涝,但豫西地区年均降雨量580毫米,干旱天气频发,基本不会发生积水现象,为此,要视土壤墒情及时进行灌溉浇水,同时结合浇水进行施肥,分枝期和开花期前增加磷钾肥施用量,以充分保证试验地水肥条件和苗木生长需要。

1.3.2中耕除草第一年定植的小苗生长缓慢,冠幅小,杂草较多,要及时除草,一般每次浇水后杂草萌芽较快,要在杂草根系还不深或未开花结实前铲除,晴天最佳。除草同时顺带松土,保持土壤疏松透气,不板结,有利于根系呼吸和浇水,利于植株生长。

1.3.3整形修剪小苗自5月下旬开始会陆续出现花蕾,为促进植株营养都集中在萌发新枝上面,形成良好的株型和生长量,适时地进行了一次整形修剪,具体做法是:用镰刀打掉长势高的花枝,打平长得高低不一致的苗尖,对于已经开出花穗的,用镰刀割断花穗,使植株顶部苗稍平齐,整体变成中央高、两边稍低的圆孤形平面,促进新枝进一步向四周发展。另外,每次开完花后要及时对花穗进行收割,方法是在花穗下第一个茎节处,连同茎一起割断,割下的花穗可以进行加工,发挥其经济价值。

1.3.4病虫害防治试验中未发现薰衣草有明显的病害发生,但在夏季干旱时发现有蚜虫和红蜘蛛,及时用氧化乐果和阿维菌素进行了全园喷洒,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移植时间的成活率对比

薰衣草在两次不同种植时节所表现的成活率有较大不同。第一次引种在2012年秋冬季节,次年春季发芽后检测成活率达81.6%,秋后总的保存率达80.6%。第二次引种栽植在2013年4月中旬,栽植一个月后观察成活率为87.3%,但至初秋时,成活率仅为54.5%。在同样管理条件下,秋冬季节栽植的苗木成活率较高,经挖出苗木比较,秋冬季节栽植的苗木根系发达、须根多、生长量大,而春季栽植的苗木根系相对长势弱、数量少。

2.2植株生长开花情况

秋冬季节栽植的薰衣草,至第二年3月中旬,室外平均气温达到8℃时,小苗开始萌动;气温达到12℃~15℃时,开始返青;4月份,气温达到16℃~18℃时,开始现蕾;5月份气温达到20℃~22℃时,开始绽放。薰衣草分蘖自繁能力强,每株薰衣草产生分蘖枝30~40枝,生成花蕾30~40个。薰衣草一年中有3个花期,花期累计持续时间达60天。第一次花期大致在5月6~28日,第二次花期在7月8~29日,第三次花期在9月2~28日。每轮花期间隔约40天。与苗源地黄楼镇相比,开花时间要推迟7~10天,花序长度要短1~2厘米,每轮花量大小基本一致,开花持续时间基本相同。花开期间,韶仰文化遗址公园吸引了周边大批前来赏花闻香的游客,游客数量明显增加。

2.3抗逆性情况

2013年春季豫西当地有一次倒春寒,致使许多树木春梢冻死,当地大面积的特色经济树种大枣、核桃、花椒出现减产;2013年5月下旬~7月中旬,渑池县当地出现持续近两个月的干旱,降雨量不足30毫米。当年春季移植的苗木出现失水萎蔫和叶片边缘焦枯现象,及时灌溉后保存率为54.5%,秋冬季移植的苗木出现同样的失水萎蔫现象,但经及时灌溉后叶色叶形恢复正常,萎蔫症状消失,总的保存率达80.6%;从本次引进栽培的情况看,薰衣草基本经受住了豫西地区低温干旱天气的考验,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耐寒耐高温干旱能力较强,能适应豫西山区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灾害天气。

3结论与讨论

经过两年的观察和探索,基本掌握了薰衣草在本地区的生长规律和管理技术,狭叶薰衣草能较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与土质,表现出了薰衣草优良的观赏性状,为园林景区增添了色彩,提高了景区的观赏水平。本次引进栽培试验不仅积累了经验,而且起到了示范作用,为薰衣草在豫西地区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本次试验虽然取得了成功,但苗木引进和栽培成本相对较高,需要进一步完善适合本地区的管理技术,同时探索建立本地的薰衣草苗圃基地,以降低成本,提高成活率。

参考文献

[1]赵玉霞,惠兴茂.西安地区日本薰衣草引种驯化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04):195-196.

[2]胡久义,刘月,李凤.薰衣草的园林布局与观赏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12):173-174.

作者简介:陈凤歌,本科学历,郑州市森大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园林规划设计及施工管理。

网络出版时间院2015-8-17 9:14:00

网络出版地址院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2.1186.S. 20150817.0914.002.html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