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摘要:褐边绿刺蛾在汪清县一年发生1代。越冬幼虫于5月下旬开始陆续化蛹,6月中旬开始羽化。6月下旬幼虫出现,幼虫低龄期有群集性。3龄后幼虫可以吃透叶表皮,5龄幼虫可以蚕食叶片。在7~8月份为害较重,8月下旬后幼虫老熟迁移到树干基部、树枝分叉处等地作茧化蛹。在幼虫、蛹和成虫期可以采取多种措施,防止害虫为害。
关键词:褐边绿刺蛾;林木害虫;森林保护
中图分类号: S82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2.046
褐边绿刺蛾(Parasa consocia Walker)属鳞翅目、刺蛾科、绿刺蛾属。分布于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陕西、山西、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川、云南等地。文献记载其寄主有杨、柳、榆、苹果、梨、李、杏、梅、桃、樱桃、枣、柿、核桃、板栗、山楂、二球悬铃木、大叶黄杨、海棠、桂花、月季、芍药、牡丹等32科66种植物。该虫在本地为害春榆、柞、杨树、果树等叶片。低龄幼虫取食叶肉,仅留表皮,而幼虫老龄时,可将叶片吃成缺刻或孔洞,仅留叶柄,严重影响树势。为了有效地防治该虫,作者对该虫开展了相关的研究。
1 形态特征
1.1 成虫
体长15~16毫米,翅展约36毫米。头、胸、前翅均为粉绿色,触角棕色,复眼黑色,雄虫触角基部10几节是单栉齿状,雌虫触角为丝状,胸部中央有1条暗褐色背线,前翅基部有略带放射状的褐色斑,翅外缘有1条浅褐色的带,带内的脉纹为褐色,腹部和后翅灰黄色。
1.2 卵
扁椭圆形,长约1.5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后渐变成黄绿色或蜡黄色,排列成块状。
1.3 幼虫
初孵化时为黄色,以后逐渐变为绿色。老熟幼虫体长约25毫米,略呈长方形。头黄色,极小,常缩在前胸内。身体橙黄色, 背中线天蓝色。前胸背板上有2个横列的黑斑,其亚背线和各枝刺的刺毛橙黄色。第1腹节枝刺上有1 根黑色的刺毛。胴部第2节至最后节有4个毛瘤,其上生有1丛刚毛。第4节背面的1对毛瘤上各有3~6根红色刺毛,体末端有黑色刺毛组成的绒毛状毛丛4个。腹面浅绿色。胸足小,无腹足。第1~第7节腹面中部各有1个扁圆形吸盘。
1.4 蛹
长约15毫米,椭圆形,黄褐色,肥大。包被茧内。茧椭圆形,长约16毫米,棕色或暗褐色,形似羊粪状,茧上布有黑色刺毛和少量白丝。
2 生物学特性
褐边绿刺蛾在汪清县一年发生1代。越冬幼虫于5月下旬开始陆续化蛹,6月中旬开始羽化。成虫昼伏夜出,白天隐伏在树枝叶间或其他荫蔽物下。成虫有一定的趋光性,成虫于羽化后即可交尾产卵,集中将卵产于树木的叶背,卵粒呈鱼鳞状排列。卵期7天左右。幼虫在6月下旬开始陆续孵化,幼虫孵化后,初孵幼虫并不取食叶片,也不吃卵壳。过一段时间后,幼虫开始取食。幼虫低龄期有群集性,初期的幼虫只咬啮叶片的叶肉,留下膜状的表皮。3龄后幼虫可以吃透叶表皮。从5龄起,幼虫可以自叶缘吞食叶片。幼虫6龄后开始分散取食活动,但脱皮前仍群集在叶背。该虫在7~8月为害重。8月下旬~9月下旬,幼虫陆续老熟,开始迁移到树干基部、树枝分叉处和地面的杂草间或土逢中作茧化蛹。
3 防治方法
一是于幼虫初期群集为害时可采取人工捕杀的方法,但是要注意该虫体上有毒毛,应避免蛰刺皮肤。
二是结合清林抚育,清除枝干上及杂草中的越冬虫体,破坏地下的蛹茧,以减少下代的虫源。
三是利用黑光灯或其他方式诱杀成虫。
四是在幼虫发生期,及时喷洒90%晶体敌百虫,或80%敌敌畏乳油等900~1000倍液防治,或50%辛硫磷乳油1400倍液。也可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10%联苯菊酯乳油5000倍液防治。或用植物源杀虫剂,如2.5%鱼藤酮40克/公顷防治,这些防治措施都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凤,鞠瑞亭,李跃忠,池杏珍,杜予州.褐边绿刺蛾的取食行为和取食量[J].昆虫知识,2008,45(2):233-235.
[2] 王凤,鞠瑞亭,杜予州,李跃忠.绿化植物五种刺蛾生物学特性比较[J].中国森林病虫,2006,25(5):21-25.
[3] 王凤,鞠瑞亭,李跃忠,杜予州.褐边绿刺蛾越冬茧的空间格局与抽样技术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06,18(6):448-452.
作者简介:邵笑,大专学历,汪清县林业局,营林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营林和森林病虫害防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