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撰文/金希
海洋造就的瑰丽海岛
——平潭
撰文/金希
“波光如画碧如油,日落风清好泛舟。三十六湖烟波阔,不知领得几多秋。”这是清代诗人俞廷萱赞美平潭三十六脚湖的诗。
平潭称岚,又称海坛,乃有海上仙坛之意。这座碧波万顷的东海麒麟岛,一直以海滨沙滩和海蚀地貌为两大特色,素有“海滨沙滩冠全国,海蚀地貌甲天下”之美誉。早在1994年,平潭就因此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区;在2006年,又列入了国家自然遗产名录。
在海滨沙滩与海蚀地貌两大特色中,最为奇特的是独秀东南的海蚀地貌风景。说到海蚀地貌,就不得不说说平潭的两个标志性景点:半洋石帆和海坛天神。
亿万年的潮涨潮落,造就了平潭岛的古韵今风。半洋石帆,是一对全国最大的花岗岩海蚀柱。柱体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远远望去就像大船上两面鼓起的帆。据地质学家考证,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岗岩球状风化海蚀柱。清朝女诗人林淑贞曾经写诗赞美半洋石帆:“共说前朝帝子舟,双帆偶趁此句留;料因浊世风波险,一泊于今缆不收。”
这个宛若仙物的海上奇景,还有着一段离奇的传说。古时,皇帝昏庸,朝廷腐败,境内四处荒凉,人民生活悲惨。有位人称“哑巴皇帝”的哑童,关心百姓疾苦,抱负不凡。一位蓬莱仙人路经海坛岛,看到此事后,便送他三张仙纸,可随意剪成任何模型而成真。哑童剪纸成兵马,自己也竟能开口说话,便调兵遣将,筹划起兵。但哑童的嫂子不明白哑童的想法,没有按着哑童的吩咐准备起兵行动,导致错失良机,造反失败。朝廷派大队人马来剿哑童,哑童见大势已去,便把事先剪给其嫂作为日用的石臼、石锤、簸箕扔进大海,化为舟帆与其嫂共同搭乘而去。后遇风暴,舟沉后双帆化作二石并立,成为如今的半洋石帆。
与半洋石帆齐名的“海坛天神”,是平潭奇石“双绝”的另一绝。“天神”身长330米,宽150米,好像躺在海滩上度假一样。“天神”上还有很多奇形怪状的小山包,有的像仙桃,有的像乌龟……这都是自然对岩石千万年的雕刻形成的。
在平潭的澳前镇猴研山,还有一个独特的人文景观,那就是祖国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点的标志石碑。2009年10月30日,台湾新竹市市长与平潭综合实验区负责人在这里共同揭开了标志石碑的红绸布。这一点,距离宝岛台湾不到126千米。
平潭曾经辉煌过,也繁盛过。但即使是经济的小小衰落,也无碍平潭充满魅力的自然风光。平潭综合实验区的成立,让平潭有了重铸昔日辉煌的条件。若是现在来到平潭一游,您绝对不会后悔!(责编:沈婷婷)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