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盛培德
高盛与养猪,本是风马牛不相及,但在今日之中国,却发生了一段姻缘,可谓一则新拍案惊奇。
日前有消息称,“高盛近期斥资2亿~3亿美元,在中国生猪养殖的重点地区湖南、福建一带一口气全资收购了十余家专业养猪场。” 事实上,在中国“养猪”的投行并不止高盛一家。据了解,德意志银行同样正在大规模布局国内的养殖业。
在近日多哈小型部长会议谈判再次破裂、各国死保农业底线的今天,高盛以及其他国际投行在中国农业相关产业链领域大手笔投资的动向,引起了截然对立的反响。
一种声音认为,国际投资大鳄高盛替中国人养猪,完全是居心叵测之举。有人认为这会涉及我国农业产业的安全问题。还有人认为高盛养猪会形成对中国养猪产业的垄断。他们的对策是“扎篱笆”和“设门槛”。
高盛们养猪会威胁我国农业产业的安全吗?中国上世纪的计划经济时代的历史已经证明,没猪、没粮才是最大的不安全,凭票买肉买粮的日子老百姓再也不想过了。13亿人保证有猪肉吃、有饭吃才是最基本的安全。近几年猪肉价格大幅攀升,反映了猪肉不够吃的市场失衡。国家发改委没有采取市场准入、价格限制等行政手段直接干预养猪业,而是出台补贴政策,刺激市场养猪的热情,引导市场资金的流向,以求猪肉供应保持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高盛之举纯粹是资本逐利的市场行为。
高盛们养猪会形成对中国养猪产业的垄断吗?其实,我们应当思考和改善的不是“扎篱笆”和“设门槛”,而是如何让拥有养猪激情的本土创业人士,转变成具备可与高盛们一决高低的民族产业竞争力量。至于对垄断的有效防范措施也应该是促进更多的竞争者参与养猪产业,促进品质和服务的不断提高,才能防止价格垄断的发生。
笔者以为,从高盛养猪引发的更重要的思考应该是,我们一定要坚持放开管制,让市场自主创新,大力培养如联想、海尔、华为这样的民族产业竞争力量。中国企业的做大做强不会在管制下诞生,也不会在缺乏良好社会激励的体制下诞生。联想们不会在保护中成长,也不会在管制中成熟。只有拆除“篱笆”,放低“门槛”,让市场自主创新,尊重和接轨国际规则,我们的民族产业才能逆风冲浪,强身健体,才能自信地与高盛们同台竞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