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百科探秘
白头鹤是世界濒危珍禽,以生性胆小、体态优雅著称于世。由于其数量在负增长的阴影中徘徊,引起了人们对其繁殖研究的关注。
鸟类专家郭玉民决定深入林间湿地寻找白头鹤的繁殖巢,他能完成这一被学界称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吗?
新青林场的热气球在众多群众的围观中又准备起飞了,动物学家、这次行动的主要策划人郭玉民将和往常一样,与同事一起乘坐热气球飞越森林湿地,去寻找一种有着“不可接近的精灵”之称的濒危鸟类的繁殖巢(图1)。
(1)热气球能上能下能悬停、能进能退能拐弯,比起以往徒步穿行于茂密的林间进行搜寻,真是便利多了
在黑龙江省腹地的小兴安岭地区,每年春天总有一些鸟儿来到这儿繁衍生息,其中有一种鸟虽然与丹顶鹤、白鹤一样同属鹤类,由于生活在人类很难进入的森林湿地且极为机警,因此人们极少有机会能够见到它的真实面貌,它就是身披“黑袍白巾”、被形象地称为修女鹤的世界濒危珍禽——白头鹤。但是,由于一直以来人们并不清楚白头鹤是怎样生儿育女的,而这一研究上的空白也就意味着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种高雅优美的生灵从这个世界消失却手足无措。动物学家郭玉民一直在致力于寻找白头鹤的繁殖巢,希望因此找出白头鹤繁殖上的一些规律:白头鹤何时开始交配?多长时间后产卵?每次产几枚卵?需要多长时间来孵化?幼鸟的成活率是多少?幼鸟吃什么?幼鸟如何跟着大鸟活动?它的性成熟时间以及它们什么时候离开它的繁殖地等等。然而在林间湿地上找寻白头鹤繁殖巢的难度就像大海捞针,迄今世界上仅发现过一个白头鹤的繁殖巢,而更多从事这项研究的科学家在经过长时间的寻寻觅觅之后,只能无功而返。
那么,郭玉民的运气又会如何呢?
寻鹤
2002年初,郭玉民来到了小兴安岭的大沾河林场。初来时,不仅时常能听到白头鹤的对鸣,有时还能远远看到白头鹤成双成对在林间的农田取食或飞翔的影子。可是,白头鹤的繁殖巢到底在哪里呢?虽然郭玉民决定搜索队伍分组分头寻找以加大搜查的力度和密度,但一个季度下来,人们的努力却没有任何成效。
直到6月的一天,北沾河林场的场长打电话告诉郭玉民一个令他十分兴奋的消息,说据林场的一位职工讲:他在去年采蕨菜的时候曾发现过一个地上的大鸟巢,直径大概有七八十公分,上面还有一颗鸟蛋,比鹅蛋大一点,有斑点而且还是热乎的。根据那位林场职工对巢和巢里蛋的描述,郭玉民觉得那应该是白头鹤的。一刻都没有停留,郭玉民怀着激动的心情赶往北沾河林场,请那位职工立即带他前往发现地点。当郭玉民看到这个巢的时候,发现这个旧巢上却有一些近期叼上去的草,可是没有看到卵,更没有见到巢的主人……后当郭玉民将这一发现公诸于学术界时,却遭到质疑,有人甚至说他的成果毫无价值,这让郭玉民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一定要找到一个有卵的鹤巢。
可是,3个月过去了,转眼夏去秋至,尽管郭玉民心急如焚,但也只能眼巴巴看着候鸟成群地南飞了。
2003年初,执着的郭玉民再一次来到了林场。总结了去年的经验,他一是把带来的2000多份有关白头鹤的宣传材料第一时间发放给附近各个林场的职工;再是用喊话器录制了白头鹤的鸣叫声,反复播放……这些做法很有效果,当地人都知道来了这样一位“鹤学者”,都开始留意身边有关鹤的新发现,反馈到郭玉民处的信息开始增多。当地林业局和有关林场也非常配合郭玉民的工作,特意将防火用无线电对讲系统提供给郭玉民,作为传递寻找白头鹤信息的快捷渠道。果然在当年的5月23日,对讲机传来一个他期待已久的好消息,说有一位林场职工在山上作业时发现了一个白头鹤的鸟巢,里面还有两枚蛋,跟郭玉民宣传单上所讲的一摸一样。白头鹤繁殖巢终于现身了。
郭玉民闻讯立即赶往30公里之外的目的地。当他跟着那位林场工人蹑手蹑脚走进林子,什么还都没有看见的时候,不远处两只大鹤已是腾空而起了。两人径直奔向鹤起飞的地点,终于,一个拥有两颗卵的完整鹤巢出现在郭玉民的眼前……时隔多年,在中国,又一个白头鹤的繁殖巢被发现,其中的辛酸只有郭玉民能够体会,这两颗暖呼呼的鹤卵对于郭玉民来说意味深长。是夜,不会喝酒的他兴奋得第一次喝醉了,并许下“豪言”:今后每找到一个巢就喝醉一次。
搜寻第一个繁殖巢的成功令郭玉民和他的队伍士气高涨,大家好像都找到了诀窍,从此,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至2004年,有3个带卵的巢被找到了,郭玉民也喝醉了3次。
观鹤
寻找的困难足以说明白头鹤的行踪异常诡秘,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为何深居简出,让人难得一见? 其实,找到巢只意味着工作刚刚迈出第一步,对白头鹤繁殖行为的观察研究才是郭玉民真正的目的。接下来,郭玉民决定只身驻扎在无人区中,冒着随时可能会有熊和野猪来“串门”的风险,揭开白头鹤这种“不可接近的精灵”神秘的面纱。
2003年4月,郭玉民来到了第一个被发现的白头鹤繁殖巢所在的林区,为了不惊扰鹤夫妇的日常生活,他选择在距鹤巢16米的地方安置了一个约4平米大小的帐篷,长住了下来(图2)。为了尽可能地少影响白头鹤的正常生活,郭玉民让林场职工每3天给他送一次食物补给。这些食物都要尽量密封好,因为附近有熊出没,熊的嗅觉非常灵敏,如果它在寻找食物的时候被吸引而来,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2)与鹤为邻
通过连日观察郭玉民发现:白头鹤的作息相当规律,太阳刚刚落山,就准时进入休息状态。雌鹤睡得无牵无挂;雄鹤则站在鹤巢边,半醒半睡,执行着警戒任务(图3);白头鹤的神经特别敏感,警惕性之强使之随时处于战备状态。郭玉民甚至还总结出一套白头鹤警戒等级规律:正常情况下白头鹤是弯曲着脖子呆着的;如果发现需要关注的事情,会马上把头抬起来一点儿;如果这个事情特别需要关注,又抬起来一点儿甚至站起来;有问题便开始走动了;如果是很大的干扰,便飞了;如果遇到突发紧急情况,则能从巢上直接起飞;白天通常是雄鹤外出觅食,雌鹤尽心尽职地守护家园……就这样与鹤为邻生活了20多天后,郭玉民抓住两只大鹤离巢的时机,迫不及待地悄悄来到鹤巢旁观察那两枚鸟蛋。令他异常惊喜的是,他隐隐听到了小鹤轻啄蛋壳的声音……根据自己的判断,郭玉民推测小鹤出壳的时间应该是在当天夜里,于是他架好了摄像机,备好了照相机。果然,第二天早晨天刚蒙蒙亮,郭玉民就从变焦镜头中发现了一只毛茸茸的金黄色的小鸟的脑袋从白头鹤身体的后面钻出来了,不停地左顾右盼,随即郭玉民手中相机的快门声就一直响个不停(图4)。又过了一两天,第二只小鹤也破壳而出了。在接下来的观察中郭玉民发现,刚刚出壳的小鹤十分顽皮好动,但不论小鹤遇到什么困难,大鹤都不会帮助它,这样是为了锻炼小鹤的独立能力;小鹤很好学,会抓紧一切机会学习啄食的本领。因为所掌握动作的准确程度,将直接关系到幼鸟取食的能力问题;遇到突发危险像天敌入侵等,鹤夫妇在无奈飞离鹤巢时会用鸣叫发出指令,这时小鹤就会依照父母的指令声用装死的办法试图逃过一劫。危险过后,小鹤就又“起死回生”了……这个小家庭的生活并没有因为添丁进口而显得忙乱,仍过得有条不紊:雄鹤负责食物和全家的安全,而雌鹤则照顾小鹤的生活起居,小鹤的食物多半是昆虫、蚯蚓、蝌蚪等等。
(3)睡觉也要各司其职
(4)图组:第一手资料
但这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的场景不会陪伴郭玉民很久,小鹤们很快会随父母飞离旧巢,到日本或者长江中下游越冬去。
释鹤
经过郭玉民不懈的努力,白头鹤,这种“不可接近的精灵”的神秘面纱开始被人们逐步揭开,如白头鹤的白脖和它的灰身体交界处有一条曲线,这条曲线每一个个体都是不一样的。这个识别个体的规律,是郭玉民通过大量的观察研究总结出来的。如今,这个方法已经被许多专家学者效仿推广(图5)……但其中所付出的艰辛也是不言而喻的,甚至还有无法预料的危险:一次在距郭玉民的观察点不远处发生熊袭人致死的事件后,林场决定派两人陪着死活不肯中止观察的郭玉民。一天,郭玉民正走在返回帐篷的路上,发现对面的山坡上两只一大一小的黑狗向自己跑来,同时发现农场派来的那两个人骑着马也边喊边向自己奔来。当时他心里还一直在埋怨那两个人:怎么把狗带来了,这样会惊了鹤的。但当他取出相机,调好焦距再看那两个调头远去的黑点时,赫然看清那是一大一小两只熊。更令人后怕的是,带崽的母熊是最具攻击性的,会无缘无故对它认为可能对自己构成危险的陌生物发起攻击。
(5)就像人的指纹一样,这条线是白头鹤独特的“身份证”
像这样与野生猛兽的亲密接触,郭玉民遇到过不止一次,但是,这些并没有让他想过退却和放弃。
郭玉民对白头鹤的观察研究和保护工作引起了全球最权威的环保机构之一——英国惠特利基金会的关注。2007年3月,郭玉民获得了惠特利环保奖项,成为当年获奖的唯一一位亚洲学者。
今天,郭玉民还在一如既往地寻觅着白头鹤,观察研究着白头鹤,他的努力影响了很多人,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重要。郭玉民常说的一句话是:“这里本来就是动物的家园,动物是这里的主人,人类只是客人。”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