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飞机——影响历史的武器

时间:2024-05-20

20世纪初,飞机刚刚出现,著名的航空先驱杜黑就预言:在未来战争中,空中力量将对整个战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飞机到底能不能决定一场战争的结局?杜黑的预言应验了吗?

从无差别轰炸的“越战”,到地毯式覆盖的海湾战争,再到精确打击、定点清除的科索沃战争以及以后历次“反恐”打击行动,飞机的作用、地位对于现代战争来说是不言而喻的。但在飞机诞生之初,对它日后在军事领域的用途到底能够有多大,大多数人还是抱以置疑的态度。不过,在当时就有一位叫杜黑的人预言,在未来的战争中,空军将成为最终的决定力量(图1)。

(1)杜黑(1869~1930),意大利军事理论家,制空权理论的倡导者。先后毕业于都灵炮兵工程学校和陆军大学,“一战”中服役于意大利陆军,战后以少将衔退役出任航空部部长,后辞职专事著述。杜黑很早就注意飞机在军事上的应用,第一个比较系统地提出空军建设和作战的理论,撰有《制空权》、《未来战争的可能面貌》、《扼要的重述》等著作。其中《制空权》流传较广,主要论述涉及空中战争、空军的组织、制空权、独立航空与辅助航空、军用航空与民用航空等内容。杜黑的理论,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各国的空军建设,尤其对轰炸机的发展曾有过重要影响。实践证明,他的一些观点直到今天仍然值得重视

那么,空军的力量到底是在什么时候、又是如何在战争中得以体现的呢?央视《百科探秘》特地将宋心之和李克峰两位专家请进了自己的演播室,结合典型战例与广大对这一话题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聊聊。

主持人:提到空军的发展,虽然杜黑很早就大胆预言“空中力量将在未来的战争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但这一预言究竟到何时才得以为实践所证实,又是由谁来完成的呢?

宋新之:杜黑的预言为大量实践所证实应该是在“二战”中。当然了,既然是世界大战嘛,参与实践者肯定不在少数,但在世界范围内,美国无疑是杜黑理论最重要的实践者。因为当时凡是有战火的地方,几乎都能看到美国飞机的身影。

主持人:那么有没有什么特别能说明问题的战例呢?

李梅火攻——摧枯拉朽玉石俱焚

宋新之:当然有,就像李梅火攻。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太平洋战场上的美国人付出极大代价、历尽千辛万苦,于1944年8月在反攻中总算打下了塞班岛,从而为自己的B29“空中堡垒”远程轰炸机找到了一个轰炸日本本土最理想的前进基地;同时,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也根据战局的发展制定了在日本本土登陆的计划。鉴于当时日本当局困兽犹斗,号召国民进行“一亿人齐玉碎”的本土决战,因此美军预测如要占领日本,将可能付出伤亡一百万人的代价,这对美国人来说是不能容忍的天文数字。所以美国决定加紧对日本的轰炸和海空封锁,就是用杜黑的理论来消弱日本的战争能力、摧毁日本人的抵抗意志。

主持人:这个计划是如何实施的,为什么后来又从以炸为主改为以烧为主了呢?

宋新之:1945年1月,昼间精确轰炸战术的倡议者和积极鼓吹者柯蒂斯·李梅少将被任命为21轰炸机部队司令,此前他的这套战术曾在欧洲战场取得过骄人的战绩。但是,这次在日本他却遇到了难题。因为日本军事工业的结构和布局与德国完全不同,主要由散布在居民区的小作坊生产零部件和预制作,再送到大工厂进行组装。所以,昼间高精度轰炸无法摧毁星罗棋布的小作坊,因此也就无法有效打击日本的军事工业。于是,李梅根据得到的日军防空能力差、东京等大都市房屋密集且消防能力极其薄弱等情报,命所属B—29全部换上燃烧弹,甚至为了加大载弹量将飞机的尾炮塔都拆除了。这样,让日本人喘不过来气的更为沉重的空中打击就开始了(图2)。

(2)图组:“火烧东京”这幕大戏的总导演李梅少将及他的王牌道具B-29轰炸机和燃烧弹

主持人:那烧的效果到底如何,奇招有没有见奇效呢?

李克峰:当时美军的燃烧弹主要是凝固汽油弹和铝热剂炸弹。铝热剂炸弹的燃烧温度是非常高的,能达2000℃以上。当它燃烧后仅靠热辐射就能引燃一大片,而且用水灭火这种普通的消防手段对它是很难起作用的。至于李梅火攻的战果,曾有过一个较详细的统计:1945年1月~8月,美军共出动飞机33041架次,用光了基地所存的16万吨燃烧弹,轰炸了日本98个城市。日方死亡约33万人,伤约48万人,有224万幢建筑物被毁,800万人无家可归,使日本的军工生产几乎陷于瘫痪(图3)……

(3)火攻过后,一片焦土

主持人:应该说杜黑的制空权理论提出后,就在战争中为人们大规模地应用了,但好像结果并不尽然。比如抗美援朝战争时,美国军力在当时世界上是不可一世的,而战争初期的志愿军不仅没有空军,甚至连防空武器都奇缺,但美国的空中力量并没能对战争的结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也没能改变战局的走向。这又是为什么呢?

“绞杀战”——机智化解 全力应对

随着志愿军入朝参战,骄横不可一世的美军在连吃几次大亏后也渐渐清醒过来。通过分析美国人发现:尽管延长攻击时间对于中国人来说无疑将获取更大的战果,但中国人仍把每次攻击的时间限定在1个星期左右,即所谓的“星期攻势”。对此美国人经分析后认定,这是中国后勤补给能力有限决定的。因此,美军针对中朝军队的后方设施及补给线发动了大规模的战略轰炸,并称之为“绞杀战”。

宋新之:美国人对轰炸目标先作了详细的调查,一是炸你的整个交通系统,让你粮食、弹药都接济不上。比如平壤以北的一个三角地区,这里是多条重要铁路的汇集地,志愿军后勤部门的火车昼夜不停地从这里通过。因此美军对这一带共投弹36000多枚,轰炸密度达平均每2平米地面就扔下一颗炸弹;再是炸北朝鲜的水坝系统。美军对轰炸时机选择上也颇费了一番心思,专门选在秧苗插下去还没长牢的时候炸。这样插下的秧苗被溃堤的水冲走,再补插已经过了农时。美国人的目的是要彻底摧毁北朝鲜的粮食供应;三是炸机场。当志愿军空军从无到有,经过战争的锻炼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并在一定的空域对美军的空中优势构成了挑战,形成了所谓的“米格走廊”时,美军非常担心志愿军的机场前推、战线南移,所以不停地去轰炸志愿军的前线机场(图4)。

(4)图组:美军用于“绞杀战”的主要装备——F-84战斗轰炸机群以及它们对中朝军队后方目标狂轰滥炸的情景

李克峰:美军还有一招就是派遣大批特务穿插过来,不仅为飞机指点轰炸目标以便于美机不分昼夜进行高强度轰炸,还兼带搞破坏,给中朝军队的后方制造混乱。因此对于中朝方而言,肃清特务的行动是始终伴随着反“绞杀战”而进行的。一直到1952年的6月,随着派过来的特务基本被肃清,美军的“绞杀战”也就收场了。

主持人:从现有的资料看,美军针对中朝军队补给大动脉进行的战略轰炸无论是持续的时间长度,还是轰炸的强度在战争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也确实在战争初期给中朝军队造成了巨大损失。但是,为什么美军的战略轰炸没能再次应验杜黑的预言,而且战争的走向也没有像美军希望的那样改变呢?

宋新之:这个我觉得跟国家领导人的意志力和军队的顽强精神是密切相关的。试想:毛泽东、朱老总、彭老总都是有着丰富战争经验,受过残酷战争现实考验的相当顽强的人,身经百战、见多识广,岂是被你美国人一番战略轰炸就能吓倒的?再有,我们的军队从土地战争、八年抗战到解放战争,一直在与武器装备强于自己的敌人作战,而且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创造了一系列以弱胜强的战略和战术。因此应对“绞杀战”,虽然在初期吃了一些亏,但很快就总结出一系列应对美军战略轰炸的办法。

李克峰:还有一点就是由战争性质决定的人心向背的问题。比如说诺曼底登陆前,美军炸瘫了整个法国的铁路系统,但法国人肯定不会帮德国人去修,而且还有游击队抵抗组织在那破坏。可在朝鲜就不一样了,美国人炸了铁路,不仅有志愿军的铁道兵修,还有当地老百姓帮助修;再如抓特务,在志愿军眼里他们都是朝鲜老乡,但有当地朝鲜人协助,就不难分辨了。这就是得道多助、人心所向。

主持人: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后来我们都总结出了些什么高招让美国人的绞杀企图彻底破产了呢?

李克峰:解放战争时,四野就在东北成立了一个部队叫东北护路军,任务就是修路和肃清铁路两侧的土匪。到了抗美援朝的时候,在当时护路军的基础上扩展为后来的铁道兵。资料记载,仅在美军“绞杀战”重点“照顾”的那个三角地带,志愿军就投入了4个师5万多人的铁道兵,而且将在朝70%的高炮部队也配备在了那里(图5);再就是在公路运输上,当时我们的汽车少,经不起大量消耗,于是我们便修筑了大量的坑道仓库并形成体系,两个仓库之间的距离恰好是汽车一夜的行程,保证敌机白天找不到我……

(5)图组:志愿军护路的高炮阵地及正在抢修被炸毁铁路的志愿军铁道兵

宋新之:我们在对机场的防护上,更是和敌人斗智斗勇。你不断来炸,我们不仅抓紧修,而且在差不多快修好的时候在修好的跑道上画弹坑,让美军觉得这个机场还无法使用。此外还有水下桥,看起来桥是断的,但汽车却可以在水面下的桥上正常行驶……后来美军发现了其中的奥妙,并将其记载了下来,说共军太狡猾,居然在修好的跑道上画弹坑骗我们……

李克峰:再加上抓特务等多种手段的综合使用,到了1952年的6月,虽然美国空军炸得还起劲,可陆军不干了,说:落在我们头上的炮弹是一天比一天多,你们空军还老吹自己,说什么杜黑理论,我们在地面上能顶住,给你们集中力量,让你们决胜,最后不但没有效果,可这炮弹一天来得比一天多……最后,美军自己也就不搞什么“绞杀战”了。

主持人:如今回过头来看,虽然杜黑的制空权理论在后来的战争中基本都得到了体现,但每次的结果却不相同,因为其中既有技术的成份,同时也有人的因素,两条腿走路缺一不可。古人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温故而知新”。现在举世公认我们国家是一个空军大国,但我们只有经过不断的技术发展、经过不断的积累,才能最终成为真正的空军强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