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刘帅 李小勇 曹建军
摘要:方溪寺曾为重庆合川四大名寺之一,本次调查发现的摩崖造像及题刻反映了方溪寺历史上的宏大规模,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因长期经受风吹日晒,方溪寺石刻出现多种病害,除危岩体、区域构造裂隙、岩体渗水外,题刻本体也存在因化学风化、物理风化、生物风化等导致的本体病害。文章通过对文物病害成因进行分析,为方溪寺石刻的保护提供切实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方溪寺石刻;病害;成因分析;保护措施
一、方溪寺石刻概况
方溪寺石刻位于重庆市合川区渭沱镇大岚村11社,方溪寺东、北两面的岩壁上,分布范围长30、宽7米,石刻总面积约80平方米。2009年開展文物普查,在北面岩石壁发现题刻3幅、造像1龛:第1幅刻有行书“仁、善”二字,字径0.45米;第2幅刻有行书“恕、公”二字,字径0.70米;第3幅刻有行书“第一山”三字;造像龛为内外两重龛,弧形顶,龛楣上刻“二龙抢宝”图案,龛内摩崖造像1尊,因被重新修补和彩金,原有面目全非,龛壁上题记“大清乾隆四十七年”。东岩上楷书“佛”字,字迹挺拔雄伟。渭沱镇大岚村11社方溪寺上山道路一侧的山岩上有摩崖造像1龛,龛脚与地表齐平,弧形龛顶。龛内男女像各1尊,并排而坐,皆双手抚膝、双脚下垂,面部表情沉稳肃穆。男像头戴冠,着右衽长衣,胡须及胸,女像头发后梳,着有襟长衣,他们为典型的土地公婆形象。
而2021年9月开展的文物普查,共探明题刻3幅,分别为北岩“第一山”及其东侧木梁卯眼外围的残余题刻(未在北岩发现2009年普查中发现的“仁、善”与“恕、公”两幅题刻)、东岩的“佛”字题刻(图1),还有寺内造像1座(残损后外表为后人违规使用水泥修补并以油漆涂装,外观与2009年普查时也不同)、寺外石狮(图2)2尊(为第三次普查后新发现,由信众捐款发掘出土,之前表面覆土,仅有西侧石狮头顶露出地表)、寺外道路东侧土地龛,共计7处文物。
二、文物价值
方溪寺曾为重庆合川四大名寺之一,现存的摩崖造像及题刻反映了其历史上的宏大规模,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一)历史价值
方溪寺石刻群集合了摩崖题刻、佛教造像、石狮雕刻等,内容丰富。其中北面石壁造像龛为内外两重龛,弧形顶,外龛宽3.08、高3.7、深0.7米,内龛宽3、高2.96、深1.9米。龛壁上题记“大清乾隆四十七年”彰显了石刻造像的历史,对于研究明清时期川渝地区石窟、石刻的布局及其风格研究极具史料价值。
(二)书法研究价值
方溪寺石刻存有北岩行书“第一山”、东崖楷书“佛”字,字迹挺拔雄伟,字径5.16、深0.11米,对于研究书法及古代刻字工艺具有支撑借鉴作用。
(三)造像艺术及其地方民俗民风研究价值
方溪寺石刻岩下有圆雕石卧狮2尊,下部埋于泥土内,形态相似,头部前伸,与颈背齐平,前腿跪曲,后大腿半蹲,后小腿伸于腹下,呈卧伏状。摩崖造像1龛,该龛造像保存完整、形象生动、线条流畅、比例适当,反映了较高的艺术水准。
三、病害类型分析
经历百年风雨洗礼,方溪寺石刻不可避免地出现多种病害(图3),除危岩体、区域构造裂隙、岩体渗水外,题刻本体也存在因化学风化、物理风化、生物风化等导致的本体病害。本次勘察通过典型本体病害分类、分布规律统计、病因探查,为保护文本制作及后期保护实施提供支撑与借鉴。
方溪寺石刻为户外保存,受石材本身理化性质、环境温湿度等影响,石刻文物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劣变,且种类繁多、诱因复杂。通过现场调查,方溪寺石刻存在的本体病害包括表层物理损伤类病害、表面污染与风化类病害、颜料层病害等。
(一)表层物理损伤类病害
由于岩石本体性质、温湿度波动、户外摩崖的加工方式、水体侵蚀、外力扰动等原因,方溪寺石刻普遍存在表面开裂、层片状剥落、局部破损等物理机械类损伤。
1.层片状剥落。由于石刻本体岩石特性及外界环境影响,方溪寺石刻表面明显存在沿岩石层状节理发育的层片状剥落现象,这一现象存在于多数的户外石刻。
2.开裂。方溪寺石刻直接雕凿于山体基岩之上,石刻本体表面存在两大类型开裂现象:一类是机械裂隙,另一类是表面风化裂隙。机械裂隙也称应力裂隙、结构裂隙,是因外力扰动、受力不均、地基沉降、石材自身构造等引起的石质文物开裂现象,这种裂隙会深入石材内部,严重时会威胁到石刻的整体稳定,裂隙交切、贯穿会导致石质文物整体断裂与局部脱落。
3.局部破损缺失。由于方溪寺石刻在开凿过程中某些碑刻存在边际不清,未经过抛磨等精细处理,在边界部位存在断头及其刻凿痕迹,这些部位存在大量的微破损现象。后期由于水体侵蚀、机械损伤、冻融等原因,部分碑刻存在局部缺损现象。
4.空鼓。方溪寺石刻受温湿度波动和雨水侵蚀的影响,由于其材质的特性极易发生空鼓与起翘现象,该现象的进一步发展极易造成大面积层片状脱落,并呈现出逐年加剧的趋势。
(二)表面污染与风化类病害
方溪寺石刻多处于户外保存状态,由于当地气候环境的影响,碑刻表面存在生物侵蚀、污染变色、表层可溶盐富集等浅表性劣化现象。另外,由于人为原因,部分碑刻存在涂写、墨迹覆盖等污染现象。
1.生物损害。因方溪寺石刻多存于户外,且重庆常年湿度较高,适宜地衣、苔藓等微生物生长繁殖,多数户外石刻存在微生物损害,严重影响了石刻表面形貌,较严重的石刻甚至字迹无法辨识,破坏了石刻的艺术价值。另外,这些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有机酸碱,加速碑刻的化学风化。采样分析显示,方溪寺户外石刻表面存在的微生物主要为地衣及苔藓等低等植物。
2.水渍、泥渍。雨水冲刷石刻表面的泥土后直接向下流动,经过长时间不断冲刷,泥水下流集聚造成泥质结壳较厚,并有逐渐向下延伸的趋势。这一病害多存在于雨水直接冲淋的石刻中。
3.表面酥碱粉化。表面粉化剥落是指由于周期性温湿度变化、冻融作用及水盐活动等原因导致的石质文物表面的酥粉剥落现象,其在方溪寺石刻中较为常见。
(三)颜料层病害
方溪寺石刻部分带有彩绘,由于风化及颜料层自然老化原因,大部分带彩绘造像残留颜料层普遍存在酥粉、起甲、龟裂与脱落现象。
(四)主要病因分析
经现场勘察,方溪寺石刻本体表面风化病害种类繁多,如裂缝、剥落、微生物损害等,这些病害可分为三大类,包括表层物理损伤类病害、表面污染与风化类病害、颜料层病害。究其原因可归结于三个方面,分别为石材材质本体原因、保存环境因素及人为破坏因素。
1.石材本体原因:方溪寺石刻岩石本体是砂岩,为砂状结构,厚层状、块状构造,孔隙式胶结,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钠长石、方解石、蒙脱石、伊利石。题刻造像最多的砂岩是第二层软质岩中较软岩,砂岩由于本身孔隙率较大,其中富含大量的岩土矿物与胶结质,极易析出钾盐、钙盐等可溶盐,造成石质文物遭受可溶盐破坏。
2.保存环境因素:由于重庆处于北半球副热带内陆地区,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在1000毫米—1350毫米,降水多集中在5至9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左右。由于其相对湿度较高,造成摩崖石刻表面极易出现生物病害。
充沛的降雨极易导致砂岩胶结质流失,形成表面粉化现象。加之方溪寺砂岩具有明显的层状节理,在雨水冲淋或者雨迹流挂区域极易出现条带状溶蚀现象。
夏季高温,在强降雨作用下易出现强烈温差,使岩石表面发生沿岩面方向的层片状脱落、空鼓或剥离现象。
3.人为破坏因素:游客素质参差不齐,在勘察过程中发现石刻表面有人为刻划痕迹,对石刻文物的可观瞻性产生极大影响。
四、养护与展示建议
一是坚持预防为主原则,摩崖石刻群受雨水冲刷作用影响较大,在夏季多雨季节要多关注崖顶排水线路,看雨水是否还会冲刷到石刻表面,如有,需及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二是坚持最小干预原则,在日常保养维护工作中,应尽量减少对文物本体及其周边环境的人为干预,尽可能减小对游客参观造成的影响,必须采取的干预措施应以延续现状、缓解损伤为主要目标,且只用于最必要的部分。
方溪寺石刻弥足珍贵,对其进行上述直接的干预保护,属于不得已而为之的措施,文物保护还是重在保存环境的改善和日常养护等预防性保养措施。针对现有勘察数据,结合摩崖石刻保護现状,笔者提出以下日常管理保养建议:
(一)清扫除尘
长时间的积尘累积可能导致石刻表面结壳,形成难以去除的顽固污物。积尘存在空隙,会吸附空气中的微生物、微颗粒和有害气体。这些物质直接或间接地损害石刻表面,导致石刻受损。建议对石刻表面的积尘进行定期清扫,并使用专业工具,以免对文物表面造成损伤。
(二)日常巡查
加强日常巡视检查。文物管理处或其委托的专业技术人员,要每周定期对摩崖石刻群进行常规检查,记录文物保存现状和出现的变化,按月汇总记录信息,递交相关管理单位进行分析,以便及时掌握文物保存动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对文物本体的病害情况、危害程度、保护性设施的使用情况以及周边环境,开展检查工作并进行记录,包括日常巡视检查、定期巡视检查和专项巡视检查。巡视检查以目测观察为主,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配合使用简易或小型的观测、检测工具。巡视检查中发现威胁文物本体及其环境安全的情况时,应立即上报主管部门。如发现病害已严重威胁文物的结构安全,需立即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采取临时支顶等必要的抢救性防护措施。
(三)环境监测
合川全年高湿多雨、水汽含量高,湿热的环境对文物保存极为不利,针对此种情况,建议布设持续性大气温湿度传感器4组、岩体表面温湿度传感器4组、有害气体传感器1台,对方溪寺摩崖题刻、造像进行持续性环境监测,并建立数据分析和管理平台,有效地对方溪寺进行环境监测并采取相应的环境控制或文物保护措施。
参考文献:
[1]蒋晓春,雷玉华,聂和平.嘉陵江流域石窟寺分期研究[J].考古学集刊,2019(00):190-238+29-34.
[2]曹碧莲.文物修复与遗产活化——以重庆涞滩二佛寺北岩摩崖石刻造像为例[D].四川美术学院,2019.
[3]罗洪彬.重庆市合川区龙多山摩崖石刻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5.
[4]任斯尔.重庆潼南大佛寺摩崖石刻调查与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22.
[5]牛英彬.龙多山摩崖石刻[J].红岩春秋,2020(04):81.
[6]黄理,任进,杨旭德等.合川涞滩摩崖石刻造像[J].四川文物,1989(03):29-33.
作者简介:
刘帅(1991—),男,汉族,河南太康人。硕士研究生,文物与博物馆专业,文博馆员,研究方向:石质文物保护、田野考古。
李小勇(1972—),男,汉族,重庆合川人。大学本科,法律专业,文博馆员,研究方向:石质文物保护、古建筑保护。
曹建军(1971—),男,汉族,重庆合川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博馆员,研究方向:石质文物保护、古建筑保护。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