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摘要: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杨氏泥塑历来以悠久的历史、鲜明的色彩、逼真的形态而声名远扬,其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作为我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和审美观念,在我国民间泥塑艺术中占据有一席之地。100多年来,诸多杨氏泥塑传承人不断提升自我,同时更加注重对杨氏泥塑文化艺术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文章通过对宁夏杨氏泥塑的阐述,剖析其文化精神与创作特点,探讨在当下如何更好地将它的文化艺术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
关键词:宁夏杨氏泥塑;艺术特色;文化传承
“家家会泥塑,户户有丹青”,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温堡乡杨坡村的杨氏泥塑久负盛名,其传承人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创作出了诸多精品力作,深受人们的喜爱。
杨氏泥塑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生动反映出老百姓的生活状态,并成为历史和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因此,在文化繁荣发展的当下,可以说它代表着一种时代精神和一份艺术挚爱,反映了广大民众勤奋吃苦耐劳的品德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
一、宁夏杨氏泥塑介绍
隆德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当地的传统文化与历史人文源远流长。多年来,书法、绘画、彩塑、剪纸、刺绣、皮影等民间艺术百花齐放,其中温堡乡杨坡村的杨氏泥塑尤为引人注目。
杨氏泥塑自清光绪年间(1832年)兴起,迄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在不同时期,当地的泥塑手艺传承人都积极地进行传承和发展,时至今日完整地保留了杨氏泥塑的传统技艺,可谓难能可贵。从杨氏家谱可知,杨魁山是杨氏泥塑的创始人,他自小便热爱泥塑,曾远走他乡到处拜师学艺,在当时十分艰辛的条件下刻苦学习泥塑创作手法,并成功创造出具有杨氏特色的泥塑技艺。这种对艺术的挚爱和追求,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杨氏后人,且为世人所称赞。杨魁山之子杨庭壁和杨庭府作为杨氏泥塑的重要传承人,在父亲技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更加注重“丹青重彩”,成功创造出传统宗教题材泥塑《万仙阵》等大型作品。
如今,杨氏泥塑第六代传人杨贤龙、杨贤雄、杨贤麒、杨军等接过祖辈的衣钵,对杨氏泥塑技艺进一步改进和创新,汲取其他艺术门类之精华,力求精益求精,并在提升祖传技艺的同时,努力丰富泥塑类别,积极改进泥塑形态,逐步将杨氏泥塑发展成为一门融绘画、木雕、根雕、刺绣、烫画为一体的“杨氏家族艺术学科”。
二、杨氏泥塑的艺术特色
杨氏泥塑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有配料、酿泥、造像、敷彩等20多道工序,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等多种技法。成品以精美取胜,色泽鲜艳、造型夸张,成为隆德地区民间艺术的主要代表。杨氏泥塑内涵丰富,多取材于民俗风情、山水野趣、神话传说等,善于通过艺术化的偶像造型表达宗教理想和生活情感,其形态质朴逼真、造型生动活泼,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也因此被誉为“立体的年画”,具有很高的民俗学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一)民间信仰内核生活化的表现
我国民间信仰具有“分散性宗教”的特点,它或许没有系统的象征和独立的崇拜仪式,却“紧密地渗透进一种或多种世俗制度中,成为世俗制度的观念、仪式和结构的一部分”,这种民间文化现象源于对多神力量的崇拜。例如祭拜天地、修建宗祠等一些民俗活动,其实也是对社会关系、宗族之间的团结与维护。这些民间仪式里参拜的庙宇、祠堂、神坛一类,在劳动人民之间传递着一种社会风俗等不成文的制度,并借此将地域特色文化精神进行凝聚,人们自觉地遵守。由此可知,民间信仰与老百姓的日常劳动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在一些重复性的手工技艺中表现得格外明显。
同时,传统文化里的部分美术观念也来源于群众日常生活中的信仰,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彩色雕塑、泥塑亦是如此,表现在对传统手工行业神灵的膜拜,也会随着地域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杨氏泥塑在进行宗教造像的塑造时,首先要进行祭祀,泥塑匠人使用水泥砖或土坯砌成祭祀神台,尺寸多在80厘米×100厘米左右;随后使用一根坚实的立柱打造塑像骨架,其中最重要的步骤是举行披红挂彩仪式,就是为塑像披上红色绶带和绿色生菜,象征着吉祥如意、财源滚滚;最后是燃放鞭炮。进行祭祀时,要在祭祀神台上供奉新鲜瓜果、糕点、酒水等物品。泥塑匠人在神灵面前斟酒三杯,再叩拜三下,同时有专人在旁边用木器击磬三下,用以昭告神灵。
神灵类图腾对泥塑行业的影响还体现在泥塑的纹饰中,例如莲花、祥云、龙凤、如意等无不喻示着神灵的存在。这种信仰与泥塑形态的互融其实是一种象形的表达,同时运用谐音、寓意、象征等手法。这种表现手法在民间的艺术设计中非常多,表达着祈福、辟邪、招财的寓意。在杨氏泥塑中,如马上封侯、步步高升、吉祥(鸡象)如意、龙凤呈祥等作品,无不表达着祈福招财、避灾驱邪等内容,用抽象艺术的纹饰象征人们祈求万事如意的美好心愿。特别是在细节部分,现实生活中的审美观念会被泥塑匠人用一些象征性的符号来进行表达,就像人物服饰上的并蒂莲花、祥云、仙桃、瑞兽等,既具有装饰性又具有民俗性。
(二)融合现代生活的审美取向
来自民间的各类手工艺作品,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并体现出地方特色,一直受到人们的追捧和喜爱。除此之外,从日常生活的角度理解,民间泥塑也是生活化转向精神化的代表性载体。原先人们认为民间传统技艺与现代化的机械制造业有所不同,但其实从民俗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理解,过去与现在以及将来都是不冲突的。传统的民俗文化理念与融合时代元素的设计风格,是一个相互渗透的有机体。
杨氏泥塑在长期的传承和演变过程中,其技艺的核心内容得以完整保存,这是非常难得的。而如何用传统的手工技艺来彰显当下时代精神和特征,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落脚点还在于对造型、神韵和纹饰的塑造上。现今有一些小型的杨氏泥塑作品,采用平实直观的角度来进行创作,富含时代生活气息,因而得到群众的喜爱。例如象征吉祥如意、具有喜庆意味的泥塑作品,包括《三阳开泰》《莲台送子》等题材,都是采用以红色为主色的配色手法,再结合现代元素,使整件泥塑作品更契合当下人们的审美观。尤其是在一些重大的节日、民俗活动、表演場景中,《西游记》《八仙过海》中的人物造型、十二生肖的动物造型,在与时代潮流的连接中,完美地契合地域特色,从而产生新的文化元素,让人耳目一新。
三、杨氏泥塑文化传承的意义与策略
(一)杨氏泥塑文化传承的意义
杨氏泥塑属于民间文化的范畴,在长期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享誉国内外,成为我国民间艺术瑰宝。它所彰显的文化内涵、人文地理特色、美学价值等,让无数人对此痴迷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杨氏泥塑开始走向没落,受财力、物力、人力的制约,这一形象记载宁夏地域历史和风土民俗的优秀民间艺术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面临消亡的危险,亟待抢救。
幸运的是,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杨氏泥塑作为我国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也得到了重视和保护。2008年,杨氏泥塑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从此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二)杨氏泥塑文化传承策略
1.革新传承理念,提升文化自信
杨氏泥塑的文化传承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必须在做好保护的同时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梳理传统手工技艺流程,传承其在工艺技术、制作过程、材料精选、配方比例中的特色部分,积极融合传统与现代,进而谋求进一步发展壮大。
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作为杨氏泥塑的发源地,当地有关部门在对杨氏泥塑进行保护和传承时,应将其作为重要的文化生产力进行推动。要对原有的传承理念进行改革,打破传统的家传模式,集思广益,逐渐培养和形成一支继承和发展民间艺术的队伍,实现良性发展。
2.了解受众需求,研发文创产品
在现代工业社会,工艺品可以通过流水线进行批量生产,实现数量和质量的大幅度提升。但是,千篇一律的制作风格也容易使人们产生审美疲劳。而传统手工艺制品不同于流水線制品,每一件产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杨氏泥塑传承人应对传统技艺加以改进,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同时,要大力引进新观念、融合新工艺。尤其注重文旅产品的开拓,积极占领文旅产品市场。例如,现阶段市面上的二次元手办十分紧俏,尤其受年轻一代消费者的追捧。那么,能否从二次元入手开拓出新的泥塑形态?能否适应当代消费者的个性理念,进行泥塑私人定制?若可行,便能够为杨氏泥塑注入新的生命力,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购买需求。
据分析,未来的泥塑市场需求大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大众消费者,另一类是高端定制的消费者。面对第一类消费者时,应以实用性与亲和力来迎合受众,突出其新颖、卡通的特点。对于第二类高端定制的消费者,则要以收藏价值、人文历史、文化底蕴、审美品位来打动他们,泥塑产品应当精致、高档,让消费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泥塑作品的文化魅力,从而实现良性发展。
3.打造品牌IP,延伸发展空间
杨氏泥塑应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IP,讲述品牌文化故事,用令人耳目一新的形式吸引受众。
之前杨氏泥塑作品大多是作为艺术观赏品,现在需要在观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它的实用性和适用性,深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去。因而,要积极打造杨氏泥塑品牌文化IP,例如注册杨氏泥塑商标、申请杨氏泥塑专利,搭建杨氏泥塑新媒体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在网络上进行广泛传播,通过各种渠道扩大杨氏泥塑的受众面。
此外,还可以考虑在杨氏泥塑发源地建立泥塑博物馆或艺术馆,向社会公众开放,以吸引更多观众。馆内可以用各个时代形态各异的泥塑藏品或者标本讲述杨氏泥塑的前世今生、文化内涵、传承意义和发展前景等,使参观者在不知不觉中融入杨氏泥塑文化之中,进一步了解和欣赏,从而爱上杨氏泥塑。
总而言之,只有传承与保护协调同步、创新与发展齐头并进,力争将杨氏泥塑发展成为我国泥塑界的风向标,这样才能使其在我国民间艺术领域站稳脚跟,发挥更大的作用,以更好地服务社会。
四、结语
杨氏泥塑在追求美感和意境的同时,更是以“载道”之精神,创造出了能够表现人们精神世界和生活情感的艺术作品,是中国传统审美精神的体现。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代,杨氏泥塑这颗民族艺术明珠正在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芒。
参考文献:
[1]顾润生,周玲棣.泥塑雅韵代代传 非遗文化脉脉承[J].江苏教育,2023(21):32-33.
[2]陈晨,周嘉欣.乡村振兴视域下潮州大吴泥塑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保护策略[J].美术文献,2023(02):136-138.
[3]孔兴宇,李玉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翔泥塑的多元化推广研究[J].参花(上),2020(07):86.
[4]仝令新.以美术课堂为载体的中国民间泥塑文化传承与创新思考[J].艺术大观,2020(17):84-85.
[5]陈晶,武钟山.口述史视角中的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宁夏“杨氏家庭泥塑”传承人为例[J].文教资料,2020(04):85-87.
[6]苏瑞霞.致敬传统文化 寻找传承力量——走近民族非遗传承人(一)[J].教育家,2018(42):30-32.
作者简介:
丁年晨(1997—),女,回族,宁夏石嘴山人。北方民族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间美术。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