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摘要:蒙古族女性头饰种类样式繁多,文章以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金氏头饰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民俗学、艺术学、人类学等学科方法,对敖汉部头饰进行探析。其中,以田野调查为主,辅以文献资料,对敖汉地区民众头饰装饰风格及其佩戴风俗进行深入剖析,发现该地区受辽代契丹文化、清代满族文化的影响较深,并与蒙古族文化相互交融。多元文化的交融不仅体现在民族的传统意识和风俗习惯等方面,更体现在其独特的文化积淀上。
关键词: 敖汉部;蒙古族头饰;民俗;文化交融
一、核心概念辨析
“敖汉”是蒙古语,为古代蒙古族部落名称。
据《清史稿》记载,达延车臣汗(达延汗)为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孙。达延汗游牧于瀚海北杭爱山,称其部日喀尔喀。在明代,其长子图鲁博罗特从杭爱山徒牧瀚海,跨越老哈河南下。图鲁博罗特次子为纳密克,纳密克之子贝玛士谢图有两个儿子,长子岱青杜楞,号所部曰敖汉。
明末,蒙古宗室察哈尔部首领林丹汗在位时期,隶属于察哈尔的岱青杜楞因不堪林丹汗的暴政,借其弟额森伟征那颜出离察哈尔部,后游牧至老哈河中游,分占了原喀尔喀部所据的老哈河南北两岸之地带。岱青杜楞居西南,号其所部为敖汉。清崇德元年(1636)编定敖汉部为55佐领敖汉旗,属昭乌达盟,驻牧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延续至今。
敖汉部今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现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努鲁尔虎山北麓、科尔沁沙地南缘,东与通辽市奈曼旗接壤,西与辽宁朝阳市建平县毗邻,南与辽宁北票市和朝阳县相连,北与赤峰市翁牛特旗隔老哈河相望。
首饰本指男女头上的饰物,后来成为全身饰品的总称。首饰按照身体构造可细分为头饰(发饰),耳饰,颈饰——项链、项圈、长命锁等,手饰——戒指、手镯、手链等,带饰——带钩、带扣等。头饰又称发饰,特指头部所戴饰物,有发簪、发钗、步摇、钿花、发箍、发套、发筒、冠饰、额箍等。由于地域、民族和男女性别的差异,使得头饰的款式、造型琳琅满目,工艺繁杂多样。
蒙古族是重视礼仪的民族,“不戴冠帽不至人前”是蒙古族人的礼仪观。如今这一习俗逐渐淡化,但在传统文化影响较深、保存较好的牧区,仍有这一习俗。
二、金氏家族头饰传承
“腾克力”在蒙语中意为“天”,腾克力山海拔较高,位于今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牛古吐乡。本文所介绍的主人公金氏未出嫁时住在腾克力,其父在王府当差,家业丰厚,据金氏儿子回忆:“我姥爷收租子从腾克力收到四家子。”蒙古族人能歌善舞,金氏唱歌好听,儿时曾被哥哥带去王府为王爷唱歌,金氏的歌声深得王爷喜爱。金氏成年后嫁到贝子府白家,娘家陪嫁一套首饰。金氏育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如今其儿子白氏仍健在,已91岁高龄,是一位退休干部。白氏有七个孩子,第五个女儿幼年时便在奶奶家长大。金氏十分疼爱这个從小在身边长大的孙女,便把自己心爱的头饰留给她,以纪念祖孙陪伴的情分。
据白氏女儿回忆:“我额吉(内蒙古赤峰地区“额吉”为奶奶的意思)唱歌好听,喜欢唱《敖包相会》。夏天在院子的大树下面,边乘凉边用蒙语唱‘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呦……曾见额吉穿过两次蒙古袍,庄重地戴上头饰给我们看,那时候(20世纪70年代)也不流行戴首饰,只是觉得额吉很美。”
三、金氏家族头饰的特征与风俗
(一)金氏头饰特征
据兰英所著《传承》一书记载,敖汉部整套头饰共由13个构件组成。金氏头饰原应有10多件,具体数量保存者已记忆模糊。如今有9件(图1),分别为横簪2件、竖簪2件、扁方1件、额带1件、步摇发簪3件。
1.横簪1对:总长15厘米,由圆轴形和似三角形银片组成。圆轴部分高6.8厘米,银片最宽部位为3.973厘米。横簪主要由银打造,形似三角形。主要工艺部分,内底为蒙镶工艺绘制具象花朵连续图案,其上镶嵌水滴状绿色琉璃,中间为圆形珊瑚宝石,周围有18颗银色小珠呈连续排列状,与底部花朵呈现出立体样式,其中小球作为花蕊出现。较大银珠的排列方式为“四三四二四二四三”,中间嵌有两颗较小的银珠,共镶嵌20颗银珠。圆柱侧面为多层重瓣花朵样式。
2.竖簪1对:总长12.4厘米,最宽处3.504厘米。竖簪的主要材料为银,其上镶嵌三颗红色珊瑚。竖簪上采用蒙镶工艺绘制有“普斯贺纹”、篆体“寿”字纹和草叶纹。
3.扁方1件:总长28.97厘米,由圆轴形及不规则四边形银片组合而成,其中银片呈两头宽中间窄样式,两头宽5.782厘米,中间宽4.48厘米,圆柱高8.673厘米。其上由蒙镶工艺绘制连续花朵为底,银色小球为花蕊,呈现出立体纹样,主体部分镶嵌红珊瑚作为花朵、镶嵌绿色琉璃作为花叶。其中,银色小球为35颗,排列方式按“五四五四二四二四五”规律出现。圆轴侧面为三层重瓣花朵形状。
4.龙头步摇簪1件:龙头簪采用蒙镶工艺及珐琅工艺制作而成,工艺繁杂、纹饰多样。龙头簪主体总长度为24.1厘米,流苏总长度为14.9厘米。其呈现出立体的龙的形象,龙须卷曲,头戴花朵,长舌卷曲处挂有流苏,龙头与流苏部分均为蓝色珐琅。簪子部分有卷曲纹样作为龙鳞出现,龙尾上镶有花朵。流苏有部分缺损,流苏与龙连接处有一倒置三角形,内嵌两朵立体花朵,其外镶嵌黄色花朵,下接二组花朵与枝叶形状流苏。
5.蝴蝶步摇簪1对:一支保存较为完整,另一支缺失过多,均为珐琅工艺制作。主体部分宽4.415、高8.365厘米。主体底部有镂空篆体“寿”字,两侧为镂空草叶,其上图案为立体的蝴蝶与花朵,花蕊部分镶嵌红色琉璃,使得簪钗更为灵动。底部坠有流苏,其中较为完整的流苏最长为10厘米,缺失较多的簪子流苏长为6.7厘米,簪子总长为21厘米。
(二)头饰风俗
头饰既是日常之物,也是仪式所用之物。据多位金氏后人回忆,此套头饰只在节日礼仪时佩戴,被采访者曾在幼年见过其母亲在过年行祭拜礼时佩戴,金氏孙女则回忆起儿时见过额吉三次佩戴头饰梳妆打扮。梳头时先用额带固定好头发后再插入簪子,簪钗有一定的重量。为了梳头时头发易于固定,当地人会使用榆树的树皮熬成有黏度的汁液固定碎发,使头发梳得紧致,类似于现在人们所用的发胶。由于簪钗数量较多、佩戴繁杂,将此梳头仪式称为梳大头。
据白氏回忆:“我们小时候,每到年节我嬷嬷(嬷嬷为蒙语妈妈的意思)都戴上这套头饰,非常美丽,连我大娘都没有,只有我嬷嬷有。”在白家,只有金氏在年节祭拜时佩戴整套头饰,未见他人佩戴,由此可知此头饰是由金氏出嫁时所佩戴的嫁妆。
《蒙古风俗鉴》一书中对此有所描述:在献整羊宴上,要商定多少种类的嫁妆和用品。通常的嫁女娶媳之事包括四季的服装和头上的插钗、首饰以及进献报答父母恩德的骏马、报答母亲纯洁乳汁的下奶母牛、婚宴的酒肉等。这些虽有种类、次数之规,但也要看家庭实际情况。这些嫁妆称为“九五之礼”——第一为哈达、第二为美酒、第三为绵羊、第四为犍牛、第五为服装、第六为首饰头钗、第七为骆驼、第八为帐房、第九为各种器具,可见蒙古族女子在出嫁时首饰头钗作为嫁妆是必不可少的。
在《敖汉旗志》一书中有对蒙古族女子日常服饰穿戴的描写:“女子婚前在脑后梳一长辫,头饰珊瑚珍珠,耳戴圈环,用彩绸围头。婚后梳盘发高髻,戴珊瑚银板或银质发簪,两耳系坠,额前鬓边垂珊瑚疏施。腕套训镯,手戴戒指。衣式和男衣相近,但多红、绿、紫色,用鲜艳的彩绸束腰打结于右侧。脚穿绣花布靴。”
女子头饰佩戴样式的改变,也是象征蒙古族女子身份地位的改变。在《敖汉旗志》一书中,对蒙古族女性婚礼分发辫仪式有这样的描写:进屋后,即拜佛像及新郎父母,新娘和翁姑一一相见,互赠哈达。新娘坐在炕上,“分头妈”为之梳妆,把来时的发辫一分为二盘于头顶,再戴上首饰,以此表示姑娘的生活业已结束,新的生活从此开始。
现如今敖汉旗女子举办婚礼已不见“分头妈”为其进行“分发辫”的仪式,但在内蒙古东部一些地区还有所保留。
四、与赤峰地区其他部族头饰的比较
受访的白姓女子除了十分珍愛额吉赠予的头饰,平日还喜欢收集其他蒙古族首饰。她性格温婉贤惠,深得婆婆的喜爱。其婆婆是翁牛特旗王府鲍氏的后人,在白姓女子与其深爱的小儿子结婚时,赠予她传家宝头饰。
(一)翁牛特旗头饰特征
“翁牛特”系蒙古语,为古代蒙古族部落名称。“翁牛特”意为“神圣的山”,原部族信奉山神由此得名。
根据兰英所著《传承》一书记载,翁牛特部的整套头饰共由12个构件组成。白姓女子家中现存3件(婆婆赠予),分别为1件扁方、2件竖簪(图2)。
1.扁方1件:总长22厘米,由圆轴形及不规则四边形银片组合而成。其中,银片呈两头宽中间窄样式,两头宽分别为3.17、3.591厘米,中间窄为2.624厘米,圆轴高5.193厘米。银片底部采用浮雕工艺绘制花草纹样,通过银蓝工艺为花草上色,红色、绿色、蓝色作为主色调与银饰相辉映,显得富丽多彩、雍容华贵。银片四周绘有花朵草叶纹样,重复连续布满四周;中间浅浮雕兰草纹样,与红珊瑚、绿松石交相辉映。银片上镶有3颗较大的红珊瑚,以及大小不一的绿松石12颗,缺失绿松石的部分用绿色猫眼石或绿色蜡质填补;圆形红色珊瑚作为花朵,周围配有大小绿松石叶子,呈立体花朵形状。圆轴中间为1颗红色珊瑚、2颗绿松石,底部为对称蓝色釉草叶纹饰。圆轴侧面为两层圆形重瓣花朵,上镶嵌有圆形珊瑚。
2.竖簪1对:总长12.7厘米,由圆轴形和似三角形银片组成。圆轴部分高4.955厘米,银片最宽部分3.102厘米。银片中心由绿松石、红珊瑚组成花朵纹样,绿松石旁点缀着露珠(蓝色小银珠)。主石周围绘制浮雕花草纹样,在彩色釉的装饰下更为光彩夺目,银板下端为浮雕兰花纹样。圆轴中间为1颗红色珊瑚、2颗绿松石,底部为对称蓝色釉草叶纹饰。圆轴侧面为两层圆形重瓣花朵,上镶嵌有圆形珊瑚。
(二)翁牛特旗头饰与敖汉旗头饰特征比较
敖汉部头饰与翁牛特部头饰的构件基本相同,但样式花纹大有不同。翁牛特部插钗镶嵌较多的珊瑚、松石,花纹以具象花草纹为主,色彩更为丰富,以红色、绿色、蓝色绘制花纹,采用浅浮雕工艺;敖汉部头饰纹饰多样,工艺更为繁杂,主要以蓝色为基调。
五、敖汉部头饰风格探析
敖汉部头饰工艺繁杂、纹饰多样。在金氏头饰的竖簪上绘有“普斯贺纹”,这是一种由四方连续组成的旋转圆形图案,象征着“逐水草而居”的蒙古人的宇宙观。在《蒙古秘史》中曾出现“星天旋转”“大地翻滚”之类的词语来描绘天地永无穷尽、生生不息,游牧民族就是在这种反复的时空中,形成了一套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重复审美意识,并反映在“衣食住行”生活体系的方方面面。
在该头饰上曾多次出现篆体“寿”字纹样式,“寿”字是人们对生命繁衍昌盛的期盼,作为民俗符号,“寿”字寓意平安、幸福、长寿。整套头饰主要由花草纹样衬托,如在蝴蝶步摇簪上,花草纹以更为繁杂华丽的立体样式出现,与蝴蝶纹样呈现出灵动的“蝴蝶戏花”纹样。蝴蝶蒙古语为“额尔伯海”,在民间工艺中是作为女性符号出现的;“蝴蝶戏花”又称“蝶恋花”,蝴蝶纷飞与繁花似锦紧密结合,象征着春光无限、万物复苏,更是夫妻生活美好的象征。金氏头饰的花草纹样与其他部族头饰纹样相比更为具象、生动,似乎与该地区的农耕文化息息相关。
龙头步摇簪在此套头饰中无疑是最令人惊叹的,龙角卷曲高昂,龙须摇曳。龙首为银蓝工艺,眼睛炯炯有神,嘴巴张开清晰可见卷曲的舌头,此龙头戴花朵看起来很是秀美。龙头簪银杆上由弯曲银丝紧密缠绕呈龙鳞状,尾部为花形鱼尾。卷舌处挂有流苏,倒置三角形作为流苏的连接,流苏主要由花朵与叶片形象组成,其通体点蓝,风轻轻吹过环佩叮当响。龙象征祥瑞、高贵、尊荣,更是寓意吉祥如意、生生不息。在以前,龙头簪不会出现在寻常百姓家,尽管金氏后人努力追溯与回忆,但仍记不起金氏家族过往的故事。因此,笔者也不敢妄自推断此套头饰最早的主人是谁,用于何等人家,与这套首饰相关的故事还有多少。
横簪与扁方中皆有重复连续的花朵纹样作为衬托的底纹,更为有趣的是,作为花蕊出现的小银珠有一定的排列规律。横簪上较大银珠的排列方式为“四三四二四二四三”,扁方上的小银珠排列方式呈“五四五四二四二四五”规律出现。重复的审美特性,体现在簪钗的方方面面。
蒙古族的宇宙观和世界观,以各种符号的表达和记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成为他们的知识基础,每一种图形都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和价值。头饰所呈现的纹饰图案、构件样式、工艺材质,处处都暗示着头饰主人的生活状态与家族地位。
敖汉部头饰主要运用了蒙镶工艺与银蓝工艺。蒙式镶嵌简称为“蒙镶”,历史悠久,清代为其兴盛期。蒙镶是用金、银、铜、铁、锡等金属作为造型材料,它的制作精细复杂,需经打坯、錾活、鎏金或烧蓝、镀金做旧、镶嵌玉石等数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银蓝为金属细工传统技法之一,亦称“烧蓝”“点蓝”“烧银蓝”,主要用于银饰件制作,釉色以蓝为主,故名银蓝,相传始于晚清时期。
笔者在内蒙古博物馆调研时曾看到辽代墓室壁画《寄锦图》,偶然发现敖汉部头饰出现的花纹与《寄锦图》中仕女的上衣、裙摆花纹相同。因而笔者推测,敖汉部头饰受契丹文化影响颇大。
敖汉部妇女头饰与满清妇女头饰中均有“扁方”,满清妇女用此来盘扎“两板头”(两把头)或“大拉翅”的旗头,清代后妃所用“扁方”是其中最有特色者,又稱“大扁簪”,它在满族服饰中占有重要地位。清代宫廷中所用“扁方”多为玉制,也有珊瑚、翡翠、金镶玉和玉嵌宝石等制品。相对于清宫内的“扁方”,敖汉部的“扁方”更符合草原民族的审美趣味。蒙古族的“扁方”形态相对于满族的“扁方”来说较为短小,通常在18厘米左右,其一侧呈现出圆轴状,表面镶嵌绿松石和红珊瑚等宝石。侧面观察,“扁方”呈现出一定的弧度,而清代宫廷所使用的“扁方”则未呈现出任何弧度。
根据内田道夫整理并编成的《北京风俗图谱》一书中记载有一“蒙旗头”妇女,据此可推断出在北京居住的蒙古族妇女很有可能对满族人的“两板头”进行了改良,但其“扁方”也较短。研究认为,此种头饰并不出自蒙古族各部,唯有可能是嫁入京中的蒙古族妇女自己效仿满人头饰的结果。据史料考证,清代东部地区蒙古族王爷大多迎娶满族皇室格格为妻,格格嫁入蒙古族地区后也带来了满族文化,蒙古族东部地区的头饰、袍服等也因此受到了深刻的影响。
六、结语
金氏头饰呈现出辽代独特的纹样图案,整体形制为蒙古族簪钗的样式,其佩戴方式则受清代满族头饰佩戴方式的影响。这套头饰不仅有装饰作用,更多地体现出其作为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通过此头饰,我们看到了多元文化的融合,在敖汉旗经历过多重文化的沐浴下,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从最初的装饰打扮到后来的实用,再到今天的艺术价值,都可以看出它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在这套头饰的背后,映照着历史长河的痕迹,见证着工匠们智慧的结晶。
参考文献:
[1]《敖汉旗志》编纂委员会.敖汉旗志[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
[2]余大钧译注.蒙古秘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3]吴山,陆原.中国历代美容·美发·美饰辞典[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4]兰英.传承——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服饰 [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4.
[5]罗卜藏全丹著;那日萨译著.《蒙古风俗鉴》新译详著[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9.
[6] [日] 内田道夫著;[日] 青木正儿,张小钢译.北京风俗图谱[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9.
作者简介:
彭芃(1994—),女,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俗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