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刘馨艺
摘要:随着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數字化的影响范围扩大至艺术领域。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文章通过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现状,分析当代科技发展对于传统绘画展览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从内容、形式、精神以及观看方式中的四维感官等方面分析了当代中国画展览的转型,并对数字媒体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展览之间的互助性及其意义进行研究。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当代中国画展览;互助性
引言
目前,对于数字艺术与当代沉浸式中国画展览之间相互影响的分析及资料并不多见。为此,本文将立足于全球数字化背景之下,对当代沉浸式中国画展览进行分析,并着力探究数字展览与《千里江山图》的互助性、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的互助性。
一、数字媒体艺术
(一)数字媒体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是一种跳脱出传统艺术表现形式,运用新的技术和手段形成的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新型艺术门类,通过计算机、VR等新媒体手段,以数字化形式参与、渗透进艺术创作的各个部分。
科学技术在近几年不断发展,且已经多方位进入艺术领域,对当代艺术的发展影响甚大,尤其在艺术展览领域。当今的艺术展览已经从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期刊发展到人机交互、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等方面,并在传统媒介功能的基础上更具有体验性和技术性,这也使得更多的传统艺术以新的面貌走入人们的生活。
(二)沉浸式展览“画游千里江山”
1.沉浸式
中国传统美学理论对于“沉浸”的理解主要来源于文字、绘画、音乐等传统艺术,如文字的“感同身受”、绘画的“身临其境”、音乐的“绕梁三日”等经典感受。在中文中,“沉浸”一词最早出现于韩愈的《进学解》,原句为“沉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以“心神沉浸于书籍的香气中”来形容读书时的投入状态。而在英文中,“沉浸”(immersion)一词含有“浸没”之意,中国学者黄鸣奋曾提出:“人作为陆生生物进入水中,才会产生异样的感觉。人们并不说‘沉浸在空气中,因此‘沉浸就其词源来说是和异质世界相关的。”
2.沉浸式展览
“沉浸”往往形容一种沉溺于精神之外、令人向往的境界之状态。中国古代传统绘画中都强调意境,并试图创造出一种画外之境,这种审美体验在当代也就被视为一种沉浸式的审美体验,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于现实世界之外的境界中。
沉浸式展览这个主题,伴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兴起,逐步走入大众视野。2023年2月21日,“画游千里江山——故宫沉浸艺术展”成都首展正式对外开放。在一场“穿越古今”的光影盛宴中,沉浸体验传世名画的艺术魅力,展览主题与创作灵感源自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北宋国宝级长卷《千里江山图》。沉浸式艺术展这类新生事物衍生于数字媒体技术,是传统艺术展览顺应科技时代的信息化产物,它的出现是传统艺术展览向数字化、科技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沉浸式艺术展并不会取代传统艺术展览,而是与后者共同生存、互相帮助,从而相得益彰,并且沉浸式艺术展为重构艺术展览的叙事功能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数字科技赋能下,《千里江山图》“走出”库房,走进大众文化艺术生活之中,迸发出新的价值。“画游千里江山——故宫沉浸艺术展”运用大量的数字投影、人机交互等前沿科技,将文化、艺术与科技相结合,以全新视角对《千里江山图》进行数字化转译、视觉化传达与场景化呈现。展览将一幅饱含古代文人与画者宏大山水观的作品幻化为一场科技与艺术完美交织、“视听触嗅”和谐交融的综合感官盛宴,开启一场充满东方美学意境的中华文化数字艺术之旅,充分展示出了中华文化瑰宝的底蕴与魅力。
二、中国画展览的现代化转型
随着科学技术对艺术领域的持续影响,艺术展览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已不能仅仅停留在单一的维度上,而应当在科学技术的引领下,对其内容形式、精神世界和观看方式进行不断地思考和探索。
(一)内容形式
水墨是传统中国画的主要表现形式,对传统媒介的颠覆性试验驱动着当代艺术家对于中国画的新尝试。将传统山水画与当代科技有机结合,采用新兴的艺术展览形式能够让观众亲临作品的创作环境之中,体味画家在当时想要表现的山河壮阔和自身感悟。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及更迭一直存在,并与艺术精神息息相关。当我们立足于当代视野,站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艺术领域智能化、科技化的呈现方式往往发生在作品创作和展览形式的改变之上。
(二)精神世界
传统中国画可看作是一种当代人通过继承传统的某些手法,来表现当代文化价值的重要媒介。而精神是一种无法估量、捉摸不透的东西,早在宋元时期的文人画中,精神就已成为十分重要的表现对象。作为一种被延续下来的特征,精神世界在当代国画的创作和展览中不能被忽视、被代替,而是应当顺应时代发展,将古代文人画家所追求的“心灵之境”“天人合一”等思想与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相结合,转变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共生等境界。中国画的精神之美,反映了画家内心的真切感受,也在不断变换的时代中感染着每一个观众,“画游千里江山——故宫沉浸艺术展”恰好为观众的真实感受和身临其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并通过裸眼3D全息投影技术、话剧表演、音效与动画结合等形式给予他们更强有力的参与感和互动感。
(三)观看方式
我们可以把每一种传播媒介带来的生理感知看作是一种感知环境,正如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是人的延伸”,人们在面对复杂环境中出现的各种信息时,会运用相应的感官来进行筛选和获得信息。数字艺术展已经不仅仅是展现艺术作品的场所,它们更多的是学习场所、交流场所、社交场所、休闲场所甚至是疗愈场所,参观者也不再只是单纯又被动地欣赏其表面所呈现出来的内容,而是去参与整个过程中的感觉、互动、审美、评价的一种综合体验。
1.视觉感知
视觉感知是指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方式对观者进行信息的传递。图像画面往往是刺激观者最直接的方式,因为视觉感知是能够在第一时间感受到外界环境与变化的感官,也是目前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对于沉浸式艺术展来说,大部分内容都是通过视觉感知方式来呈现给观者的。得益于数字艺术的特殊性和特征,沉浸式艺术展相比于传统展览呈现出了更加多元化的表现形式,有基于视觉感知的动态影片,也有借助于灯光和电子的动态展示。
2.听觉感知
除了视觉外,听觉感知也是一个重要的感知通道,往往与视觉感知一起协同合作完成信息的传递。听觉感知指的是艺术家创作的信息通过声波刺激将声音传递到参观者的听觉器官,即通过声波传递情感、交流信息、刺激感知等,最终传入人耳中。在当代展览实施过程中,声音以多样化的形式发展并广泛传播。当代艺术展览会导入作品相应的背景声音,使观者在观看的同时感受到身临其境的审美体验。这种沉浸式艺术展览有一种渗透力,将声音也作为艺术展示的一个重要部分,还原艺术作品创作的场景,带观者穿越到绘画创作的定格场景里并参与其中,这有利于观者更好地解读艺术家及其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
3.嗅觉感知
嗅觉感知指的是人们通过气味并经过嗅觉神经带给大脑的感知和信息,每个人的嗅觉灵敏度不尽相同,更像是个人的一种生理反应。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人们需求层次的提高,除了基本的视听感知外,当代展览开始强化嗅觉感知的重要性。因为气味是人类用以理解过去和现在生活的重要依据之一,它始终萦绕在我们的周围,嗅觉也能提供给我们可以超越视觉和听觉的重要信息。嗅觉与记忆的联系更为紧密,会勾起人们对过去的强烈记忆,其也是触发情绪的最有效方式。
4.触觉感知
触觉感知是指通过接触行为,包括触摸、拍打、摩擦等行为来与作品产生共鸣与情感,并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传播。在沉浸式艺术展中,将观者作为艺术作品的组成部分进行互动,并且传递出画家的思想观念。参与者通过一系列动作的参与进行主观、不受控制的审美表达,并将所有的感官调动起来,最后形成一种多维度、多感官的审美体验。沉浸式艺术展呈现出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以及参观者其他感知体验之间的组合和复杂交互,由于技术发展,艺术家们可以尝试将声音、气味、触觉甚至是味道都融入创作中,多感知的沉浸与融合已经成为数字艺术展对感知运用的目标。
三、数字媒体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展览之间的互助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蕴
中国传统绘画历史悠久、一脉相传,其体现出来的审美理想和艺术精神都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古代画家通过“以形写神”的创作要领,表现出中国传统绘画独特的美学思想和艺术价值,尤其是魏晋时期,在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影响下,传统绘画不再仅仅拘泥于对自然的崇拜,更多的是转向对仁义、道法自然的追求,由此奠定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美学精神和内涵。自古流传的美学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
中国传统绘画见证了中国杰出画家群体无穷的勇气和创造力,以及他们对于中国传统艺术和自我思想的坚持。传承是传统绘画艺术价值与人文思想的延续和发展,它是对传统绘画的尊重和继承,也是对传统绘画的创新和发展,是传统绘画与时代相适应、与社会相联系、与人民共生的必然要求。
(二)数字媒体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展览之间“互助”的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这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发展的数字化行动纲领。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加快数字化建设就是要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同向发力。
当科技与传统绘画结合、技术与艺术相融,便打破了传统绘画的“唯一性”。数字媒体的加入使得中国传统绘画在审美和观看方式上更符合当下的社会现状,会让更多的传统绘画走进大众视野。可以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对传统绘画进行跨时空、跨文化的解构和分析,并通过创新性的技术转化、发展,使其能够与其他国家的文化、艺术进行无障碍的交流和碰撞,促进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从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画游千里江山——故宫沉浸艺术展”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将数媒动画、音效、3D投影、VR数字观影交互与展览相结合,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更贴近人们的生活,给予观众全新的视觉盛宴。人与机器的交互、数字与信息的叠加、空间的拓展突破了传统结构和时空上的限制,为当代艺术展览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也极大增强了中国传统绘画与数字媒体技术之间的互助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语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中国传统绘画更是饱含历代艺术家对生命、文化、哲学的深刻感悟,具有极其重要的艺术、历史价值。近年来,全球各个领域的数字化发展逐渐成为新潮流和新趋势,利用5G、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技术,让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相互融合、相互帮助,已经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特色和新方式。
参考文献:
[1]吴健.文化遗产数字艺术呈现新模式——以数字敦煌展陈理念与视觉传达为例[J].美术观察,2022(10):18-22.
[2]张译之,黄建成.虚拟数字展览的逻辑策略及设计转译——以全球艺术院校2020年线上毕业展为线索[J].艺术设计研究,2020(05):65-72.
[3]徐瑞,米汉林,王晨.数字化视域下的博物馆展示模式再设计[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2,39(05):33-36.
[4]魏佳.数字时代试听艺术的沉浸性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6(04):156-160+164.
[5][后晋]劉昫.旧唐书(卷一六零)[M].北京:中华书局,1975:4196.
[6]黄鸣奋.新媒体与西方数码艺术理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394.
[7]唐愫一.虚拟艺术博物馆重塑艺术史的可能[D].中国艺术研究院,2023.
[8][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26.
[9]胡广晶.媒介环境学视域下数字艺术展的特征分析及发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21.
[10]李扬.传统绘画的数字化呈现与表达研究[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23.
[11]庄荣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以数字中国建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N].人民日报,2023-03-03 (010).
作者简介:
刘馨艺(1999—),女,汉族,重庆人。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创作与理论研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