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余小洪 王蔚 肖波 赵权昊
摘要:西藏民族大学考古学专业探究以传承和发扬西藏文化为特色的考古学实践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中加入西藏考古、西藏古建筑、西藏岩画等知识,从理论上构建具有西藏考古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中,依托实习实践基地,在教学团队指导下,以学生参与实践项目的方式传承和发扬西藏文化。
关键词:西藏考古;考古学;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为培养“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应用型人才,西藏民族大学考古学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课堂教学体系改革、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与运行、校内外教学团队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评价体系以及考古工地现场实践教学等方式,积极传承和发扬西藏文化特色。
一、西藏民族大学考古学教学现状
西藏民族大学考古学专业是基于该校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20余年的办学基础,于2022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复设置的。20世纪60年代,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毕业的张民德长期在此任教,西藏民族大学历史专业毕业的李建长期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践工作。西藏民族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前身为20世纪80年代的历史学(文物与旅游方向)专业,2001年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委托西藏民族大学开办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方向)专业,依托的师资主要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西藏民族大学,以及张建林等10余位著名考古学家授课,并在陕西开展系列田野考古发掘实习。招收西藏籍学生30余人,目前奋战在西藏文物系统的各个岗位,尤其是为布达拉宫文物保护、西藏基层文物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该专业目前开设《考古学概论》《文物学概论》《博物馆学概论》等专业基础课、《西藏考古》等专业特色课、《文物保护》等专业选修课,课程结构合理。注重实习实践教学,在西藏文物局、 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管理处、咸阳博物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10余家考古文博单位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并依托校内西藏历史文化博物馆、西藏自治区高校教学实验室—文物与考古技术实验室、青藏高原考古中心,目前已在西藏民族大学秦汉校区、四川彭山墓地、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管理处等地开展田野考古、博物馆实习实践教学2000余人次,实习实践教学效果良好。
西藏民族大学将西藏考古知识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构建起具有西藏考古特色的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在2022年版的培养方案中,有10门课程中包含西藏考古知识,另外增设《西藏考古》《藏传佛教艺术考古》《西藏古建筑》《西藏文物鉴赏》《西藏近现代文物专题》《唐卡专题》等特色课程。除了上述的课程理论部分,西藏民族大学还积极与西藏各考古文博单位加强联系,在假期到西藏进行实地考察,近距离感受西藏文化的魅力,对西藏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自2001年起,西藏民族大学考古学专业就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汉景帝阳陵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田野考古实习、博物馆实习。近年来,在西藏自治区文物局、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管理处、西藏博物馆、西藏自治区罗布林卡管理处、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山南市博物馆、日喀则博物馆等西藏文物单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研究室、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实习基地等开展田野考古实习、博物馆实习实践。学校组织学生以顶岗实习和兼职两种方式,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实习。
二、考古实践教学设计
考古学作为一门实操性较强的学科,实践能力的高低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以西藏民族大学考古学教学为例,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如下:一是田野实地踏查、选点。双方根据考古遗址保存现状、规模,决定实习学生数量、时长等。二是组建管理小组,以管理小组为实习实践教学指导机构。三是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明确实践教学内容,包括一个月的短期实习,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考古学;两个月以上的长期实习,主要是让学生参与考古发掘、博物馆运营,还包括在校内课程中增加实践学时,聘请相关师资授课,且学校教师和校外师资共同参与指导。四是组织学生实习实践,包括前期的考古调查、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考古研究报告的编制等。五是实习成果展示,包括考古报告编写等。
通过历年的实践,西藏民族大学在考古学实践教学方面逐步实现了以下教学目的:
第一,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考古调查方法。考古调查主要是通过现场教学,使学生明白调查的目的和意义,了解主动调查和配合基建的被动调查二者之间的异同,以及针对不同场景开展调查所应采用的相应形式;与此同时,也要学会相关器材如GPS、红外测距仪、罗盘以及相关地图软件的应用。同时,注意将调研与具体的项目相结合。将科研项目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相结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项目带动学生参与到相应的考古调查和发掘中,不仅有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对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动手能力也非常重要。2021年,学校师生共同赴藏参与“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考古实证研究”课题的调研,走访了拉萨、山南及两市周边地区,并在主要文物單位调查反映各时期西藏地方与祖国关系史的文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掌握科学的考古发掘方法,让学生尽量参与各种遗址和墓葬的发掘,增加学生对各类考古遗存的直观认识。2013年,西藏民族大学秦汉校区墓群发掘过程中,学校师生参与了部分发掘清理,了解田野考古基本程序,识别诸如探方、灰坑、房址等遗迹,认识陶罐、陶瓦、铜剑等出土文物,以及关中地区战国、秦汉至隋唐文物所反映的历史文化。在随后的2020、2021年两个年度,学校教师带领部分文博专业学生到四川眉山市彭山区汉晋武阳城大坟包墓地。此次挖掘墓地年代大约为战国至东汉时期,共完成104座墓葬、2座窑址、4个灰坑、1条沟的发掘。在实践中,学生基本掌握了田野考古的流程,从发现遗迹单位、发掘、绘图以及后期资料整理和室内修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更清晰地理解考古学概念,极大地提升了自身发掘技巧、绘图能力、组织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尤其需要强调的是,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各种科技手段已经日益渗透进考古学的研究过程中,因此,教授学生了解和使用这些科技手段都应是关注的一个重点。
第三,将区位优势与学科优势、特色优势相结合。西藏民族大学服务于边疆民族地区,将考古学与民族学相结合是该校考古学的一大学科优势,而西藏独特的历史文化又为考古学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学校师生曾参与过西藏边坝县昌果吉墓地发掘,发掘面积约为70㎡,共发掘墓葬14座、殉马坑1座、灰坑1个。同时,师生们还参与了后期室内整理,如:以墓葬为单位,对墓葬所发掘的文物进行整理、分装;清洗陶片;电脑绘图。随后,学校师生还参加了西藏地区其他一些考古调查、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调查项目。由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的独特性,西藏考古也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这就需要学生将书本上的考古知识与具体的考古实践相结合,从而归纳出自己的心得,形成自身独特的认识。
第四,组建校内外实习实践教学指导团队。为充分发挥实习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组建一支由校内外教师共同构成的实习实践教学团队。团队中的教师要具备考古学、古建筑学等学科知识,教学指导组分别由学校和企事业指定人员负责。由于考古学的跨学科性质,这种“双师型”实践教学在考古学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五,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评价体系。考古学实践教学是服务于课程教学的,同时其教学成果也需要有对应的评价标准。考古学实践教学改变过往以学校、任课教师监控为主的模式,校内外专业教师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对实习实践教学环节也更为重视。
三、下一步拓展的方向
西藏民族大学的考古学实践教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起特色的考古学实践教学体系。
一是加大对艺术考古领域的关注。如果说之前的考古工作更加关注的是考古学与民族学的结合,那么考古学与艺术史的结合应是未来重点关注的一个方向。考古学与艺术史的结合,形成了“艺术考古学”这样一个学科门类,并且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国内学者诸如刘凤君[1]、曹意强[2]、邵学海[3]、秦树景[4]以及阮荣春和黄厚明[5]诸先生,均对这一问题进行过讨论。由于西藏文化的独特性,留下了大量的艺术资料,尤其是藏传佛教资料向来是艺术史学家关注的一个重点。这些材料数量众多、类型丰富、载体多种多样,但必须注意到,其多数位于地面上,在没有考古学介入的情况下,学术界通常使用艺术史的方法进行图像学和风格学的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对文物的年代很难有个准确的判断。而考古学的介入,使这一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这首先是因为,考古出土文物中的标型器为同类器物年代的判定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艺术史方法的介入也使我们能更充分地理解考古出土艺术品的价值。传统考古学注重于研究文物本体,而缺乏对具体“语境”的关注,所谓的“语境”即英文中的“context”,而只有将艺术品置于最初的“语境”中,我们才能对其制作者、制作动机、功能、文化内涵等问题进行解读。
二是加强对岩画领域的研究。岩画是史前艺术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共同的研究对象。岩画具有典型的跨学科属性。在我国岩画系统中,通常分为东南沿海系统、北方草原系统、西南彩绘系统、东北大兴安岭系统以及中原系统等五大系统。而西藏岩画同时具有北方草原系统和西南彩绘系统两方面的特点,属于南北岩画系统的过渡地带,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前辈学者虽然对西藏岩画作过不少研究,但由于地域广大、人烟稀少,大量的岩画尚未被发现或者记录,这就需要一大批专业的岩画研究人才从事相关工作。而西藏高校的教学在这方面还较为薄弱,不仅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数量很少,而且相关的研究成果也非常匮乏,能够作为教材的岩画书籍更是几乎没有。这都需要我们引起高度重视,加大资源的投入和引导,有计划地将岩画学科纳入到整个考古学的学科建设中,更好地为西藏地方发展建设服务。
四、结语
西藏民族大学已构建起具有西藏考古特色的考古学实践教学体系,实现西藏考古理论知识学习—田野实习实践—考古报告编写(科学研究)—实习汇报、学位论文撰写(理论总结)的实践教学全过程的良性循环改革。通过这一过程,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考古学专业人才,并传承和发扬了优秀的西藏文化。
参考文献:
[1]刘凤君.美术考古学导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
[2]曹意强.考古学与艺术史:两个“共生”的学科[J].美术研究,2009(01):11-13.
[3]邵學海.“美术考古学”之名辨[J].美术研究,2008(01):68-71.
[4]秦树景.美术考古学理论研究探析[J].中国文化论衡,2018(02):160-170.
[5]阮荣春,黄厚明.美术考古学的学术定位和学科建设[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3(04):4-11+90.
作者简介:
余小洪(1986—),男,汉族,重庆开州人。博士,考古学专业,副教授,西藏民族大学青藏高原考古中心负责人、考古文博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西藏考古与艺术史。
王蔚(1991—),女,汉族,河南夏邑人。在读博士,考古学专业,讲师,研究方向:西藏考古。
肖波(1982—),男,汉族,湖北枣阳人。博士,考古学专业,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艺术考古、岩画。
赵权昊(2001—),男,汉族,山西左权人。大学本科,考古学专业,研究方向:西藏考古。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