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摘要:琉璃艺术是山西独特的地域特色之一,其中,长治、晋城、介休作为古代山西的经济、文化中心,有着悠久的琉璃艺术发展史,其制作工艺源远流长、传承有序,历来享有良好的声誉。在当下,只有通过对山西琉璃艺术进行“破圈层、跨区域”的联合展示,整合各地资源,推动文物“活”起来,进一步扩大山西特色琉璃艺术的文化影响力,才能够彰显其对社会的贡献和价值。
关键词:山西;琉璃艺术;保护传承
山西有着极其丰富的琉璃文物遗存,其中,长治、晋城、介休等地的琉璃烧造业,以烧制缸胎琉璃为主,其起于金元、盛于明清,琉璃匠师传承关系明晰,兴盛持久,并大量出口外销。著名古建筑专家柴泽俊在对山西古代琉璃进行调查时说:“古上党地区的潞州(今长治市)、阳城、陵川、沁县以及吕梁山区的文水等地,都是明代琉璃匠师辈出的地方。”总的来说,山西境内不同区域的琉璃有着各自的重点和特色,发展路径也略有不同。
一、山西琉璃文化发展历程
琉璃是一种人造水晶,是在玻璃基础上加入大量氧化铅制成的,具有晶莹剔透、光彩夺目的特点。琉璃的折射率高,在光线下绚丽夺目。其不仅是艺术品,还是宗教物品,被列入“佛教七宝”。琉璃的颜色多种多样,有绿色、紫色、蓝色、琥珀色、透明色等,它是由各种金属元素综合作用产生的,古人也称琉璃为“五色石”。
山西琉璃是中国传统工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品类,是继秦砖汉瓦之后在建筑领域广泛应用的重要材料。在汉代,山西就已经出现低温铅釉陶,但并未将琉璃用于建筑物的装饰。南北朝早中期,琉璃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普遍用于日常生活、陪葬以及建筑物装饰,琉璃饰品的色彩也逐渐丰富起来,有深绿、褐色等,用釉技术也发展为双色釉和多色釉。南北朝后期,由于战火不断,社会发展停滞,琉璃艺术的发展深受影响。北齐魏明所著《魏书·西域传·大月氏传》记载:“世祖时,其国人商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山中,于京师铸之。既成,光泽乃美于西方来者。乃诏为行殿,容百余人,光色映彻,观者见之,莫不惊骇,以为神明所作。自此中国琉璃遂贱,不复珍之。”这是琉璃用于建筑物上最早的记载,也表明这一工艺品种有了更加广泛的使用范围和更多领域的实用价值。
隋唐时期,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琉璃技术因此发展迅速。
宋代在继承隋唐时期艺术成就的基础上,琉璃的制作工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一时期,统治阶层、文人墨客对各种装饰品的要求逐渐提高,对建筑物构造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要求色彩绚丽、制作精美,对各种砖瓦、墙面的装饰制定规范,使其演变为标准构件,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琉璃技术的发展。
进入元代,虽为少数民族政权,但社会各方面深受汉文化影响,在重要的建筑物上普遍装饰琉璃瓦和琉璃脊。元代琉璃技术的发展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全国各地都有生产琉璃,且在琉璃饰品部件的标准化制作和嵌镶方法上取得了新的发展。
明清两代则是山西琉璃技术发展的巅峰时期。山西作为明代主要的琉璃生产地,其琉璃生产技术在国内的影响力大大提升。如紫禁城作为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中国古代宮廷建筑之精华,其建筑物上的琉璃饰品便多出自山西;山西大同九龙壁则是我国现存关于琉璃的纪念性建筑艺术的瑰宝。到了清代,琉璃技术的发展逐渐标准化,琉璃饰品的使用范围更广泛、装饰效果更精美。清代学者还编写了关于琉璃制作工艺的书籍,详细记录了琉璃烧制的方法和步骤、琉璃生产的标准尺寸和釉料配比,这也为后世继承琉璃工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更好地保护和发展琉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山西特色琉璃文物分类
山西琉璃色彩斑斓、造型丰富、技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从战国时期的琉璃饰品,汉代墓葬出土的绿釉壶、罐、鼎、仓、灶、盆、楼阁等,北朝司马金龙墓和北齐库狄回洛墓的釉陶器物,大同古城内北魏塔基遗址的琉璃瓦,到隋代的琉璃佛像及菩萨像,唐代的琉璃鸱吻、琉璃瓦、唐三彩,宋三彩、辽三彩等,再到元明清时期山西琉璃建筑构件占据主要地位,并成为皇家建筑构件,直至今日琉璃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古至今,琉璃一脉传承,历经千年,从未终止。以下对其进行相应分类:
(一)趣饰生活(实用器)
最初的琉璃主要是指用来装饰、佩戴的古法玻璃,自汉代以后,各种琉璃制品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开始扮演重要的角色,如汉代的壶、罐、瓶等,唐代的各种唐三彩器皿,宋金的各式低温釉枕,元明清的各式香炉、盆、碗、佛造像、酒杯等。
如明代珐华镂空人物故事罐(图1),珐华又名“法华”“粉花”,由琉璃演变而来,以黄、绿、紫三色居多,另还有蓝、白等色,色彩艳丽、线条生动、形象简练,具有独特的山西地区风格和特殊的装饰效果。这件明代珐华镂空人物故事罐高40.53、口径16.7、腹径35.42、底径18.13厘米,现收藏于长治市博物馆。其造型古朴端庄,腹壁双层,腹部内层施绿釉,外层镂雕人物、花卉、树石纹饰。通体施蓝、白、青、紫色釉,形体较大,胎体套烧,工艺水平极高,典雅大方,体现了明代山西长治上党地区珐华器高超的工艺。
(二)璃彩华居(建筑构件)
建筑琉璃是琉璃功用创新的重大突破,对琉璃和建筑的发展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以来建筑琉璃构件逐渐增多,使用地域和范围也逐渐扩大。宋金时期,宫廷、寺庙、衙署等大型建筑使用琉璃构件已成规制。元代开始,山西的建筑琉璃进入兴盛阶段。进入明代,山西琉璃制作的规模之大、分布之广、技术之精、匠师之多,均超越以往任何时代,产品大量用于宫廷、官府及寺庙建筑,其中不少还留有制作年代和匠师姓名。持续的技术传承和元明清时期的超越性发展,使得山西建筑琉璃成为高质量产品的代表。
如山西潞城市李庄文庙大成殿顶琉璃构件(图2),均为元代遗物,保存完好。其采用粗坩泥制胎,呈黄、绿两种色釉,部分绿釉彩翳较厚,已变成灰白色的银釉。殿上鸱吻造型尚存宋金遗风,雄健古朴,釉彩浑厚,为山西琉璃艺术难得的佳品。脊剎正、背面和西吻吞口内均留有题记,如“至治元年(l321)程德厚营造庙堂”“至元元年(1335)李君仁捏烧吻脊”,都说明了大殿与琉璃制作的具体年代。
(三) 延绵福梦(明器)
古人认为生死是不同世界的转换,为了死后也能享受生前的幸福而注重厚葬。明清时期大部分地区流行彩绘陶俑随葬,但晋东南地区却盛行使用彩色琉璃俑随葬,秉承着“事死如事生”的观念以及对死者的尊重,这些随葬器完全仿照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涵盖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釉色主要以绿釉、黄釉为主,兼有蓝、黑、褐等釉色。
如山西淮海公寓清代墓琉璃俑(图3)出土于淮海机械厂淮海公寓院内,2001年6月经长治市博物馆抢救性发掘清理。该墓编号M1,墓葬坐北朝南,方向北偏东12°,砖结构拱券式单室墓,由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墓室长3.6、宽2.6、室内高2.46米,平面呈长方形。室内有砖砌棺床及东西耳室,床上置双棺,在棺木两侧随葬有一组琉璃明器。因墓道未能清理,墓主不详,但可知为夫妻合葬墓。出土的琉璃明器类别有供器、生活器具、建筑、人俑及动物类等。这些明器制作精巧、造型生动、釉色亮丽,不失为一组清代早期的琉璃明器精品。明器虽是人殉和实物殉葬的代用品,仅具象征意义而无实用价值,但仍为我们探秘清代早期的丧葬习俗及琉璃制造工艺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
三、山西特色琉璃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一)注重培养传承人
随着人们对琉璃艺术追求需求和层次的不断提升,当下急需专业人才将传统的琉璃技术与现代的琉璃文创设计进行深度结合。之前,传统技术的传承主要依靠琉璃艺人的自我摸索,极大地限制了琉璃制作工艺的创新和发展。进入新时代,在对琉璃艺人进行培养时,要结合时代观念,融入现代技术,注重培养琉璃艺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要加强师生之间、地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创新培训方式方法,以达到培养新时代杰出琉璃艺人的目的。
(二)创新琉璃饰品纹样
对传统图纹进行创造性转换,进而与现代人的生活建立联系,是琉璃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另一重要途径。具体来说,通过提炼古琉璃饰品中具有象征性的传统图纹,制作成迎合时代审美、符合大众需求的琉璃产品,并运用到现代建筑雕饰、工艺品等领域,能够使传统琉璃文化真正融入大众的生活,进而达到传承的最终目的。
(三)發展琉璃艺术衍生品
琉璃艺术的传承需要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琉璃艺术的价值转化,是保护与传承琉璃技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在实现琉璃艺术价值转化的过程中,要对琉璃文创产品进行精准的市场定位,进而找出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扩大琉璃文创产品的市场需求,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进而达到对琉璃艺术保护与传承的目的。
四、结语
山西作为中国琉璃的主产地,从战国一直延续至今,两千余年来传承不衰,其历史之久、品类之繁、工艺之精、成就之高、匠师之多,在全国可谓绝无仅有,因而被誉为琉璃艺术之乡。但我们也要看到的是,如今由于大众对琉璃饰品的需求量降低,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产业萎缩、人才匮乏的困境。好在琉璃工艺的技术传承一直未中断,河津、阳城等地仍在烧制琉璃,2008年琉璃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是让我们看到了这门技艺传承和发展的希望。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当下,虽然传统琉璃技术在产品上存在着诸多的替代品,但在人文内涵和匠心精神方面,却又是无可替代的,对它的保护、复兴也是为美好生活增色添彩。
参考文献:
[1]任喆玉.浅述不同社会时期下的山西琉璃艺术[J].艺术大观,2021(23):135-136.
[2]冯静.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下琉璃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J].工业设计,2020(04):147-148.
[3]邱耿钰.辉煌渐远——山西琉璃考察记[J].装饰,2007(08):14-17.
[4]刘夏.山西琉璃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J].工业设计,2020(08):147-148.
[5]王键.山西琉璃制品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考[J].山西科技,2006(05):16-17.
[6]柴泽俊.山西琉璃 [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
李静(1980—),汉族,山西平定人。大学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博馆员,研究方向:宣传教育和展陈设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