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摘要:如今,随着博物馆的不断发展,法国著名作家安德烈·马尔罗提出的“无墙的博物馆”理论也在嬗变。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下,数字化博物馆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文章旨在通过对“无墙的博物馆”理论产生的过程以及“无墙”内涵的深入阐释与归纳,进一步探讨我国数字化博物馆未来的发展路径,阐述博物馆“云展览”的发展态势及其所面临的问题,并强调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对数字化博物馆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无墙的博物馆;数字化;云展览;艺术博物馆
“无墙的博物馆”一词出自法国艺术评论家和小说家安德烈·马尔罗所著的《无墙的博物馆》一书,后来这个概念得到了更深层次的拓展,它不仅可以用于公共的开放艺术空间,那里没有围墙将艺术品围起来,观众能够随时随地地欣赏到艺术品,例如公共雕塑,还能够被用于当前新兴的基于信息与网络的虚拟博物馆之中。本文所提到的“无墙的博物馆”,则指的是在博物馆日益快速发展的当下,如何通过对新兴技术的运用,进一步拉近博物馆和公众之间的距离,让观众乐于走进博物馆。
一、“无墙的博物馆”理论的产生
安德烈·马尔罗在他的《艺术心理学》中提出了“无墙的博物馆”理论,在其法文原著中使用的是“Le Musee Imaginaire ”,也就是“想象的博物馆”,英文将其引申翻译为“Museum Without Walls”,即“无墙的博物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无墙的博物馆”其实更侧重于“想象”,“无墙”更多的是指多向度的人与空间的关系,而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空间。
在安德烈·马尔罗最初的“无墙的博物馆”理论中,对于“无墙”的理解分为以下几个不同的方面:首先体现在博物馆陈列展示的艺术形式,相较于之前更为广泛,应当不断扩充博物馆的收藏体系,对艺术的鉴别方法需除旧布新。同时他还提出,博物馆的馆藏即使再丰富,也无法与“想象中的博物馆”的藏品相比擬;其次,博物馆在展览策划中应表现出作品之间的有机联系。
由此可知,安德烈·马尔罗所想象的“无墙的博物馆”首先应当将艺术形式都尽可能地纳入其中;其次在展览策划方面理应将作品之间进行有机联系,以及体现出作品的原始语境;最后博物馆的陈列,不应再将传统的国别划分、时间线索等作为策展的逻辑。
二、新时代语境下对“无墙的博物馆”理论的重塑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无墙的博物馆”建设开始转向以人为中心,将观众作为导向,更加强调参观者与展览的互动性。因此,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该理论开始转移到“移动”的应用上。这里所指的“移动”,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展览实体空间的移动,二是“移动数字化”的发展趋势。
首先,博物馆作为信息的传播者、接收者和传递者,长期以来一直在积极运用各种媒体形式,包括音频播放、视频制作、语音导览和触摸屏设置等。随着新兴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博物馆在策展、陈展方式以及展览效果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改变,逐渐摒弃以往传统的静态陈列方式,转而走向动态展览。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不再沿用过去封闭式的陈展策划,更加强调作品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性。
其次,自21世纪以来,数字化馆藏已成为世界各地区博物馆普遍认可的发展趋势,它是未来博物馆发展的重要方向。如今,博物馆数字基础设施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且数字博物馆也能使各个博物馆间形成相互的联系。另外,博物馆方面也开始发现,线上观众相较于简单的在线浏览藏品图像,更希望数字收藏能够变成展示藏品收藏故事的平台。安德烈·马尔罗提出的“无墙的博物馆”理论,从博物馆开始走向“虚拟化”之后便不再只是乌托邦式的想象,已成为一种现实。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博物馆开始成为一种“可携带”的日常物品。
安德烈·马尔罗在《无墙的博物馆》一书中谈到,艺术永恒的生命所在是艺术作品应走向多元化,并且需要不断打破固有的艺术形式,努力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也就是艺术品的“变形”,即艺术对复制品产生的影响作用。而摄影技术的一大特点,在于它可以还原部分艺术作品的原始环境,例如摄影可以将雕塑及其周围环境的地理状况一起记录下来。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第一次“变形”所带来的困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博物馆中的艺术作品迎来了再一次的“变形”,从“复制品”开始向“数码物”发展。
三、中国数字化博物馆的未来发展路径
(一)博物馆“云展览”的发展概况
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历来都是文博领域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各地的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纷纷积极拓展网络端业务,“云展览”“云直播”“云课程”“云互动”等线上体验模式应运而生。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刘玉珠委员的提案《关于大力发展博物馆的云展览》紧紧围绕博物馆“云展览”的发展问题,提出“云展览”已成为“互联网+”时代博物馆颠覆传统展览方式和进行创造性变革的里程碑。
1.“云展览”概念界定
“云展览”一词在多个官方场合以及文件中被提到,但都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云展览”与“网上展览”“数字化展览”“线上展览”等概念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作为现代化文化供给方式,都是产生和发展于互联网技术之下以及基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而存在的,但与此同时,“云展览”又有一些相较于其他几个概念不同的属性与侧重点。它是现代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以知识共享和馆际交流为目的,通过网络平台,并且借助多媒体、虚拟现实等多种技术手段对文物资源的数字化信息,以及与之相关联的信息图谱进行储存、组织、整合、加工,最终实现可视化再现的信息服务系统。
2.“云展览”的发展现状
⑴现代技术赋能“云展览”,实现线上线下联动。自国家文物局在微博平台启动“线上约会博物馆”项目以来,各大博物馆积极推送优质内容,陆续有300多家博物馆的线上展览项目被公布。其次,上千家博物馆通过微博、微信、官网发布展览信息。观众对于“云展览”的兴趣空前高涨,各大在线展览项目的关注度也不断倍增,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推出的“全景故宫”“V故宫”项目、国家博物馆推出的“展览线上数据库”等。各地区也集中归纳在线浏览文博平台,公开共享在线看展资源,帮观众解锁看展的新渠道。
⑵展览内容突破虚拟和现实界限。除了利用网络平台、社交平台进行“云展览”策划外,有些先行一步的博物馆已经将“云展览”的真谛探索到了虚拟世界。在新时代语境下,逐渐模糊的是现实与虚拟的边界,勾勒着元宇宙“精神桃花源”的无限图景;NFT将区块链作为媒介,正在重新书写着艺术史的全新篇章。
例如,Bca Gallery是国内首个加密数字艺术画廊,其从几年前就开始从多个维度对元宇宙建筑设计与艺术策展进行开拓性探索,在元宇宙建成十多个数字艺术画廊并成功举办多场线上展览活动(见图)。2022年,Bca Gallery在上海外滩正式建立线下画廊,并举办元宇宙主题月,实现了线下画廊和线上艺术空间的融合对话,是将“云展览”从现实空间推进至虚拟空间的一次成功实验。
(二)博物馆“云展览”现存的问题
1.线上展览资源有待开发和整合
近年来,国家文物局定期、分批推送了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资源,各地区也通过微信小程序、手机App等平台,将当地的线上展览资源进行分享,帮助观众及时观看展览。但就目前的博物馆“云展览”以及资源的共享来看,都还只是小范围的尝试,尚未形成系统性、聚合型、规范性的平台,未来还需要继续开发和进一步的深化。
2.“云展览”质量良莠不齐
一些大型博物馆由于前期数字化、智慧型博物馆转型的铺垫和经验累积,新形势下加大了对线上展览的投入,因此在“云展览”的夯实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技术还不够成熟、功能发挥不足以及体系不健全等原因,部分博物馆特别是中小型博物馆出现了展示内容的单一化和陈旧化、展示方式的形式化与粗糙化等问题,有的甚至只有图片和视频,这其实已经违背了“云展览”展示传播的目的。实际上效果远没有线下展览好,难以满足观众多样化、沉浸式的观赏需求。
3.博物馆线上运营模式待更新
此前大多数博物馆将运营的重点放在实体场馆的服务上,从而忽略了线上服务的配套整合。目前线上博物馆、“云展览”等形式还是停留在展览展示的阶段,缺少清晰的运营模式和盈利途径,仍然属于依托在线下博物馆上的一个分支。是否要将线上展览作为一个独立模块去经营,并且增加知识付费等功能,是博物馆线上运营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
(三)数字博物馆未来发展路径
承担对外的宣传与教育,是博物馆作为文化服务机构的责任和使命。因此,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博物馆不应还只停留在传统的线下展览与公共文化活动的模式上。应该让博物馆跟随时代的脚步,顺应当下环境并及时作出调整,也只有这样,博物馆文化才能真正做到经久不衰,从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加强“云展览”平台建设,首先离不开国家政策和政府的支持。随着“互联网+”时代文博的发展,我国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各级各类博物馆积极提供高质量的数字文化资源。在政策指引下,应当顺应数字资源开放的脚步,围绕博物馆优质数字资源和线上服务制定相应的法规,让博物馆线上资源的使用更加规范和全面。
其次,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数字化博物馆科研技术层面的投入力度,为博物馆线上展览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博物馆应当充分利用新技术,优化数字化的展示功能,进一步提升观众的互动体验。同时借助融媒体平台,拓宽文物资源的公开渠道,挖掘更贴近公众生活方式的展示方式,增加公众参与,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真实需要。
博物馆还应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数字化博物馆体系建设离不开文物数字化人才的加入,因此,高校和科研机构要充分发挥其职责,发挥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作用。
最后,博物馆需要改变以门票等为主要盈利的单一线下商业模式,继续挖掘线上展览的衍生价值。例如,博物馆文创产品在近年来吸引了大量的关注,文创产品的销售也成为一些博物馆重要的资金来源。
四、结语
总的来说,“无墙博物馆理论”的嬗变和数字化博物馆的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积极借助科技力量,突破传统艺术展示的限制,使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艺术创作和欣赏中来,进而推动艺术的多元发展。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理论和实践,以适应时代的需求,為数字化博物馆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法]安德烈·马尔罗.无墙的博物馆:艺术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芳.博物馆“云展览”传播模式探索[D].湖北美术学院,2022.
[3]凌维婕.从5G技术谈“无墙的博物馆”的理论嬗变与策展实践[D].中央美术学院,2020.
[4]刘玉珠.大力发展博物馆“云展览”[J].中国政协,2020(12):54-55.
[5]杨拓.新技术视角下博物馆发展实践与趋势[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9(11):146-152.
[6]徐丹丹.公众与无墙的美术馆——从“FARET立川”艺术项目出发[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03):56-58.
[7]黄艳.无墙的博物馆——谈未来博物馆的运营理念[C]//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2014年“未来的博物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2014:4.
[8]陈冰冰.无墙的美术馆——798艺术区特质及其与公众关系的研究和考察[D].北京服装学院,2012.
[9]单霁翔.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关于广义博物馆的思考[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10]徐士进, 陈红京, 董少春. 数字博物馆概论[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11]康熙民,孟庆金.在传播科学中传承文明——博物馆研究论文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7.
[12]黄洋.打造无墙的博物馆——博物馆“云展览”“云教育”探析 [J].艺术博物馆,2022(05):24-35.
作者简介:
禹洁琨(1998—),女,汉族。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管理与教育研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