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牌坊: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隐喻

时间:2024-05-20

摘要:牌坊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中重要且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构件,其发展历程显示着中国传统建筑技艺的发展脉络,对于研究中国建筑艺术和社会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牌坊;传统建筑;文化隐喻

20世纪50年代,随着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兴起,对于牌坊的研究开始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半个多世纪以来,牌坊研究主要集中在地域牌坊和贞节牌坊两个方面,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城市发展、地域文化和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

牌坊是一种特殊的门式建筑,其外观和基本功能与门类似,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建筑,其历史悠久、盛行全国。一般认为,牌坊发端于汉代的衡门,最终成熟和兴盛于明清。虽然牌坊是作为一种实用建筑而诞生的,但它长期以来一直被官方作为道德教化的工具,因此也被赋予了文化内涵。牌坊是中国独特的建筑形式,国外对其进行的研究较少,而国内关于牌坊的研究多见于传统建筑的综合性书籍,系统的专业著作较少,学者们更关注地方牌坊与地域文化的互动关系。本文采用物质文化史的研究方法,以牌坊为研究对象,从两个角度探讨明清时期牌坊发展与社会历史的双向互动:一是通过对这一时期牌坊外观、结构、材质的分析,探讨牌坊实用功能的发展;二是分析牌坊作为一种建筑形式,是如何随着这一时期社会历史的发展而逐渐被赋予文化内涵的。

一、作为实用建筑:明清时期牌坊实用性的发展

牌坊是明清时期最重要、最流行的建筑形式,其形制和结构在这一时期相较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牌坊最初是一种实用性建筑,作为“门 ”来连接和分离里坊制城市的不同区域。明清时期,虽然里坊制城市消失了,但牌坊却发展成为规模更宏伟、结构更复杂的独立建筑。 从历史记载和现存的牌坊遗迹来看,这一时期,三间四柱的牌坊数量最多,五间六柱的牌坊规模最大。牌坊的基本结构为两根柱子和一根横梁的组合,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间”。“间”是衡量牌坊大小的单位,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平面、立面、空间、结构的基本单位。“实”的柱与梁构成“虚”的开间,这种立体结构与平面布局的结合就是牌坊的建筑特色。早期的牌坊形式简单,通常是一个有两根柱子的单间,因为它们只充当门。然而,到了明清时期,作为官方建筑的牌坊被要求展示其宏伟的气势,有时甚至作为地方的代表性建筑。因此,为了满足现实的需要,逐渐出现多柱多间的大型多间牌坊。多间牌坊一般以最中间的开间为最高最宽,方便马车通行,称为“中间”(或称“当心间”),左右两侧的开间称为“副间”,较低较窄,供行人通行。多间牌坊的建设,既能有效解决单间牌坊空间跨度有限的问题,又能解决城市发展带来的交通问题,体现了建筑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历史趋势。由于牌坊的特殊结构,无论哪种类型的牌坊,其柱数均为双数,间数均为单数。

在立柱和开间数量增加的同时,牌坊的高度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明代牌坊建造中出现檐楼是牌坊建筑艺术成熟的标志,檐楼的数量随著开间数量的增加而增加,高度则是从中间向两侧递减的。檐楼包括两部分:额枋和斗拱。明朝政府将斗拱作为牌坊的建筑构件,具有重要意义。斗拱是中国建筑中特有的构件,并且在普通建筑上不许使用,因为它被视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工具。斗拱在牌坊建筑中的出现,不仅使牌坊更加美观、宏伟,而且还赋予其文化意义,使牌坊从实用性建筑发展为纪念性建筑。除了建筑主体结构的变化外,牌坊的构件也更加精美。作为主要构件的立柱和横梁产生了不同的形式,进一步增强了牌坊本身的坚固性和耐久性。

随着结构和外观的不断发展,牌坊的建造材料也变得越来越丰富。明清时期最常见的牌坊材料有五种:木、石、砖、琉璃、汉白玉。木材是牌坊的原始材料,也是使用时间最长的材料。木质牌坊结构简单,易于建造和雕刻。然而,在明清时期,由于木质材料的脆弱性,木材较少用于建造牌坊。木质牌坊作为室外建筑,既不防水,也不防腐蚀,很容易被自然侵蚀破坏,所以保护困难,遗存最少。

石材是明清两代使用最多的牌坊材料。分散在全国各地的牌坊在作为官方奖励存在的同时,仍需发挥其实用功能,同时这一时期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商业发展带来的频繁出行,牌坊需要承载更多的马车和行人,这对牌坊的规模和坚固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石材以其低廉的价格和坚硬的质地实现了对牌坊的新要求,逐渐成为牌坊建造的主要材料。石牌坊价格低廉、坚固耐用、易于维护和保养,因此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流行起来。此外,由于政府将牌坊作为教化的工具,牌坊也被赋予各种文化含义。人们开始在石牌坊上雕刻符号、图案、文字等内容,以显示其文化价值。具有文化内涵的石牌坊进一步与不同地区的建筑特点相结合,逐渐发展成为集审美性、实用性、寓意性、内涵性等于一体的建筑。

明清时期,砖成为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主要材料,砖牌坊也随之出现。与现代使用水泥砂浆的砖式建筑不同,这一时期的砖牌坊完全是依靠人力将砖一块一块堆砌起来的,再用糯米浆作为黏合剂。因此,砖牌坊成本高、建造难度大,且坚固性和稳定性较差。由于对外观的审美要求很高,大多数砖牌坊都使用刻有图案或文字的雕砖,这就使其更具有文化内涵和纪念意义。

同时,随着牌坊地位的提高,琉璃和汉白玉也开始用于牌坊建造中。琉璃牌坊用琉璃瓦覆盖屋顶,使其变得华丽而珍贵。但琉璃瓦价格昂贵、数量稀少,所以琉璃牌坊通常是皇帝下令建造的御用建筑,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最珍贵和罕见的牌坊是用汉白玉建造而成的,汉白玉是一种晶莹并带有白色纹理的大理石,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建筑材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认为具有祈福避祸的功能。因此,汉白玉牌坊一般是由皇室在重要的祭祀场所或宫殿中建造的,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

明清时期,新的现实要求推动了牌坊的逐步成熟。形状和结构的改进促进了牌坊建造规模的扩大,而材料的多样化则增强其稳定性和耐久性,达到了实用功能的提升。牌坊的实用功能随其诞生而存在,但纪念功能却是在明清时期随着政府的介入和理学思想的流行而产生的。

二、作为纪念建筑:牌坊如何被赋予文化内涵

明清时期,牌坊建造由私人行为变为官方行为,这意味着只有得到皇帝的允准才能获得建造牌坊的资格。这种变化促使牌坊形成等级制度,大致可以分为四个级别:第一级是御用牌坊,级别最高,由皇帝下旨同意,国库提供资金建造;第二级是恩荣牌坊,由皇帝下旨同意,地方财政出资建造;第三级是圣旨牌坊,由皇帝下旨建造,牌坊的主人出资建造;第四级是赐赠牌坊,由皇帝口头同意,牌坊的主人出资建造。牌坊的等级不同,其规格也明显不同。官方的介入,使得牌坊逐渐从实用性建筑变成了荣誉性建筑。在皇权至上的中国古代社会,由皇帝支持建造的牌坊具有权威性和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

牌坊的文化内涵是封建伦理的产物,与理学的繁荣密切相关。理学是诞生于宋代的儒家新学派,在明代发展为学术主流,并在清代进一步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明清时期,政府用牌坊作为奖励来表彰有功之臣、有才之士、贞节之女、孝顺之子等,使这些人成为引导和育化公众的社会榜样,以实现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这也是牌坊褒扬和道德教育功能的实现。换句话说,牌坊是儒家文化和封建伦理的物化象征。

值得指出的是,理学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理论是“贞节论”。“贞节”一词最初并不是用来赞美丧夫守贞的妇女,而是赞美那些在丈夫去世后独自维持家庭并抚养子女的伟大母亲。然而,在南宋时期(1127—1279),以程颐和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开始主张抑制正常的生理欲望,并将贞节重新定义为妇女对男人的忠诚。他们进一步提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口号,要求妇女把贞节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明清时期,理学思想的蓬勃发展强化其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因此,女性贞节观念被迅速灌输到公众的思想中,得到普遍认可,并进一步获得政府的支持。根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因贞节而受到政府表彰的妇女人数从唐代的51人、宋代的152人,增加到明代的27141人,清代更是达到100万人。政府用牌坊来表彰那些在丈夫死后不改嫁,甚至牺牲自己与丈夫合葬的妇女,这种牌坊被称为“贞节牌坊”。贞节牌坊是明清两代特有的牌坊类型,也是数量最多、最为出名的牌坊。官方对贞节观念的强调和宣传,使贞节牌坊在全国各地流行起来。清代的理学家还将贞节妇女分为三类——“节女”“贞女”“烈女”,以便建立不同规格的贞节牌坊。

明清时期地方宗族势力的强大,也是贞节观念流行和贞节牌坊出现的重要原因。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是中国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宗族的稳定也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在以父权制为核心的传统宗族制度中,干预妇女的婚姻、禁止妇女再婚是维系宗族的重要方式。家庭观念是中国人重要的传统观念,统治者通过提倡和奖励贞节来禁止妇女再婚,这是保证宗族稳定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据《大明宫典》规定:“三十岁前丧夫的寡妇,如能保持贞节,五十岁前不改嫁,则免去其所在宗族的部分劳役,并赏赐贞节牌坊。”在政府和宗族的双向推动下,贞节牌坊不断建成,成为贞节观念和贞节制度的物化象征。

不同的地区赋予牌坊不同的文化内涵,这被称为牌坊文化的“地方性知识”。明清时期,牌坊遍布全国,“地方性知识”是了解牌坊本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形成。首先是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古代,一般以中央政府所在地为中心来划分地域远近。在远离中央政权的偏远边疆地区,统治者为维护边疆的安全,往往设立牌坊来表彰当地官员的忠诚和功绩。在靠近中央政府的地区,牌坊则经常被用来赞美皇帝,成为巩固封建统治的工具。其次是自然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气候因素。在以农业为导向的社会中,气候条件是决定社会生产的关键因素。因此,政府会在沿海地区设立牌坊以祈求减少水灾,在干旱的内陆地区设立牌坊来祈求增加降雨。再者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大部分牌坊都是由地方政府或所属宗族出资建造的,这对地方的经济和财政有一定的要求。此外,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与人口数量成正比,统治者也愿意在人口多的地区修建牌坊来维护和强化统治。此外便是传统文化和宗教的影响。在北方,由于受到封建伦理的深刻影响,牌坊大多用来祭祀孔子和表彰美德。而在宗族和父权制盛行的南方,当地的牌坊以崇拜祖先和赞美妇女的贞洁为主。牌坊的文化内涵受地域因素的影响,不同类型的牌坊反映了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内容。

明清时期的牌坊作为纪念性建筑,也具有纪念和承载情感的社会功能。金其桢指出:“无论哪种纪念性牌坊都有其固定的对象和独特的建筑意义,它们都是人们丰富情感和内心想法的体现,有的是赞美、钦佩、褒扬、纪念、祝福、夸耀等。”通过镌刻主人的姓名、生平和贡献,牌坊旨在表达对牌坊主人的记忆和怀念。纪念性牌坊的建造也像立碑一样,一般用于表达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或对祖先的缅怀。此外,牌坊还具有展示文化和风俗的功能。明清时期的牌坊大多设计精巧,特别是有大量的雕刻图案,雕刻题材包括各种在传统习俗中被视为吉祥的动物和植物,以及民间宗教故事,显示了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文化和习俗。

纪念性牌坊是随着明清时期理学思想的兴盛而出现的,并由政府赋予文化内涵,不仅发挥了多种社会功能,也深刻地展现了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历史。

三、结语

本文以明清时期的牌坊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探讨牌坊的两个主要属性——实用性和纪念性,对这一时期的物质文化史进行深度分析。作为实用性建筑,牌坊通过对其外观、结构和材料的改进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实用功能。作为纪念性建筑,牌坊随着理学思想和宗族势力的发展,以及地域性因素的影响,逐渐被官方化,并拥有各种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明清时期牌坊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建筑与文化的结合过程。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牌坊承载着中国的文化和历史。虽然本文在一定程度上讨论了牌坊的发展历史,但由于对理论方法和文献的运用不够充分,未能提出更多的创新观点和结论。今后对牌坊的研究可在建筑学和人类学理论的基础上对现存的牌坊遗址进行实地考察,进一步分析地理位置和地域文化对牌坊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此外,学者们还可以通过探索更多不同类型的牌坊,进一步揭示牌坊中所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程颢,程颐.二程遗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

[2]朱熹.朱氏语录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陈梦雷.钦定古今图书集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4]李诫.营造法式[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

[5]申时行.大明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4.

[6]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7]金其桢.中国牌坊[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8]金其楨.牌坊中国:中国牌坊文化[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

[9]潘德华.斗拱[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10]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0.

[11]罗越楠.中国古代牌坊设计的伦理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12]王晓崇.徽州贞节牌坊与节烈女性[J].社会科学评论,2007(03):34-39.

[13]喻中.贞节牌坊背后的制度信息[J].比较法研究,2010(05):131-139.

[14]张继焦,吴玥.地方性知识视域下的海南牌坊文化[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3 (05):100-105.

[15]张晓婧.明清徽州贞节之风盛行的原因及其社会心理分析[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41-44.

作者简介:

席雨言(1998—),女,汉族,四川德阳人。英国爱丁堡大学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性别史、中国民间信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