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摘要:乔家大院作为晋商文化的重要符号,保留有数量众多的明清家具。其中,清酸枝木圆雕九龙灯作为代表性文物,其艺术造型、机栝设计以及独有的地方文化属性,均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由于该文物长期外露展览,加之前人不当修复,诱发粉尘污染、裂隙、残缺等一系列病害,亟待修复和保护。本文将着眼于九龙灯的修复与保护,探讨竹木漆器类文物病害的修复技术要求,以寻找有效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九龙灯;竹木漆器;修旧如旧;文物保护
一、文物信息与保存现状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为清代晋商乔氏一族故居,1984年改建为祁县民俗博物馆。[1]近年来,该馆馆藏的部分文物已出现严重病害。2019年起,受祁县民俗博物馆的委托,由山西省彩塑壁画保护研究中心与山西博物院文物保护中心合作,对该博物馆的木质文物进行了系统调查及病害检测,拟对包括清酸枝木圆雕九龙灯、清酸枝木犀牛望月镜架在内的19件病害严重的竹木漆器类文物进行保护和修复。
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20世纪80年代初,为应对祁县民俗博物馆开馆,曾组织当地木匠对馆内构件散落的木质文物进行整修,清酸枝木圆雕九龙灯亦在此列。此举导致出现大量不当修复的情况,仅九龙灯一件文物便存在酸枝木构件被替换为榆木、烛台断裂区域使用铁丝缠绕固定导致产生锈蚀及白乳胶痕等不当修复痕迹,已对文物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除不当修复产生的病害,九龙灯长期在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外露展示,导致严重的粉尘污染、漆膜脱落等病害,此外还伴有裂隙、断裂、糟朽等病害。如不及时进行干预,将极大影响文物寿命。
九龙灯的全名为“清酸枝木圆雕九龙灯”,一式两件,文物编号分别为0702-1、0702-2,修复前悬挂于乔家大院2号院展厅内(图1)。
九龙灯通高91厘米,依托榫卯结构连接,构造严密,具有拆卸便捷的特点。灯具下端由四条可灵活伸展的龙构成四方烛台,龙身拉伸后,可有效避免烛火损伤灯体,同时完美契合龙蜿蜒盘曲的特点。经测算,修复组发现点燃后的烛火映衬于玻璃镜面形成折射,加强照明效果。
九龙灯由酸枝木打造,从上至下分为七层:顶部为六瓣葫芦,取“福禄”之意;其下为四条分居四方呈扬天状的龙,龙口中衔有铜环,用于悬挂流苏;一块碟盘状木板将二三层分隔;第三层与第五层相似,均为呈直立状的龙;第四层呈八面体灯笼状,每一面均嵌有玻璃或玻璃画,玻璃画内容为山水景观,为肃穆的灯具平添一丝意趣;第六层由四条可活动的龙构成四方烛台;底部则是一只朝向地面的龙首。
二、修复思路与措施
对清酸枝木圆雕九龙灯的修复,具体流程为:依照榫卯结构拆解→确定具体病害→除尘清洗→断裂区域修补、加固→裂隙修复、加固→补齐缺损部件→打蜡→重新拼接。
(一)文物拆解及病害確认
九龙灯整体由榫卯勾连,所有部件依托于中部长72厘米的八棱柱支撑。我们使用不会留下胶印的小号标签纸对部件方位进行标识并拍照记录,随后对其进行拆解(图2),拆解后部件统一存放,避免丢失。[2]
经统计,0702-1号文物共计19处大型构件,涉及的病害包括:通体粉尘污染;葫芦处存在长约8、最宽处约1厘米的裂隙;底部榫卯结构松动;构件人为替换。0702-2号文物共计19处大型构件,涉及的病害包括:通体粉尘污染;灯罩位置一处玻璃镜片缺失,一处小型配饰缺失,灯罩底部存在一处长约7厘米的裂隙;底部龙身断裂,且使用铁丝缠绕;部分榫卯结构松动。
(二)除尘清洗
由于长时间外露展览,两件文物通体被粉尘所污染,0702-2号文物灯罩处伴有鸟类排泄物痕迹,底部龙身位置由于长期被铁丝缠绕,表面附着大量锈蚀痕迹,亟待清理。
首先使用洗耳球,按由上至下顺序清理九龙灯表面浮灰,随后使用软毛刷、细毛笔等工具,进一步将文物表面强附着的灰尘等污染物进行清除,顺序为从上至下,避免上部落灰造成二次污染。反复多次,直至表面基本无浮灰为止。
将无水乙醇与去离子水按照1:1比例调配2A溶液,使用脱脂棉签蘸取少量去离子水或2A溶液在九龙灯表面、榫卯结合处、缝隙及纹饰部位,按照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的顺序进行清洗擦拭。对于表面可直接清除的污染物,使用去离子水作为清洗试剂;鸟类排泄物、铁锈等不易清洗的污染物,使用2A溶液进行清洗。
(三)断裂区域修复加固
0702-2号文物底部龙身完全断裂,仅使用细铁丝捆绑支撑。对于该区域的修复,修复组成员提出了两种解决方式:
第一种解决方式为直接粘接,使用鱼鳔胶对断裂两侧进行粘连,随后以夹板固定,直到两侧完全连接。该方案不会对文物造成损伤,但后续胶力维持时间无法保证,有可能造成二次断裂。
第二种解决方式需要在断裂面一侧嵌入钢钎,以此实现断裂面两侧的重新连接。相比第一种解决方式,该修复措施可以保证断裂面长期处于稳定状态,更加可靠,但加入钢钎会对文物造成一定损伤,加之断裂面两侧存在镂空雕刻,近距离肉眼可直接观察到钢钎。
经过反复研讨,修复组最终选择第二种解决方式。选取两根长度约10、直径1厘米的钢质钎杆,借助台钳矫形拉直。使用小型精磨机在文物断裂面一侧钻取两处深5厘米的孔眼(图3),并在文物表面使用可擦拭颜料标记孔眼位置及深度。再使用砂纸打磨钢钎,去除表面污物,涂抹适量鱼鳔胶后插入孔眼内(图4)。
完成一侧钢钎置入后,按照钢钎对应位置在另一侧钻取孔眼,预留钢钎位置涂抹鱼鳔胶,将断裂面两侧合并,清理溢出胶体,完成初步拼接。
随后对文物拼接处缺失部位进行补缺处理。以0702-1号文物同位置为参考,使用酸枝木木料制作补缺构件,并进行打磨、雕刻,直至纹饰与断裂部位完全契合后,使用鱼鳔胶粘接补缺材料。粘接完毕,使用木工卡对拼接、补缺后的位置进行定型、加固(图5)。木工卡与文物直接接触的部分使用木块进行分割,避免直接接触对文物造成进一步伤害。待断裂面两侧状态完全稳定后,移除木工卡,完成断裂修复(图6)。
(四)裂隙修复
该套文物共存在两处严重裂隙,分别位于0702-1号文物的葫芦位置以及0702-2的灯罩底部。以0702-1号文物葫芦处修复为例,依照裂隙长宽裁切酸枝木片,嵌入断裂面中,而后将鱼鳔胶与酸枝木粉末充分混合,制作补缺胶泥,再使用竹签、毛笔等工具将胶泥填充进缝隙中,而后将填充的木片使用沙叶打磨至与葫芦本体完全契合。
除大型裂隙外,九龙灯表面部分区域伴有少量细小裂隙及小面积残缺。对于此类裂隙缺损,使用酸枝木粉末混合鱼鳔胶制作胶泥进行填充。完成填充后,使用沙叶打磨补全区域,去除木材表面毛刺,使之呈现木料纹理,完成裂隙修复。
(五)缺损部件补配
九龙灯缺损部件集中于0702-2号文物的灯罩位置。选取厚度适当的老旧水银镜片,依据缺损位置长宽进行裁切,插入缺损镜面所在凹槽(图7)。随后裁切长度适当的酸枝木条,封堵凹槽,完成缺损镜面补配。
依据0702-1号文物同位置木构件,对0702-2号文物缺损位置木构件进行雕刻打磨至基本一致,使用鱼鳔胶粘接于缺损位置,以麻绳捆缚、固定,直至补配位置与灯罩完全贴合(图8)。
(六)表面擦蜡保养及拼装
将白蜂蜡、黄蜂蜡、川虫白蜡按照0.5:0.5:1比例混合配置,使其硬度达到70以上,符合烫硬蜡标准。使用恒温调控风枪融蜡后均匀上蜡打光,上蜡工具选择软布,打光工具选择猪鬃刷,不得使用砂纸打磨,待文物表面呈现古典家具自然色彩后即可[3]。待擦蜡保养后,检查所有修复步骤的完成情况,以及文物表面无病害后,依照标签对其进行拼装。考虑到该文物之前使用普通铁丝进行悬挂,且该铁丝并非文物原配,因此,在拼装阶段,修复人员将铁丝更换为更加结实可靠且不易锈蚀的黄铜丝,并定制了可快捷拆卸的挂钩。至此,清酸枝木圆雕九龙灯修复全部完成。
三、问题与思考
(一)时代局限与不当修复
如前文所述,对清酸枝木圆雕九龙灯的修缮与保护,不仅需要解决自然环境造成的各种病害,还需要克服铁丝捆缚、白乳胶使用痕迹等前人不当修复造成的种种影响。
文物尊严,这是文物修复过程中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每一位合格的文物工作者在修复文物的过程中,都应给予文物以尊严。
文物亦或是文化遗产,蕴涵着一个民族的根与魂,绝不应被粗暴对待。积极主动地向民众科普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是每一位文物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其意义绝不亚于在修复室内使文物重获新生[4]。
(二)文物原真性与展览效果
据乔家大院工作人员介绍,九龙灯原本于第三层龙嘴处悬挂有流苏,第六层灯台位置原放置有小灯碗,后来全部丢失,且没有明确的影像资料留存。依据第三层龙嘴内残留的铜环以及第六层龙首顶部凸起可判断,流苏、灯碗确实存在,但具体形制、颜色均不可考。
在完成九龙灯的修复后,就是否应在文物表面悬挂流苏、放置灯碗这一问题,修复人员以《威尼斯宪章》中所提及的“补足缺失部分,必须保持整体的和谐一致,但又必须使补足的部分跟原来部分明显区别”[5]为出发点,与乔家大院工作人员进行了细致交流。在笔者看来,对于博物馆展览型文物,在满足“修旧如旧”的同时,以不破坏文物原本状态为前提,适当加入可推测出但缺乏证据还原的文物旧有元素,并在展牌中说明,可以使观众更好地了解文物原本功用属性,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作用。
最终,考虑到展陈效果,修复组在对应区域加配可便捷拆卸的流苏、灯碗(图9)。两件配饰的加入,可使游客更好地了解九龙灯是一套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在未来,如若发现与文物器型有关的影像资料或文字描述等,需及时对现有配饰进行更换。
参考文献:
[1]王正前.乔家大院史料综览[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12.
[2]何拓,罗建举.红酸枝木显微构造美学应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6(04):24-26.
[3]周鲁生.故宫倦勤斋木质文物修复技术方案[J].文物修复与研究,2007(00):178-189.
[4]賀贵明,赵清荣.我国文物修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物修复与研究,2003(00):462-465.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中国国家文物局.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件选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李正佳(1985—),男,汉族,山西娄烦人。本科学历,文博馆员,研究方向:彩塑、壁画及可移动文物的研究及保护。
参加工作以来,负责及参与编制各类文物保护设计方案60余项;主持及参与修复古代壁画420余平方米;主持及参与修复可移动馆藏文物470余件。2022年在山西省文物保护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壁画修复二等奖。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