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明吴氏墓压金云霞翟纹霞帔织物的复制与实践

时间:2024-05-20

杭航 朱立群 李笑苏

罗是中国传统丝织物,是我国历史悠久和高度文明的产物。明宁靖王夫人吴氏墓出土的压金云霞翟纹霞帔,经专家认定,是迄今为止经密度最高的八经循环四经链式绞罗。该面料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代表了明代超高的丝织技艺水平。苏州市锦达丝绸有限公司对该霞帔织物进行分析研究,从制作工艺、组织结构以及上机装造等方面进行复制。经过三年多的反复实践,该霞帔面料终于复制成功,对于探索古代纱罗组织结构范畴和完善纱罗组织系统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明吴氏墓压金云霞翟纹霞帔出土背景

压金云霞翟纹霞帔出土于江西南昌宁靖王夫人吴氏墓,2001年12月由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该墓出土纺织品40多件(套),因埋藏环境较好,且发掘现场保护到位,棺内墓主身上及陪葬的服饰基本保存了较完整的外形,穿叠次序未受扰乱。吴氏身穿明代皇室女眷礼服,是迄今发现的明代最完整的后妃系列礼服。特别是一套参加册封庆典活动的织金云凤纹冠幅及素缎大衫和霞帔的出土,是我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好的后妃礼服。明代衣冠服制中霞帔实为命妇礼服,有其固定的组合与搭配,并通过质料、色彩与纹饰区分等级。

吴氏墓出土的霞帔由两条长245、宽13厘米的罗带制成,前端制成尖角,并对合拼缝在一起,上缝三条2厘米的细罗襻,用于挂霞帔坠子,霞帔末端平直。在距离霞帔尖端120.5厘米处,罗带内侧各有1个纽扣,用于与素缎大衫领侧的纽襻扣合;距尾端90厘米处,内侧各缝有一长20、宽0.6厘米的系带,霞帔绕过领肩后,系带系合固定。

吴氏墓素缎大衫与霞帔穿着于墓主衣身最外层,于2013年送至中国社会科学院纺织考古部进行第二次专业清理与修复保护(图1-1、图1-2)。2014年苏州市锦达丝绸有限公司受纺织考古部委托,对压金云霞翟纹霞帔进行复制。

常见纱罗组织分析

1984年,河南郑州考古所在河南省荥阳县青台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发掘了一块距今已有5600多年历史的浅绛色罗织物,是迄今为止全世界发现的最早的丝织物。据考古研究发现,商周时代已出现两经相绞和四经相绞的素罗织法;秦汉时期出现了提花罗织物;隋唐时期,织罗技术与印花相结合,产品美观且富有新意,衣轻罗成为贵族女性的传统;宋代福州南宋黄昇墓、德安南宋周氏墓等出土了大量经典纱罗织物,标志着罗织造技艺达到鼎盛;元代工匠在纱罗中织入金线,出现了极其奢华名贵的绡金绫罗、金纱罗等;到了明清时期,纱罗品种更加丰富,品种达五十多个。

根据组织学定义,凡经线起绞、纬线平行交织的织物均可称为纱罗织物,其组织即为纱罗组织。纱罗的主要品种分为无固定绞组和有固定绞组两大类。无固定绞组的罗组织又被称为链式罗,最常见的是四经绞罗。有固定绞组型主要分为两经绞纱罗、三经绞纱罗两大类。

(一)两经绞纱罗

两经绞纱罗组织的绞经和地经比为1:1,其最简单的是一纬一绞的方孔纱,又称单丝罗(图2)。到了明清时期,由这种绞纱组织和平纹组织变化而成的两经绞纱,品种繁多,如实地纱、亮地纱、芝麻纱等。

两经绞罗是指每隔三、五、七等奇数纬后经线绞转一次的罗。目前流傳下来的两经绞罗有横罗、直罗等(图3)。

(二)三经绞罗物

三经绞罗织物的绞经和地经之比一般为一绞二。根据其组织结构的不同,可又分为三经绞平纹花罗、三经绞斜纹花罗、三经绞隐纹花罗等(图4)。

(三)四经绞罗

在最常见的四经绞罗中,地经和绞经之比1:1,地经和绞经相间排列,绞组之间交错打乱,故称无固定绞组,又称链式罗(图5)。不同于固定绞组罗已实现机织量产,四经绞链式罗至今只能木织机手工织造,无法量产。

霞帔原件测试分析及复制织物规格的确定

为了求证和复原,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纺织品考古专家王亚蓉老师指导,共同对其进行实践性研究和求证,还原历史上压金云霞翟纹霞帔制作工艺。通过实验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对霞帔实物进行研究,发现单条霞帔罗带使用整幅罗料,为八经循环四经绞链式罗,是迄今为止发现经密最高的八经循环四经链式绞罗(图6)。

根据实物原件,借助显微镜、经纬密度仪分析,对吴氏墓压金云霞翟纹霞帔进行科学复制,采用最传统的方式来基本还原明代纱罗织造的高超繁复的技艺,在规格上达到与原件最为接近的要求。综合整理后制定织物的规格如下:

(一)门幅

根据实物测定,织物门幅幅宽32、长度270.5厘米。

(二)经纬原料

织物为100%桑蚕丝材质,经纬线加工按所测数据进行分析,经线约为31dtexX2生丝,捻度约1.5T/s,纬线约为46.6dtexX7熟丝。

(三)经纬密度

依据实测,经密92根/厘米,纬密15-17根/厘米(手工木机打纬差异)。

(四)织物组织

压金云霞雀纹霞帔面料织物组织为八根经循环四经链式绞罗,纬线循环为四根。绞经和地经之间的经排列为1:1,即1根绞经与1根地经相间排列,由2根绞经和2根地经(单根相间)排列在一组中相互扭绞,在结构图中可以看出,吴氏墓出土的霞帔面料组织结构也是四经链式绞,这种高密度四经绞素罗,其装造构成非常复杂(图7)。

查阅历史资料,这种四经链式绞目前无从查到,是首次出现这样的链式绞结构,为一种新型四经链式绞罗。组织结构在八根经线循环中由绞经13、57同地经24、68向下扭绞,相隔一根纬线后由绞经35、71同地经46、82交叉两根经线后再向下绞扭,同样每四根纬线形成二个交叉绞组,从而形成横条罗纹链式绞条纹的外观,绸面有凸起的横条纹,质地密致厚实,手感挺括,厚度适中。

明吴氏墓压金云霞翟纹霞帔复制过程

(一)原料的加工工艺

经反复试验,最后确定了原料加工工艺流程。

1.经线:挑剔→泡丝→络丝→并丝→加捻→定型→成筒→牵经

2.纬线:挑剔→络丝→并丝→成筒→脱胶→摇纡→加湿

(二)机织与绞综的选择

基于纱罗组织,通常有两种常见绞综选择(图8)。一种是金属绞综,金属绞综一般用于织物经纬密度比较稀疏的织物;另一种是线制软综做半综,相对于金属绞综的优点是综框数少,装造简便,织物的经纬密度高低都能使用。

(1)金属绞综                             (2)線制半综绞综

以上两种绞综的方法虽然被织造工厂广泛使用,但是吴氏墓出土的霞帔面料组织结构是四经链式罗,显然都无法使用,必须采用古代纱罗全手工的织造方法,选用传统木织机,自制线软综,无固定式的综框装置,开放式的绞法(图9)。

因为织物的经密度很高,比以往普通的四经绞罗要高出一倍以上。首先要考虑的绞综(软综)也要细一倍以上,并符合以下条件——细、光滑、耐磨、强力和适当的柔软度。经过反复的试验,最后确定用了3根100D锦纶丝,初捻1200T/s,复捻700T/z。

(三)穿综工艺

根据吴氏墓出土的压金云霞翟纹霞帔多实物组织结构,设计了相应的穿综工艺(图10)。经线每八根循环以单数为绞经,分前后两组软绞综C1、C2,C1为前绞软综,每个经线循环中有二根软绞综,分别穿入各2根绞经(7、1)和(3、5)。C2为后绞软综,每个经线循环中有二根软绞综,分别穿入各2根绞经(1、3)(5、7),即两组绞综C1、C2分别交叉二根入绞,C为基综,L为地综(地经偶数2、4、6、8)。纬每循环为4根。设计运动开口为下向单开口织造,四根纬线循环程序如下:

1.C1向下,形成开口,引纬—平综—打纬

2.C向下,形成开口,引纬—平综—打纬

3.C2向下,形成开口,引纬—平综—打纬

4.C向下,形成开口,引纬—平综—打纬

(四)已复制成功的霞帔面料

现已成功复制高密四经链式绞罗霞帔面料(图11),织物组织既紧密又清晰,绸面平挺、手感好,对照霞帔实物(图12),保持了织物原有的风格特征,成品外幅32、长度270.5厘米,每件用料2个长度共510厘米。织物质量21姆米。

织造操作难点

该高密四经链式绞霞帔面料复制需交替采用三种梭口织造,顺序为:⑴绞转梭口C1→⑵开放梭口C→⑶绞转梭口C2→⑷开放梭口C,共四梭循环。织机选择全木织机,手工织造操作(图13),且四次循环梭口的成型都是不清晰梭口,所以操作难度非常大。

面料织造过程中,室内湿度低于45%以下容易起毛,需将湿度保持在60%—75%。织造时开口都需用梭板架起后才形成梭口,用这种引纬—平综—打纬的手工技法同时,也增加了经线与纬线之间的摩擦,避免了纬线的回弹。

结论

明王夫人吴氏墓高密四经链式绞霞帔的出土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代表了当时丝绸织造技艺的最高水平。四经绞罗在我国古代丝绸中独树一帜,不同于常见四经绞罗组织结构,吴氏墓高密四经链式绞罗的特殊链式绞法是考古学中的首次发现,工艺繁复,技艺高超,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结晶。高密四经链式绞罗的复制成功,使得濒临失传的链式绞罗织造技艺得到良好的传承和保护,意义重大,也推动了纺织考古对纱罗织物新课题的研究。如何进一步传承和保护这项古代织造技术,让世人对其有所了解,我们必须努力摸索更多的织造线索,发掘和完善这一古老的技术成就。

(作者工作于苏州市锦达丝绸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