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瑞霖
如果一方砚上有名人题铭,又配以文人喜欢的清供图,那可谓雅上加雅,弥足珍贵。可巧,我收藏有一方颜元铭清供图祁阳石砚(图1、2、3、4)。这方砚长18.3厘米、宽10.8厘米、厚1.6厘米。面有边框,门字形,上部饰回纹。砚池大,靠下边中间凸起半圆,上剔地浮雕一麒麟,张嘴瞪眼,体态雄壮,迈步向前,全身布满鳞甲,身前身后火焰腾起。下为砚堂。堂、池之间起棱分隔。背浅复手,内浅刻清供图:中间放立大花瓶,内插如意、珊瑚,瓶前摆佛手、古器皿,瓶后有奇石。图上阴刻行书“福寿如意”,落款“乙丑立春颜元铭刻”,此处乙丑应是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花瓶插如意,寓意平安如意,佛手谐音“福寿”。铭文图像相互映衬,更显制砚者匠心独运。砚为祁阳石琢就,紫红色,有多处黄金斑,色泽艳丽,石质细润。全砚雕工精细,构图饱满,形象生动,寓意丰富。
颜元是清初著名的儒家、思想家、教育家,“颜李学派”创始人。他初字易直,更字浑然,号习斋,直隶博野县北杨村人(现为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他一生坎坷,却敢于冲破重文轻实的传统教育,批判玄学、佛学、道学以及宋明理学,提倡实学。正如梁启超所言,“博野颜元,生于穷乡,育于异性,饱更忧患,艰苦卓绝。”颜元生于1635年4月27日,卒于1704年9月30日,在世69年,生活在明末清初。其父颜昶被一位小官吏朱九祚收为养子,颜元生在朱家,后其父与朱家失和,于颜元4岁时,随清兵逃到关外。其母因其父无音信而在颜元12岁时改嫁。颜元与其祖父母一起生活。其从小所受教育与众不同。他8岁发蒙,“从学于吴持明。吴能骑、射、剑、戟,精战守机宜,通医术,又长术数”,颜从小就学到这些实用技艺。19岁,“又师从贾珍。贾主张以‘实为生活的准则,提倡‘讲实话,行实事”。吴、贾两位老师对颜元后来的“实学”思想影响很大。颜元19岁中秀才,但他没有继续走科举之路。20岁“究天象、地理及兵略”;21岁“阅《通鉴》,忘寝食”;22岁学医;23岁“学兵法,究战守机宜,尝彻夜不寐”;24岁开私塾教书,毕生从事教育事业,并开药铺,行医资助生活。62岁时,还主持肥乡漳南书院。颜元一生培养了众多学生,其中有记录可查的达100多人。他的学生李塨(1650—1733)继承和发展了他的学说,形成当时有影响的“颜李学派”。颜元的思想有个转变进程。他年轻时,也“深喜陆、王”,“知程朱理学之学旨”。后来,“因司周公六德、六行、六艺,孔子之四教”而改弦更张,转而猛烈抨击程朱陆王学说。他在教学中极力批判自汉以来二千年的重文轻实的教育传统,提倡实学。他认为,传统教育的一个突出弊端是脱离实际,尤其是宋明理学“穷理居敬”、“静坐冥想”的主张,只从章句训诂、注解讲读上下功夫,严重脱离实际,培养出来的学生无经天纬地之才,不仅害己,也害国。他尖锐指出:“误人才,败天下事者,宋人之学也”。颜元还深刻揭露当时“非朱子之传义不敢言”的八股取士之害,指出,“天下尽八股,中何用乎,故八股行而天下无学术,无学术则无政事,无政事则无治功,无治功则无升平矣。故八股之害,甚于焚坑。”颜元还批判了传统教育中的“义”、“利”对立观,认为“利”和“义”两者并非绝然对立,而是能统一起来的。“利”是“义”的基础,“利”不能离开“义”,必须合乎“义”。颜元主张培养“实才实德之士”,要通过“实学”、“实动”、“实行”,造就品德高尚,有真才实学的经世有用人才。他坚持“实行”的教学法,指出“觉思不如学,而学必以习”,“见理于事,因行得知”,认为要獲得真正有用的知识,必须通过自己亲自“习行”,“躬行而实践之”。他在教学中,强调“六艺之学”,还重视农业知识的传授,进行劳动教育。颜元的这些主张,虽然是为了巩固封建社会,有他的历史局限性,但对今天的教育改革,仍有启迪和借鉴作用。在当时宋明理学占绝对统治地位的社会条件下,颜元敢奋起批判传统教育,确是难能可贵。难怪梁启超称赞他“对于旧思想之解放,最为彻底”。钱穆也赞扬说“以言夫近三百年学术思想之大师,习斋要为巨擘矣。岂仅于三百年!上之为宋、元、明,其言心性义理,习斋既一壁推倒。下之为有清一代,其言训诂考据,习斋亦一壁推倒。”
该砚的面、背纹饰,既各有特色,又相互补充,异曲同工,都是表达一种心愿——吉祥如意。砚岗所雕麒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瑞兽。《礼记·礼运第九》中说,“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把麒麟地位提高到与龙凤相同。传说麒麟性情温和,能活两千年。麒麟出处,必有祥瑞,有麒麟送子之说。还把它比作才能杰出的圣人。相传孔子出生前后都有麒麟出现。其实世上并没有麒麟这种动物,它和龙、凤一样,是远古人类想象出来的图腾,外貌集狮头、鹿角、虎眼、麋身、龙鳞、牛尾于一身,称雄性为麒,雌性为麟。正因为麒麟有如此神秘的传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常被制成饰物,安在建筑上,摆在厅堂,绣在衣服上,装饰在器物上,以祈求赐福来运。砚背是一幅精美的清供图。清供,《辞源》释为“清雅的供品”。就是在室内放置供观赏的物品摆设,包括各种盆景、插花、水果、奇石、工艺品、古玩、文具等等。大的摆在地上,小巧玲珑的摆在案头,使厅堂、书斋生气盎然,增添了生活情趣。据说清供是由佛像前供花果发展而来,而后逐渐在日常生活中流行,供品扩大包括金石、书画、古器皿、文玩、盆景等一切可供赏玩的物品。清供因时间不同、功能不同、地点不同可以分门别类,如按时令分,有岁朝清供、端午清供、中秋清供等;按礼俗分,有寿诞清供、婚喜清供等;按功能分,有迎宾清供、佛事清供等;按摆放地点分,有厅堂清供、书斋清供、案头清供等。不同清供,所用供品也有所不同。如瓶中插梅花、养水仙,旁放佛手、柿子、如意等,就是春节前后的岁朝清供;若花瓶插菖蒲、艾草,旁放几粒粽子,则是端午清供;再如放几根萝卜,一棵白菜,配以玉米、倭瓜,便是山居清供。清供归根到底还要突出一个“清”字,以清新雅气为重。也因此受到标榜清高的士大夫、文人所钟爱。清供图中,最常见的是“岁朝清供图”。岁朝指阴历正月初一。“岁朝清供图”在我国传统绘画题材中,是一个独特、应时且受人喜爱的画种,它给节日平添了吉庆祥和气息,雅俗共赏,别有情趣。现存此类作品最早的为宋代宫廷画家赵昌的“岁朝图”,到清代已十分盛行,扬州画派和海上画派的诸多画家都画过“岁朝图”,代表人物有李鳝、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等。任伯年就画了不少幅。吴昌硕是画“岁朝清供图”高手,他的一幅名作《岁朝清供图》,有水仙、天竹、牡丹、佛手、菖蒲、荔枝、香橼等七种应时花果,上题“神仙贵寿多子团员,岁朝清供美意延年”。祝愿福寿齐全。2013年12月,刘海粟和朱屺瞻合作“清供图”,这年刘96岁,朱102岁,两人年龄相加,近200岁,传为画坛美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