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我国自然博物馆科普教育水平现状及发展对策

时间:2024-05-20

房珊珊

(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天津 300450)

1 我国自然博物馆提升科普教育水平的必要性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旨在改善中小学生的教育环境和质量。同年,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作为国家出台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根据规划,到2025年和203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将分别达到15%和25%,科普供给侧改革将取得显著成效。

在这样的背景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成为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和理念。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设施,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甚至已经被认为是终身教育的重要场所。约翰·奈斯比特(John·Naisbitt)曾预言:终身教育将成为第二次文艺复兴,而博物馆将成为第二次文艺复兴的重地。自然博物馆更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努力提升科普教育水平,做好高质量科普教育项目的产出,打造全民自然科学科普教育基地。

2 我国自然博物馆科普教育现状

之前我国自然博物馆主要以藏品的收集、保护、研究和展览为主,科普教育活动意识不强,教育功能不突出。相关教育活动比较单调,设置简单,缺乏互动和创新,重“展”轻“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要部署和推动下,自然博物馆将科普教育纳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了多样丰富的科普教育类活动,许多原创项目深受观众及社会各界好评,成为自然博物馆品牌文化的一部分。

虽然我国自然博物馆在展教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教育理念及方法、服务意识、项目的精细化设计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2.1 存在以展代教、展教分离的问题

博物馆目前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在理念上过分强调展示而忽略教学,在实践上展示和教学不平衡或用展示替代教学、展示和教学分离等。同时,不少自然博物馆在策展的时候并未策划依托展览的科普教育活动,导致相关教育活动在后续开发中有偏离策展理念甚至与展览中心思想不搭边的现象。很多时候策展人、研究人员和教育工作者没能形成一个优质的教育活动开发团队,在后续的开发活动中往往要么过于注重教育、少了依托展览的主题性,要么欠缺依托观众心理需求的教育理念。

2.2 存在非正式教育功能发挥不够充分的问题

自然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体系中的非正式教育场所,是公众离开学校后依然能够不断得到科学知识滋养的殿堂。现在,大部分自然博物馆和学校之间还没有建立有效的协作或合作模式,无法将馆藏资源、教育活动和课程内容紧密地结合并进行拓展。相关的专业研究人员和教育人员对中小学生的教材及与自然博物馆相关的学科内容不够熟悉,更别说通过馆藏、展览和教育项目的对接与延伸来丰富孩子们的知识体系和提高他们的探究、创造能力与批判性思维了。在针对青少年学生的科普教育活动和项目制作中,“分众化”理念还有待加强,一些课程和研学活动在年龄分层上没有做好区分,针对性不够明确。

2.3 存在展览形式单一、难以深入学习的问题

观众有不同的年龄、知识、教育和兴趣等背景,但馆内的展览只能满足大部分观众的基本需求,常设的展览主要通过展板、多媒体和场景来传达知识,没有针对不同知识背景和层次的观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大多数观众只能对标本或者化石类的展品有表面上的感知,没办法对展品进行更深入的探究。观众对展品和展区的了解与记忆是片段化和瞬时的,对展厅整个展览线的逻辑和内涵也没有系统的理解。

从展品的设计上看,部分自然博物馆多使用静态的标本、化石和模型等,展板形式比较单一,多媒体侧重图片和文字的展示,互动操作过于简单,没有设计辅助展品来激发观众主动探究的兴趣。这样导致观众无法从这些静态展品中获得探究式的学习体验,也无法实现知识的循环学习,更谈不上建立联系、推论、对比等高层次的认知了。大部分观众在参观自然博物馆之后也只是停留在“是什么”的认知层面上。

2.4 存在对观众的研究和调研不重视的问题

日本著名博物馆学者鹤田总一郎先生曾说:“观众是博物馆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之一,他们既是博物馆服务的对象,也是博物馆生存的基础。博物馆应该像珍惜文物一样珍惜和对待观众。”

鹤田总一郎先生的话表明现代博物馆中公众是其存在的根本。“观众研究”是策划与开展自然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观众对科普教育活动的评价和看法应是博物馆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缺乏对于目标观众的了解,就没法设计出适合目标观众的具体活动;假如不能对活动的成效做出评鉴,就无法得知其优劣进而对展览及教育设计做出优化改善。观众理应成为博物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尽管大多数自然博物馆都顺应新时代要求,已经转变了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思路转变,围绕以观众为本策划、开展展览和科普教育活动,但是以观众为中心的精细化思路和管理还不够到位。许多自然博物馆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并没有充分发挥群众路线,对“观众研究”及相应的调研不够,很多活动的开展还是以馆为中心。大多数自然博物馆不仅在“观众研究”开展的方式方法上,而且对研究结果的应用上,都还处于初级阶段。

2.5 存在自身特色不足以及科普教育品牌缺乏的问题

品牌的文化核心是品牌想要传达的价值观、生活态度、精神象征等,它能够让目标人群对品牌产生认同、共鸣和信仰,从而在市场上创造价值。***总书记在2017年4月的讲话中强调:“博物馆建设不要‘千馆一面’,不要追求形式上的大而全,展出的内容要突出特色。”这对我国自然博物馆的教育工作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自然博物馆的科普教育不仅要有明确的理念和价值,更要有合适的定位。不同类型和侧重点的自然博物馆,其科普教育功能也应该有针对性和自身特色。

事实上,我国很多自然博物馆存在科普教育活动及项目同质化、少部分低质化的问题。大多数博物馆都着重于馆校合作、科普基地打造、研学基地打造。各个地区不同的自然博物馆在馆建理念、馆藏和侧重点以及打造的展览主题、内容和亮点都有所不同。目前正存在相关项目活动同质化、缺乏个性、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观众参观主要依靠展览的参观导览,节庆活动等形式单一,缺乏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原创意识,大部分自然博物馆的科普教育活动没有竞争力,也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2.6 存在传播力度不强、方式不新的问题

自然博物馆官网是展示自然博物馆的魅力和传播科普知识的重要平台。网站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资源,包括各种展览、活动、馆藏的介绍和全景展示以及在线互动体验的功能。目前,许多自然博物馆对网站功能的全面深度开发和利用还不够。

移动端App让自然博物馆的教育活动信息一触即达,有些大型综合类博物馆的App不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参观和体验内容,还利用了三维扫描、AR观影、数字魔墙等技术,让观众感受到沉浸式的文化艺术。相比之下,大部分自然博物馆的数字化进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部分博物馆只是在网上展示了少量的展品照片,没有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的优势。虽然有些博物馆通过微信、微博、网站等平台发布了一些基本信息,但是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无法吸引观众的眼球。因此,许多自然博物馆需要加强数字化的建设和规划,学习、借鉴先进的经验和案例,在传播形式上紧跟科技发展,打造更具特色和影响力的数字化博物馆。

3 提升我国自然博物馆的发展对策

自然博物馆要对标先进的思想和做法,坚持自身的“守正创新”,守住自身建馆初心和宗旨目标,在守住初心、围绕初心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创新性地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3.1 提高展览效果,充分利用展教结合优势

自然博物馆应致力于将展览与教育相结合,深入挖掘展览的核心内容以及藏品和自然展品所蕴含的故事与传播点。自然博物馆要认识到展览本身就是一种优秀的教育形式,并非单纯为了展示而展示。开展科普教育活动要与策展人协同合作,科普教育项目策划者要熟悉展览的内容、大纲和传播给公众的理念与意识,然后巧妙地将其融入各项科普教育活动的设计。

另外要重视教育作用在展览展出前的前期规划和设计,有些大型综合类博物馆在展览的策划之初就明确了相关的目标群体和教育目的,并在展览内容、陈列设计和现场互动中明确每一部分藏品和展览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这对我国自然博物馆展览策划的教育前置性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3.2 发挥自身优势,重视课外教育和终身教育作用

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教育人员在基于馆校合作的同时要重视科普教育开发项目的“分层化”,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认知、不同需求的对象科学地设计、规划课程和相关研学活动内容,提高针对性,并运用多种传播途径以便捷、灵活的方式传播出去。另外,自然博物馆也可以加强对学校里科学、自然、生物类学科教师的指导和培训,让教师能够熟悉博物馆的馆藏、展览和各种理念,博物馆也可提供到校服务,通过将馆藏以及教具教材外借、巡回演出科普剧等将博物馆的展示理念与内容传播出去,提升学生对自然博物馆的认知和利用程度。

现代自然博物馆致力于成为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优质平台,提供个性化的教育项目和展览路线,满足不同类型的教育需求,如家庭教育、亲子教育、陪伴教育和辅助教育等。自然博物馆还应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和活动,借鉴大型综合类博物馆的先进理念,为青少年提供课后辅导,为老年人提供休闲活动,甚至设立教育资源中心,服务全民终身学习。

3.3 创新展览形式,丰富临展内容和主题教育

①举办主题教育活动,发挥自然博物馆自身特色。近年来,自然博物馆围绕某个主题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受到了观众的关注和欢迎。自然博物馆要重视主题教育活动的打造,选定符合自身特色和观众关切的主题,以“周、月、年”等为周期策划和实施,整合、创新多种形式如学术分享会、网络直播、科普市集、公民科学活动等,邀请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增强公众的相关意识。

②举办丰富多样的临展。临展根据特定的主题或专题,有针对性地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展出,可突出自然博物馆的特色和内涵,也是丰富和补充基本陈列的有效手段。自然博物馆应该高度重视临展的策划,侧重新颖有趣的选题,努力贴近观众需求,创新多样化的展陈形式。例如,在世界地球日、世界海洋日、世界生物日等节日或依托物种命名旨在唤起物种保护意识的节点前后,开展与自然相关的主题性临时展览。

③打造吸引眼球的立体展览。在展示形态类标本的展柜中,不仅铺排各种动物和植物,还可以营造出它们生活的环境,标出生物链的关系,展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让观众能够拥有直观的感受。同时,在展览设计上,利用多感官的体验,增强观众对展项的感知,让他们获取更多的信息。

④提供多样化的互动教育和科普活动,充分利用资源为受众创设学习情境,并且在专业性较高的区域,注重“分解—体验—认知”互动教育的设置,帮助观众探究式学习。创新标本展览形式,除了形态标本以外,采用多种组合的标本制作方式并创新标本布展形式,形成对比、层次和独特的视角。

3.4 深入了解观众,加强对观众的研究和调研工作

优秀的博物馆往往非常注重对观众的调研,并把调研工作作为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发展的重要依据,这些博物馆以观众需求为导向。在展览和相关教育活动的策划与设计之前,也通常会先对观众情况和需求进行详细的调研。

自然博物馆应从展示标本或化石等信息和成果的平台转变为激发观众好奇心和探索欲的自然文化平台。针对不同的目标观众,自然博物馆科普教育活动的类型也应各不相同,因此进行“观众研究”的对象也应有所区别。在开展“观众研究”时,要注意合理地选择调研对象,并科学地处理调研结果。利用“观众研究”常用的方法——定量调查、定性访谈和观众跟踪等方法,对实际观众、潜在观众进行全面的研究。自然博物馆要主动邀请社会各界参与,通过有计划的、系统的自然类、生态类主题教育的推广活动,将自然博物馆的丰富资源展现给观众和社会群体,吸引潜在观众了解自然博物馆、走进自然博物馆。在充分掌握活动主题的基础上,根据公众的年龄层次、知识结构、参观目的等,组织、实施有针对性和整体性的各类教育活动,从而丰富公众的学习体验过程,多方位地拓展公众的参观维度。

3.5 挖掘自身特色,打造科普教育原创品牌

自然博物馆只有先改变观念,才能从根本上注重以观众为中心发展自身,提升科普教育活动的质量。

在以人为中心的理念下,自然博物馆应该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根据自身的馆藏特色、建馆理念、地域特点和主题重点,制定合适的科普教育活动和展览方案,注重原创性、个性化。在内容上,可以选择社会热点或者公众关注的主题;在形式上,可以借鉴成功案例,进一步做深、做强。可以以点带面,通过加强“观众研究”、提升软硬件条件、突出自身特色、重视观众的反馈和评价,形成自己的科普教育品牌,并且逐步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人群制定教育策略,让自然博物馆实现精细化管理,建立起一个多层次、互动性和探究性强、科学性全面的科普教育(包括展览)体系。

3.6 构建立体传播体系,充分运用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

自然博物馆在教育传播活动中要重视观众的作用,观众不仅是传播的主要对象和渠道,还是互动的参与者。互动不仅包括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也包括观众彼此之间、有共同兴趣和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通过网站、微信小程序、移动端App等平台,建立互动平台,收集和研究观众对自然博物馆的意见、感受、期待和建议等,并及时给予观众反馈和针对性调整,完善自身传播内容和方式。

要保持与观众的积极互动、增加观众黏性,以线上用户反馈数据和线下观众实地数据为依据,为观众提供个性化和实时性服务。自然博物馆要增强数字化战略意识,提高竞争力,在提供360度全景影像的基础上,注重观众的各种沉浸式体验,在展览中积极应用3D、4D和VR技术、AR技术,并且开发或者将自身展览和教育融入已有一定受众的互动游戏中。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数字化技术,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传播体系。

4 结束语

优秀的自然博物馆不仅会根据展览的主题和内容设计教育活动,还会关注常设展览的更新换代和临时展览多样的教育价值,并且会以观众为导向,策划展览和一系列相关的科普教育活动,并利用好网络和大数据等提高传播效果。总之,科普教育活动是对常规陈列展览的扩展、深化和补充,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个自然博物馆的建设运营理念和文化,甚至是使命,也是现代自然博物馆经营管理中极为重要的内容。自然博物馆应该善于运用各种手段,改变固有思想,提高科普教育水平。通过创新性及原创性的教育项目及各种衍生品的开发,让馆内陈列的静态的标本、化石、场景等真正“活”起来,让观众能够真正感受馆藏、亲近自然、热爱自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