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镇江博物馆藏明清佛像

时间:2024-05-20

王玲

佛是“佛陀”的简称。意译为觉者或智者,是指圆满觉悟诸法事理、了了分明、究竟无余的智人。佛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是大乘佛教追求的终极目标,在佛教各类尊像中,他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小乘讲的“佛”,一般是用作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在小乘佛教时期,释迦牟尼被看作是佛教至高无上的尊神,被神圣化为佛教第一神。大乘除指释迦牟尼外, 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从公元初年以后,大乘佛教成立和发展突破了以释迦牟尼为佛教第一神这个神系的限制,从空间上、时间上涌现出了无数的佛,而释迦牟尼佛只是众佛中的一位。从空间上看,世界有十方(东、西、南、北四方,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维,上方、下方),不同的方位有不同的佛教导众生,这就是十方佛。三世佛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崇拜对象,从时间上看,三世佛指过去燃灯古佛,现在释迦牟尼佛和未来佛弥勒佛。除此之外还有居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居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等等,这使得佛教信仰进一步大众化、世俗化。

镇江博物馆馆藏有百件佛教造像,大多为唐嵩山先生捐赠,其中部分为诸佛造像,本文从明清两代选取几尊典型佛造像予以介绍。

造像(图1),高24.5厘米,螺发,梳高发髻,顶严饰宝珠,前额正中饰白毫,眼睛微睁,嘴角含笑,面容慈祥。身着袒右肩式袈裟,内着僧裙,袈裟一角包裹右肩,为百衲衣式,衣纹刻划精细,线条流畅,衣缘装饰有精美的缠枝花纹饰。罗文华在《明人书内府金藏经考》一文中提到“……佛袈裟上有花朵纹装饰的图案……明初洪武时期这种袈裟装饰开始在佛身上出现……这是明代汉藏风格的要素,花朵纹装饰图案就是其中之一。也就是说,到14世纪下半叶,准确地说,应该是在明建国初期,汉地才正式采用了这种袈裟。”佛全跏趺坐于仰覆莲花座上,右手(右手食指、拇指缺)施与愿印,左手(拇指、中指和无名指缺)施禅定印。因其手指残缺,佛像右手所执物缺,所以其名号无法辨认。该佛像以铜打造,通体鎏金,敦实厚重,庄重典雅,为清代造像。

无量寿佛

阿弥陀,意义为无量光、无量寿。鸠摩罗什译本《阿弥陀经》说,因为他寿命无量、光明无量,故名为阿弥陀,因此,阿弥陀佛也称无量光佛、无量寿佛。在汉传佛教中,无量光佛与无量寿佛被看作是同体异名,而在藏传佛教中,他们是不同的两尊神。阿弥陀佛是五方佛之一,掌管西方极乐净土,无量光佛是本尊,无量寿佛是其化身。因无量寿佛代表寿命的延长,而广受信仰,其名号广为人知。

从图像学上看,无量寿佛一般菩萨装,双手施禅定印,持甘露寿瓶,值得注意的是,其两手拇指要相触。无量寿佛的伴神为尊胜佛母和白度母,一般以无量寿佛为中央主尊,左下是白度母,右下是尊胜佛母。在藏传佛教中,无量寿佛、尊胜佛母、白度母被认为是福寿吉祥的象征,被称为“长寿三尊”,是西藏诸多寺庙中常见的佛像组合形式。

图2为一尊无量寿佛造像。该造像高21.1厘米,通体鎏金,梳高发髻,发髻正面又饰以镀金花瓣,头发向上梳拢后分两股垂及肩部,戴宝冠,发缯垂于肩上,呈“U”形上飘,佩花形耳环。袒上身,斜披络腋,下着裙,全跏趺坐于台座上,衣下垂至底座正面中央,正中饰一花形装饰,双手于脐下结禅定印,手心托长寿宝瓶(宝瓶缺)。造像饰璎珞、臂钏、手镯、脚镯。背光呈葫芦状,外饰火焰纹,头光及身光部分透空,背光插在方形台座后部。佛座为镂空方形台座,台座正面下缘素边上以倒书形式刻有“大清乾隆庚寅年敬造”年款。

乾隆时期铸造佛像甚多,提及具体年款的以“庚寅”、“庚子”、“庚戌”为多,这是因为乾隆皇帝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八月十三日,按中国传统计岁法,“庚寅”、“庚子”、“庚戌”分别是乾隆六十、七十、八十岁大寿。每逢这些年份,必定要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而进献无量寿佛,祝乾隆皇帝长寿无量,是庆祝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此尊就是一尊标准的乾隆三十五年(1770)祝寿佛像。

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原名悉达多·乔达摩,古印度释迦族人,佛教创始人。根据佛典记载,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父亲是迦毗罗卫城的城主净饭王,母亲摩耶夫人是拘利城公主。夫人临分娩时,依照俗例,要返回娘家拘利城去。在摩耶夫人返回娘家的途中,釋迦牟尼就生于兰毗尼园无忧树下。未来的佛陀一生下来,就在地上站立稳固,向北走了七大步,头上有白色天篷随着,他观察世界的每个方向,以无比庄严的口吻宣告:天上天下,唯我独尊。释迦牟尼最喜欢的是思索人生的奥秘,后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奢华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最后在婆罗双树间获得觉悟,创立佛教。

在藏传佛教中,释迦牟尼佛图像变化很少,只有坐姿和立姿两种,通常是身穿袈裟的出家之相,螺发,发顶饰有摩尼珠(一般藏传佛像上才有),肉髻,常见的手印有禅定印、与愿印、触地印、转法轮印和无畏印这五种。

坐像法轮印释迦佛像(图3),高9.6厘米,通体鎏金。该佛像螺发,顶严饰宝珠,着袒右肩式袈裟,全跏趺坐于仰覆莲花座上,双手置于胸前,结法轮印。从台座上看,莲花台座上的莲瓣扁而平,且只围大半,为清代造像的特点。

坐像触地印释迦牟尼佛(图4),高18厘米,通体鎏金。佛一头螺发,面如童子,双肩宽厚浑圆,肌肉丰满、匀称,有着最明显的尼泊尔造像的特点,着袒右肩式袈裟,袈裟为萨尔纳特式风格,只在衣缘刻出边缘线和装饰。袈裟衣角从身后绕到左肩,形成一个美丽的装饰细节,从公元9世纪开始,这种袈裟穿法的表现方法才在印度造像中流行,并在西藏造像中广泛采用。佛右手施触地印,左手施禅定印,全跏趺坐于仰覆莲花座上,莲花座前横置的金刚杵,暗示佛坐于菩提伽耶菩提树下的金刚座上成道的情形。从台座上看,莲花座上满饰一圈莲瓣,莲瓣细而密,且莲瓣顶端上卷,饰有云纹,为明代台座的特点。因此,这尊佛像应为有着尼泊尔风格的明代藏传佛造像。

当佛教传到中国汉民族地区后,汉文化的传统观念也通过佛像制作者反映在佛像的容貌和服饰上,因此汉传佛像一般丰颊广颐、面相圆润丰满,显得敦厚温和、慈祥,不怒自威,图5为一尊汉传的释迦牟尼佛造像。该造像高22厘米,通体鎏金。佛螺发,发髻低缓,与底发之间有一个硕大的圆形髻珠。晚唐、五代以后,髻珠已是汉传佛像佛发的组成部分,不可或缺,直至清代,一般规律是年代越晚的佛像,髻珠就越大。双耳垂肩,面庞丰腴,弯眉与鼻胫相连,眼睑低垂,双目俯视,宝相庄严。佛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衣缘饰有缠枝花纹饰,胸前饰有一“卍”字纹。大衣在双腿上形成如同心圆的衣褶样式,这种衣褶形式为典型的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造像特点,其后直至清早期,仍见沿用。佛左手施禅定印,右手施触地印,全跏趺坐姿。该造像头大身小,姿态僵板,为明代晚期造像的特点。

明清两代,寺庙造像是佛教艺术的主流方式,因此,金铜佛像得以迅速发展,特别是在西藏兴起的藏传佛教,为佛像艺术注入了新的血液。明代,朝廷为了联络蒙古、西藏上层人物,由宫廷御用监铸造了一批藏式金铜佛像,即永乐宣德时期的宫廷造金铜佛像,汉族地区民间仍信仰汉传佛教,所铸金铜造像不乏铸工精美之作,但到明晚期,汉式金铜佛像的造型越来越差,头大身小,无雕塑之美可言。清代,皇帝信仰藏传佛教,藏式金铜造像成为主流佛像,汉传佛像的制作逐渐衰落。由于汉地所铸藏式佛像出自汉族工匠之手,而所铸铜像为汉族人使用,所以金铜佛像的脸型、衣着样式都带有汉文化的审美趣味,只在发髻、耳环、璎珞、莲座等细小之处体现了藏式风格。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