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唐韵

时间:2024-05-20

秦岩

摘 要:朝阳,是唐代营州都督府治所柳城所在,是唐王朝在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这些年来,朝阳市已发掘唐代墓葬达数百座之多,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如生动逼真、形态各异的彩绘陶,瓷伎乐俑就是其中重要一类。文章试就这些伎乐俑,做初步的分析和研究并以飨读者吗,旨在使人们对唐朝的伎乐文化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关键词:朝阳;唐墓;伎乐俑;初步研究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06.035

1 唐朝伎乐文化概况

唐朝初年,在东北各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了一些羁縻性质的州府,当时的朝阳既是唐朝营州都督府治所柳城所在,又是各内附少数民族的杂居区。开元年间又在柳城置平卢节度使,负责管理东北各少数民族事务。当时营州所辖地域十分辽阔,不仅包含今辽西地区,还辖有今内蒙古东部和河北北部地区,营州处于唐王朝东北边疆前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营州成为唐王朝的东北重镇。

近些年来,在朝阳地区已发现、发掘的唐代墓葬有数百座,出土了大量的陶瓷制品,特别是先后两批出于墓葬中的伎乐俑,吹、打、弹、拉,姿态各一,形象生动逼真,充分体现了大唐盛世歌舞升平、人们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也反映出唐朝伎乐艺术的文化面貌。

伎,作为一种重要的音乐文化现象,伎乐已渗透到了唐朝社会的各个阶层和领域。唐玄宗时将宫廷音乐分为坐部伎和立部伎两部。坐部伎在室内坐奏,人数较少,乐器声音较清细,乐师需要较高的技艺。立部伎在室外立奏,人数较多,乐器声音较大。后来兴起的军乐,又叫鼓吹、横吹、骑吹等,是以排箫、笳、角、笛等为主要乐器,常在军队行进时吹奏,也有用作仪仗队或在宴会上演奏和其他娱乐之用,为立部伎之一。

唐代所用乐器达300多种。燕乐中占主要地位的乐器是笙、笛、琵琶、箜篌、筚篥、羯鼓、方响等。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的宫廷音乐衰落。唐代墓葬中,多有乐俑发现,充分表现出唐代音乐的兴盛和普及。

2 朝阳博物馆馆藏唐代乐俑

朝阳博物馆馆藏唐代乐俑多件,分别为立部伎和坐部伎乐俑。

2.1 立部伎

鼓吹乐是以打击乐器、吹奏乐器等合奏形式为主的音乐。《中国音乐词典》中对鼓吹乐的解释最有代表性:“汉以来我国传统音乐中,一类以打击乐器与吹奏乐器为主的演奏形式和乐种。”①唐代,鼓吹乐受到空前的重视,主要应用在仪仗、某些重大仪式、丧葬等。作为一种礼仪性音乐,卤薄是唐代鼓吹的重要载体,是唐代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皇帝卤簿鼓吹,普通卤薄鼓吹。唐代鼓吹不仅显示着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也是高官贵族政治地位的象征②。唐代鼓吹不仅用于生前,而且死后塑成俑藏于墓葬之中,以彰显死者生前的荣华、地位。在已经发现的唐代墓葬中,鼓吹俑多发现于唐代两京地区,其他地区发现甚少。所发现的墓葬,大多为皇室成员、王公贵族及高级官吏,正与“唐制四品以上皆给卤薄”的史实相印证。

2003年在朝阳纤维厂唐代孙氏家族墓8号孙则墓③中,出土了11件立部伎鼓吹俑,均为釉陶质,通体施绿釉,均为男性形象。立部伎骑马乐俑亦称骑吹。

①骑马击鼓俑(图1):4件。形制大小相同。骑佣头戴尖顶披肩兜鍪,身着紧袖右衽长袍,下身紧腿长裤,足蹬尖头长筒靴;骑俑面目凝重,表情威严,头部向左微垂,双目凝视平置马体左侧的园鼓,双臂举起作击鼓状;双手握拳,拳中有小孔,原应有桴(击鼓的槌);右脚踏蹬,左腿偏坐与马鞍上;马背上铺障泥,上置马鞍,马鬃自颈平梳至头顶,整齐规矩。通高32厘米,长25.6厘米,宽11.3厘米。击鼓俑应为文献所说“鼓人”,所谓“贵者将出,击鼓警众”,骑马俑排在仪仗队的最前列。

②骑马吹排箫俑(图2):1件。骑俑头戴尖顶兜鍪,身着紧袖圆领右衽长袍、紧身长裤,足蹬尖头长筒靴,双足踏镫;双目直视前方,面带微笑。双手捧排箫作吹奏状。马直立于方形底板上,背部铺障泥,置马鞍;马首微颔,目圆睁,鬃毛梳理整齐。通高31.8厘米,长25.4厘米,宽11厘米。

③骑马吹笳俑(图3):1件。骑俑頭戴尖顶兜鍪,身着紧袖圆领右衽长袍、紧身长裤,足蹬尖头长靴,踏蹬;双目直视前方,神情凝重肃然。手捧笳作吹奏状。马直立于方形底板上,马首微颔,目圆睁,鬃毛梳理整齐。通高32厘米,长25.3厘米,宽11.2厘米。

笳: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吹奏乐器,似笛,汉时传入中原,通常称胡笳。后在形制上有所变化,形似筚篥。唐代盛行以羊骨或羊角为管、管身无孔的哀笳,管身比胡笳较短。这种哀笳用于卤薄鼓吹乐,流行于塞北及河西走廊一带,一直流传到宋以后。笳有着相当的表现力,“刚柔待用,五音跌进”,善于表现凄怆、哀怨的情感,富有悠远的穿透力。王维“悲笳嘹泪垂舞衣,宾欲散兮复相依”;杜牧“何处吹笳薄暮天,寒垣高鸟没狼烟”。

“笳”“鼓”通常用在一起,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笳声与鼓声,借指军乐。如《南史·曹景宗传》载:“……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竟……”,唐代韩愈的“秋天笳鼓歇,松柏遍山鸣”,宋苏轼的“蒿秆击舸菰茭隔,笳鼓过军鸣狗惊”,明沉采的“笳鼓震天鸣,旌旗耀日明”。

所以,徐效慧在《浅谈朝阳孙则墓出土的鼓吹俑》中,将此俑定为吹筚篥是不准确的。

④骑马击铙俑(图4):5件。形制大小相同。骑俑头戴尖顶兜鍪,身着紧袖圆领右衽长袍,腰系带,身体略后倾,面带微笑;举臂握拳,拳中有小孔,原应有桴(槌);足蹬尖头长筒靴,双脚踏蹬。马立于方形底板上,马背铺障泥,障泥俑墨线画出竖条纹,其上置马鞍。马双目圆睁,双耳前竖,鬃毛整齐,头向内收并右转,颈上有支架,架顶部有小孔,其上原应有乐器。通高31.6厘米,长25厘米,宽11厘米。

支架上乐器应为铙。铙,为打击乐器,所发音地狱钹而余音较长。汉乐府中属鼓吹曲,马上奏之,用以激励士气。也用于大驾出行和宴享功臣以及凯旋班师。鼓声为阳,故谓文。铙声为阴,故为武。文以始之,武以收之,言节奏得宜也。

2.2 坐部伎

1999年,在朝阳纺织厂发现的唐代王君墓④中出土11件乐俑,均为女性形象,为坐部伎乐俑。

坐部伎是中国古代舞蹈,是唐代宫廷乐舞两大类别之一,创于唐太宗时期。《新唐书·礼乐志十二》载:“……堂上坐奏,谓之坐部伎。”唐段安《乐府杂录·雅乐》载:“其乐工皆戴平帻,衣绯大袖,每色十二……亦省称‘坐部。”

1959年河南安阳张盛墓⑤出土一组八件彩绘陶坐部伎俑、女性,跪坐。梳平髻,身着小袖短襦,紧身长裙,裙腰高系,并以丝带系扎,长裙铺地。俑分别执铜钹、琵琶和曲颈琵琶、竖箜篌、横笛、筚篥、排箫。坐部伎乐队具体用哪些乐器品种,在历史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陕西唐代李寿墓⑥北壁乐舞壁画中一组坐式演奏乐队由12名乐伎组成,坐式,分别演奏箜篌、五弦、琵琶、筝、笙、横笛、排箫、筚篥、钹、鞞鼓、腰鼓、贝等12种乐器。从2座墓葬出土乐俑和壁画可以看出,琵琶、箜篌、笛、排箫等丝竹乐器是乐队主体,中原传统乐器和外来乐器兼而有之。

王君墓中出土的“坐部伎”乐俑共11件,6件白陶,俑除双臂及乐器,合模制作,跪坐姿态、头饰、服饰相同,只是所持乐器不同;5件青瓷,模制,跪坐姿态、头饰、服饰相同,演奏乐器不同。乐俑服饰原均绘红彩,现剥落殆尽(图5)。

①弹琵琶陶俑通高17厘米,底座宽11厘米。跪坐,头捖单刀式高发髻,身着红色低圆领、长袖曳地长裙,腰系带,双腿右曲,跪坐于方形台座上。头部向左微侧,目微合;左手执琵琶,右手作弹拨状。

琵琶,弹拨乐器首座,拨弦类弦鸣乐器,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最早出现在秦朝时。到了唐代,琵琶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峰,作为当时非常盛行的乐器,在乐队处于领奏地位。

②抚筝陶俑通高17.3厘米,底座宽11.5厘米。跪坐,头捖单刀式高发髻,身着红色低圆领、长袖曳地长裙,外穿半袖短襦,双腿右曲,跪坐于方形台座上。腿上斜置筝,左手抚筝弦,右手作弹拨状。头微垂,目视弦。

筝是一种中国汉民族古老的传统弹拨乐器,早在战国时期以前(前475—前221),在秦国流行,并融合地方民间音乐,形成有不同音乐风格和演奏技法的地方流派。

③弹箜篌陶俑通高16.8厘米,底座宽11.1厘米。跪坐,头捖单刀式高发髻,身着红色低圆领、长袖曳地长裙,腰系带,双腿右曲,跪坐于方形台座上。箜篌竖于身前,双手张开,分置箜篌两侧,作弹拨状。头部微向左侧,双目略合,凝视箜篌。

竖箜篌是一种古老的弹弦乐器,由狩猎者的弓箭演变而来,东汉时隨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原,隋唐时期颇为盛行。

《孔雀东南飞》中有“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箜篌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清澈,表现力极强。

④吹笙陶俑通高16.3厘米,底座宽10.8厘米。跪坐,头捖单刀式高发髻,颈部戴串珠式项链,身着红色低圆领紧、长袖曳地长裙,双腿右曲,跪坐于方形台座上。双手捧笙,头略低垂,两腮鼓起作吹奏状。

笙,古时大笙称为“竽”,小笙称为“和”。商代甲骨文上已有关于“和”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在诗歌中也常提到这种乐器。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滥竽充数”就是指这种乐器。笙常用作伴奏乐器,由于它音色清晰透亮,亦可用于独奏。

⑤陶乐俑,通高17厘米,底座宽11厘米。跪坐,头捖单刀式高发髻,身着低红色圆领、长袖曳地长裙,腰系带,身体微微左倾,目光向左平视,双手拢于袖置于腹前,双腿右曲,跪坐于方形台座上。乐器无存。

⑥陶乐俑,通高16.7厘米,底座宽8.5厘米。跪坐,头捖单刀式高发髻,颈部戴串珠式项链,身着红色低圆领、长袖曳地长裙,腰系带,双腿右曲,身体略向左倾,跪坐于方形台座上。上臂紧贴躯体,小臂缺失。从小臂残断处看,原应小臂向前平伸执物。根据李寿墓壁画坐部伎乐队乐器组合,结合此俑姿态,推断所执乐器为钹。

钹,钹源于西亚。到了唐代,十部乐中有七部用钹,尤其在燕乐中,还有正铜钹与和铜钹之分。唐燕乐法曲,有铜钹相和之乐。

⑦吹排箫瓷俑通高18.4厘米,底座10.7厘米。跪坐,梳平髻,身着红色低圆领紧、长袖曳地长裙,外穿半袖短襦,双腿左曲,跪坐于方形台座上。双手执排箫,双目略和,作吹奏状。

排箫是中国古老的传统乐器,音色纯美自然,宛若清风徐徐,吹面不寒;轻柔细腻,空灵飘逸;如天上的流云,超凡脱俗。

⑧吹筚篥瓷俑通高16.7厘米,底座宽8.5厘米。跪坐,梳平髻,身着红色低圆领、长袖曳地长裙,腰系带,双腿左曲,跪坐于方形台座上。双手执于胸前,右手上、左手下,目视前方。俑手原应执乐器,呈演奏状。从俑姿态,及查阅文献,原执乐器应为筚篥。湖南省博物馆馆藏1件完整的唐代吹筚篥俑。

筚篥是一种古代管乐器,也称管子。维吾尔族、朝鲜族等民族喜爱,经丝路作为胡乐的一部分传至中原。筚篥音色或高亢清脆,或哀婉悲凉,质感鲜明。

⑨击鼓瓷俑通高16.2厘米,底座宽9厘米。跪坐,梳平髻,身着红色低圆领、长袖穿曳地长裙,腰系带,双腿左曲,跪坐于方形台座上。双手执节鼓置于腹前。

节鼓,隋唐时期多用于隋九部乐、唐十部乐的“清乐”中。北周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载:“鸟转歌来,花浓雪聚,玉律调钟,金錞节鼓。”《旧唐书·音乐志》载:“节鼓,状如博局,中间圆孔,适容其鼓,击之节乐也。”宋郭茂倩题解:“三曰大横吹部,其乐器有角、节鼓、笛、筚篥、笳、桃皮筚篥七种,凡二十九曲。”

⑩拍板瓷俑青瓷,通高18.4厘米,底座宽10.7厘米。跪坐,梳平髻,身着红色低圆领、长袖曳地长裙,腰系带,双腿左曲,跪坐于方形台座上。双手执拍板置于腹前。

拍板,为主要的节奏乐器,经常与板鼓配合使用。隋代已应用于乐舞、礼仪和佛教音乐中。到唐代,已在宫廷的燕乐和北方民间流行的散乐中使用。成为重要的节奏乐器。

k瓷乐俑青瓷,通高17厘米,底座宽9厘米。跪坐,梳平髻,身着红色低圆领、长袖曳地长裙,腰系带,身体略向右倾斜,双腿左曲,跪坐于方形台座上。双手相搭置于腹前,右手握乐器。乐器残断缺失,只余手中断痕,无从判断演奏之乐器。

3 结语

朝阳在唐代称营州,是中原王朝通往东北地区的必经之地,又是东北少数民族南下中原的交通要塞。唐代初始,唐王朝就对东北非常重视,初期在朝阳所设的营州总管府和平卢军节度使,统领安东都护及营、辽、燕三州,与营州都督共同负责营州军政事物及东北少数民族事物。所以,当时营州是唐王朝统治东北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中心。因为营州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唐王朝调派了大批军人、官员到营州戍边,维护东北地区的安定。唐初,他们和当时营州的一些土著贵族以及契丹、靺鞨、奚等少数民族和谐相处,共同维护大唐王朝东北地区的安宁。出土唐代坐部伎乐俑和立部伎乐俑的墓葬主人—王君、孙则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的营州管理者之一。本文试对这些伎乐俑做初步分析和研究,旨在使人们对唐朝的伎乐文化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注释

①曾美月.唐代鼓吹乐研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9(2):50-54.

②徐效慧.浅谈朝阳唐孙则墓出土的鼓吹俑[J].兰台世界,2015(18):167-168.

③韩国祥.朝阳唐孙则墓发掘简报[M]//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奈良文化研究所.朝阳隋唐墓葬发现与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④寇玉峰,李国学,邓晓纯.朝阳纺织厂唐墓发掘简报[J].边疆考古研究,2009(00):365-388.

⑤[佚名].安阳隋张盛墓发掘记[J].考古,1959(10):541-545,591-595.

⑥[佚名].唐李寿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4(9):71-88,61,96,9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