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山东博兴利城遗址调查研究

时间:2024-05-20

泥立建

[博兴县博物馆(博兴县文物管理所),山东 博兴 256500]

1 利城遗址概况

山东博兴利城遗址位于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小清河南岸店子镇利城村、利戴村、利王村。距离博兴县城东南部20余千米。北纬37°01'至37°09',东经118°13'至118°21'。往东与东营市广饶县搭界,西接湖滨镇,南邻兴福镇,北靠吕艺镇。镇内大部属泰沂山区山前冲积平原,北部小清河沿岸是河间浅平低洼地,南部为山前缓平地。地势东北低、西南高。利城村、利戴村、利王村地处店子镇东北方向。整个遗址地势比较高。东西约600米,南北约1000米,保护面积约60万平方米。

利城遗址时代为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周至汉代遗址,1981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发现,当时调查勘定面积约25万平方米。经调查勘探,文化堆积厚约2.5米,最厚地方近5米。调查发现有不少人类用火后遗留下的红烧土、裸露的杂物和抛弃的灰坑等遗存。在实地调查中捡拾、采集到的大多为夹砂黑陶、夹砂红陶以及有弦纹、附加堆纹等纹饰的龙山文化陶片,其他主要有石斧、石锛、石铲等石器和蛋壳陶杯、盆、鼎、鬶、罐等,部分可辨器形,龙山文化特征最具典型的是单耳蛋壳陶杯、白陶鬶、鸟喙形鼎足、磨光黑陶罐等器物。还采集有岳石文化泥质夹砂黑陶盆、罐、灰陶尊形器等器物残片,商周时期的泥质灰陶大腹豆盘、夹砂红陶绳纹鬲口沿等器物,汉代时期的盆口沿、灰陶罐口沿等残片。1992年6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利城村东边约200米的利戴村村民在村北边取土时,发现了很多的陶器残片和多处灰黑颜色的土坑(也就是考古学上所称的灰坑,坑内主要是当时人类当作垃圾和储物坑),当时博兴县文物管理所与山东省文物考古所联合对裸露的遗迹灰坑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出土了一批石器、蚌器、骨器、陶器等遗物。经现场调查和勘探,有灰坑遗址的整个地势都较高,从而断定利城遗址与该遗址为同一性质遗址,两处遗址应为一处遗址,利城遗址应包括利戴遗址。所以,利城遗址的勘定面积由原来的25万平方米扩大至60万平方米。

2 遗址所在区域历史沿革

博兴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在店子利城、兴福村高、纯化曹家等村庄都发现有龙山文化遗存,由此可以证明远在4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博兴县境内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其他是比较稠密的人烟聚居区。

公元前21世纪前博兴县属于爽鸠氏国(以爽鸠鸟为图腾的氏族),尧舜禹夏时属季则氏国,殷商初属逢伯陵国,以后属薄姑国,周代时期是齐国属地。春秋时期,为博昌邑(今故城遗址在湖滨镇寨郝村南)与乐安邑。博昌县、乐安县与千乘县均为战国时期置,秦朝因之,皆属齐国。

西汉时期,境内置六县一国:县境东部为利县,包括广饶县西部,治所在今店子镇利城村;利县以西为博昌县,治所在今湖滨镇寨郝村南;县境南部为延乡侯国,地域包括恒台、高青部分县,治所在今锦秋街道安柴村西;县境西南为高昌县,包括高青县东南部,治所在今锦秋街道湾头村南;县境中部为乐安县,治所即今博兴县老县城;乐安以北为千乘县,地域横跨今博兴、高青两县部分地区,其治所一说在高青县东境,一说在今陈户镇冯吴村;北部沿黄地区为湿沃县,地域在今滨州市大部分地区,治所蒲城。诸县、利县属齐郡,湿沃县属渤海郡,其余皆属千乘郡。新莽时期,改千乘郡为建信郡,东汉初年袭西汉建制。永元七年(即东汉公元,公元95年)改千乘郡为乐安郡(后改“国”,复改郡)境内为乐安县、千乘县、博昌县、利县、湿沃县五县,都属于乐安国,各县治所未变。明朝洪武二年(1369)改博兴州为博兴县,属山东布政司青州府,沿袭至今博兴县。

3 利城遗址分布范围及自然环境

遗址上现建有老百姓房屋、蔬菜大棚、养殖场,部分遗址还被村庄占压,局部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随着新农村建设经济及镇、村庄规划的不断发展,遗址范围也不断被侵占。山东海岱文化遗产咨询服务中心、聊城市鲁西文物科技保护中心2016年勘探成果比较显著,收获也比较大,基本解决了遗址范围不清、面积不详等模糊问题,也彻底摸清了“东西遗址”关系问题。经调查勘探,利城遗址应包括利城龙山文化城,其东到利王村西边,西到利城村西蔬菜大棚西首现代壕沟,南到利城村南北生产路南首南50米处,北到利城村村委会后墙边上,南北最长650米,东西最宽400米,总体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四周有壕沟,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利城汉代城东到利城村东204米处,西到利王村东公路西31米处,南到利王村东西村中心路南485米处,北到利城村后东西村中心路,南北长960米,东西宽563米,面积约54.05万平方米。

利城遗址地处鲁东北地区,接近沿海,地势较为平坦,由于取土造田、近代种植大棚和现代壕沟等原因的影响,利城龙山文化城内文化层破坏较为严重,土质比较混乱、没有规律,包含现代杂物较多。汉代遗址城相比利城龙山文化城,文化堆积相对比较简单,文化层厚度深浅不一,这应与早期的自然地形有关系,目前大部分土地已被开辟为农田进行农业耕种。利城遗址交通比较发达,附近有潍高路从其南面东西穿过,国道、省道、县乡公路交织其间。遗址周围石油资源比较丰富,土质为黄沙土,土壤肥沃,盛产花生、棉花、苹果等,素有“中国优质西红柿之乡”之名。

4 地层堆积

龙山文化层堆积厚约1~2.5米,遗址的西半部及北部龙山文化堆积较厚,遗址丰富。遗址的西半部地层自上而下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为耕土,厚度0.3~0.4米,浅灰色沙质,土质相对较松,含近代遗物、植物根系等包含物;第二层为浅灰黑色沙质土,土质松软,厚度0.5~2.1米,深0.3~0.4米,包含黑色、红色陶片较多,烧土粒、草木灰等包含物;第三层为黄沙生土,深1~2.3米左右。再往下为生土层。

遗址东部地层自上而下共分为四层:第一层为耕土,厚度0.3~0.4米,土质松软,包含近代遗物等包含物;第二层为浅灰色褐土,土质相对较松,厚度0.5~2.1米,深度0.3~0.4米,含黑色、灰色陶片、烧土粒、草木灰等包含物;第三层为黄褐沙质土,草木灰、料浆等包含物,该层分布在遗址的东南部和东部;第四层为黄沙生土层,深度1~2.3米。往下为生土层。

汉代遗址文化层堆积相对比较简单,文化层厚度深浅不一,这应和早期的自然地形有关。地层堆积情况如下:第一层厚度0.3米,属现代耕土层,为灰褐色粉砂黏土,土质疏松,包含近现代的陶、瓷片等遗物;第二层离地表深度0.3米,属后期地层,厚0~1米,为浅灰褐色粉砂黏土,土质松软,包含物有板瓦、陶片等;第三层离地表深0.3~1.3米,属汉代文化层,厚0~2米,为灰褐色或褐色粉砂黏土,包含遗物较丰富,有陶片、残砖碎块、板瓦、筒瓦等遗物。

5 遗址文化遗存

5.1 灰坑

以2002年利戴村北发掘清理出的灰坑为例。发掘时灰坑坑口上部早已被破坏,只剩余坑底部分。灰坑为圆形,低部平整,坑壁竖直,其中个别灰坑为椭圆形,斜壁。多数灰坑内填灰褐色土,土质结构紧密结实,内含少量草木灰和红烧土粒,有红陶鬶、陶器和陶残片等出土遗物。

5.2 房址

发掘清理房址结构为半地穴式建筑,房址壁竖直,平面为圆形,房址底部北低南高,有一月牙形的生土小台阶在南侧,房址中部呈下凹,房址直径1.8米,壁残深1.65米。房址文化堆积可分三层:第一层为灰褐土,厚0.08~0.09米,土质结构紧密并夹杂少量草木灰、大量灰土块、红烧土粒和大量陶片;第二层为灰褐色土,疏松土质,厚0.20~0.30米,有许多烧灰、草木灰;第三层为红褐土,较硬的土质,厚0.20~0.55米,房址居住面用红烧土加工铺垫,底部还掺杂有大量红烧土、草木灰,应为防潮而特意铺垫,居住平面四周摆放有盉、鼎、鬶、器盖、甗、杯等十几件炊煮器和盛器,是种类齐全的一整套生活用具。一层灰白色烧灰覆盖在居住平面和器物上,从痕迹表面看应是屋顶焚烧塌落留下的,房壁上也没发现明显的人为加工的痕迹,分析认为此处房址应不是作为常年居住的一般性房屋,应作为临时使用或做其他特殊用途使用。

5.3 窑址

在利城遗址的东北部,有一条南北向的现代沟壑,沟壑西壁断崖处调查发现四处窑址,均被近代沟打破,加上村民耕种时的破坏,残存较少。从残存的窑址情况可知Y1位于利城遗址的东部断崖处,窑为圆形窑,现代沟已经破坏掉了窑址等东半部,该窑东西残宽0.4米,南北长2.8米,耕土层下开口,距离地表0.6米,最底部离地表1.4米。窑底部有厚.06~0.08米的烧土层,西半部有厚0.12米的烧土层。窑内文化堆积为灰褐色土,土质比较松软,有许多草木灰、红烧土粒等。

Y2位于Y1的北面,窑为圆形窑,同样被现代沟破坏。该窑耕土层下开口,离地表0.5米,南北长2.4米,窑内堆积比较乱,有许多青砖。文化堆积为黄褐色土,土质比较松软,有许多烧土块。一层青砖整齐排列在窑的底部,草木灰、夹杂的烧土块覆盖在排列整齐的青砖上,窑的南部有厚5~7厘米的烧土层,北部与下部为有烧土。

Y3位地Y2的北面,窑为圆形窑,同样被现代沟破坏。该窑耕土层下开口,离地表0.8米,南北残长1.4米,窑内堆积比较乱,有风化土、烧地层,窑的底部有厚约1.2厘米的烧土层。

Y4位于Y3的北面,窑为圆形窑,同样被现代沟破坏,残存所剩无几。该窑耕土层下开口,离地表1.3米,南北残长1.5米,窑深0.9米。有厚6~10厘米的烧土层残存在窑的右下角,烧土层比较散碎松软,中部有较硬的块状烟熏一处,有许多青砖块堆积在烧土层的上部。

5.4 遗物

遗址调查发现出土遗物中以陶器为主,还有少量石、骨、蚌器。陶器中夹砂陶多于泥制陶,陶色以黑、褐色为主,少量灰陶、红陶,部分器物因烧制火候不均匀,颜色呈斑驳状,器表以素面居多,泥制陶多经磨光处理,多饰弦纹和附加堆纹,制法以轮制为主,少量小型器物为手工制。

石锛:属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属于磨制石器的一种。为青石质长方形,有琢制、磨制痕迹,正反面平整,两立面稍有圆弧。长13厘米,上宽4.2厘米,下宽5厘米,厚2.5厘米,石锛呈上窄下宽状,表面较为粗糙,刃琢斜向,石锛起刃一面为正面,不起刃的一面为背面。

石斧:属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为砍伐等多用途工具。青石质,呈梯形,上部横截面呈椭圆形,下部两面有刃,磨制,斧体较重,长20.5厘米,宽8.5厘米,厚3.6厘米,石斧吴上窄下宽状,上部有凹陷。

研磨器:属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用来制作石器的工具。青石质,高6.2厘米,宽3.9厘米,椭圆形,研磨面平滑细腻,研磨器呈上宽下窄状。

石凿:属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为磨制石器的一种,主要是用来砍伐和加工木材的工具。青石质,长24.5厘米,宽5.8厘米,厚3厘米,呈长条状,侧锋,弧刃,横断面呈长方体状,刃部磨制锋利。

蚌镰:属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器物,磨制大蚌壳而成,用于收获农作物或认为是加工动物毛皮的工具。长12厘米,宽4.2厘米,弯月形,平背弧刃,近背处有一对穿孔,一端平直,一端尖首。

夹砂红陶鬶: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的典型器物,应与古代东夷人崇拜鸟有关。属炊煮器,为夹细砂红褐陶质,手制塑形,器形完整,通高31.2厘米。侈口流的造型,略残,宛如鸟喙,形体结构既方便倒水,又能保持器内洁净。外翻圆唇,圆锥形实足,三足为分别制作后拼接而成。索状桥形单柄,颈、腹部分明,颈粗高,腹部微鼓,裆部平整,腹下部与裆上部饰泥丁。

夹砂黑陶甗:属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的典型器物,为复合炊煮器。夹砂黑陶质,残,侈中,方唇,斜折沿,平底,通高30.2厘米,口径22厘米,腹径20厘米,篦子内径10.7厘米,底径4.3厘米。甗的上部形似腹盆但无底,下部形似腹鼎而束腰,上下两部分中空相通,形体浑圆,上部大下部小。上腹盆上部、下腹中部饰两周凹弦纹,三条附加堆纹扁状足外撇而立,非常稳重。甗的结构兼有灶和锅的双重功能。使用方法是上下结合部放陶制箅子,下部盛水煮饭而上部放置米类干食,依靠下部沸水形成的蒸汽将上部干食蒸熟,在三足撑起的空间内放柴烧火。

夹砂红陶盉:属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的典型陶器,为炊煮器、盛器。为夹细砂红陶质,残,通高30.2厘米,口径10厘米,腹径14.7厘米,侈口,圆唇,卷沿,柄残,束颈,长斜流为圆筒形,斜直上腹,下腹微鼓,裆部弧,圆锥形实足,三足为分别制作后拼接而成。

磨光黑陶单耳杯: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的典型陶器,为手工快轮制成,外表黑亮,薄如蛋壳,又叫蛋壳陶。残,敞口,磨光素面,唇尖,直腹,一环形柄置腹下侧,内凹平底,腹饰四周凹弦纹。通高13.9厘米,口径9.7厘米,腹径9.5厘米,底径6.9厘米。

彩绘灰陶壶:西汉器物,通高23.2厘米,口径9.5厘米,底径11.3厘米。撇口,粗颈,鼓腹,腹下斜直内敛,高圈足。壶口部、颈部及腹部有红色粗弦纹饰,颈、腹弦纹之间有辅兽衔环黑彩纹饰。

6 结语

从实地调查及研究历年出土的文物看,利城遗址从龙山文化时代一直延续至现代,史前主要分布在遗址西部,即龙山文化城;商周主要分布在遗址西部和利城龙山文化城与利城汉代城之间的过渡地带。汉代是利城遗址最鼎盛的时期,此时遗址范围分布在利城龙山文化城、利城汉代文化城以及其中间的过渡地带,这一时期利城故城可谓面积最大、范围最广,遗存非常丰富。

龙山文化是博兴县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利城遗址是博兴文化的重要载体。利城遗址历史序列连续、明晰,内涵丰富,是鲁北地区龙山文化遗址的典型代表,对研究当时社会状况、文化交流等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新中国建设初期,为了建设和农业生产,利城遗址遭到一定的破坏。

此次调查研究发现利城龙山文化城、利城汉代城多被利城村、利王村、利戴村及广饶西殷村占压,局部被现代道路、蔬菜大棚等占压。仅在利城汉代城南城墙东首现存地表之上有一小段城墙残存,其他地方发现有较薄的夯土层,可以推断部分城墙应在地表之下。目前对利城龙山文化城城墙、城门以及利城汉代城的大致分布情况的认识还不够清晰。

为了弄清整个利城遗址的总体布局、遗迹分布及文化堆积等情况,需要在现有调查研究、勘探工作的基础上,对利城遗址进行更加全面详细的考古调查,或进行全面的考古勘探工作,对发现的灰坑、墓葬、窑址、道路等重要部位进行重点考古试发掘。同时编制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以便更好地对利城遗址进行保护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