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媒体时代大同博物馆宣教功能的拓展与延伸

时间:2024-05-20

张伟艺

摘 要:博物馆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承担着文化宣传与教育的功能。经过多年的发展,博物馆的宣教功能也在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转变,在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博物馆的宣教功能有了更加广阔的拓展与延伸。

关键词:新媒体;博物馆;宣教功能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1.030

0 引言

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灵魂的归宿,无数灿若星河的文明在浩瀚的历史进程中被黄沙厚土所掩埋,最终又在博物馆重新焕发出华丽的光彩。可以说,博物馆保护和传承了人类发展历史长河中的所有文明,连接了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座城市的博物馆,就是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历朝历代的璀璨文明在博物馆得到了见证,也在博物馆获得了永恒。然而,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宣教功能的单一性,在大众眼中,博物馆仅仅是一个大型的文物储藏室和展览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没有太多的联系,所以博物馆的常客往往是学生,或一些单位组织团建活动等,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主动走进博物馆进行参观和学习,博物馆也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文化事业的迅猛发展,民众的精神需求大幅提高,博物馆也在信息技术和网络传播的加持下,以一种崭新的姿态重新回到大众视野,为民众带来了一场又一场的文化盛宴。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也给博物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如何抓住这一新的风口,使博物馆的宣教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是博物馆需要思考和探究的。

作为我国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山西省大同市虽然一度以煤炭闻名全国,但云冈石窟、悬空寺等著名的文物古迹依然彰显着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加之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族相继在此经营,大同也见证着南北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进程,成为中国第二次民族大融合的重要历史舞台。2018年,大同市提出了打造“博物馆之城”的城市文化建设目标,到现在这一目标正在稳步向前推进。依托丰富的自然、历史、文化和民俗等资源,大同市通过建立一座座独具历史风貌文化特色的博物馆,在让博物馆“活”起来的同时,也将博物馆的宣教功能进行了拓展和延伸,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名片。新媒体时代,博物馆宣教功能的拓展与延伸有了更多的方向和可能,大同市在建设“博物馆之城”时,也可多加借鉴,讓现有的众多博物馆发挥出更多的功能,让博物馆走出历史,走进生活。

1 博物馆宣教功能的拓展与延伸

1.1 开发博物馆旅游,引领旅游新风尚

如今,旅游已经成为民众日常生活当中最为常见的娱乐休闲活动,而由博物馆为载体兴起的博物馆旅游,成为继自然风景之后,最受欢迎的旅游方式。在2021年的“五一”黄金周,民众对博物馆旅游的热情十分高涨,某旅游购票平台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通过该平台预定博物馆门票的游客人次比2019年同比增长了75%。博物馆的旅游热离不开近些年来博物馆规模稳步增长。据2021年5月18日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规划以来,我国的博物馆以平均每2天新增1家的速度快速增加,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已备案的博物馆已经有5788家,比2019年增加了253家,其中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达1224家,且目前为止依然保持着上升的趋势。博物馆数量的增加,为博物馆游掀起的“全民热潮”提供了物质基础。

大同打造“博物馆之城”,其博物馆的数量和特色都是较为突出的。古城县楼街,坐落着南北两座博物馆,分别展出了大同地区明清两代600余年的铜造技艺和大同地区党团组织的发展历史。位于御东太和路的大同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七万余件,2020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图1);位于清远街的辽金元民族融合博物馆,是展示大同深厚历史底蕴的窗口;东城墙脚下的梁思成纪念馆,是大同文化情怀的传承;武定街的魅星楼文化博物馆、平城记忆馆、大同民俗博物馆等,都是大同发展历史的见证者和传承者。大同市北城墙瓮城内的大同市雕塑博物馆,是中国首家专业以雕塑为主题的博物馆,成为热爱雕塑艺术人士的必经打卡之地;北魏明堂遗址公园的大同北朝艺术博物馆、西城墙的大同城墙遗址陈列馆,连通着大同的历史与未来。这些各具特色的博物馆,成为大同旅游的特色,他们以大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依托,将大同的旅游业推向一个新的起点,同时也将大同的历史文化展现在民众面前,实现了博物馆宣教功能的新突破。

1.2 打造博物馆文创,传递文化的价值

近几年来,民众对精神文明的追求日益增加,行业的利好、大众的需求促使博物馆大力发展文创产业,将众多的馆藏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这在目前已经形成一种业内共识。随着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发展,国家及地方的政策也加大了扶持力度,尤其是在国务院和国家文物局及相关部委出台系列文件给博物馆“松绑”,让市场发力后,进一步调动了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的积极性,旨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打开一条文化创新之路。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开发文创产品的博物馆之一的故宫博物院,现在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电商旗舰店,产品内容丰富,以故宫为主题,设计推出了文化用品、服饰配件、家具陈设、彩妆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产品,涵盖了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博物馆文创的业内典范。与故宫博物院不同的是,国家博物馆在2021年2月推出了解谜游戏书《博乐·元宵行乐》,这又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文创产品。《博乐·元宵行乐》是以国家博物馆馆藏的战国时期的夔龙玉佩为原型设计出的一款沉浸式单人桌面游戏,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年轻人群的喜爱,将国家博物馆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与国家博物馆不同,地方博物馆在发展文创产业时,往往以地域特色为基础,将馆藏与地域相融合,既拓展延伸了博物馆的宣教功能,又能够带动地方的经济发展,可谓一举两得。大同市博物馆自2016年开办“西京印迹—大同辽金元文物展”(图2)以来,就凭借独具特色的文物、精美绝伦的墓室壁画轰动全国,将辽金元历史风貌、民俗风情通过文物展现在世界眼前。此后,“西京印迹”在全国进行了巡展,并在巡展的过程中推出了《遇见西京》科普读物,增进游客对西京文化的了解,将展览推向更深的层次。这样依托与展览一同推出的文创书籍,既让大同博物馆馆藏的珍宝得以展现出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也顺应了时代和市场的需求。

1.3 授权博物馆IP,创造文化新风口

博物馆不仅是一个文化综合体,更是一个天然的文化资源大IP。根据国家相关文件的精神,博物馆属于文化产业体系当中的核心圈层。近几年来,虽然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开发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各大博物馆都争相开发各具特色的文创产品,但文化传播的辐射面还是主要局限在博物馆自身的平台当中,没有实现有效的外联输出。文化授权对于博物馆而言,就是在新媒体时代实现宣教功能拓展与延伸的重要手段。博物馆将自身的IP进行授权后,就可以把博物馆丰富的文化资源与社会各界的优势资源相互整合,实现协同发展,这样就可以取长补短,将博物馆的宣教功能发挥到最大。特别是与时下最为热门的短视频进行相互结合,可以让博物馆的文化内涵频频“出圈”,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当下博物馆IP授权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以博物馆为主题的综艺节目开始出现在观众面前。《我在故宫修文物》《上新了,故宫》《国家宝藏》等创意节目都是以博物馆为依托,结合时下最受欢迎的综艺节目的形式,将文化传播的受众面扩大到全国乃至全世界,让以往庄严肃穆的博物馆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展现在民众面前,让大家感受到不一样的博物馆。大同市博物馆所开展的“有趣的社教活动—青铜活动”,将知识普及与趣味活动相结合,以馆内珍藏青铜器为依托,围绕青铜器开展了一系列的少儿活动,寓教于乐,让孩子在游戏中品读历史、品味历史。活动目前为止已经开展了4期,每一期都有不同的主题。利用这一系列的活动,将馆内的历史文物“唤醒”,让原本只能在橱窗中静止的文物“活”过来,与孩子开展有趣的互动,使沉静的历史变得“可参与、可体验、可互动”,缩小了博物院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让孩子爱上博物馆,爱上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一全新的文化风口,值得所有博物馆借鉴。

1.4 开办“博物馆+”,切实感受文化氛围

1.4.1 博物馆+艺术餐厅

博物馆不仅是文化内涵的聚集之地,在未来也可以成为美食爱好者的猎奇之所。在博物馆内就地取材开办艺术餐厅,整个餐厅就像博物馆里一个文化装置,进入餐厅就变成博物馆文化展览的一部分。这不仅可以让餐厅和博物馆形成有机的融合,也能够让游客留下深刻的记忆。故宮博物院的冰窖,就是这样一个独具特色的创意餐厅。游客置身在古老的半地下拱券式建筑当中,在古老厚重的条石下品尝“皇家”特色饮食,家人朋友还可以一起在餐厅外的露天长廊下小憩片刻,真实体验古韵十足的“岁月静好”。

1.4.2 博物馆+特色住宿

将博物馆与酒店结合起来,使酒店变成博物馆,不仅可以给外地游客带来更好的旅游体验,更能够让游客置身文明的海洋中,沉浸式体验到不同的文化。例如,海南的皇马假日南洋博物馆酒店就将酒店与博物馆结合起来,打破了传统单一的博物馆模式和酒店模式(图3)。博物馆酒店以住宿为基础,展出了海上丝绸之路沙盘、南洋华侨船等历史文物,酒店以博物馆为主体,打造了骑楼老街主题客房,如此一来,博物馆既彰显了本土历史的魅力,酒店又提升了自身的文化品位。

1.4.3 博物馆+音乐会

博物馆本身所具有的空间特性和文化特色,使他们能够很好地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相辅相成,互相成就。音乐会就是其中一种。以历史文化为展出背景的博物馆,可以举办古典音乐相关的音乐会,而以现代科技为展出背景的博物馆,则可以开办一些具有现代特色的音乐会,如亲子音乐会等。博物馆音乐会,让听众和观众相结合,使音乐找到了载体,又让文化得以赋性,使听众和观众同时得到了音乐、文物、历史等各方面的多重体验。

2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博物馆宣教功能的拓展与延伸有着更为丰富的手段与形式,大同博物馆想要在新的风口下得以更好地发展,务必要学会多加学习和借鉴,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参考文献

[1]洪艳.新时期博物馆社会宣教中的新媒体运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5):140-141.

[2]刘瑞英.新时代博物馆宣教工作的创新探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7):111-113.

sdjzdx20220323132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