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马超
摘 要:汇万总春之庙(花神庙),是圆明园濂溪乐处景区南岸一处寺庙型园林风景群。乾隆帝主张“物有天然之趣,人忘城市之怀”,使汇万总春之庙不仅是简单的形似西湖花神庙,更表现出仿建对象的本质特征和内在精神—皇家对民间花神信仰的接纳与融合。鉴于对历史文献、样式雷图档、圆明园四十景图、御制诗文集以及汇万总春之庙植物种类的考证,文章旨在尝试还原汇万总春之庙景观风貌,探索皇家园林中寺庙景群的植物造景与帝王审美情趣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期为园林文化遗产复原与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皇家园林;圆明园;汇万总春之庙;物考证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1.032
圆明园,史称夏宫,其在清王朝150年间的营造下,逐渐形成了一处地域规模宏大、景色无比秀丽的大型人工园林,园内不仅汇集了众多名园胜景,更是栽植大量的奇花异草。为保佑园中花木繁茂,皇家园林内也择地建造花神庙—汇万总春之庙,供奉花神。目前针对汇万总春之庙全视角的研究还有待得到足够的关注,樊志斌从地域角度对北京地区花神文化进行了分析,徐卉风从民俗角度出发将圆明园汇万总春之庙与江南民间的花神信仰进行对比,郭黛姮从建筑学角度对圆明园汇万总春之庙进行了考证。纵观以往的研究,虽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研究深度与广度上仍需日后进一步推进与拓展。本文旨在利用样式雷图档、《圆明园四十景图》等影像学资料,从传统园林建筑艺术与传统美学的角度对圆明园汇万总春之庙全貌做进一步研究,以期得到皇家审美情趣与造园风格之间的内在关系,奠定研究基础。
1 皇家园林中的花神庙
皇家与民间对花神的奉祭活动基本一致,皇家花神庙一般由花房掌房主持祭奠,每年农历二月十二日,百花生日进行祭奠。现记载比较翔实的颐和园内的花神庙,分别位于苏州街北侧山上和德和园的东侧土山处,其中坐落在苏州街北侧的小山上的花神庙虽只有一间房子,堪称袖珍,但也是目前北京唯一保存完整的专供花神的庙宇(图1)。光绪十四年(1888)重修颐和园时增建,坐东朝西,面阔进深均一间,硬山式屋顶,檐下悬挂着“花神”的匾额,庙内供奉花神、地神和山神。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略北京时,该庙遭到破坏。圆明园附属园淑春园内也有一座慈济寺花神庙(图2),该庙青水脊庙门,上悬“蕃育群芳”四个字。据资料记载:该花神庙正殿三间,内塑十二司花之神。两屋山墙及后墙皆绘天女散花故事。该庙清末毁于大火,现仅存一座庙门。
1.1 修建花神庙的意义
《陶朱公书》载:“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无雨,百花熟。”正所谓百花生日是良辰,由于花卉被赋予了人性化的色彩,中原文化中逐渐形成了花卉崇拜,并由此延伸出诸多信仰与民俗。在花朝节这天,人们除了要游玩赏花、扑蝶挑菜、晒中祈丰、制作花糕、女子剪彩花插头等外,守土官于花朝日出郊劝农也是一项重要工作。《风土记》:“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此日帅守、县守,率僚佐出郊,召父老赐之酒食,劝以农桑,告谕勤劬,奉行虔恪。”大概是因为花朝节正好在春耕之前,为了一年的好收成,调动大家的劳动积极性,官吏们也要“走基层,送温暖”。
正如上文提到的,出于对花神的崇拜,皇家也在各园林中修建大大小小的各种花神庙以保佑花木繁茂,目前除可以考证的颐和园花神庙、慈济寺花神庙外,在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内还分别修建了作为国家级进行花神祭祀的庙宇—汇万总春之庙。
1.2 圆明园中的花神庙—汇万总春之庙
1.2.1 概述
汇万总春之庙,因为供奉的是花神,在建筑组合上跟一般的寺庙略有不同。据清史档《圆明园》记载,乾隆三十四年(1769)十二月二十四日在福隆安等奏销算慎修思永等处工程银两折中首次提到添建花神庙—乾隆三十四年五月内,经奴才等估奏,遵旨慎修思永添建花神庙宇,并楼座、房间……乾隆三十五年(1770)二月十二日花神庙开光献供。汇万总春之庙(花神庙)建成后,每年花朝节,皇帝或亲自或遣派内务府官员致祭。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时,因汇万总春之庙位置偏远并未被毁,之后毁于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2.2 汇万总春之庙与西湖花神庙的关系
西湖花神庙,正名“湖山春社”。雍正九年(1731),由浙江总督李卫所建,名列清代西湖十八景之内(图3)。清雍正《西湖志》卷四:“湖山神庙在岳鄂王祠西南,前临金沙涧,后为乌石峰,有泉发自栖霞山,涓涓下流,伏榛莽中,上多桃花,名桃溪。雍正九年,总督李卫相度地形,芟芜涤秽,虚明闲敞,爰创祠宇,奉湖山之神。”该庙同时供奉了西湖的湖神和花神,所以又称“湖山神庙”。湖山春社前临西湖岳湖水面,山门南向,左右有八字影壁。庙东面为甬路,竖有碧血丹心石坊,通往岳庙。坊东就是西湖十景的曲院风荷了。湖山春社一共有三进院落,依次为山门、二门、正殿和后楼,之间以游廊相连。庙西面为竹素园,园虽不大,但设计巧妙,北构正堂、聚境楼、观瀑轩,西置临画舫,池中立水月亭,四周疊山,颇见巧思。
据《南巡盛典》记载,乾隆六次南巡,所下榻的杭州西湖行宫比邻花神庙(图4),花神庙也是乾隆西湖必游之地。想是因为多次得到帝王的垂青,西湖花神庙于乾隆三十年(1765)四下江南时仿于杭州金沙港花神庙“摹影图形”带回京城,仿建于圆明园中。
南北花神庙相比,西湖花神庙在北岸,汇万总春之庙在南岸,两者位置不同,建筑格局也有较大的差异。汇万总春之庙作为杭州花神庙的简化变体,其合理利用了濂溪乐处仅有的空间。由于南北纵深用地有限,所以汇万总春之庙取消了二门制度,压缩为二进院落。后楼披襟楼也没有和正殿处在同一轴线上,而是错开偏向东北方与慎修思永大殿隔湖成一轴线。汇万总春之庙和西湖花神庙一样,殿宇之间都以游廊连属(游廊的外侧似为封闭)。另外,在汇万总春之庙东北处建有涵虚朗鉴漏,亦称“香远益清楼”或“披襟楼”,乾隆晚期又在楼外东侧水面建宝莲航一座。宝莲航的外观是石舫,作为写仿南国的小品而添。设想盛夏时节在舫间小憩,四围水云环绕,荷香沁人心脾,静坐品茗赏荷,实在是一件再惬意不过的事情了。
汇万总春之庙原型西湖花神庙西侧为竹素园,汇万总春之庙之西亦有几处园林小套院,是皇帝的书房和游览空间,在添建花神庙时基本定型。紧邻庙西的为乐天和,再西的独立小院为味真书屋。乾隆帝有诗云:“曲转回廊处,明窗净几陈。琴尊亦弗借,翰墨雅宜亲。”“味真”二字指的是探求诗书中的真味,这里是乾隆帝游憩圆明园众多书房中的一座。往西穿过数重院落,奥旷兼如。最后收尾有水殿一处,西向临湖,名为“池水共星月同明”,是一座“T”形的亭阁建筑,在四十景图上已可见它的身影。纵观这几组小套院,环环相扣,由东往西沿湖岸展开。建筑朝向不一,布局灵活多变,是充满趣味性的园林空间。汇万总春之庙整体布局打破皇家寺庙的常规模式,凸显了江南文人园林氛围,特显其源自南国的活泼趣味。
2 圆明园汇万总春之庙的建筑形制分析
2.1 汇万总春之庙建筑布局
圆明园中的花神庙名为汇万总春之庙,始建乾隆三十四年(1769),是一处寺庙型的园林风景群,其位于濂溪乐处景区南岸,南北长100米,东西宽120米,占地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50平方米,作为慎修思永景区添建的一组建筑群,共有花神庙宇并楼座、房间、游廊,至同年底修竣花神庙正殿一座五间、配殿二座六间、山门五间、后楼三座九间、擎檐抱厦一间、转角房四间、游廊五座二十四间,并旧有房二间、方亭一座、游廊十二间拆瓦头停,以及修泊岸、码头,砌墙垣、台基,成做花树地景,殿内添安神牌(图5)。乾隆三十五年(1770)二月十二日花神庙开光献供。每月每日香烛供献,万寿圣节并花朝、年节安摆供献。嘉庆二十四年(1819)、道光四年(1824)二月十五日,皇帝、皇后至花神庙拈香,南府作乐请神,并在船台献戏两出。道光初年奏准,祭花神应用单响炮仗30件。
2.2 汇万总春之庙空间格局考证
汇万总春之庙(花神庙)所在的濂溪乐处景区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是圆明园中面积最大的景区,中心是一个被湖面和小溪围绕的大岛,岛略偏西北,东南水面较广,湖四周被山环绕团团围住,山水连成一片。王妍《圆明园濂溪乐处景区的园林研究》一文中写道:濂溪乐处景区环形水面周植荷花多为粉荷,少部分白荷植于敞轩前和云霞舒卷楼前。岛上建慎修思永、知过堂等一组建筑,东南伸出水面的是麦荷深处、香雪廊、荷香亭,与岸上一垂花门围成一方形回廊,是观景赏荷的佳处。岛南水上置一敞轩,与汇万总春之庙的香远益清楼相对映。这样一条建筑景观轴线由北向南依次是知过堂、慎修思永、敞轩,水面接香远益清楼,至此轴线略偏西错开,往下沿轴线依次是汇万总春之庙的主建筑落育群芳、花神庙,又再是水面。岛屿被“9”字形水面环绕,层次丰富深远。
2.3 汇万总春之庙植物种类考证
圆明园湖泊众多,水域占总面积的2/5(图6),适宜种荷。故圆明园四十景中,濂溪乐处、曲院风荷和多稼如云的菱荷香都是赏荷佳处。“濂溪”取自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的“濂溪”先生二字,乾隆起名“濂溪乐处”意思是代指这里是周敦颐享乐的地方,也是形容自己品德高尚、胸怀宽大。《圆明园四十景图》、御制诗中都曾记载乾隆帝早年在此览景赏荷,乾隆帝在《濂溪乐处诗序》中描述了此处荷花之盛:“苑中茁苔甚多,此处特甚。小殿数盈,流水周环于其下。每月凉暑夕,风爽秋初,净绿粉红,动香不已。想西湖十里,野水苍茫,无此端严清丽也。前后左右皆君子,询可永日。水轩俯澄泓,天光涵数顷。烂漫六月春,摇曳玻璃影。香风湖面来,炎夏方秋冷。时披濂溪书,乐处惟自省。君子斯我师,何须求玉井。”
在乾隆的眼里,这里比杭州西湖还要美,也是读周敦颐书籍的好地方。此外据《圆明园植物景观复原图说》一书考证,该景区还栽植油松、侧柏、绦柳、旱柳、槐树、七叶树、海棠、黄栌。笔者推测,汇万总春之庙山门前河道内藕花盛开,岸边桃柳依依,帝自码头登岸过山门而入,穿素竹入落育群芳祭拜花神,登披襟楼远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盛景,微风过处,缕缕“香远益清”沁人心脾。从样式雷图档中可见花台存在,因花神庙为寺庙园林,据此推断院落中除置有花台外,还应零星栽有七叶树、槐树、松柏等寺院常见植物。
3 从修建汇万总春之庙看皇家审美情趣
据史记乾隆帝自十六年(1751)至四十九年(1784),曾六次下江南,每次南巡都携画工同往而被质疑其南巡“名为探视民瘼,实为寻景建园”,像汇万总春之庙这样移建于圆明园中的景观即成为有力的明证。虽说南巡的出发点遭人诟病,但在乾隆帝不断的努力下,江南名园中最美丽的景致都被移入皇家园林,造就了无比瑰丽的圆明园也是不争的事实。正如乾隆帝所说:“何必更羡吴江?”
3.1 比德美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提出的儒家“比德”思想,赋予园林山水、鱼虫、草木以完善的人格,对中国古典园林风格的形成意义深远。汇万总春之庙所在濂溪乐处景区是按照周敦颐的《爱莲说》意境所造,四周遍植莲花,从御制诗文可以看出帝多次以“花中君子”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思想进行自我反省。
3.2 空间美
3.2.1 环境美
圆明园内著名的四十景涵盖了治世境界、神仙境界、自然境界三种类型,其中汇万总春之庙位于的濂溪乐处在圆明园中属于逸乐游观空间,是依托自然山水植物来表达文人雅士追求的自然境界。据考证,濂溪乐处中的慎修思永殿是除起居殿、办事殿、礼佛之外乾隆帝造访比较频繁之所。乾隆《穿戴档》记载:“帝……进藻门内乘船,至慎修思永,换蓝袷纱袍……,少坐,乘船至金鱼池喂鱼毕。”乾隆帝早年在此览景赏荷,曾将之与西湖相比,“想西湖十里,野水苍茫,无此端严清丽也”。也正是由于该景区与西湖大环境相仿,乾隆帝才将花神庙的选址放在濂溪乐处景区之内,并在汇万总春之庙山门前辟码头一座,虽是见缝插针之作,但其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而且与周边环境高度融合,使建筑与景观相得益彰。
3.2.2 陈设美
根据样式雷图档中记载:汇万总春之庙各座内装修做碧纱橱一槽、栏杆罩六槽、落地罩床罩十七槽、槛窗二槽、隔断板墙十八槽、松竹梅方窗五座、地平暖床四十六张。清宫内务府奏销档也曾载,汇万总春之庙室内装修,“山门内正殿添做悬山5座,山墩4座。与用松木胎骨垛塑、增胎青绿水色青苔,成做花树地景”,紧扣花神的特点与花神崇拜的主题。除此之外,正殿内悬乾隆御笔“蕃育群芳”和挂对一幅,下面设有红雕漆香亭和紫檀供桌。供桌上有五供等供器。香亭里面供有花神的牌位。作為皇家园林里的花神庙,这些陈设器物用料考究,制作不惜工本,这是民间花神庙无法相比的。
3.3 意境美
乾隆帝在修建圆明园各景中分别侧重闻香、观型、赏色这三种意境营造心目中的精神家园。
闻香,是指在闻香之后,引发联想与反思。在汇万总春之庙所处的濂溪乐处景区中,一是以“濂溪”表示对周敦颐的尊敬与仰慕,二是效仿其在岛的四周种植了大量的荷花。无论是乾隆帝在炎炎夏日里荡舟还是登高都可闻到荷花的清香,在“香风湖面来,炎夏方秋冷”后,帝便会联想到先贤圣人并自我反省。这种以闻香引发感想的方式,营造了出淤泥而不染、品行高洁的植物香景意境。
观型,顾名思义观赏其姿态美。汇万总春之庙在仿制西湖花神庙建筑的同时也将江南素竹一并借鉴栽植。当年乾隆皇帝南巡杭州时,曾在花神庙旁的竹素园游览小憩,写下了“纵目湖山景,游心竹素园”的诗句,并为它御书“竹素园”匾额。整个竹素园植物配置以竹为基调,突出幽趣,体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意境。竹子笔直、高耸的形态代表了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高雅人士的象征。
赏色,春有桃,夏有荷,秋有枫,冬有松,四季更替,美景不断,这些不断更迭的植物给人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色彩的变化。《圆明园御制诗》多有对四季植物色彩的描述:“柳色薰黄桃染红”“紫苞新笋箨,绿染老松钗”“一片新荷白打红”“红叶千林似锦张”“银竹森森洲渚渺”。御制诗中描绘的诸多色彩则给人以“万紫千红总是春”之感。
4 结论
本文从查阅大量各时期文献及专著入手,通过图像法、对比法、文献法多方面分析研究,可知汇万总春之庙作为一座依托寺庙的园中小园,正是因为乾隆帝个人具有较高审美修养,才能捕捉到江南原型的深邃意境美,并通过细致的再创作,再巧妙利用写仿造园手法将江南园林胜景移植到北方皇家园林大环境中,清幽雅致中不失皇家风范,虽是添建之作却与周围园林构景相得益彰。乾隆帝在充实圆明园园林景致的基础上,兼容并蓄,既融合多元民族文化,保留民族传统,又增华皇家园林建筑的文化内涵,彰显帝王審美情趣与艺术造诣,提高了这座皇家园林的文化品位。
圆明园内创建汇万总春之庙无疑是“万园之园”包罗万象、海纳百川的最好诠释。
参考文献
[1]张静.浅析圆明园景观与中国传统文化[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2]樊志斌.帝京风行花神庙[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2007.
[3]贾珺.圆明三园写仿景观续说[J].圆明园,2008(Z1):56-65.
[4]王妍.圆明园濂溪乐处景区的园林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14):5833-5836.
[5]吴祥艳,宋顾薪,刘悦.圆明园植物景观复原图说[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4.
[6]郭黛姮.深藏记忆遗产中的圆明园—样式房图档研究[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6.
[7]徐卉风.圆明园汇万总春之庙与江南民间的花神信仰[EB/OL].(2015-08-20)[2021-10-10].http://www.iqh.net.cn/info.asp?column_id=10647.
sdjzdx20220323132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