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寺庙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研究

时间:2024-05-20

余维君

摘 要:寺庙建筑在我国古建筑中占有一席之地,其建筑形式来源于世俗建筑,在历史发展中,又不断突破世俗建筑形式,并为世俗建筑提供一些新的参考和借鉴。九华山寺庙建筑依托并适应固有的自然景观,依山就势,因地制宜,结合当地传统的建筑文化及形式,形成造型独特、别具一格的寺庙建筑风貌,使人文建筑与自然环境达到相互作用、相得益彰的有机融合,可谓设计结合自然的典范。

关键词:九华山;寺庙建筑;自然景观;适应;融合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1.049

0 引言

寺庙建筑是我国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建筑的建成,汇集了思想、文化、社會、工艺等各种元素。寺庙建筑的风格及设计特点反映出思想理念和文化表征,形式鲜明,意蕴深厚,体现着我国古建筑的精神文化内涵。对于九华山特殊地形地貌中寺庙建筑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以及建筑设计理念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1 九华山寺庙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

从人类生存和生活的情感需求发展来看,建筑的发展具有强烈的适应性,总体表现为对自然环境、社会背景、人文情怀等多重因素的适应。谈及建筑的起源,自然联想到古代先民的穴居、巢居。事实上,古代先民掘穴构巢的建筑学本义就在于为满足人们避风雨、驱虫害的基本生活要求而显示出来的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所以说,建筑艺术首先“总是要适应建筑物的实际功能和自然环境的”①。九华山寺庙建筑的艺术风格在我国众多寺庙建筑中独树一帜,是建造者们精妙的艺术构思和高超的建筑技艺完美结合。九华山主体由花岗岩构成,是以峰为主,盆地峡谷、溪涧泉流交织其中的独特地貌景观,山体千姿百态、高低参差。九华山寺庙多数建造在悬崖峭壁之上(图1),或者山林幽谷之间。因借山势,灵活布局,不拘泥于传统对称的严整格局,依山傍势,高低错落,形态各异,疏密有致。更为精妙的是九华山寺庙建筑格局与皖南古民居独特的风格有机融合(图2),相得益彰,大殿和小庙有机协调,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呈现出精巧的人工建筑与秀丽的自然风光浑然一体,庄重的宗教氛围与质朴的乡土风貌相映成趣的整体环境。

1.1 自由灵活的布局

建筑原本是有“法”的,即建筑美的法则、法式及手法,如西方的“五柱式”、中国的“营造法式”等。人类在建造房屋时不仅按照功能技术法则使其坚固耐用,以满足物质生活的需求,同时也按照均衡、对称、比例、协调等美学法则“创造出美丽的布局、体型、色彩和装饰等,以丰富精神生活,满足美的享受”。中国古代建筑的庭院与组群的布局,基本都是沿轴线以均衡对称的方式进行设置。我国传统寺庙建筑也是强调庄重肃穆、气势宏伟、轴线对称的院落式布局。轴线是居中为贵、尊卑有序观念的映射,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但是定律、法则、规则和法式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可以发展、可以变化的。由于受自然地形所限,古代匠师们早已做出对“古训”既有遵循又有突破的创举,以“道法自然”为美,因地制宜。“相地合宜,构园得体”就是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中不成法的“法中之法”。由严格的轴线对称转向灵活的空间构成,意味着新的美学法则的显现。九华山属于多山丘陵地带,因山势曲折、起伏,不但使寺庙不设中轴线为常法,而且使很多寺庙不按常规的配置方法来设置单体建筑,配合地形,建造出对称与不对称相结合的组群。例如,慧居寺的大雄宝殿临路而建,此寺并未设置山门;再如,百岁宫的大殿前虽有梯形广场,但广场入口处是石板山路,也无山门之设,百岁宫主体建筑前后三进,檐口相平,天井狭小,层数的变化与层高的不等,完全是利用自然地坪的高低起伏与建筑地坪的逐进跌落而成。寺庙的空间序列按垂直方向、水平方向交叉展开来组织,是对传统寺庙形制的一种大胆变通。这种变通源于建造者不受定向思维约束的胆识和对环境艺术真谛的悟性。

1.2 结合自然的设计

我国传统思想观念文化领域的很多方面都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种思想文化环境造就出中国人认知中独有的“自然”意识。唐岱在《绘事发微》里曾将“寺观、村、落、桥梁”等建成环境形象地比喻为山川风景的装饰。②梁思成先生在《中国的佛教建筑》中则说:“中国佛教建筑不仅大大丰富了城市的面貌,而且在原野山林之中,佛教建筑丰富了整个中国的风景线。”从学理意义上说,建筑既是对环境的改造和利用,又是环境的组成部分。自然地形环境对建筑空间环境与周边环境的影响或多或少会有限制,但同时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建筑艺术创作首先考虑的是分析和研究当地的气候条件、自然地貌等环境特性,以及建筑物对于这些因素的适应性,既要满足基本用途的功能需求,又能促进环境的美学价值,这一点尤为重要。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就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建筑的基本意义就是根据建筑的目的,结合气候、位置、自然景观等综合因素,创造出结构与之适合的,自由而统一的建筑整体。建筑师的聪明才智也将会在这个看似普遍却意义非凡的过程中得以完满解决中显现出来。”③现实中,建造者们在创作营建时并不是将自然简单粗暴地改造成人为的需要,而是根据现状,因势利导,使自然与建筑完美契合。九华山自然风光旖旎,生态景观完整,路陡地窄是其一大特点,寺院为了适应这一地形大多采用变平面展开为立体叠合的手法来组织空间,不仅尊重自然、适应自然,更是充分利用自然中天地、山水、植物等要素,主动融入其中。不少佛殿设置于楼层,用楼梯、室内走廊处理交通,这与一般寺院采用室外庭院、甬道联系各建筑空间的方法截然不同。寺庙是不同于山野自然景致的人工创作,但又给自然加上了人的尺度和人的情趣,形成一个有机大环境。这是中国人尊崇自然并特别擅长以辩证的观念来驾驭全局这一卓越智慧的生动表现。我国古代这种结合自然、另辟蹊径的造园思想在现代规划设计中也被视为重要的基准。美国人刘易斯·芒福德曾评价“设计结合自然”思想的积极倡导者伊安·麦克哈格时说:“他思考的重点既不是设计,也不是自然本身,而是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他寻求的不是武断的硬性设计,而是充分利用自然提供的潜力。”④中国古人的智慧与现代国际设计大师思想形成时空的呼应,都意图把人与自然世界放在一个整体思维中来考虑规划设计蓝图,并以“适应”或“适用”作为衡量建筑本身与艺术美感的重要标准。

集科学、人文和艺术于一体,思考人和环境的关系,在宏观规划和具体建造中提高人与环境之间创造性适应能力,实现设计与自然的结合,是环境设计领域设计结合自然一直追求的目标。九华山的整体环境是九华山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一个环境整体,极富艺术表现力,形成重要的景观特色。⑤从环境设计范畴来说,一定是成功的。

1.3 寺庙建筑与自然景观的交接与共生

近些年来,西方世界提倡生态、低碳、环保、人性的设计理念,并作为一种潮流,迅速风靡全球。而中国的传统建筑历来就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讲究“天人合一”的境界和感受。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建筑思想上的不谋而合。建筑对自然的适应,具体表现为建筑物对气候、地理、环境、材质等方面的适应,常常被当作建筑的地域性特征来讨论。我国南方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等原因,寺庙建筑和北方寺庙建筑在布置与风格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九华山寺庙建筑利用自然地貌和环境进行选址、布局和设计,寺庙大多建造在坡度相对陡峭的山坡上,院落本身的确受到山地陡坡的束缚而无法铺开。基址和空间组织上体现了重视景观视觉效果的优秀营造传统,建造过程中工匠们却能巧妙地利用这样的地形,营造出一种严肃、神秘、仿若仙境的气氛,借助这些特殊的场地条件完成内外交接,从而实现氛围的渲染与升华。在单体建筑的设计中,这种传统理念也影响了建筑体量的安排、组合,甚至门窗的布置。这种通过借助外部景观来延展空间的设计理念为自由组织立面门窗的徽派建筑传统手法提供了形式处理的内在逻辑。建筑物与大自然呈现犬牙交错、互相渗透的格局,寺庙建筑与周围环境互相衬映、相得益彰,形成统一完整的有机整体,与功能要求符合,与氛围营造契合,从而达到和谐统一、合理交接和有机共生。天台寺、百岁宫等都属于这个类型。谈建筑,空间的位置至高无上。空间是建筑的“核心”“灵魂”,空间不仅具有直接的实用功能,而且通过不同的布局与组合承载着重要的审美属性。它不仅要满足建筑的基本用途,还要体现美观与情感,功能与审美并驾齐驱,从而彰显建筑“美”的价值。换言之,建筑的“用”和“美”都离不开建筑的室内外空间。诸如天台寺、百岁宫、东崖禅寺等依托自然、融入自然的建筑布局与空间营造特点,无不体现出九华山寺庙建筑单体围合的“静态美”,内外有机复合的“动态美”,园林趣味的“变幻美”,进而促成九华山寺庙建筑的整体环境美。建筑环境美的实质在于建筑与环境交接和共生,也就是建筑与环境的有机结合。建筑与环境的塑造手段及其所呈现的美感形态是生动变化、多种多样的,其奥妙在于“结合”。只有各个建筑单体之间、建筑与自然之间以及建筑与环境中的各种要素都在完整的体系中做到相济互补、和谐共存,才能达到所谓的环境艺术美。无论是建筑与环境要素的“协调”还是“对比”,都可视为二者之间的结合,都是取得和谐统一的美学效果的具体表现。由此上升到环境艺术的语境,也是以自然环境为前提,通过艺术手段加以利用或改造,使之既具自然本真又有艺术格调,同样可以解释为几个“结合”,如自然环境与人造艺术的结合、客观实体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局部与整体的结合、再现与表现的结合,甚至是物镜、情境、意境三重境界的递进与结合,概括起来就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

实际上,这种显性的适应与共生最根本还是与希望建筑结合自然的人有关,体现了建造者寻求创造、升华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想境界。寺庙建筑作为人的创造物能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和共生,从而保护、提升和增强它的基本性质,这样的整体环境就更有价值了。

2 适应融合的美学价值

适应是一种文化机制,也是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应对所处环境的一种方式。单就九华山寺庙建筑而言,表现为对山高水远的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对深沉厚重的地域文化的融合。中国传统建筑历来就有重视自然、顺应自然,并能做到利用自然、因地制宜,力求融入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理念。从空间界面看建筑环境,可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建筑的内部环境更多地表现出建筑对社会制度、文化观念和审美情趣的适应性,建筑的外部环境则主要表现了对气候和地理条件的适应。从构建环境的层次结构的角度看,建筑环境可从宏观、中观和微观来构建。无论何种建筑环境,都要结合所处位置的地形特点,努力将建筑物与周围的自然条件协调融合,从而创造出和谐统一的宏观景致。以建筑的功能需求为基础,对其各个界面的造型、色彩、材质、装饰进行合理安排与布置,使其具备符合功能性质、满足使用要求的美好体验,取得宜人的中观环境效果。同时,建立审美情趣和精神情感的思维观念,从内外连接的空间组织、建筑构件的细部处理到门窗家具的陈设布置,对其尺度、比例、风格、韵味等方面进行艺术处理和情感表达,以期获得文化品位和审美意蕴俱佳的微观环境。

中国传统建筑推崇“天人合一”的环境理想。天与人的关系论是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的基本理论内容与逻辑发展线索,无可避免地牵动着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尤其是“道法自然”的环境美学观,深刻地影响到古代中国的建筑意向。具体表现为一方面追求自然的返璞归真,另一方面注重与自然的巧于因借。儒、释、道共同浸染下的九华山深谙此道,寺庙建筑群依附自然,融于环境,因地制宜,灵活处理,契合山峰走势,布局自由,建筑沿地勢高低而组合,宛自天成,别具匠心,具体而形象地阐释了我国古代造园家计成提出的“得体合宜”的环境意向,给人以自然质朴、舒旷悠远的美感,极大地反映了九华山寺庙建筑对于自然环境的高度顺从与适应。

建筑审美适应则是更高层次文化认同,是不同的审美文化在长期接触、碰撞、衍化中不断变化调整并逐步更新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并非单向的文化制约或移植,而是双向或多向的交互,多元杂糅,凝聚成一种全新的审美特质。建筑审美的适应具体到建筑艺术的创作中,就是充分考虑所在地域的人文条件,将该地区民族的和乡土的文化因素、历史背景、风俗民情等,都纳入整体建筑环境中来,使人为的创造彰显地域文化延续性的审美品质,独具风采,更富魅力。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九华山寺庙建筑放弃了传统寺庙的建筑模式和空间布局,营建上主动适应具体地形,文化上充分吸收徽州民居特点,创造出一种特殊的寺庙建筑形式。这种独特的寺庙建筑作为一种新的建筑审美文化,既不同于传统的寺庙建筑文化,又与徽州民居建筑文化存在本质的区别,是宗教建筑文化与地方民居因素的精妙适应和完美融合。

3 结语

人们创造建筑,总是力求达到建筑美。由功能派生出来的美体现建筑美的功利性,外在形式美是建筑美的形象性体现,通过建筑物表达某种意义、思想、情感及外在的客观世界说明建筑具有蕴含性。山因佛而闻名,佛依山而益显。九华山之所以造就出大范围空间内人文景观与自然风貌相互适应、充分融合的整体景观视觉效果,在于营建中非常注重对自然环境的因借和互补以及对地域文化的吸收和接纳。作为宗教建筑,其独特的选址择地、建筑造型、空间布局都充分地体现出建筑的功利性、形象性与蕴含性的美学特性。以与此同时,适应与融合的建筑表征和文化现象是通过客观的技术条件满足主观的精神需求,是“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思想内涵的外在阐释,也是“入乡随俗”和“因地制宜”创作理念的具体实践。如此底蕴深厚的思想境界和巧妙精湛营造技艺,对当下“设计结合自然”的研究与实践中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志华.外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

[2]何志嫚.基于宗教文化的山岳型风景区规划设计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7.

[3]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4]伊安·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芮经纬,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5]白雪.乡土语境中的建筑创作—九华山风景区建筑设计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2.

sdjzdx20220323132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