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王明锁
摘 要: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的遗物或遗迹,流传至今承载了重要的文化价值。在诸多类型的文物中,翰墨文物堪称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一张名片。但随着文物事业的发展却出现了大量仿制的翰墨文物,翰墨文物的仿制技术也随着科技发展而愈发先进。在这样的环境下,掌握翰墨文物鉴定与鉴赏技术已然成了文物相关从业者的必备要求。为了提升我国翰墨文物领域的鉴定与鉴赏水平,文章总结了翰墨文物鉴定与鉴赏的概念、分析了翰墨文物鉴定与鉴赏的注意事项,并以此为依据探究了翰墨文物鉴定与鉴赏的方法。
关键词:翰墨文物;鉴定与鉴赏;概念;注意事项;方法
0 引言
文物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是历史遗留的珍贵财产,亦是历史真实存在的重要证据,翰墨文物也不例外。不同时期及类型的翰墨文物能够对其产出、使用过程乃至流传过程的历史情况做出切实反映,对翰墨文物进行鉴定与鉴赏时需要依靠历史,而大量的鉴定与鉴赏工作后也能够为翰墨文物的历史研究提供依据与助力。
1 文物鉴定与鉴赏的概念
文物鉴定与鉴赏是一项利用传统方法或现代科学技术对文物年代、真伪、质地、用途、价值乃至历史魅力做出分析、辨识与鉴赏的工作。若用通俗的话语对其进行解释的话,则可将其概括为运用个人经验、传统方法、科学技术等方式,辨识文物的年代、质地、用途、价格、价值的工作。
2 翰墨文物鉴定与鉴赏的方法
2.1 翰墨文物分类
我国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拥有的文物不仅数量惊人,类型也多不胜数,因此在对文物进行鉴定与鉴赏时,首先要做的便是对文物进行分类。合理的分类不仅能够为后续研究提供助力,更能够为后续文物的保管及养护工作提供依据。分类方法有时代分类法、存在形态分类法、质地分类法、来源分类法、功用分类法、属性分类法,目前比较常用的分类是前四种。
这四种常用的分类方法运用到给翰墨文物分类时,时代分类法侧重于根据翰墨文物的产出时代做出分类,时代分类法一般用于衡量文物年代、价值及历史魅力,同时也能够为文物用途提供参考。存在形态分类法侧重于依据文物存在的动与静、直观与隐蔽等存在方式对翰墨文物进行分类,一般而言,依据这种方法进行分类可将文物划分为不可移动翰墨文物与可移动翰墨文物。不可移动翰墨文物多为文物史迹,如石刻等;而可移动翰墨文物则多为馆藏及私藏文物,如字画等。存在形态分类法可与质地分类法一同为后续文物保存及养护工作提供参考。质地分类法侧重于根据制作文物的材料对文物进行分类,目前比较常见的类别有木质、石质、铜质、纸质、布质等,质地分类法不仅能够为翰墨文物的真伪、用途及价值等方面的辨识提供助力,还能够进一步为后续翰墨文物的保存及养护提供参考。来源分类法主要侧重于依据文物来源对文物进行分类,比较常见的来源有拨交、征集、拣选、交换、捐赠、发掘等,这个方法也可以为文物的价值辨识及后续保存、养护提供参考。
举例来说,当我们对东晋名家王珣所作的《伯远帖》(图1)进行鉴定与鉴赏时,便需要先行对《伯远帖》做出六种分类:以时代分类法进行分类,《伯远帖》属于东晋文物;以存在形态分类法对其进行分类,《伯远帖》属于可移动、直观静态文物;以质地分类法对其进行分类,《伯远帖》属于纸绢一类;以来源分析法对《伯远帖》进行分类,其应当归于征集一类;以功用分类法对其进行分类,《伯远帖》属于字画一类;以属性分类法对其进行分类,《伯远帖》属于文人书帖。
2.2 传统翰墨文物鉴定与鉴赏方法
在对文物进行大致分类后,虽然可对文物形成基本的鉴定与鉴赏结论,但仍然难以对文物的深层特征有所了解,因此接下来便需要对比不同类型的文物,通过对比了解文物之间存在的共同点与差异,以此对文物的特征做出有效定义。例如,在对字画进行鉴定与鉴赏时需要找到相同作者的其余文物乃至文献记载,通过对比查看其中的共同点与差异,以此对手中需鉴定、鉴赏文物的特征形成基本认知。如对字画进行鉴定与鉴赏时便可以通过对比其题款、题跋、录著、印章、装裱及纸绢类型来完成鉴定与鉴赏的工作。
举例来说,当对《伯远帖》进行鉴定与鉴赏时,便可以通过对比法来完成,虽然王珣诸作流传至今仅余《伯远帖》,但仍可根据其余方面的对比做出鉴定与鉴赏。一来可见《伯远帖》引首,这部分是清代乾隆皇帝御书,即“江左风华”四字,且可见“乾隆御笔”的玺文,因此可以将此引首与其余乾隆作品进行对比,比较可信的便是乾隆皇帝的“三希帖”中的另外两大收藏—《中秋帖》(图2)和《快雪时晴帖》(图3),其上都有乾隆题字和印章,如“游六艺圃”及“观书闲乐”等闲章,字体虽可临摹,但印章却难以做到分毫不差,是以通过对比,可初步确定《伯远帖》正是当年乾隆所藏“三希”之一。
之后,可再对其纸绢类型进行对比,晋时的行书作品真迹多已失传,流传至今的有《伯远帖》和《平复帖》(图4)。
《伯远帖》与《平复帖》皆为晋书,但其相互之间并不存在直接关联,唯独纸绢材料可进行或多或少的对比,但肉眼对比无甚意义,是以可将这二者间纸绢对比纳入现代科技鉴定与鉴赏方法的考量中。
随后可对《伯远帖》的字体做出对比,王羲之与王珣是远房堂叔侄,书法也可见几分神似,所以可以将王珣的《伯远帖》与唐人临摹的《兰亭序》(图5)做对比。
虽说摹本无法尽得王羲之真迹神韵,但仍存在几分借鉴意义,通过对比可以发现,王珣所作的《伯远帖》侧重于顺锋直入,线条中间多按笔,收笔则提按结合。再看笔画的转折,其转折大多方正刚劲,停顿也十分自然,较多地保存了楷书用笔的严谨性,笔画还略微带有隶书的韵味,这一点与《平复帖》有几分相合。而反观《兰亭序》摹本,字体书写中可多番见到唐人所惯用的“双勾廓填”,也多次出现了飛白的字,如“于”“左”“然”“之”等字,在飞白处可见明显的描摹痕迹,虽然字体有所相仿,但相较之下孰真孰伪足可见得。总体而言,王珣的《伯远帖》笔画之间交代得颇为清晰,笔锋棱角分明,这显然是摹本与刻帖无法做到的。
2.3 翰墨文物现代科技鉴定与鉴赏方法
就目前而言,比较常见及常用的现代科技文物鉴定与鉴赏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三维数字化法,二是可视化数据法,三是X射线探伤法,详细介绍如下。
2.3.1 三维数字化法
所谓“三维数字化法”,是一类基于三维数字化技术对文物进行鉴定与鉴赏的先进方法。在实际进行鉴定与鉴赏时,可以通过三维数字化技术建立文物的三维模型,以三维多边形的形式对文物进行展示,利用相关设备计算出三维模型后,鉴定与鉴赏人员便可以通过对文物形状、质地及其他方面的状况来做出运算方法的抉择,如形状规则的矩形文物可以使用布尔运算法,形状不规则的文物则可以选择伯恩斯坦基函数运算法。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使用二值化的三维数组对文物基本特征进行描述及表示。
对文物做三维数字化建模处理,通过模型可以得到更具有精准度的数值,为文物的鉴定与鉴赏工作提供更有效的依据。在实际操作时,通过建模可以采集文物的三维数据及高清纹理信息,随后可以选择使用三维扫描仪收集文物的形态及颜色数据乃至表面纹理数据,确保能够获得文物的所有细节。在获得大量数据后,还需要通过光学三维扫描仪对经过简化后的文物模型进行处理,确保模型与文物本身数据一般无二,为后续的鉴定与鉴赏做好数据准备。总体而言,三维数字化法能够有效保留文物数据,为后续鉴定及鉴赏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另外,一旦后续文物受损,通过三维数字化法获得的数据同样可以成为修复文物的依据。
2.3.2 可视化数据法
所谓“可视化数据法”,是一类通过研究文物几何构造、颜色、形态、产出时代、材质及功用等数据并将其建立为可视化数据库的现代化文物鉴定与鉴赏方法。在建立起可供文物鉴定及鉴赏参考的可视化信息数据库后,可以对其中的各类数据信息进行分类,后续更可将新发现或以往发现未曾“入库”的文物数据信息输入数据库中,以便在对不同类型的文物进行鉴定与鉴赏时可以通过在数据库内搜索信息来进行排查、对比的方式完成鉴定与鉴赏工作。例如,对王珣的《伯远帖》进行鉴定与鉴赏时,可以根据字画文物可视化数据信息库的具体特征对《伯远帖》的每个特征进行对比、推敲,以此确保文物特征的可信度,并通过模糊推理方法对该类型的推断予以证明,最终获得鉴定与鉴赏的结果。这种方法能够做到科学、高效的文物鉴定,提高我国的文物鉴定与鉴赏水平,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们对文物的认知,促进文物保护工作后续的顺利开展。
2.3.3 X射线探伤法
所谓“X射线探伤法”,是一类通过对文物放射X射线、令X射线穿透文物而产生“散射”及“吸收”反应并通过射线反应计算文物缺陷、伤痕而形成鉴定与鉴赏的方法。例如,当对王珣的《伯远帖》进行鉴定与鉴赏时,X射线探伤法可以对《伯远帖》本身进行探测,判断其是否存在修复痕迹,从而为该文物的鉴定与鉴赏工作提供参考信息。使用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对文物做出有效的鉴定与鉴赏,还可以通过鉴定过程了解历史发展状况,以此为后续的历史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2.4 翰墨文物保存要点
翰墨文物一般是指由纸张、织物构成的物品或以石木为载体的物品,其本身便具备易吸水、易遭虫蛀、易腐蚀等特征,再经过千百年的岁月洗礼,许多以纸张、织物为载体的翰墨文物会发生褪色、变脆的情况。因此,在对该类翰墨文物进行保存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防潮,还需要严格地控制温度与湿度。一般在博物馆库房中可以使用网片式挂件文物柜架、抽屉式书画文物柜以及摇盖式无酸纸囊匣来储藏这类翰墨文物,还可以在库房中使用恒温恒湿机来控制环境的温湿度。如果是个人收藏的翰墨文物,可以选择将其放置于干燥的暗处保存。
3 结语
综上所述,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而文物承载文明并传承着历史,翰墨文物也是其中浓墨重彩的组成部分。翰墨文物的鉴定与鉴赏是一项科学研究工作,它研究的对象形态各异、内涵复杂、时代不同。为了做好翰墨文物的鉴定与鉴赏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掌握传统的翰墨文物鉴定与鉴赏方法,更需要掌握先进的现代化鉴定方法。唯有真正掌握了这些文物鉴定与鉴赏方法,翰墨文物保护事业才有可能突破瓶颈,令其历史价值得以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王桂美.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与管理探究—以孔子博物馆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2):136-138.
[2]段佩权,李广华,陈垚,等.基于广域X射线荧光扫描成像技术(MA-XRF)的文物科学分析[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1(1):81-87.
[3]任芳.淺谈文物库房管理及库藏文物保存环境—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例[J].丝绸之路,2021(1):153-156,16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