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张怡春
摘 要:甘谷县大像山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其附存山体为第四纪沉积岩,由半胶结红砂岩、砂砾岩组成,节理裂隙较为发育,斜坡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准确认识大像山石窟附存山体的地质特征,科学分析存在的地质灾害种类和诱发因素,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保护大像山石窟这一重要的文化遗存至关重要。
关键词:大像山石窟;地质条件;地质灾害种类;防治措施
2018年6—7月,甘谷县范围内遭遇了50年一遇的强降雨过程,导致大像山石窟出现多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大像山石窟、古建筑等文物的安全。这次地质灾害的发生,引起当地党委政府、文管部门、社会人士的高度关注,防治大像山石窟地质灾害的问题显得极其紧迫和重要。本文从大像山石窟的基本地质条件、地质灾害的成因、危害位置划分、危害性和发展趋势,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初步、浅显的探讨,希望对大像山石窟的保护有所裨益。
1 大像山石窟概况
大像山,又名“文旗山”,地处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境内,地理坐标北纬34°44′、东经105°19′,海拔1516.6米,山高215.6米,山势西低东高,岩石陡峭,林木覆盖。大像山石窟位于大像山北侧崖面之上,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水帘洞—大像山石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融石窟寺、古建筑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的重要文化遗存。石窟开凿于北朝时期,后经唐、宋、明、清、民国各代不断开凿石窟、兴建庙宇,逐渐形成现有规模。大像山石窟由东区石窟寺及西区古建筑组成。石窟寺共有石窟22个,其中6号窟为长方形拱顶窟,内塑石胎泥塑大佛一尊,高23.3米,是全国石窟造像中为数不多的珍贵文物。其余石窟多平顶方形,部分洞窟凿有禅房。古建筑共37座(含窟檐),依山脊分布,为清代及民国时期所建,地域色彩浓郁,造型各异,错落有致,疏朗自然,与石窟寺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另有数量众多的匾额、楹联、碑刻等附属文物,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大像山石窟是“甘谷八景”之首,在民间具有神圣而又崇高的地位。
2 大像山石窟地质灾害问题
甘谷县地处西秦岭山地和陇中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大像山为秦岭余脉,大像山石窟附存在大像山北侧的崖体上。大像山北侧的崖体是石窟和古建筑等文物的载体,其稳定性直接关系着大像山石窟、古建筑和文物的安全。研究分析大像山山体北侧的地质条件,对于科学防治地质灾害,保护石窟、古建筑和自然景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基本地质条件
甘谷县属于北秦岭褶皱带,大像山山体为第四纪沉积岩,由半胶结红砂岩、砂砾岩组成。山体北侧以砂砾岩为主,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并包含有少量蒙脱石、泥沙质结构。第四纪以来,甘谷县内渭河南北两侧地块正当性上升,渭河河谷下切,流水腐蚀作用加剧,斜坡临空面积加大。山体北侧表面覆盖砾粉土、风化砾岩等物质,厚度变化较大,节理裂隙较为发育。
2.2 气候条件
甘谷县属于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夏无酷暑,冬無严寒,年平均气温10.7摄氏度。受大陆性季风气候和地形影响,降雨量年度变化大,时空分布不均,降水多为阵雨,集中在七、八、九月,且多中、大及暴雨,年平均降水量437.3毫米。
2.3 主要成因
大像山石窟山体陡峭,崖面坡度平均为53度,陡坎较多,山体自身存在的重力作用比较突出。岩体风化强烈,表面支离破碎,覆盖的砾粉土、风化砾岩等物质黏聚强度较低,结构松软。在排水不畅的情况下,雨水沿着裂隙渗透,既加大压力和重力,又软化岩体和土壤,往往加速结构变形,对坡体产生破坏作用。
2.4 地质灾害种类及位置
从地质灾害的种类来看,大像山石窟存在的地质灾害主要表现形式有滑坡和不稳定斜坡两种。从大像山山门至最高处的三圣殿,经过实地勘查,总共有9处滑坡和不稳定斜坡,分别是送子殿至大佛段、神医殿至药王洞段、西武当栈道下、无量殿后门至景区后山门、藏经阁后、西武当大门北侧、娘娘殿、文昌阁南侧、梅葛殿过厅下至土地庙旁。其中,送子殿至大佛段、神医殿至药王洞段、西武当栈道下、无量殿后门至景区后山门、藏经阁后5处为滑坡体,西武当大门北侧、娘娘殿、文昌阁南侧、梅葛殿过厅下至土地庙旁4处为不稳定斜坡。总体情况是:滑坡所在斜坡高陡,坡度为53~80度,不同位置的坡度有变化,随着山势增高坡度逐渐加大;临空位置高,高差为20~210米,具体高差随着山势增高而加大;个别位置植被存在变形和位移的问题。有的流水冲刷的凹坑比较明显,有的坡面存在多级滑坡陡坎,有的裂隙充分发育。
2.5 危害性及发展趋势分析
送子殿至大佛段、神医殿至药王洞段、西武当栈道下、无量殿后门至景区后山门、藏经阁后5处滑坡体,是沿着基岩表面发生的浅表层滑塌,在滑坡的高处、与基岩连接的地方出现裂缝。雨水冲刷坡面形成多条沟槽,沟槽基岩裸露,残留的堆积土壤和植被层呈条状分布。由于位置高陡,表层覆盖的堆积土壤在砂砾岩上难以稳定附着,在强降雨条件下极其容易发生再次滑塌,对大佛所在的6号窟岩体结构产生严重影响,受力产生复杂变化,持续发展有可能对大佛造成灾难性后果。同时,这将对药王洞等其他石窟,神医殿和药王殿等古建筑,连接石窟和古建筑之间的栈道,以及附着生长的白皮松、丁香花等独具特色的景观植物,失去附存的岩体和土层基础,产生严重的危害。
西武当大门北侧、娘娘殿、文昌阁南侧、梅葛殿过厅下至土地庙旁4处不稳定斜坡,坡顶位置发育多条裂缝,从坡顶至坡脚出现多条雨水冲沟,局部位置发生不同程度的滑塌,致使文昌阁、梅葛殿等多处古建筑出现裂缝、地基沉降等问题,造成建筑结构主体倾斜、神像基座和墙面壁画破裂、连接各古建筑的栈道出现悬空,持续发展将严重危害石窟和古建筑的安全。
由于滑坡和不稳定斜坡出现的局部滑塌,造成砂砾岩以悬臂梁的形式裸露出来,形成危岩悬空悬垂。长期来看,受岩体风化、雨水冲刷等外在因素影响,将会导致裸露岩体变形,与母岩脱离,形成崩塌。
3 大像山石窟地质灾害问题的防治措施
目前,针对大像山石窟地质灾害问题的保护措施还是比较简单落后,在娘娘殿斜坡底部修建了局部防护墙,在西武当栈道下方位置做了防护支架,其他地方未做有效防护。根据大像山石窟地质灾害的种类和成因,针对存在的9处滑坡和不稳定斜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建设微型桩、锚杆和锚索、挡土墙等多种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实现既治标又治本的目的,保护好大像山石窟这一千年历史遗存。
①送子殿至大佛段、神医殿至药王洞段、西武当栈道下3处滑坡,采取微型桩、加固坡体、支撑栈道的方式加固。
②无量殿后门至景区后山门处滑坡,采用锚杆框架的方式加固。
③藏经阁处滑坡,采用锚杆和锚索框架的方式加固。
④娘娘殿处斜坡顶端,采用锚杆肋板墙的方式加固,底端坡脚位置修建重力式挡土墙。
⑤文昌阁南侧下方斜坡,采用桩板式挡土墙的方式加固,底端坡脚位置修建重力式挡土墙。
⑥西武当大门北侧下方斜坡,底端坡脚位置修建扶壁式挡土墙。
⑦對无量殿等古建筑的地基进行注浆处理,对室内地坪进行防水处理。
⑧对西武当栈道修建防护栏,下方加固支柱。
⑨在送子殿至大佛段、神医殿至药王洞段、西武当栈道下、无量殿后门至景区后山门、藏经阁后5处滑坡体的顶端,文昌阁南侧斜坡的平台处,修建排水渠。
⑩对滑坡和不稳定斜坡的坡面进行修整,并进行植树植草绿化。
k对送子殿至大佛段下方滑坡坡体喷射植被混凝土。
l对危岩体采用锚杆、锚索、裂隙封填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加固处理。
m安装监控、检测装置,随时关注滑坡和不稳定斜坡的状态,并及时预警。
4 结语
大像山石窟地质灾害的防治问题是一个跨学科、综合性的课题,是一项极其重大而又复杂的工程。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既要保护石窟、古建筑的平面布局、立体形态和周围空间环境的协调统一,还应当保护大像山石窟的地域特点、时代痕迹和历史文化信息。上述大像山石窟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还是比较浅显、粗略的,需要在以后进一步完善充实。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