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博物馆社教活动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探析

时间:2024-05-20

刘莹

摘 要:文章对博物馆社教活动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展开探讨,首先阐述了博物馆社教活动的功能和博物馆社教活动的发展,其次探讨了文化传承中博物馆社教活动发挥的作用,最后为博物馆社教活动的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现代博物馆社教活动发挥文化传承的作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文化传承;作用;发展

自人类诞生至今,新旧更替不断发生,由此在历史长河中也产生了众多得以留存的文物。文物最为重要的是历史价值,博物馆是文物存储及利用的机构,随着现代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变,提供文物展览服务也不再是博物馆仅有的职能,其教育属性在博物馆功能中的重要程度不断提升。博物馆利用自身文物能够有效开展文化教育活动,为文化传承提供可靠的途径。

1 博物馆社教活动的功能及其发展

1.1 博物馆社教活动的功能

博物馆社教活动的实质是一项社会教育活动,但与学校教育存在较大的差别,尤其是教育开展策略上的差异。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的开展是通过其自身独有的文物藏品、设备来实现的,博物馆中的文物标本、藏品等是实现社教功能的基础。目前实现博物馆社教职能的方式为陈列展览,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的实现依赖于自身的文物藏品,通过对自身文物进行介绍,增强游客的文化体验度,使社会大众学习更多的文物历史知识。

1.2 博物馆社教活动的发展

博物馆一般是按照城市、省份为区域建设的,所收集的文物也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对当地文化具有代表意义。博物馆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逐渐将工作重心转移至社会教育,从以文物为根本进行文化资产的分析及保存活动,从以经营为导向提供服务的博物馆运营模式,现逐渐转换为以人为本、高度关注历史文化信息的沟通与阐述的社教运营模式,主旨便在于为群众提供社会教育服务。作为社会教育组织,博物馆要深入地融合与开发各类教育资源,并拓展传播渠道及推广渠道,使博物馆成为社会教育组织的主要形式之一,为社会及文化的发展提供支持。

目前,欧美地区以及我国香港地区的博物馆对自身资源的全面应用已经有了较多的经验,不仅使馆内资源得到充分地应用,同时也有效应用了博物馆外界资源,比如文化遗产彩票、志愿者、博物馆之友、会员等。通过社会教育服务和社区建立良好的交流与联系途径。我国博物馆在利用自身大量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应对教育资源进行全面整合,逐渐展开模式多元、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社教活动模式,比如知识讲座、主题夏令营和冬令营、巡回陈列展览等。此类活动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从社会层面来看,若要充分发挥博物馆社教活动的作用,还需要加强对博物馆的建设。

2 文化传承中博物馆社教活动的作用

2.1 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

文化是人类在发展中所创造的精神及物质财富,文化传承是精神及物质财富在人类发展中转接、传递的过程,文化传承并不仅限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更重要的是传承道德、精神、思想和文化。博物馆中的文物及藏品均有其历史价值,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留下的实物载体,通过对历史背景及文物特点进行阐述,能达到文化传播的效果。同时,不同地域的博物馆藏品均有当地历史气息,当地社会群众通过参与博物馆的社教活动,能够加深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增强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进而逐渐树立起地域自信与民族自信,对于精神文化的传承有重大的意义。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文化精神也会根据社会变迁而有所转变,因此博物馆社教活动对文化传承及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2 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不是正式的教育活動,是引导式的非正式教育思考活动,这便可以作为校外资源引入到教学中来,以此作为第三种教育资源。社会教育活动是对全体社会展开教育活动,我国历史文化悠久,通过开展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能够有效地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促使人民群众精神世界的丰富化。现代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民群众整体更加物质化、外放化,从人类社会根本上的整体精神而言,发展主体还是整个人类社会,只有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才能使整体人类迈向更加长远的发展道路。

教育是社会和人类承前启后发展的重要途径,文化传承也是教育的责任之一。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应更加追求内化发展,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能够实现文化的普及教育以及深化教育,通过博物馆社教活动的创新发展,能够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3 博物馆社教活动的发展策略

3.1 赋予新的内涵

在开展博物馆社教活动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传承要重点考量,并以此吸引对历史感兴趣的人民群众,同时也深化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及兴趣,更深层次地体会传统文化,为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动力源泉。例如桂林博物馆在开展的“清明雨纷纷”活动中,将传统节日文化与古代诗词、名人、民风民俗等进行结合,同时将文化传承、新时代的清明节日文化、名人精神作为整体活动的核心,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对未来、传承、历史等关键词的把握,活动目标可以促使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活动,提高活动的影响力。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吸引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活动中,可以举办一些较为有趣的亲子活动,以此吸引孩子们参与到活动中来,根据活动内容增加环保、节能等时代特征元素。还可以根据馆藏有关内容,组织相关的团扇绘制、创意环保袋绘制等,使学生们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也能够获得较好的文化学习效果。

3.2 社教活动形式的创新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博物馆在开展社教活动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创新活动形式,丰富社区文化产品。千篇一律的展览形式,不利于民众对知识的深化,博物馆还需尽量创新使用多样化的形式,来促使民众提高学习兴趣。博物馆中收藏有能展现地方文化特色的各类藏品,博物馆举办社教活动不能只局限于场馆,也可以去街道、社区、学校中举办临时展览,如果有机会也可以去外省、外市举办展览活动,进而促进传统文化的展示与交流。

此外,博物馆需要对社区文化产品类型进行持续的丰富,提供服务也要专项化:①社会服务。博物馆是社会教育的平台,文博工作者可以号召博物馆开展教育活动、社会活动,也要鼓励社会人员积极参与活动;②专业服务。设计社区展览形式,对文物修复、文化摄影工作进行负责;③场馆服务。为个人活动、个人组织提供活动举办场地,根据活动的性质、内容制订收费标准。活动主要有名人讲座、诗歌朗诵、图书签售、继续教育、戏剧表演、社交娱乐、室内音乐会等,活动不仅丰富了博物馆业务活动,同时也促使博物馆成为文化活动的平台与社区中心,方便更好地开展博物馆社教活动。

3.3 社教活动渠道的拓宽

为了使社会大众教育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博物馆可以走进学校及社区展开社教活动。并鼓励群众走入博物馆,了解博物馆文化内容。比如桂林博物馆充分运用自身的优势,整合全馆力量,启动“最炫梅瓶风”教育项目。从项目的初步策划到最终评审,组织专家对活动的主题、内容设计、可行性、可操作性及可持续性进行了论证,将梅瓶的来源、用途、纹饰含义、艺术特点、人文故事,结合讲解、剪纸、繪画、手工、音乐、设计等艺术手段表现出来,针对不同的年龄段有差异化地研发、策划七大特色教育活动。在不同的传统节日、夏令营及冬令营活动中开展与梅瓶相关的互动。在社区开展社教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从衣食住行各方面入手,使公众有更高的带入感,从而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拓宽博物馆教育活动,与其他博物馆进行协同合作,利用多方面的资源开展大范围的社教活动。

4 结束语

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部分人民群众认为传统文化是民俗文化,就是普遍意义上的地方习俗;也有人以为传统文化是技艺,比如陶瓷手工技艺,但实质上此类文化都是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对于整体社会而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整体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博物馆社教活动对于文化传承有着积极作用,有利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荆惠梓.博物馆如何打造社教活动品牌——以北京奥运博物馆的“奥运说”科普行为例[J].神州,2018(14):222-224.

[2]周旸,贾丽玲.博物馆展陈在文化遗产保护新体系中的作用探讨——以“古道新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科技成果展”为例[J].中国博物馆,2018(2):98-103.

[3]王杰.基于儿童视角下的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J].江西科学,2019(3):456-46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