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摘 要:儿童博物馆是进行儿童教育的重要场所。它是一个通过物理、视觉、模型和其他的表达形式,提高儿童的理解力、扩大感官体验、激发想象力、发展与人交往的社会能力的场所。另外,儿童博物馆应具有教育性、趣味性、经验性和学习性的特点。
关键词:儿童博物馆;特点;设计
中国古代住房短缺,人们的住房只能满足基本需求。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对住房空间的功能和形式要求越来越多。展示性场所作为经济与文化融合的产物,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一些特定主题和某些特定事物的场所是当前的主流,儿童博物馆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儿童在社会上具有独特性和自身条件的可塑性、认知世界的奇特性,因此儿童博物馆的设计对于促进儿童的学习至关重要。
1 儿童博物馆的发展现状
儿童教育包含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博物馆儿童教育属社会教育,教育是博物馆的主要社会职能。2015年我国实施《博物馆条例》后,博物馆开始越来越重视儿童区域的设立,陆续建成儿童的科技馆、探索馆、博物馆。随着博物馆对教育功能的重视,开始提倡针对每一个群体的特点分众化教育。
儿童博物馆是为儿童提供教育的非营利组织。根据国际儿童博物馆协会的定义,儿童博物馆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学习的场所,让孩子在这个场所中学习,获得知识,满足儿童发展的需求,主要是创建一个教育平台,通过物理场景、模型和其他表达方式以及声音、灯光、颜色和其他艺术手段,激发儿童想象力,开阔儿童视野,增加与人交往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心智水平。儿童博物馆在国外发展了将近100年。在美国,各种规模的儿童博物馆有300所左右,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波士顿儿童博物馆。其他国家,如加拿大、韩国、日本也建有儿童博物馆。在中国,儿童博物馆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儿童博物馆仅在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建立。儿童博物馆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要求,展览和设计还应考虑孩子的特征。
2 儿童博物馆的研究意义与价值
2.1 儿童博物馆的研究意义
儿童博物馆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并发展其独立探索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同时还可以补充和扩展学校的知识。儿童博物馆是学校教育的扩展。海恩博士说:“家庭教育不仅包括主动教育活动,还包括许多无意识的随机行为。这两种行为向孩子传递不同的信息,这就使孩子感到困惑。”儿童博物馆不仅是理论教育的延伸,而且是素质教育的延伸,它不仅关注知识的类型和发展,而且关注知识的传递方式,从而为所有孩子的成长提供帮助,它所表达的不仅是知识,还包括如何去做人。对于儿童来说,这种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儿童博物馆的工作是教孩子们如何在玩中发现世界之间的差异,这是一个积极的学习过程,将对孩子未来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2.2 儿童博物馆的研究价值
钱学森曾经问过:“为什么我们的学校不能培养出出色的人才?”在中国的教育中,尤其是考核教育的唯一标准是对考试结果过度关注,而对孩子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考没有关注。换句话说,分数成了评定教育效果的一切,最重要的是要强调死板学习,多做题。但是,精英教育所需的辩证思维没有被重视。如今全球化的影响更为明显,这种情况下,所有事物都会联系在一起,就像蝴蝶效应一样,无数的例子证明,我们的文化正在慢慢融入世界,无论是否接受,这都是事实。但是,在传统文化继承发展方面,我们仅仅做到了继承,实际上并没有发展。“文化融合”在当今时代背景下需要发展和整合。文化传承的基础是传承,但是更重要的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去发展,这是立体的空间概念,不能与时间和社会分开。如果儿童博物馆可以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教会孩子去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影响他们的思维、阅历,那么将会对中国的文化传承产生巨大的影响,可以有效地使我国传统文化得到代代相传。
3 儿童博物馆的展览设计要求
3.1 展览设计要贴近儿童生活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教育的最大问题是有经验的孩子应该被认为是有用的,而不管他们的社会需要如何,就把它融合在一起,将它放在孩子的脑海中。实践表明,儿童博物馆如果使用成人的视野和成人的思维设计展览,那么儿童对此不太感兴趣。因此,儿童博物馆的展览设计需要接近儿童的生活,展品应从儿童场景中选择,并以儿童熟悉的方式展示。
3.2 展览设计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儿童的心理和成年人是完全不同的,儿童的认知水平低下,而且儿童没有经验,他们总是将注意力放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儿童的认知水平是不同的。皮亚杰(Piaget)的长期研究表明,儿童的发展心理被分为许多连续的独特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顺序是固定的,每个阶段都是前一个阶段的发展,同时又为下一个阶段奠定基础,两个相邻的发展阶段存在一些重叠,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准备期和一个完成期。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理论对儿童博物馆的建议是:展览设计应基于不同儿童年龄的特征。
3.3 展览设计要遵循教育心理学原理
儿童博物馆的设计与儿童认知发展的特征完全匹配,就是一个好的设计吗?有必要知道,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可以从中学习到有用的知识,因此设计应注重“学习先于发展”的原则。根据心理学家维果斯基(Vygotsky)的说法,如果教育活动中设置的教学困难程度稍微高于当前儿童的认知水平,那么对儿童教育的影响将会更好。教育活动必须要让孩子跳一跳就可以够得到,在有一定难度的同时,也不会降低他们的热情。在儿童博物馆的设计展览中,这种教育理论很重要。吸引儿童的展览项目应对儿童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儿童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
博物馆是一种有效的学习辅助工具,儿童博物馆是由展览厅、物品、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的课堂。教育心理学是对心理教育活动进行研究的科学,是对教师心理和学生心理的研究,以及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要求和外部环境因素的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诸如架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等理论的出现增强了该领域的活力,并极大地影响了儿童博物馆的设计。从人道主义角度看,儿童博物馆主要强调了环境对学生情感的影响。设计师需要考虑为儿童创造一个简单、舒适的环境。架构理论强调旧知识结构的不断扩展以及与新的知识结构的有效整合。因此,儿童展览的设计应该简单易懂,将新旧知识结合在一起。“合作学习”和“沟通与交流”在架构体系中至关重要。
3.4 在展览设计中运用典型性符号
典型性符号表示的含义在文化社会中很常见。例如,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长城”一词并不意味着简单的城墙,而是代表中国5000年的文化。“长城”一词已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典型标志的含义深深扎根于人们的思想之中,在文化中得到广泛使用,并构成了符号与含义之间的条件反射。将典型性符号设计用在儿童博物馆的展览设计中,会极大地渲染氛围并增强展览效果。例如,在博物馆的展厅展示邓小平的基本陈列“我是中国人的儿子”,邓小平说,“我是中国的孩子,我爱我的国家和人民”,它有助于产生很好的展览效果。
4 结语
重视从儿童开始的文化建设是中国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的需要。精准的文化植入,要求在儿童博物馆的筹划阶段关注群体的特殊性,尊重发展规律。展示的内容需要激发儿童的想象力,促进知识的拓展。设计师在工艺、声、光、电方面投入大量精力,以创造出舒适而令人愉悦的沉浸式互动空间为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苑.儿童博物馆敘事性体验展示空间设计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9.
[2]吴敏洁.基于儿童心理学的儿童博物馆空间设计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8.
[3]胡琳.试论儿童博物馆特点及展览设计要求[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3(1):110-114.
[4]魏洁.设计社会学的出现与发展[J].艺术百家,2009(S1):41-42+84.
[5]孙姗姗.秦淮灯彩数字化品牌建设探析[J].艺术科技,2020(2):59-60.
[6]孙姗姗.秦淮灯彩品牌的文化创意产品研究[J].品牌研究,2020(4):11-1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