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孔德馨
摘 要:河南南阳方城县范氏家族墓地年代清晰,出土随葬俑较多,制作工艺精湛。石俑服饰刻画精细,生动写实,代表了北宋时期中原地区官绅士族仆役、侍女的典型服饰。对该墓葬俑的研究,能让我们深入、全面地了解该时期的文化内涵,从服饰研究的角度来窥探北宋中原地区的文化变迁。
关键词:随葬俑;北宋石俑;方城县金汤寨;宋代服饰
1 墓葬基本情况
宋代范致虚家族墓地主要是范致虚的父亲、母亲、兄弟等人的墓地。据史料考证,范致虚是福建人,元祐三年(1088)进士,宋徽宗朝历任中书舍人、尚书左丞、知东平府等职。建炎初年,他“徙知鄧州,充南道都总管”,邓州即今天河南南阳市邓县,其父范通直“随其流寓方城”,死后即葬于方城县金汤寨,范致虚的母亲也葬于金汤寨附近,不过范致虚本人并没有葬于家族墓地。建炎三年(1129),范致虚“复资政殿学士、知鼎州。死于赴任途中,年六十有余”。
河南南阳方城县发现的范氏家族墓地目前记录较为清晰的有:1958年河南省方城县盐店庄宋代墓葬,据发掘出的砖铭可知该墓主人是范致虚的母亲彊氏,墓葬年代是宣和元年(1119);1971年,方城县金汤寨发现一宋墓,根据出土的铭文砖可知墓主人是范致虚的父亲范通直,墓葬年代是绍圣甲戌年(1094);1986年方城县金汤寨又一宋墓被发现,该墓出土了3块墓石和一批墓砖,墓主人是范通直的儿子、范致虚的兄弟范致祥,墓葬年代是崇宁三年(1104)。另外,在范致祥墓的发掘报告中提到了《方城地方志》有记载,范致虚其弟范致厚的墓在距金汤寨约11千米的招扶岗,清光绪初年在范致厚墓旁发现了范致厚侄女范颐奴的墓志。可惜的是,这两个墓并没有详细的墓葬记载。
据发掘报告可知,彊氏墓与范通直墓均为砖券单室墓;范致祥墓封土不存,是砖石结构墓葬。三个墓都有被扰乱挖开的痕迹,其中范致祥墓两次被盗,仅清理出器物2件:1件铜镜和1件残瓷碗。范通直墓也因被盗,很多明器被毁,不过出土有石俑13件、其他石刻10件。彊氏墓的情况与范通直墓类似,部分明器遗失,保存较完整的是石质雕刻和一些铁器、银器等,其中石俑共31件,俑部件7件,是三墓中出土器物数量最多的。
2 墓葬出土石俑
彊氏墓出土的石俑可分为男俑和女俑两类:男俑(图1)24件,高30~40厘米,手中多执物,包括圆盘、方奁、酒壶、仪仗等;女俑(图2)7件,高20~37厘米,衣饰、发髻各不相同。另外,该墓还出土了男俑头1件、女俑身部3件、女俑头3件。
范通直墓出土的石俑数量比彊氏墓少,但雕刻水平较高,雕工纯熟,线条优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石俑(图3)共13件,其中男俑10件,女俑3件。男俑多为仪仗俑,其中导卫俑4件、从卫俑4件、仆侍俑1件。
2.1 墓葬男俑
范氏家族中,彊氏受封为荣国夫人,她的丈夫范通直受封太子太师,夫妇二人有5个儿子,都考中进士,入朝为官,其中又以范致虚职位最高。因此,从范氏家族墓地出土石俑的服饰上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河南地区士绅阶层仆侍们的穿衣样式、审美习惯等,石俑服饰可作为北宋士绅阶层家族仆侍服饰的代表。
该墓群出土的男俑多是仪仗俑和仆侍俑,他们作为低级官吏或侍从,其服饰与官员所穿的“公服”有明显的区别。“公服”即“曲领大袖,下裾加横襕,腰间束以革带,头上戴幞头,脚登靴或革履”。低级小吏的短衫也称“皂衫”,是“一种袍衫,流行于宋代,为一般低级公职人员和士大夫出入交际场所时所服”。在宋朝的小说中就有提到“两个着皂衫的,一似虞候、府干打扮,入来铺里坐地”,他们来回跑动办差,如果穿着长袍会影响行动,所以他们的服饰特点是上衣为袍衫,一般是窄袖,用腰带拽扎住,衣裳下摆遮住腹部,腹部再裹一个围裙,下身穿长裤,脚蹬靴或鞋。
彊氏墓与范通直墓出土的男俑衣饰基本相同:站姿,头戴幞头,身穿圆领窄袖短衫,腰系红色革带,腹部系有围裙(也称“蔽膝”),长裤,足穿尖靴,双手执物(不少俑的手执物已经遗失)或交于胸前(以左手握住右手的大拇指),都立于方座之上。
河南博物院收藏的导卫石男俑(图3.1)和从卫石男俑(图3.2)属一级品。导卫石男俑与从卫石男俑是根据俑身铭文来命名的,一俑铭文“有宋范府君之导卫”,一俑铭文“有宋范府君之从卫 尚千万岁”,二者都属于仪仗俑。导卫负责引导,而根据从的字义,从卫应是负责跟随。导卫俑双手上举,手中应是仪仗具,已遗失。从卫俑手举金瓜锤,金瓜锤下端已裂。元曲《哨遍·高祖还乡》中有“甜瓜苦瓜黄金镀”的词句,指的就是仪仗队里的金瓜锤。
彊氏墓出土的男俑(图1)中有2个俑佩戴的帽子与其他俑不同,他俩所佩戴的幞头两侧的帽脚简单系在发髻前,与白沙2号宋墓西南壁画上的男子幞头类似,“右侧一男戴青幞头,幞头前二脚结扎情况颇为清楚”,该形式南宋时期逐渐式微。
2.2 墓葬女俑
北宋初年,社会经济较为贫弱,朝廷为尽快恢复经济,提倡节俭之风,普通女性既没有经济实力也没有心力去装扮自己。另外,北宋“新儒学”的发展更加强调女性与男性的附庸关系,官绅阶层重文尚雅,因而女性服饰表现得也更为内敛,不追求身体自然曲线的表露,讲究素雅、弱柳扶风、楚楚动人。“总的来看,宋代妇女的装束,除了北宋时曾一度流行的大袖衫襦、肥阔的裙裤外,窄、瘦、长、奇,是这一时期妇女服装的主要特征。”
范通直墓出土的女俑不似宋代书画作品中夸张了的女性形象,比较写实,其服饰可以作为北宋官绅士族家庭女性仆侍服装的典型代表。袖手石女俑(图3.3),站姿,发两侧中分,头顶挽髻,形似同心髻,身穿对襟宽袖长褙子,内着百褶长裙,足穿云履,双手袖于怀中。图2.1与图2.2女俑的服饰是与袖手石女俑相似的对襟窄袖襦,下系长裙,二人袖手,姿态恭敬。抱印石女俑(图3.4),头梳双鬟髻,身着对襟短衣,下系百褶长裙,足穿云履,双手抱印于怀中,立于方座之上。彊氏墓也有一件双鬟髻女俑(图2.4),她双鬟垂肩,身着交领右衽袄,下系百褶长裙。
与男俑相比,两个墓出土的女俑衣饰并不相同。两个墓的女俑在面容和发髻上有区别,图2.1、图2.2中的女俑面容丰腴,头顶高髻;图3.3中的女俑面容清瘦,发髻高挽,但比前两个低。范通直墓出土的女俑头(图4),发式与图3.3相同,用一小冠固定发髻,显得静穆端庄。说明图2.1、图2.2、图3.3的女俑应是年龄较大的仆妇。而图2.4、图3.4中的女俑头挽双鬟髻,穿百褶裙,应是少女。
两个墓出土的女俑所穿服饰基本涵盖了北宋平民女性常用的服饰。如图3.4女俑所穿的襦,襦中国传统的短衣样式,汉魏时期就已存在,发展到宋朝,人们习惯于将其衣襟敞开,对襟,窄袖,不用纽扣,下摆束在裙内,这一点在图3.4女俑上表现得非常明显。图2.4女俑上衣较长,则是袄。袄是冬天穿的加棉或丝棉的衣服,长度在襦和衫之间,“袄常常与裙子相配套穿,一般袄会自然垂在裙上”。图3.3中的女俑年龄较长,地位相对较高,她穿了一件大袖长褙子,内里是束胸和百褶裙。褙子是衫的一种,在隋唐时期已十分盛行,但当时褙子的长度较短,袖子多是半袖。而到了宋代,褙子变为长袖,衣身加长,既有到膝盖以下的中长款褙子,也有垂至足的长款褙子,是宋代上至宫廷嫔妾下至平民女性的常用服饰。另外,在褙子衣袖的宽窄上区分出了阶层,“大袖褙子为有钱的贵夫人穿用,窄袖褙子为侍女和百姓穿着”,由此也可以看出图3.3中的女俑地位较高,并不是一般侍女。
图2.4、图3.3、图3.4中的三个女俑,她们所穿的下裳是百褶裙。百褶裙也叫“百迭”裙或“千褶”裙,褶裥较多,有六幅、八幅、十二幅不同樣式,是宋代妇女的常见裙式,受到各年龄女性的喜爱。宋人苏轼看到宫女裙带,就做了一首六言诗“百叠漪漪水皱,六铢纵纵云轻”,说的就是身穿百褶裙的宫女身上的环佩被吹过宫殿的风轻轻摇响的景象。
另外,彊氏墓还出土了一件披发童俑(图2.3),头顶挽髻,头发自然下垂至肩,身穿圆领长袍,腰束带,叉手,面容模糊,不辨男女。在其他墓的壁画中有类似的形象,如山西绛县裴家堡金墓壁画、禹州白沙宋墓西南壁壁画。
3 结语
河南方城县金汤寨村北的北宋范氏家族墓出土的人俑,他们的服饰可以作为北宋时期中原地区官绅士族仆役、侍女服饰的典型代表,对认识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倩描.宋代人物辞典[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5.
[2]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方城盐店庄村宋墓[J].文物参考资料,1958(11):75-76+72-74.
[3]刘玉生.河南省方城县出土宋代石俑[J].文物,1983(8):40-43+103.
[4]刘玉生,魏仁华.河南方城金汤寨北宋范致祥墓[J].文物,1988(11):61-65+39.
[5]黄能福,陈娟娟,黄钢.服饰中华——中华服饰七千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6]王筱云.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分类集成(全30册)[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
[7]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2.
[8]宿白.白沙宋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9]赵刚,张技术,徐思民.中国服装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