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刘建华
摘 要:2009年,滦县实施滦河文化生态产业带建设,复建滦州古城。在古城临滦河道竖起了一座牌坊,并命名为“经略四镇”,该“经略四镇”牌坊中的“四镇”不是指的滦州管辖的开平、稻地、倴城、榛子镇,而是指明朝晚期在长城沿线设立的九个重要边镇中的辽东、蓟州、大同、固原(陕西)四镇,牌坊的竖立者高第直接做“经略”镇守或曾管辖过。高第以自己“经略”或辖过的四镇之名,作为自己竖立的牌坊之名,以此为自己歌功颂德。
关键词:经略;四镇;牌坊
在滦县老城御滦街西侧,曾有一座牌坊,名为“经略四镇”,该牌坊为明朝天启年间兵部尚书高第所建,新中国成立前毁弃。2009年,滦县实施滦河文化生态产业带建设,复建滦州古城,在新建的滦州古城东部南侧临滦河道的地方,竖起了一座三门四柱牌坊,也名之为“经略四镇”,应该说新树立的“经略四镇”牌坊是对前者的追忆,是滦州古代建筑、政治、文化的再现,蕴意深远。当地一些老百姓将“经略四镇”中的“四镇”理解为古代滦州管辖的四大名镇,人们对“经略四镇”含义的理解多有差异,对于理解为开平、稻地、倴城、榛子镇,笔者不揣浅陋,认为上述理解有误。笔者认为“经略四镇”牌坊中的“四镇”不是指的滦州管辖的开平、稻地、倴城、榛子镇,而是指明朝晚期在长城沿线设立的九个重要边镇中的辽东、蓟州、大同、固原(陕西)四镇,这四个边镇或为“经略四镇”牌坊的竖立者高第直接做“经略”镇守或曾为高第辖过。高第以自己“经略”或辖过的辽东、蓟州、大同、固原(陕西)长城沿线四镇之名作为标榜自己竖立的牌坊之名,以此为自己歌功颂德。下面仅就这一观点分析如下,敬请方家指教。
首先,高第不曾在滦州做官,未曾管理过滦州,故不可能“经略”开平、稻地、倴城、榛子镇。
高第,字登之,明万历己丑(1589)进士,初为临颍县令,在任期间不贪不索,下面上交的租税他不扣分文直接上缴。歉收年景,他施粥施药,救活数万人。后转职户曹(即户部直属的掌管民户、祀祠、农桑的机构的主官)负责浒墅关漕运。在职期间革故鼎新,他认为滸墅关是各小支流所行商船必经的关口,只要把这个正关管理好,就没有必要层层设卡,他的主张得到朝廷的认可,小关卡被撤销,让货船自由出入贸易,这种做法降低了管理成本,也激活了民间商品的流通。此后他升任大同知府,在大同知府任上,他拿出自己俸禄三千两银子捐献给朝廷,以补足皇族俸禄的缺额,由此深得皇帝赏识,又升任湖广参政。明朝天启年间,宦官杜进忠掌管湖广税收,对百姓横征暴敛,贪赃枉法,高第又上奏朝廷,奏撤主管税务的宦官杜进忠,不久又升为陕西臬台(主管一省的刑狱和官吏的考核)。后再升御史中丞、巡抚大同。此间他拿出七千两修建儒学、培养人才。明天启三年(1623)升任兵部左侍郎。天启五年(1625)升任兵部尚书。明代曾发生魏忠贤阉党坑害正直官员的大冤案,杨涟、左光斗被阉党严厉拷打,高第为其鸣冤,力陈应当释放。魏忠贤大怒,激僖宗宣召高第,并严厉斥责,欲加之罪。此时正值后金军队进犯宁远(地名,山海关东军事驻地,今辽宁兴城),朝廷将高第派出京师,“经略”蓟辽军事。高第到任时,锦州、右屯、大凌河三城已由孙承宗设防,而高第一介书生,不懂军事,认为关外不可守,便下令撤兵,三城陷落。“驱屯兵入关,委弃米粟十万,而死亡载途,哭声振野,民怒而军益不振”。宦官崔呈秀向皇帝弹劾高第畏敌撤退,高第被撤职。崇祯初年,大赦受宦官迫害的官吏,高第官复原职。明崇祯二年(1629),因有人参奏高第过去弃城畏敌的事实,高第再次被撤职,被贬谪山东无棣。己卯年(1639)被放还故里,享年82岁。有著作《抚云疏稿》《籁真》等。《滦州志》和《滦县志》将高第列为乡贤。
纵观高第的生平可以看出,高第从来没有在家乡滦州为官,更无“经略”滦州的记载,那么他竖立的“经略四镇”牌楼中的“四镇”怎么可能是古代滦州的开平、稻地、倴城、榛子镇呢?由此笔者认为将“经略四镇”中的“四镇”理解为古代滦州管辖的开平、稻地、倴城、榛子镇是不正确的。“经略四镇”中的“四镇”当另有所指。
其次,高第所竖“经略四镇”牌坊中的“四镇”指的是辽东、蓟州、大同、固原(陕西)四镇。
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高第竖立的“经略四镇”牌坊当属前者,是高第为标榜自己的功德而立。“经略”的含义有三种:一为“经营治理”之意;其二为“筹划、谋划”之意;其三为“官名”。
“经略四镇”牌坊中的“经略”含义有两个层次:其一指官名。明朝时期,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一职,掌管一路或数路军政事务,职位在总督之上。明朝末年,后金军队不断骚扰明朝东北边境(今北京、河北北部及辽宁西部地区),明朝东北部地区警讯频频,“会宁远警,出第经略蓟辽”[1],“经略蓟辽”即任命高第为蓟州、辽东两镇的“经略”(使),处理这一地区的军政要务。辽东、蓟州为明朝廷在山海关至嘉峪关长城沿线分设九边重镇中的两个军镇。高第所竖“经略四镇”牌坊中的“四镇”中就包括这两镇。这里的“经略”指的是官名。
“经略四镇”牌坊中的“经略”的第二种含义为“经营治理”。高第因在临颍令、浒墅关户曹、大同知府任上政绩显著,因而“旋臬陕西,擢御史中丞,巡抚大同”[2]。臬(古代主管一省司法的官员,明朝的提刑按察司,也称臬司,俗称臬台或廉访)、御史中丞的官品均低于“经略”的官品。高第“臬陕西”时期,明朝燕长城设立的九边重镇固原镇(陕西)就在高第的管辖地陕西布政使司管辖范围之内。高第擢“御史中丞、巡抚大同”,高第巡抚的大同也是明朝燕长城设立的九边重镇之一。因此,高第未任“经略”官之前所管辖的明朝燕长城九边重镇中的太原、固原两个军镇也在高第的“经略”范围之内。故“经略四镇”牌坊中的“四镇“除包括蓟州、辽东两镇外,还应包括太原和延绥两个军镇。
综上所述,高第所竖“经略四镇”牌坊中的“四镇”指的是大同、辽东、太原、固原(陕西)四镇,而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开平、稻地、倴城、榛子镇。
这里值得指出的是太原和延绥两镇,一个是高第做御史中丞巡抚的地方,一个是他做臬司管理的地方,臬司、御史中丞的官品均低于“经略“的官品,因此高第在这里只是一般官员,还没有做到“经略”的高位。这两个地方都不是他直接做“经略”(使)的地方。那么“经略四镇”中的“四镇”为什么还包括它们呢?笔者以为高第这么做有“狗尾续貂”之嫌。高第直接做“经略“的地方只有九边重镇的两个,但高第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于是就把自己没做“经略”(使)而只在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大同、延绥拉到自己所竖“经略四镇”的牌坊中。高第的这种做法在历史上不为少见,特别是在地方史志和私人竖立的牌坊中,更是屡见不鲜。明朝滦州知州李振鹏在为光绪年间杨文鼎、王大本编纂《滦州志》所做的序言中,曾将地方史志和牌坊中的这种弊端揭露得淋漓尽致,“窃维州有志犹国有史、家有谱也。谱为一家之书,无论智愚贤否,悉书名以示子孙,无所谓褒贬惩劝……若夫志书,则惟善者书之,恶者隐之,贤者书之,不肖者隐之”[3]。高第所豎“经略四镇”牌坊就有这种“狗尾续貂”“拉郎配”之嫌。
最后,通过对“经略四镇”中的“镇”理解,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印证高第所树“经略四镇”牌坊中的“四镇”指的是大同、辽东、太原、固原(陕西)四镇,而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开平、稻地、倴城、榛子镇。
“经略四镇”中的“镇”字,是名词,有军事上重要的地方、县以下行政区划单位、较大的集市、明清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四种含义。显然,“经略四镇”中的“镇”不是指县以下行政区划单位、较大的集市这两个意思,因为按这两种意思衡量,高第管理的“镇”不只四个,而是有很多很多(前面高第审评中已经叙述,这里不再重复)。那么符合“经略四镇”牌坊中的“镇”含义就只有军事上重要的地方、明清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这两种了。明朝为了加强长城防御和指挥调遣长城沿线的兵力,把长城沿线分为九个防区即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延绥镇(也称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也称陕西镇)、甘肃镇,人称之为九边重镇。根据前面的分析,高第“经略四镇”牌坊中的“镇”当指军镇,明代末期高第“经略”的军镇营包括在明九边的重镇,而对于高第直接“经略”或间接“经略”的军镇,根据其生平简历考察,只有大同、辽东、太原、固原(陕西)四镇。据此笔者认为“经略四镇”牌坊中的“四镇”不是指的滦州管辖的开平、稻地、倴城、榛子镇,而是指明朝晚期在长城沿线设立的九个重要边镇中的辽东、蓟州、大同、固原(陕西)四镇。
上述认识是笔者的一点心得和体会,以期抛砖引玉,找到对“经略四镇”牌坊中的“四镇”含义的正确答案,多有不当之处,恳请方家指正。
参考文献
[1][2]滦州志编纂委员会.滦州志·人物列传上[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3]滦州志编纂委员会.滦州志·滦州志书序[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