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拉近文物与人的距离

时间:2024-05-20

范利红

摘 要: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文物活起来”。那么博物馆肩负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如何让文物更接地气,如何利用馆藏文物来传播文化,成为每一个博物馆人应该思考的问题。文章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出发点,并结合当前我国地市级博物馆的实际,探讨博物馆如何让文物活起来,拉近文物与人的关系。

关键词:以人为本;活起来;对策

20世纪80年代,中国博物馆受西方新博物馆学的影响,引入“以人为本”的思想。该思想倡导的是将博物馆原来对“物”的守护发展到对“人”的关注,现今更是上升到博物馆要致力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融合和参与社会的变革和进步中。这里的“人”指的就是观众,从更广泛的角度来说,称之为公众。中国博物馆人开始思考博物馆人与物的关系,努力改善参观环境,注重陈列展览的美观舒适,同时为观众提供参与的内容等。现在大多数博物馆在建馆、开馆时已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并达成了共识[1]。21世纪,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以人为本”理念已经不满足于硬件上的人文关怀,开始重视人本需求,做到以人为核心,尊重人的需求,注重人的智力提升。现代博物馆“以人为本”理念的核心就是观众,就是要以人的发展需求为工作导向[2]。“以人为本”的思想逐渐得到正视并开始实践性探索。博物馆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提高展览质量,展现文物特质和内涵,进而感动人、教育人、提升人。

当前,为满足人民群众更高的精神文明需求,我国一大批地市级博物馆相继开放,博物馆事业正遇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地市级博物馆应准确把握和适应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努力提高办展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利用馆藏传播文化,努力让文物活起来。但是地市级博物馆由于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不足,与一流博物馆存在较大的差距,博物馆的管理理念还比较落后,馆藏文物得不到充分利用。下面结合笔者的工作经历,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探讨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如何让文物与观众之间建立亲密联系。

1 了解观众,深入观众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观众设计不同的展览体验。若观众是学生、儿童,可以组织多样性的活动,如博物馆夏令营、小小志愿者活动等。最近中国国家博物馆主编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儿童历史百科绘本》,以充满童趣的表达方式让古老的文物焕发活力,既深得孩子们的喜爱,又帮助孩子们树立实证思维,逐步培养其求真务实的态度和深入研究的能力。

对于年轻人,多应用网络智能化的手段,吸引他们参与。例如,线上马拉松首创者悦跑圈推出的“2018博物馆奇妙线上跑”活动,希望通过博物馆寻宝之旅,拉近跑者与博物馆的距离,提升文物价值。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博物馆作为文物的管理者,肩负着传承文化的使命,也应该创新宣传方式,举办吸引年轻人的活动,让他们愿意去了解文物,了解博物馆。

中老年人成熟稳重,比较喜欢传统文化,博物馆除了在硬件上为他们提供便利外,更要怀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让中老年参观者找到幸福感和归属感。例如,听觉方面,可以使用清晰的语音讲解语速,可自由调节声音,并重复重点讲解内容;在科普讲座方面,邀请专家讲授中老年人关注的讲座主题,丰富精神生活;设定老年人感兴趣的展览走进社区,减少其行动不便的困扰,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可以感受到博物馆的魅力。

只有深入挖掘文物藏品与人之间的纽带,把深沉厚重的文化知识与当下中国人的生活、审美和需求有效地对接,才能引导受众接触和认识国宝文物,感受和体悟文物所承载的精神内涵。只有让传统文化重新回归日常生活,才能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

2 了解文物,讲给观众

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李仲谋在《国家宝藏》主题论坛上说道:“文化是具有文化内涵的历史遗留物品,好比沉睡的历史生命体。让文物活起来,就是复活历史的生命,揭示物品的文化内涵。国宝是有故事的,前世是国宝的历史,今生是立足于现实,将前世和今生连在一起,找到一种雅俗共赏的阐释文物的方式,这就是文化的传承。”

笔者认为,当前博物馆要想让文物活起来,先得让基层工作人员把文物搞懂了,努力破译文物背后的故事,懂文物背后的故事,才能把文物用起来,把文物的社会价值发挥出来,最后文物才能彻底活起来。这也是一项最基础,但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工作。只有提前做好这些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更好地让文物活起来,由易到难,逐渐积累经验,越来越强。荣获2015年第十三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奖的“温·婉——中国古代女性文物大展”值得我们参考。该展通过对展品解读的创新,将一些级别不高、在传统展览价值观中本身没有太多看点的文物,制作成十分有吸引力的展览[3]。

3 转变行政职能,服务观众

平衡文物行政部门与博物馆之间的关系。由于行政审批、资金、安全等因素,许多博物馆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2019年在我馆举办的四省瓷器展,是由山西省文物局主办,我馆承办,前期的展览设计、文物挑选、联系借展方和布展等工作都是由山西省文物局工作人员承担,我馆主要是负责提供场地、文物借调、配合布展等工作,省去了许多费时费力的行政审批手续,整个布展过程速度快、效率高,最后的展览水平很有档次,引起很高的反响,毕竟挑选的都是四个文物大省的瓷器精华。虽然说有省文物局牵头,这次博物馆临展办得有声有色,但是省文物局也是精力有限,不可能承担多个这样的展览。如此一来,下面地市级博物馆岂不是几年才能有这样一个机会?

博物馆为了长远的发展,还是需要提升自身素质,谋求原创性的展览。政府行政部门给予支持,帮助下面博物馆搞好省际协调工作,完善其指导下的博物馆陈列展览巡展、联展、借展和互换展览方式,从而整合资源、提高展览展示水平。简化不必要的行政审批,提高地市级博物馆的自主创新能力,转变职能,变执行者为监督者、服务者。引导博物馆举办高质量的展览,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4 馆际交流,扩大观众

合作才能发展,共赢才是王道。“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集结了七大国家一级博物馆镇馆之宝穿越时空同台亮相,也是历史上首次,文物之间通过馆际间的交流,争夺比拼谁是真正的戏精,集中展示我们国家博大精深的文化和实力,吸引更多的群体和点击量,体现了合作的魅力,取得共赢。

许多博物馆自身的资源有限,而这也是许多地市级博物馆所面临的现状之一。加强馆际交流与合作,互通有无,提升展览水平,把本馆的展览推出去,引进其他博物馆的高品质的展览或者举办专题展览。如此扩大了博物馆文化传播范围,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爱上博物馆。

5 借科技之力,吸引观众

古语云:“何不以借立世。”尝试新方法,联络新观众。“戏精大会”借助抖音这种传播形式,利用网络语言,唐代女俑跳起“千年拍灰舞”,司母戊鼎的“98K电眼”,兵马俑边跳边说“我们不红,始皇不容”……诙谐幽默的搞笑语言颠覆了国宝们严肃高冷、一本正经的形象,颠覆了印象中厚重、严肃的博物馆形象,利用抖音这种流行的传播平台吸引观众的目光。

善于利用其他行业,帮助实现目标。现在是一个多元化、高速发展的社会,只要你有奇妙的、有创意的想法,就会有相关的行业,通过它的技术帮你实现。《国家宝藏》在播出后,利用大众传媒、网络平台发起讨论,如乾隆审美的多样化、网友自制的表情包等不断出现。《清明上河图3.0》借助8K超高清数字技术、4D动感影像,以及众多艺术形态融合,调动人文艺术领域的深厚积淀,聚集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及艺术家进行创制,将国宝文物打造成可沉浸体验、可传播分享的新型艺术体验。

博物馆的每一位工作者,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完成本职工作,不断学习文物修复、保护技术,好好做研究,深入挖掘文物藏品的文化内涵,让文物的故事深入人心,走进人们的文化生活,吸引观众走进博物馆,提高对观众的服务质量,让人们在参观中了解自己,了解社会、环境是如何演变而来的。

参考文献

[1]常雯岚.刍论中国博物馆事业“以人为本”思想暨实践的深化和拓展——以博物馆观众调查为视角[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2]王红英.博物館如何“以人为本”[C]//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论文集,2007.

[3]段颖.浅议《国家宝藏》“以人为本”策略对博物馆展览策划的借鉴意义[J].中国博物馆,2019(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