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清乾隆《水利图碑》鉴赏

时间:2024-05-20

何艳华

摘 要:商丘博物馆现存有一通河南省开封、归德、陈州、汝宁四府二十八州县《水利图碑》,此碑镌刻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八月,为国家一级文物。该碑内容分为左、右两部分:左侧为碑记,右侧为河渠图。河渠图绘制的是开、归、陈、汝四府所属二十八州县在治理水利工程中所开沟渠和河道的综合图,绘出了兴修水利的范围是西起密县、东至永城、北自黄河、南达新蔡,同时还标明了每条河道与沟渠的发源及流向和施工的具体长、宽及深度。《水利图碑》为研究豫东黄河水利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文献,同时在中国地图学史上也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清乾隆二十三年;水利图碑;水利工程

河南地处中原,简称豫,古称豫州,在古代属于农业较发达地区。水利对于农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上豫东地区受黄河水患的影响,经常积涝成灾。据史料记载,从大禹“导菏泽,被孟潴”、疏通河道、治理水患时起,各朝开始兴修水利,这不仅是为了发展农业生产,也是为了更好地稳固政府的统治。而“水利图碑”则是反映古代兴修水利的史实文物。“水利图碑”是一种将水道、渠道、堤坝、航运地图等水利开发工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镌刻于石碑之上,以便于传承利用和永久流传的一种特殊的文献形态。

在河南商丘有一通河南省开封、归德、陈州、汝宁四府二十八州县《水利图碑》,此碑镌刻于清乾隆二十三年八月,原碑立于河南省永城市西关三里道口村东头山西会馆内,现存商丘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

碑文摘抄如下:

皇上御极之二十有二年大化翔洽薄海内外莫不被闿泽而庆咸宁惟豫之开归陈汝數郡因积潦以成偏/灾仰荷/圣明独照悯兹一方之向隅也拨帑运粟以数百巨万拯救之民困苏矣复以致患有由必恙治诸河永俾康/乂更大发帑金先/命侍郎臣裘曰修来豫周行相度臣寳瑔以是年六月恭奉/恩命移抚是邦共承厥事臣俯念踈庸未谙惧无以称乃蒙/圣主南頋畴咨频颁/训旨戒惜费省工而勿劳民先饬绘圗以上臣等次苐胪陈若干若攴寻源讫委迥以数千里计凡高下浅深/之度彼此承接之准悉由/睿览亲定指示机宜俾在工大小诸臣咸了然知所遵循因得计工鸠夫用告成事于是河流顺轨耕种以时/几则大稔豫之民感激权忭请泐石以纪/圣恩/上犹穆然深念令勿事繁丈惟是水土之政必期于永永勿随爰/亲制章垂示久远臣敬奉/圣谟职司守土伏念大工具举仰赖/圣主一心经营广大纤悉毕/周成规聿昭万世永赖特虑后此官有更易民隶各邑遇修治之时或因无据迁/延?恃两岐推诿小民且借以启争此向来因循所由虽载在志乘皆臆说而不足凭也今以疏筑实迹/合成全图深广尺度勒石而昭布之绣错绮交不爽亳黍俾临时祥考于善后为便荷蒙/俞允将图式镌石凡有守土之责者按此而岁治之庶几仰副/圣天子爱民如子永除水患之至意云尔乾隆二十三年八月谷旦河南巡抚臣胡宝瑔恭纪。

石碑为青石质,碑高0.88米,宽1.62米,厚0.2米。其内容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左边为碑记,记述了此碑乃时任河南巡抚胡宝瑔撰写,楷书,竖行,共20行,每行42字,共计485字。全文概况记述了乾隆二十二年(1757)、二十三年(1758)豫东兴修水利、开挖河渠的情况以及镌刻此碑的目的和缘由。右侧为河渠图,绘制的是开、归、陈、汝四府所属二十八州县在此次水利工程中所开沟渠和河道的综合图。河渠图绘出了这次兴修水利的范围是西起密县、东至永城、北自黄河、南达新蔡,同时还标明了每条河道、沟渠的发源及流向和这次施工的具体长、宽及深度。据记载,这次共开凿河道和沟渠67条,其中包括干河4道,支河53道,直沟10道,涉及面积大约5万平方千米。

据《清实录》记载:清乾隆二十二年五六月间,“河南、归德、陈、许等属各县,夏雨连绵、秋河淹浸”,“各县水占地亩,重者十分之三、四,轻者亦十分之一、二”。又说,“豫充之境,则被水之地较广,人户田庐待抚恤者不下数十州县”。以上地方“数年以来,频罹水患,而今年为最”。灾情严重的地区,数千万灾民等待救济,清政府除了“将历年旧欠钱粮谷,概予豁免”外,还得“拨帑运粟以数百万钜”来赈灾。为了能够及时排除积涝,保证农作物不受损失,也是为了清政府统治的稳定,乾隆皇帝决定大规模兴修水利。乾隆皇帝任命江西巡抚胡宝瑔为河南巡抚,与钦差侍郎裘曰修共同筹办此事。二人领旨后迅速赶往受灾地区,勘察地形,及时探明了开、归、陈、汝一带长期受于水患的原由。他们经过详细勘察后提出先开凿干河、再开凿支河、随后开沟渠,将沟渠的水引入支河,再由支河流入干河的疏浚方案。他们说:“查黄河以南,……自荥泽之下,北阻大堤,南则连山横亘,诸水所经惟以正东及东南两面为去路。正东则上江(安徽)宿州之睢河,向因砂硬滩、徐溪口等处梗塞,致水无出路,此商(丘)、(虞)城、(夏)邑、(永)城四邑频年被水之由也。”《清实录》还记载:乾隆于二十二年七月核准了裘曰修与胡宝瑔二人提出的建议,并要求在次年雨季来临之前务必完工。开、归、陈、汝四府治水工程于当年八月开始,此项工程虽然规模很大,但是由于措施得力、策划周密、官民齐心,所以缩短了工期,仅用数月时间就已全面竣工。在历史上,如此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是少有的。因此,水利工程全面结束后,胡宝瑔等人为感谢龙恩,报请乾隆皇帝撰写了《中治河碑》和《水利图碑》记载此事,树立治水规范。

此次兴修水利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的成果,不仅是受灾地区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乾隆皇帝更是功不可没,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统筹全局,提挈邻省协同治水。此次工程中乾隆皇帝不仅奖赏了有功之臣,同时对于无视灾情、阻碍水利工程的庸吏也给予了严厉惩办。如原河南巡抚图勒炳阿就是其中一位,其不向朝廷如实禀报夏邑水灾,获“讳灾之罪”,被发配至边疆;夏邑知县张铨和永城知县孙默也因有意隐瞒灾情而被革职并治罪;由于归德知府李由中没有及时查处夏邑、永城二县的灾情,也被革职。豫东地区的积水是因下游的安徽出路不畅而造成的。就在开、归、陈、汝四府治水工程全面开工之时,两江总督尹继善等人着眼于局部利益,提出“豫省东面入淮干河请暂缓头挑,俟一二年后酌看清口之宣泄若何……再行估办”。这一提议被乾隆当即申斥:“诸臣只知在江言江。自朕视之,则江南、河南均属一体,固不得各分畛域;且河南一省,积年多被水灾……日今情形而论,其先后缓急之间,固当以宣泄河南之积水为事。”

通过此碑及历史记载,可以看出清代对于兴修水利是非常重视的。这次豫东地区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对于排除水患、保证人民财产安全以及发展农业生产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后人开展水利工程提供积极有效的方法。由于历史地理的变迁,豫东地区目前地上水源比较缺乏,虽然图上所绘的古河道已经淤塞,有的已经变为季节性浅滩,但是它依然可以为豫东地区寻找水源提供重要线索,同时也为现代研究豫东黄河水利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文献。

《水利图碑》除了以上作用外,在中国地图学史上也有重要价值。我国地图虽然起源很早,但是保留下来的古地图却很少,不仅书里没有图,就连《水经注》《汉书·地理志》这样的地理专著里也是只有文没有图,经历了千百年后,古地图流传下来的非常少。因此,这块石碑对于研究我国地图学史就显得更为珍贵了,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文化价值。■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