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施群 周灵 周晓峰 李德胜 陈贤生 叶晓平
(1.浙江丽水学院中国青瓷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2.浙江省特色文创产品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浙江 丽水 323000)
龙泉窑是我国历史名窑之一。龙泉市位于浙江省南山区一带,迄今已发现古代制瓷窑址400余处,其中龙泉境内以金村遗址和大窑遗址出土的青瓷最精[1-2]。大窑遗址是龙泉窑制瓷的中心,已发现窑址60余处。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窑地区制备的青瓷制品的塑型、坯釉及装饰艺术与越窑相似,可视为越窑系类型[3]。考古发掘证实,通过各地彼此交融的制瓷技术,至北宋时期逐步形成了龙泉青瓷薄胎厚釉的特点,采用刚劲有力的刻划花技法显得纹饰风格形象活泼。南宋龙泉窑青瓷制瓷水平已达顶峰[4],在胎釉配方、雕塑造型、窑炉烧制、气氛调控等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技术革新和进步,从而使龙泉窑釉色达到了巅峰[5]。其所烧制的龙泉青瓷呈现出青翠如玉与温润高雅的釉色,是我国陶瓷史上一颗灿烂的明珠。
宋代青瓷窑址遍布各地,主要在釉色和装饰技法上追求似玉的釉色效果,形成特有的时代风格,表现得至上至美。宋代庄季裕《鸡肋编》载:“处州龙泉县……又出青瓷器,谓之‘秘色’,钱氏所贡,盖取于此。宣和中,禁廷制样须索,益加工巧。”据专家学者考古证实了龙泉窑青瓷的主要特点是厚胎灰白、釉色淡青、釉层较薄是这一时期青瓷的特点。器物造型以碗、盘、壶为主,题材有波浪纹、团花、蕉叶等形式[6-7]。从这些造型可知龙泉窑与越窑之间存在一定的继承关系。器物的造型和装饰风格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主要受到制瓷坯釉原料、制备工艺的改革、市场需求、政治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对于某一窑系或窑口产品的时代划分不能单一以朝代作为标准,而应通过器物本身自有的工艺特征来科学证实其年代,主要是因为艺术风格的流行和创立一般出现在年代中期[8]。因此,将陶瓷的不同风格作为不同时代划分的依据,更能全面体现陶瓷工艺的发展历史。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统治的封建帝国,对陶瓷的影响主要是在色彩与造型上。因审美情趣和爱好等原因,蒙古人崇蓝尚白,所以青瓷生产已不如宋代繁荣。但因对外商贸的发展,元代龙泉青瓷生产继续扩大,南方仍是产瓷的重要中心区域,生产效益比宋代提高了很多[9]。元代烧制的龙泉青瓷其制瓷工艺和艺术要求都无法与之前相比较,质量明显下降很多,胎体较厚且粗糙,大多数坯体成型后也不进行装饰,釉色也不具有宋代青瓷器具的湿透雾光美感[10]。元代龙泉窑所烧制的杯、碗、盘、瓶、壶等器物仍沿袭南宋传统,但艺术风格被蒙古文化影响较深。从形体上看,元代器物与宋代器物不同之处是元代器物胎体厚重、体型硕大,显得端庄大方,稳重大气,蕴含着一股雄浑壮阔的气魄[11]。这表明元代龙泉窑青瓷的成型工艺具有较大的提高,烧制技艺也日趋成熟。
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龙泉青瓷做了很多的调查研究[12-24]。如吴隽等[20]以宝溪瓷石为龙泉青瓷白胎坯泥原材料,引入一定比例的三宝瓷石和祁门瓷石,研究胎体材料性能的改性,为传统龙泉青瓷工艺提供科学研究;Yan等[22]采用能量色散型荧光X射线仪(EDXRF)测试龙泉窑和杭州南宋官窑的黑胎青瓷胎体的成分,两者的胎体着色均为不同含量的铁和钛,可作为鉴别文物出土的方法;He等[24]采用EDXRF仪器对景德镇窑和龙泉窑出土的青瓷进行测试与解析,为后来出土文物以及古代窑址发现提供科学论证。以上是国内外部分专家学者对龙泉青瓷的研究成果。这为今后研究浙江龙泉青瓷提供了新的课题,促进了现代龙泉青瓷材料的科学发展。
文章在前人研究和整理文献的基础上(表1),从造型、装饰的陶瓷艺术手法与原料、釉料化学组成、施釉技法等材料制备工艺的角度入手,就宋元龙泉窑青瓷的时代风格、造型艺术特点等问题进行解析,试图探讨并揭示宋元龙泉青瓷时代风格的艺术特色。
南宋时期龙泉窑得到了飞跃式发展,在制瓷工艺不断进步的基础上,龙泉窑逐渐取代了越窑、瓯窑、婺州窑的地位。龙泉窑青瓷可分北宋、南宋和元代三个时期[12]。
北宋时期,龙泉窑的制瓷生产已初具规模,如龙泉大窑、金村窑等地,产品数量趋增和造型日趋丰富,逐渐取代了瓯窑和越窑的地位。但当时受到瓯窑和越窑的影响,龙泉窑的青瓷以厚釉的制品为主,盛行青黄色釉、淡青釉,装饰技法以刻划花纹饰为主。南宋至元年间是龙泉窑持续发展时期,这时龙泉窑才确立自身的风格和特点,其制品以薄胎厚釉著称,内底戳印、模印花瓣是主要特色[13]。随着龙泉窑的烧造技术和产品风格逐步向外拓展,影响了我国多地的制瓷风格,如福建泉州碗窑乡窑、江西瑞金径桥窑和吉安永和窑。明代早中期,龙泉窑烧造出纹饰精美的瓷器,器形、纹饰与青花官窑瓷器相一致[14]。2006年杭州大窑枫洞岩窑址的考古发现证实了龙泉曾为官府烧造过青瓷制品。到了清代,龙泉窑仅有孙坑等地烧制青瓷,但产量较少。在大英博物馆收藏的青瓷瓶记载了“处州府龙泉县……道光二十四年”的字样,证实了清代中晚时期龙泉窑还在出产青瓷[15]。
南宋龙泉窑舟形砚滴(图1),一种文房用品,也称水注,主要用于砚台磨墨添水。通长16.2厘米,高9.1厘米,宽6.5厘米。胎质细腻,施厚釉,釉色为粉青。通过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一件文房用品塑造成在水面上飘荡的扁舟,舱外则有一位着蓑衣的老船夫正攀爬准备取斗笠下来。人物形象生动,动中寓静,给人以静谧、朴实的乡野气息。此舟形砚滴造型简单奇特,做工考究内涵丰富,展现当时制瓷技艺的高超。
南宋龙泉窑青釉琮式瓶,高26.7厘米。以良渚文化的玉琮为款式制样,造型简练、布局严谨。造型为方身、圆口,形体轮廓十分清晰,四壁各有凸起非常明显的直线纹。这类造型奇特的方形器突破了古代瓶形器身以圆形、卵形等造型款式,而以直线为棱,四角笔直,高矮宽窄适当。底部和颈部选用圆柱形,与瓶体本身构成方圆比较。瓶身经由两条中间直线和左右诸多横短线的归拢,总体器形显得稳重、庄严而不失大方(图2)。
元代的蒙古族因长时间无固定住处,过着放牧而居游荡的生活,故常采用石质、木质、铜银质等坚固耐用材料来制作生活用品。后来蒙古族有固定住宅场所,瓷碗、瓷盘、罐等器具就逐渐发展起来[12]。龙泉窑瓷器为蒙古族人使用的同时,器形和纹饰也随之改变,这与蒙古族人生活习俗有重要的关系。著名学者罗布桑却丹曾在《蒙古风俗鉴》中描述“因为蒙古人所居住质地水草肥美,自古多出英雄豪杰”。元代龙泉窑烧制以铁为着色剂的青瓷器具,其厚釉在高温熔融时促进了以铁为呈色剂的彩斑流动,从而形成了富丽的效果。这恰是使用不同胎釉材料的特性,充分体现出材料的质地美,取得了比较良好的艺术效果。
图1 南宋龙泉窑舟形砚滴(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表1 丽水龙泉窑南宋年间部分青瓷统计表[11]
元代龙泉窑瓷器器形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如元代龙泉窑青釉贯耳瓶,高38厘米,长口径54厘米,长底径12厘米,釉色为梅子青,长颈直口、鼓腹圆肩,腹下为圈足。颈部靠近口沿处有一双贯耳(图3)。胎骨呈灰白色,造型细腻,梅子青釉色中显翠青,釉层较厚,总体造型显得淳朴、稳重的艺术风格。
图4为元代龙泉窑青釉鬲式炉。炉直口、宽唇、圆腹,器形偏大。底部外侧安三足,口沿贴了一对称立耳。胎体细腻,呈灰白色。施以青釉,釉层匀润厚泽,三足底圈呈现朱红色。体型较大,整体显得端庄大气,是元代龙泉窑烧造鬲式炉的经典代表作之一。
图2 南宋龙泉窑青釉琮式瓶(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图3 元代龙泉窑青釉贯耳瓶(现藏于福建霞浦物馆)
图5为元代龙泉窑缠枝牡丹纹大瓶。瓶高45.5厘米,口径19.5厘米,底径13厘米,口部外敞,长颈采用弦纹装饰,主体部分选用缠枝牡丹纹,用莲瓣纹来装饰。施以青釉,釉色晶莹剔透。这表明元代龙泉窑在造型功能与审美情趣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图4 元代龙泉窑青釉鬲式炉(现藏于杭州博物馆)
图5 元代龙泉窑缠技牡丹纹大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总之,元代龙泉窑在装饰上不像南宋时期所追求单纯依靠釉色进行装饰的艺术特点。元代龙泉窑器物造型偏高大厚重,外部造型不像宋代那么讲究,更多以露胎雕刻、堆贴人物花卉等。纹饰题材主要以灵芝、大雁、竹枝、人物、山水等,且制作得非常细致精美,形成了粗犷与细腻相并存的时代风格特点。
龙泉青瓷所用原料主要有三种,即紫金土、瓷石和釉料。龙泉窑瓷器之所以为青色,主要是因为在胎釉料配方中特地添加了龙泉本地的紫金土。龙泉境内有充足的矿产原料,瓷石和独有的紫金土传承龙泉青瓷文化[14]。紫金土是一种含铁量较高的黏土,外观为褐色的块状土质,含有石英、长石、铁云母等,需要经过采矿、素烧、粉碎、淘洗、沉淀、陈腐等制备工艺。在高温下紫金土呈现紫黑色,主要用于制作黑胎和调节青釉颜色深浅,同时也可调节胎质、胎色,使其釉呈色加深[15]。引入不同量的紫金土,可以制备薄胎厚釉青瓷,提高瓷胎成瓷强度;也可以增加瓷胎黑度,使得釉色更加深沉翠青。
在釉料配方中加入紫金土,施釉在素烧后的坯体上,通过还原气氛热处理制备出梅子青、粉青、豆青等不同青瓷釉色。紫金土的化学组成因产地不同,其中的化学组成有很大的区别,表2为淘洗后的紫金土化学组成范围。在龙泉有紫金土的地方包括宝溪、木岱、毛家山、坞头、东山恩、源底、岭根、高际头、后岭根、黄莲坑等地。
表2 淘洗后紫金土的化学成分[15]
瓷石是一种SiO2含量较高的绢云母质的矿物原料(表3),含有少量高岭土和长石,颜色为灰白色、白色、黄白或灰绿色,可呈现出土状光泽等。风化较浅的瓷石煅烧后呈白色或灰白色,主要用于配制坯用或釉用原料[16-18]。工业上通过淘洗去掉大石英颗粒,降低SiO2含量,提高Al2O3含量,有利于提高坯料的可塑性。
表3 龙泉瓷石原料的化学成分[16]
南宋时期是龙泉青瓷制瓷技术的成熟时期,在采用原材料、粉碎研磨、加工淘洗和青釉配方等方面,采用了较为先进的技术[19-21]。古代龙泉窑选用不同的原料配方,制备了白胎青瓷(弟窑)和黑胎青瓷(哥窑),基础配方采用了“瓷石”加“紫金土”总结出的所谓“二元配方”[22]。从表4化学组成分析可知,南宋时期胎体中Al2O3含量范围为19wt%~24wt%。Al2O3含量的增加可提高瓷胎成瓷强度,用来制作大型器物,减少因变形产生的次品。通过原料淘洗、沉淀等工艺,降低了杂质含量,提高了可塑性和成瓷强度,胎质细腻似玉。
元、明时期的龙泉窑青瓷,更多考虑外贸和内需用瓷的要求,虽然产量很多,但质量远不如南宋时期,所使用的坯釉配方仍延续南宋时期制瓷工艺和配方,总体趋势是胎体变厚、胎质变粗[23-24]。胎体化学组成如表5所示,通过添加少量紫金土到淘洗过的坯泥中,用于烧制大型器物时防止器物变形。
南宋传统龙泉窑黑胎青瓷的胎体呈黑色或深褐色,釉色可分为粉青、灰青等。白胎青瓷是采用瓷石加少量紫金土配制,紫金土的引入可改进泥料的可塑性和成型性能,也由于铁含量的提高,形成白中带灰的色彩。黑胎青瓷的胎体选用瓷石加定量紫金土配制,朱砂底的形成由83.33%的白瓷土和16.67%的紫金土配制而成[25]。由于引入大量紫金土使得胎体中的铁、铝含量大大提高,龙泉窑朱砂底和紫口铁足是因胎体中带有较多的铁元素,在烧成过程中因氧化所形成[26-27]。
从化学组成上分析,龙泉窑青瓷中的材料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钛含量相对较多,铁含量相对较低。胎的化学组成在南宋石灰釉含量达15%左右;随着技术的革新和不断进步,南宋后期的石灰碱釉中的CaO约含10wt%。
第二,高硅低铝。胎体的成分与龙泉当地瓷石接近,表明胎体中主要配方为瓷石,未添加高岭土,但可能引入了少量紫金土,以改进泥料的成型性能。若为朱砂底,则胎中铁含量为1.5wt%~2.5wt%;若含量为3.5%~5%时,则为紫口铁足。
表4 南宋龙泉青瓷胎的化学成分[17]
表5 元代龙泉青瓷胎的化学成分[17]
综上所述,龙泉窑不仅是我国古代烧制青瓷历史最长的窑口,且宋元时期龙泉窑的胎体、釉色、纹饰具有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对宋元龙泉窑青瓷的装饰风格、胎釉化学组成等方面解析与鉴赏,表明南宋时期龙泉窑瓷器质量高、品相好,器物种类较多,釉色温润高雅、翠青如玉、纹饰细腻,且器物造型别致,可称之经典代表之作,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和审美艺术价值。■
[1]陈万里.中国青瓷史略[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
[2]浙江省轻工业厅. 龙泉青瓷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3]施群,叶晓平. 龙泉青瓷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硅酸盐通报,2016(8):2460-2465.
[4]李知宴.中国陶瓷艺术[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0.
[5]李纪贤.宋元龙泉窑青瓷的艺术美[M].北京:故宫出版社,2010.
[6]马铁成,缪松兰,林绍贤,等.陶瓷工艺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7]叶宏明.浙江历代陶瓷名窑工艺的研究[M].浙江:浙江科协出版社,1979.
[8]周仁,郭演仪,万羡义.龙泉青瓷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9]Wood N,Li H.A study of the techniques used to make Laohudong guan ware in China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J].Archaeometry. 2015(4):617-635.
[10]黎继立,何斌,刘卫东,等.南海一号出水景德镇窑与龙泉窑青瓷特征的无损分析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6(5):1500-1507.
[11]朱伯谦.龙泉窑青瓷[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13.
[12]胡朝晖.龙泉窑瓷器研究:南宋龙泉窑青瓷分期研究[M].北京:故宫出版社,2013.
[13]Vandiver,P B.Ancient glazes[J].Scientific American.1990,262(4):106–113.
[14]李家治.中国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主要成就[J].硅酸盐通报,1985(1):66-74.
[15]吴越滨,何鸿.浙江青瓷史[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
[16]石少华.龙泉青瓷赏析[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17]叶宏明.龙泉青瓷釉色研究[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0.
[18]施群.龙泉青瓷原矿对成瓷特性的影响[J].人工晶体学报,2017,46(12):2527-2532.
[19]于清华.宋代至明代的龙泉青瓷香炉的比较研究[J].陶瓷学报,2014(3):342-349.
[20]吴隽,江鹏,李其江,等.龙泉白胎青瓷的改性研究[J].中国陶瓷,2016(11):53-55.
[21]Li L,Feng S L,Feng X Q,et al.Study on elemental features of Longquan celadon at Fengdongyan kiln site in Yuan and Ming Dynastites by EDXRF[J].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arch Section B:Beam Interactions with Materials and Atoms. 2012,292(1):25-29.
[22]Yan L T,Huang Y,Liu M,et al.Study on the compositional features of Longquan celadon with black body and Southern Song Guan wares from Laohudong using EDXRF[J].Archaeological Science:Reports. 2015,4(1):395–400.
[23]彭勃,周少华,沈岳明,等.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出土的明代青瓷EDXRF研究[J].硅酸盐学报,2009(11):1903-1908.
[24]He Z Y,Zhang M L,Zhang H Z.Data–driven research on chemical features of Jingdezhen and Longquan celadon by energy 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J].Archaeological Science:Reports. 2015(1):395–400.
[25]何文权,熊樱菲.宋代青瓷的胎釉元素成分分析及相关判别[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2(1):309-318.
[26]刘晓斌.宋元龙泉青瓷外销探析[J].江西文物.1991(04):114-117.
[27]袁泉,秦大树.新安沉船出水花瓶考[J].考古与文物.2016(06):76-9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